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角色的塑造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咪咪是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女主角。演唱者不能仅停留在声音技巧的表现上,还需要通过准确而动人的内心情感投入,才可以声情并茂地塑造好咪咪这一角色。本文以最著名的咪咪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为例,主要从声音、情感表现方面论述对咪咪角色塑造的感受,以此来剖析咪咪这一角色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 咪咪;角色塑造;咏叹调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述说的是巴黎拉丁区一群贫穷艺术家们生活与爱情的故事。作者对这部歌剧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描绘艺术家们放荡不羁的生活,而在于重点描写漂亮而纤弱的绣花女工咪咪与诗人鲁多尔夫纯真而又唯美的爱情悲剧。当观众看到咪咪与诗人在贫穷中寻求快乐与面对死亡的无奈和痛楚时,无不感动得潸然泪下。
  在普契尼温情的笔下,咪咪被塑造成一个温柔、纯情、天真无邪的女子。她和浪漫的诗人邂逅,让她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之中。然而在故事的后半段,咪咪却像是一朵被贫穷摧残的鲜花,穷困的诗人也无法帮助治疗咪咪的疾病,最终使咪咪在贫苦而又艰辛的生活中耗尽一切,在爱情与友谊的温暖中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一、从声音方面分析咪咪角色的塑造
  咪咪是一位以绣花为生的姑娘,心灵纯洁,小巧优雅。她虽生自乡下却也气质高贵,有着一种娇小玲珑的美,所以歌者在演唱时,要抓住其声音特点。
  首先,音色要体现出咪咪的纯真和柔美。咪咪是个二十出头的清纯天真的少女,其纯如玉、洁似莲,声音纯嫩、明亮、通透,因此要用一种自然、清净、纯净的音色来表现年轻、纯洁的咪咪形象。如果音色过于厚暗、浓重,不仅与所扮演的角色很不适应,无法体现一位年轻少女的抒怀感觉,而且也不适合角色发声要求,无法体现出咪咪的稚嫩。
  其次,在声音表现上要注意线条的自由。在咪咪咏叹调中常常出现自由拍,歌者要对声音具有很好的把握性,才能抒发出咪咪内在的情感。这就需要深入了解普契尼作品的独特风格,它既不同于亨德尔时期的巴洛克风格,也不同于莫扎特时期的古典风格,文中所述后两种风格的音乐节拍严格、四平八稳,而普契尼作品的旋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自由性。因此,歌者通常要运用较随意的节拍来演唱,在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乐句上的演唱,与实际的音符相比有时唱得要长些,有时唱的要短些。节拍也不是持续均衡地进行,而且在一小节或一乐句中有快有慢,音值有伸有缩,否则会让听众觉得嚼之乏味。但是如果运用得过于夸张,又会让人觉得做作、不自然。所以,要想把普契尼作品表现的酣畅淋漓,需恰如其分地运用好随意拍,才能唱出其独特韵味。
  最后,叙述与咏叹必须相结合。让咏叹调和喧叙调融在一起,使咏叹调有喧叙调的叙事成分,喧叙调有咏叹调的抒情成分。在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中,音乐多次出现喧叙性旋律与抒情歌调之间的转换,喧叙调与咏叹调也交替出现,因此要注意掌握好咏叹调和喧叙调之间自然地衔接过渡。
  二、从情感表现方面分析咪咪角色的塑造
  咪咪天生就有典雅的风韵和贵族般的容貌。她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内心对未来世界充满幻想,憧憬着美好的爱情与生活,因此歌者在表演时,应具备其情感特征。
  首先,在塑造咪咪角色时,从形象、化装、神态、举动等都应该符合咪咪角色的要求。在刻画咪咪的性格、年龄、身份、生活经历时,歌唱者要从自己的眼神、举止表演上下功夫,表现出少女可爱单纯的神韵,做到时而羞怯、时而纯真、时而幻想。
  其次,在演唱中要带着含蓄、内在的情感。咪咪是典型的内向型悲剧性人物,和剧中缪赛塔外向风骚的性格反差巨大。当咪咪与鲁多尔夫第一次相见时,她的内心感情是内敛而又略带羞涩,把深深的爱意藏在心中。当她与恋人相恋时,她可以忘却可能发生的一切;当悲剧到来时,她不作任何的申诉;但灾难来临时,她会默默承受不幸的命运和无情的生活打击。
