精心预设 促进数学课堂精彩生成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预设实际就是教师在授课前所做的教学设计,俗称教案,它是教师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经验的融合。“教学生成”,顾名思义也就是“教学成果”,它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萌生出来的新兴理念。课堂是否高效往往取决于学生从课堂上是否有所得,是否能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自信心。一个成功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互动,如若忽视教学预设,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实施。因为教师对课堂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提前设想及找出应对措施,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提前估算是整个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如果没有课堂的生成则无法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应把关注点设立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预设,进而促进课堂的生成。
  优质的教学预设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因此,教师若要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精心设计教学预设是关键。如何能有效地利用预设促进生成,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对设计教学预设的策略进行以下分析。
  一、设计空白,生成新智
  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空白效应”,指的是教师在讲课时给学生留下一段空白供学生自由发挥,从而使学生达到或超越预期学习效果的现象。因此,在设计预设时留空更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萌生新的想法。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升与毫升”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升”与“毫升”的概念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常见的容器,如1L容量的水壶、500ml容量的饮料瓶子、100ml容量的药瓶,再准备足量的水,教师将1L的水装满水壶,然后分别倒进饮料瓶子与药瓶中,请学生观察,1L的水可将除水壶外其余两种容器装满几次。结束容器进制的讲授之后,教师紧接着可抛出这样的问题:1升纯净水的重量约为1千克,若换做同样容量其他液体是否会与水的重量相同?此时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把这个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后思考,研究等量的不同液体质量是否相同。答案是否定的。在课后的探索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所涉及问题与物理知识有关。在这节课的空白预设里,学生了解到容积与质量彼此间的异同,对本课的重点理解得更透彻了。
  二、设计弹性,生成实基
  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不尽相同,对教师所提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基于此,教师在做课前预设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生可能在课堂上的不同反应,进而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最终提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重点是让学生对其面积公式——面积(S)等于底(a)乘以高(h)进行理解与运用,学生必须先对公式进行学习。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个因素有关?”这时,做了预习的学生可能会说:“与底边长度有关。”但并没有提前做功课的学生可能出来“捣乱”说:“与两条斜边有关系。”更有甚者可能会回答:“与斜边上的角度大小有关系。”学生的回答可能千奇百怪,有各自对问题的不同意见,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些看法给予正确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探究发现问题的正解。因此,教师在预设中需要充分做好准备,考虑自己在提问之后会得到学生怎样的回答,提前设计好化解方案,如此一来,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平行四边形的运用解题上,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弹性设计,一方面是考验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另一方面则是考量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准。于课堂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预设,进而生成有效的引导。
  三、补救原设,挽回生成
  在做课堂预设时,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种情况,明明都已经尽可能地在做预设了,却总是有自己考虑不周的地方,人非圣贤,就算是人人称赞的预设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所以,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随时灵活调整预设方案,为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空间尽最大的努力。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平行与相交”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说一说同学们所知道的线。”大概是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开放,教师没有在问题后面添加补充说明作正确的引导,所以学生的回答太过于生活化,电话线、耳机线、网线等,更有学生回答为“三八线”。这些生活中的各种线都不是本节数学课中所要讲授的线。此时教师应当针对这种突发情况灵活进行改变,即顺势过渡作引导:“同学们说的都对,那关于数学方面的线有哪些呢?”这时,学生也有可能一时之间没能从中转变思维,教师可再做提示补充:“比如说直线、射线及线段等等。”除此之外,教师可边做语音提示,边引导学生从书本中找答案,进一步引入主题,让学生对直线、射线以及线段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最后可请学生再将数学中的线与生活中的线做总结,比较彼此的不同,从而将原本脱题的讨论进行有效补救,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放弃原设,创造生成
  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力不容小觑,就算是教学经验再丰富的教师都有可能会招架不住。因此,如若学生的讨论或是回复已经严重偏离了教师原先的预设,教师可视情况而考虑放弃原有设定转向学生创造的方向,捕捉有效的切入点,创造生成新的设计,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课堂中,教师给了全班40人不同颜色的小卡纸,分别是灰色(代表1角)、绿色(代表2角)、紫色(代表5角)、青色(代表1元),当纸张发下去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手中的“人民币”,私自把手中的“1元”人民币画成了“10元”,教师原本意图让学生根据随机发放的“钱”找同伴,因为一个学生的“任性”造钱行为,教师放弃了原有的设定,而是走到讲台前说:“有一个幸运的同学在老师这里获得了10元的奖励,现在暂停找同伴,让这位幸运儿请客吃冰棍,大家准备好手中的零钱……”教师的原设是让学生离开座位去找同伴,但是手拿“10元”的学生并没有同伴,因此,教师放弃了原来的预设改成由手拿“10元”学生请客。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需要人民币,教师的临时创设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放弃原设,懂得变通。
  综上所述,教学生成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准。学生的创造与想象能力不容忽视,要时刻牢记学生是独立发展中的人。针对课堂教学,教师如若想要看到精彩的课堂生成,就一定要在课堂预设上下功夫,了解每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良好的課堂预设要求教师不仅要读懂教材,还要了解学生,优质的课堂生成则需要做到尊重学生,创造资源。因此,教师正确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做课堂预设时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要富有创造性地开发生活资源,根据其特点量身打造课堂预设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成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新义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其他文献
对于艺术教育来说,不仅需要强化技能教育,而且还需要渗透情感教育。针对美术教学而言,教师要把美术教学内容与相关课堂作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关思想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周边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整合情感素材,奠定学生良好道德基础  对照分析初中美术教材,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大多以隐性的形式蕴含在相关美术教学内容之中,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有效训练,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般来说,阅读数量的多少和写作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不是单方面进行的,而应该是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增加读写的互动,实现双赢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在高
期刊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缺乏了多元表征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即时接受能力,忽略了长期数学思想的浸润教育,导致学生在长远学习生涯中难以构建完整的数学学习体系。因此,改革数学教学,实施多元表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多元表征课堂  传统课堂的教学往往采取单一化模式,教师在逻辑性较强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表征方式单一,多以语言表征为主。这样,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受阻,难以达到教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我国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时期,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改革重点,教育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启蒙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更不容忽视。我们知道,每个科目的教学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而这个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应有相应的变化,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太过陈旧,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特
期刊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极为重要的核心课程,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教师本身的核心素养水平关系密切,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对教师的职前职后深造和学习培训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学术界当前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容还有一些认识上的分歧,但核心素养属于高级和复杂的内容这是大家公
期刊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师生间必须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从教十余年来,笔者观摩了诸多课堂,在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上进行了一些思考,试图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有效的对策,以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教学实例  案例一:“元的认识”教学片段  引导学生认识了一元硬币后,教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元硬币,现在老师这儿有些玩具,谁
期刊
“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健康生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奖励与惩罚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方式,正确地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塑造学生行为、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奖励和惩罚的功能  斯金纳提出了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他认为,强化对于个人行为有着重要的
期刊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与数学课程相对应的一种作业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作业。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或安排一些操作性的作业。通过作业,真正做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作业设计的背景  在二年级《时、分、秒》这一单元
期刊
运用微课,指的是利用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小视频,集中解决某一部分的知识或问题,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直观、形象,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微课教学的引入,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弥补课堂时间有限这一缺憾。微课教学推行以来,受到了师生的喜爱。本文将针对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展开简单讨论。  一、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
期刊
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却缺乏对学生作业设计的能力,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对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作业设计能力是每一个合格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不断的探索。要想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必须先熟悉教材内容,掌握《课程标准》要求,才能准确知道每节内容学完后的基础性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