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人生悲剧的表现及根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是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密切沟通,献给那个社会的主要的是“愤怒的诅咒和痛苦的悲歌”。李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正是残酷的人生悲剧,使他的诗歌创作具有了深远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早期的无路之悲
  李白的人生悲剧,主要表现为诗人所执著追求的政治理想遭到无情的幻灭。李白的理想,原本是做个政治家,他追求精神的解放,探索生存的意义,追求人生的超越价值。终其一生的奋斗,目的是要为大唐之治做出自己的贡献,“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而,无数的挫折和打击,把诗人的美好愿望鞭笞得体无完肤。
  开元十二年,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家远游”,离开蜀中。意图采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走一条“终南捷径”,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名人的推荐,由布衣而一举成为朝廷的辅弼重臣。因为从小就有“不屈己,不甘人”的性格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宏愿,李白根本不屑于科举考试。但是,在历史目标与道德价值的选择上,诗人又选择了前者,他要建功立业,要大济天下,始终追求自己不变的政治理想。但是,这种宏伟抱负和从政方式,同现实生活存在的距离,注定了准备多年的诗人,只能得到一个“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的结局。
  二、中期的被弃之悲
  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得到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受到了玄宗的召见。诗人多年的幻想,多年的奔波劳累,终于幻化成了表面的喜悦。可惜的是,翰林供奉,自己只被看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三年后便被“赐金还山”了。朝廷黑暗腐败,权臣妒贤嫉能,现实容不下诗人的存在。而个性意识较浓的诗人所要追求的,是自己的特殊价值:不屈从于权贵,不向黑暗势力低头,宁愿保持人格独立,也不愿为富贵而妥协于统治集团。在感情自觉与理性自觉上,诗人又选择了前者。这是诗人的第二次人生悲剧,比起第一次的无路之悲,这次的被弃之悲便要深刻得多了。
  三、晚年的被屈含冤入狱之悲
  毕竟,李白是一个热情追求理想的命运抗争者。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人应聘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原以为这次“平叛”会成为自己理想的新起点,“为君谈笑静胡沙”。然而,李白的爱国之心却又成了李唐王室内部斗争的牺牲品,诗人遭到了下狱和流放。无情的现实把诗人推到了“世人皆欲杀”的境地,这是诗人一生悲剧的顶点,它彻底粉碎了诗人热情而忠诚地追求的政治理想,致使诗人在六十二岁时抱着“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的遗憾永远熄灭了生命和理想的光焰。
  这次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诗人自身政治素质的缺陷导致的,诗人虽有一腔报国的忠诚,但却缺少洞察人事和时事的眼睛。
  四、李白人生悲剧的根源。
  李白的人生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李白主要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此时的大唐,表面的繁荣也掩盖不了内里的腐朽,整个社会的各种矛盾已发展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皇帝昏庸,佞臣宦官权倾朝野,忠奸颠倒,冤狱遍布。这种污浊恐怖的政治空气,根本不可能也不会允许诗人有施展才能、实现理想的机会。可以说,正是黑暗的时代,扼杀了李白的政治理想。黑暗的时代,也正是李白悲剧人生的社会根源。
  李白的人生悲剧,还与他复杂的思想和宁折不弯的性格分不开。李白一生受到儒家、道家、纵横家和游侠思想的影响。儒家和纵横家思想的结合,使得诗人具有了强烈的功名观念和济世理想;道家思想与游侠精神的结合,又使得诗人具有了不向黑暗势力妥协的斗争精神和叛逆精神。这几种思想的彼此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李白悲剧人生的思想根源。
  李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正是在这种人生悲剧的影响下,诗人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题材多样,内容广泛,思想深刻,境界开阔。这使李白这个封建社会中不得志的文人,成长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不仅献给了那个时代以愤怒的诅咒和痛苦的悲歌,也留给了后人无尽的知识财富和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教育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包括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不是单一的心理成分,而是在教育的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伟大的爱,既是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师爱,是一份特殊的爱,内涵丰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在学习必修课阶段,“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特别是2013年高考后,全国各地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比如,北京等地,都在增加语文分值的比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养成等,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难以完成的。社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考语文试卷的改革,而语
期刊
2001年秋季起,随着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三次改版,语文读本也相应呈现人教社的三个版本,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读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读本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为称代方便,以下依次简称为试验版读本、大纲版读本、课标版读本。另外,2009年秋季,湖北省正式启动高中课改,语文读本配的是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读本,亦
期刊
一、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悟主旨,各抒己见显智慧”  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课文的行文思路、思想内涵的层次关系,又考虑学生思维的层次,设计一条“线索”,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如登山,盘旋而上,一路领略风景,直至“一览众山小”。这堂课由三个环节组成,其实就是整体感知、局部研读、品味赏析,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问题。  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悟主旨,各抒己见显智慧”。就是用“思考《醉翁亭记》主要写了什么
期刊
当阅读的预设性和非预设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主话题”课堂慢慢地犹如一枝清香的小荷浮出水面。在阅读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常常是借助对话来实现的,预设好师生讨论的话题,才能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提供依据。所谓话题就是问题,但不等同于问题,它有这样几个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便于贯彻教师的思路;2.便于学生各抒己见,既具有开放性,又是有章可循的;3.以简要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教师不必挖空心思,处处留意引导;
期刊
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无不与“修身”有关。修身,在《论语》中论述得尤其精辟,说一部《论语》半部论“修身”,丝毫没有夸大之嫌。《论语》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很多国家都将《论语》作为修身教材。  《礼记》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还说,“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说,人都不修身,就会没有教养、涵养。如果一个国家
期刊
成长是漫长而精彩的过程,教师都是收获着快乐和欣喜、经历着跌倒和挫折却始终前行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道路更是充满期待与感悟。  一、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同样教师也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是就知识而言,绝对听话的孩子却不一定能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突破,正如古人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解释在学生看来就是标准答案,教师的评判在学生看来就是
期刊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著名画家郑板桥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强调以少胜多。语文教学也应如此,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进复杂丰富的语文殿堂,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进而幸福地徜徉在语文的途中,而这正需要语文教师使语文课从繁杂走向简约。  魏书生老师曾和学生讨论怎样搞好语文教学,有学生戏言语文课有点像“豆腐”,水分很大,晾干了真东西不多。魏老师的学生说话幽默,但
期刊
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我觉得,这正体现了教育的力量。但在当下,功利主义充斥着人们的思想,让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第一”。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我领悟到:教育应该放慢脚步,应该时常反思,应该有所积淀。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阅读之于教师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从教还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我时常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每
期刊
诗歌鉴赏题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得分率很低。一是因为学生读不懂诗歌内容,二是读懂了却做不对题。为什么学生读不懂诗歌内容?为什么教师讲了那么多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依然得不到提升?本人在从教的过程中有一点自己的思考,把它写了出来。  如何更方便地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内容,有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要加强诗歌的古文意识  理解古诗词必须把它当做文言文来对待,学生对文言翻译的方法和要领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