  最后,要把咪咪几次情感上的波动变化表现得深刻到位。第一幕,当咪咪与鲁道尔夫一见钟情时,她对爱情充满了幸福美好的向往;第二幕,当鲁道尔夫对咪咪越来越冷淡要离开她时,咪咪内心非常悲伤痛苦;第三幕,当最后死亡要临近她时,她仍沉浸在过去美好的时光里,并带着这份幸福的回忆平静地离开人世。以上不同的内心情感变动,需要歌唱者通过准确的表演来表现出来。当她和浪漫的诗人初次相遇时,同样的生活背景和向往使她的心渐渐与鲁多尔夫靠在了一起,情感上要表现咪咪爱情萌动时的奇妙心理,内心有些胆怯、害羞,又喜悦地拥有一份珍贵的爱情。当她病危时,希望死在与鲁多尔夫第一次相遇的住处及其身旁,情感上要表现咪咪临终时痛苦与平静的交杂心情,内心非常悲痛,又要平静地去面对命运的抉择。所以上述心情、情感的表现和刻画是很不容易的。
  三、幸福的告白——咪咪的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
  《人们叫我咪咪》是咪咪初识诗人时内心幸福的告白,充满甜美的诗意和幻想,真挚而温柔,也是最能够体现咪咪性格和内心情感的乐曲。
  诗人请求姑娘自我介绍时,咪咪起初犹豫了一下,不久以天真活泼而深情的曲调,以纯情之态诉说了自己的身世,表达了渴望美好的生活,歌唱了青春的喜悦,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愉悦心情。
  引子:是口语式的喧叙调。咪咪羞怯、拘谨的讲诉出自己的姓名和职业:“人们叫我咪咪,但我的名字叫露契亚。我的身世很简单,一针针,一线线,绣出朵朵鲜花。”乐曲的开始,咪咪处于一种紧张不定的精神状态,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鲁道尔夫的问题。同时又带着少女羞涩的表情叙述了感情世界的波动,反映了咪咪纯真美好的心灵。
  第一段(A):是咏叹调的开始,咪咪已经克服了犹豫和害羞,自然地流露出内心的情感,沉浸在幻想中。歌声也舒展流畅了起来,出现抒情性的旋律:“这些花儿朵朵美丽娇艳,用那无声的语言,向我叙述着爱情和明媚的春天。描绘那奇妙的仙境和梦幻,这诗情画意多么动人心弦啊。”音乐层层向上发展,“明媚的春天”是这一段的高点,应该在这给些渐慢,相对自由地抒发。歌唱者应唱得内在些,表达出咪咪发自内心对生活的向往,情绪的走动上要随着音乐而自然地流露。当咪咪唱“你可听见?”这句要自然流畅、讲话似的喧叙,说的感觉更多些。鲁多尔夫听咪咪说了这么多,感动地连声答道:“是的!”这时,咪咪不知道下面该怎么说,所以朴实地唱到:“人们叫我咪咪,不知为什么。”这里需要用断音来表现咪咪的心态。
  第二段(B)开始音乐转快,咪咪的感情也激动起来。她又回到了现实,继续她的叙述:“我的生活很孤独,不常去做弥撒,但常常祈祷苍天,最高的一层阁楼是我的家。”
  第三段(C)是全曲的高潮,她又不时地抒发少女美好的情怀。这时,音乐变为很沉稳的行板,以宽广的旋律像梦一般歌唱出来。歌唱者需要用非常连贯的乐调来抒发咪咪内心最深挚的情感。音乐从中音区开始,逐句向上发展。特别是到了“春天第一个甜美的亲吻属于我”这句时,应该在最高音区唱出咪咪情感上最深切的渴望,此时作曲家加厚了乐队伴奏和声的丰满度,音乐动人极致。在一些重要的字上都标记了保持音记号,来体现这最动人的高潮。歌唱者要把这些音唱得特别深情,才能烘托出激动人心的感觉。
  第四段(A):与前(A)段是相互呼应的。与第三段相比,感情上略有收拢。
  尾声:回到现实的咪咪,感情渐趋平静。她以快速的同音反复的语调,很不好意思地唱到:“我的话只有这一些,打扰你这么多时间。我常来打扰你,还请你原谅。”这时,咪咪感情略有收敛,歌唱者要用真实、自然、亲切的喧叙风格结束全曲。
  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首先,要把握住咪咪的情绪波动,从刚开始诉说时的小心胆怯,到慢慢释放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一直到最后她客气地收敛的整个过程,需要歌者用心投入到咪咪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天真、善良、唯美的情怀,有时要唱得很生活化,有时要很激情。其次,要注意普契尼谱写中的每个音符、每个符号,每个音乐术语,应该唱出每个细微的变化和味道,充分理解浪漫时期歌剧的自由风格,从和声、线条、节奏律动上去体会演唱。
  普契尼的歌剧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笔者认为演唱者要用到位的“声”与“情”两个方面来表现一个单纯的少女情怀,深刻演绎当她得到一份珍贵爱情的幸福之情,以及失去这份爱情时的悲伤之情。
  作者简介:邹琼新,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讲师。
其他文献
黄铁山水彩画作品选登
期刊
