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好句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需要在第一学段就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句训练。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联系,让学生的语句创作更广泛;要拓展内容,让学生的语句创作更丰富;进行重新组合,让学生的语句创作更多样。
[关键词]语句训练;第一学段;语境;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12-02
写好句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想达成“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就需要在第一学段进行扎实的语句训练。那么,第一学段如何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的表达奠基呢?
一、强化联系,创设情境,让语句创作更广泛
1.生活切入,还原语言运用场景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语句训练就应该与他们的生活紧密勾连,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表达和运用中体会到快乐感受。
比如,低年级练习造句时,“一……就……”是一个高频句式,但由于受到课文语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观赏”的结构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受限制,所造的句子都局限在“我练的字一展示出来,就有很多人点赞”的类型上。语句虽然正确,但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训练的价值并没有真正彰显。为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除了展示作业、书法,还可以展示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从静态转向动态,将朗诵、唱歌、跳舞、演讲等融入其中。随后,教师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够一下子吸引人的注意呢?”一幅幅生活画面冲击着学生的思维:明星出场、超市促销、新店开张……
整个过程从静到动、从点到面,学生所关注的范畴不断扩大,语句所呈现出来的结构、信息也不斷地呈现出多维化、立体化,形成的语句就更具生气了。
2.借助文本,介入语言表达情境
任何语言的感知、积累都离不开情境,否则就会陷入肤浅而单薄的尴尬境地,语言表达训练更是如此。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文中,“已经”一词前后出现了三次,这个词语在课文中集中呈现,是要求掌握的生词。教学时,如果教师还是限定在为造句而造句的泥潭中,学生所形成的句子无非是“上学时间已经到了”“爸爸已经上班了”,这就让“已经”表示时间过去的意蕴消失了。这时,教师就需要充分运用文本情境,引领学生对“已经”一词进行深度探析。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体会对话中的时间流逝感,然后相机引导学生思考蜗牛妈妈为什么确定“已经”是不同的季节了,并利用“小树
[关键词]语句训练;第一学段;语境;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12-02
写好句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想达成“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就需要在第一学段进行扎实的语句训练。那么,第一学段如何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的表达奠基呢?
一、强化联系,创设情境,让语句创作更广泛
1.生活切入,还原语言运用场景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语句训练就应该与他们的生活紧密勾连,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表达和运用中体会到快乐感受。
比如,低年级练习造句时,“一……就……”是一个高频句式,但由于受到课文语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观赏”的结构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受限制,所造的句子都局限在“我练的字一展示出来,就有很多人点赞”的类型上。语句虽然正确,但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训练的价值并没有真正彰显。为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除了展示作业、书法,还可以展示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从静态转向动态,将朗诵、唱歌、跳舞、演讲等融入其中。随后,教师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够一下子吸引人的注意呢?”一幅幅生活画面冲击着学生的思维:明星出场、超市促销、新店开张……
整个过程从静到动、从点到面,学生所关注的范畴不断扩大,语句所呈现出来的结构、信息也不斷地呈现出多维化、立体化,形成的语句就更具生气了。
2.借助文本,介入语言表达情境
任何语言的感知、积累都离不开情境,否则就会陷入肤浅而单薄的尴尬境地,语言表达训练更是如此。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文中,“已经”一词前后出现了三次,这个词语在课文中集中呈现,是要求掌握的生词。教学时,如果教师还是限定在为造句而造句的泥潭中,学生所形成的句子无非是“上学时间已经到了”“爸爸已经上班了”,这就让“已经”表示时间过去的意蕴消失了。这时,教师就需要充分运用文本情境,引领学生对“已经”一词进行深度探析。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体会对话中的时间流逝感,然后相机引导学生思考蜗牛妈妈为什么确定“已经”是不同的季节了,并利用“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