【摘要】图像时代的到来暗示着文化的转型,即由“语言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过渡。视觉文化在美学与艺术领域更强调人的灵性、本能和感情需求,从感性生命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进行直接肯定。漫画作为二维图像,是文化转型的代表之一。画家莎塔碧在作品《我在伊朗长大》中通过线条、颜色和图像构成这三个视觉元素,即丰富的线条变化、黑白颜色的对比交融、形状的叠加重复对比,有力地描绘了她的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流散经历。  【
期刊
【摘要】闽南戏曲史论的既往讲述大抵有实证主义、形式主义、历史主义三种传统,然而上述范式缺乏对主体间性交往维度的足够重视,不期然间陷入本质主义的论述迷思,无法合理解释闽南戏曲的文本张力与发展脉络。缘此闽南戏曲的当下叙述,必须以公共观演空间作为叙述秩序和撰史结构的中心,具体涉及接受主体在戏曲仪式中的历史地位,闽南戏文之文本理解中的现代性审美距离,以及在全球化当下语境中闽南戏曲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域,从而超
期刊
【摘要】哈罗德·品特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以其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人类的生存状况。在其早期作品“威胁喜剧”里是如此,在其中期作品“记忆戏剧”里亦是如此。本文拟从性别视角对记忆戏剧代表作《风景》进行剖析,旨在揭示人类之间的无法沟通及其隔阂乃是人与人对外界理解的巨大差异造成的结果。从《风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构成社会生活的两性之间,世界在他们眼中有着别样的风景,正是两性对外界感知的角度、侧重不同,使他们无法
期刊
【摘要】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互相激荡的时代情境中,语言学转向后的中国当代戏剧批评,已然摆脱单一本质主义论述的话语宰制,既突破庸俗社会学批评的言说桎梏,亦超越审美本质主义批评的言语迷思,呈现为多重话语相互对话的复调文本,而对此戏剧批评景观进行二度话语分析,可以见出当下学人如何以之作为路径,积极介入日常生活,重新建立与公共空间的关联。  【关键词】 话语分析;研究范式;戏剧生活化  一、启蒙潮汐中的戏剧
期刊
第十届中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
期刊
【摘要】 《金陵十三钗》从制作模式、情节设置、形象塑造以及语言等诸方面对内迎合国人的阿Q心理,以赚取国人的眼球与眼泪;对外则卑躬屈膝,不惜放弃自己的文化甚至语言以迎合西方人毋宁说美国人的口味以赚他们的掌声,这是典型的“文化自我殖民”。其结果是不仅被国人砸片,也为美国人所唾弃。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救赎;自我殖民  这是2011年最引人注目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一部毁多于誉的电影,从其诞生之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相关内容,结合日常从事的书法普及和教育工作,从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开展书法教学的内容、传授书法的师资来源等方面探讨当前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强调开展中国书法教学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国书法;素质;文化传承  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
期刊
【摘要】现代绘画带着工业文明的深刻烙印,越是想要表达,表达方式越是多样,它就越是贫乏。因为绘画正在远离作者本身,商业发达的社会使它与收入、名声、地位和权力(包括话语权)紧密相连,转而丧失了对于个体本真的追求。但只要诗性仍然存留于世间,那么对于人的本质、绘画的本质的追问就不会停歇。只要我们仍然保持着纯真的本质,诗性绘画就会把我们引向那块心灵栖居的大地。  【关键词】 现代绘画;诗性;本质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董其昌《山水图页》是福建博物馆馆藏文物之一,本文认为该画创作的目的在乎印章而不在乎山水,山水只不过是对作者的意兴心绪的隐喻。  【关键词】 董其昌;《山水图页》;署名;隐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董其昌其人其画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晚明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