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我尝试着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研究,既培养学生的阅读与习作的良好习惯,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抓住典型词句、精彩片段或篇章手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仿写运用。在阅读教材中的优秀范文后学到写作方法、获得技巧上的启示,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典型词句积累,铺开读写结合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在写话中要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让孩子们多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注重词语累积的过程,由说到写,逐渐过渡。词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铺开了低年级学生读写结合之路。
  (一)词语积累,铺垫写话基础
  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优美字词,理解与运用中积累语言,让优美字词巧妙而自然地印记在学生脑海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秋天到》一文,其中“黄澄澄、红彤彤”把学生给难住了,教师引导孩子联系上文、借助插图来说说:“梨和枣长得什么样?”经这么一点拨,孩子们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都是描写颜色的词。孩子们理解了这两个词,并用这两个词说出自己见过的事物,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就这样,阅读一篇篇课文中的好词,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积累并运用着。这样,积沙成塔、滴水成河,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只有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才能够左右逢源。
  (二)句式训练,夯实写话基础
  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中挖掘典型的句式进行句型模拟训练,做到读练结合,就好比盖房子过程中的钢筋水泥,起着支柱的作用。如教学《难忘的一天》中结尾:“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读一读,说一说这种句式让你感受到什么,从而体会排比句式的优美,以及借景抒情的妙用。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也说一说。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在老师赞赏的目光中,一句句新鲜、独特的句子出炉了:“花,仿佛格外的红;草,仿佛更加绿。”“风,仿佛格外的轻;水,仿佛更加清澈。”在语文教材中还有“有……有……還有……”“因为……所以……”等关联句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每天训练一点点,学生就进步一点点,点点滴滴,就汇聚成了流淌不息的小溪。
  二、精彩片段仿写,提高读写结合之效
  读写结合教学,还应挖掘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读中导写。段落是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如果语文老师能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将写得精彩的段落通过引领学生感悟、分析之后,穿插一些行之有效的仿写训练,就可以使学生无痕地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总分段式的仿写,搭建习作的桥梁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总分段式仿写 “先以中心句总述,后分层次加以叙述描写”的段落很典型,是片段仿写很好的一种形式。比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文中第二自然段,围绕“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这一中心句展开描写,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四种景物写出秋天丰收的美。模仿这段话的总分段式,让孩子们写一写熟悉的《美丽的校园》,学生写出了精妙的语句:“我们的校园真美呀!荷花池里的荷花亭亭玉立,榕树又高又大像撑起一把绿绒大伞,一棵棵椰树高高地直立着像列队的士兵一样。”这段仿写掌握了总分段式写法,还用上形象的比喻,显得比较生动。通过一段时间的片段仿写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掌握了一些词语的应用,消除了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培养起一定的写作兴趣。
  (二)并列段式的仿写,提高习作水平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并列段式的仿写也十分重要。并列段,即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二年级教材中《泉水》二、三、四、五自然段,并列写出了泉水到过哪里、碰到谁、说了什么话,句式相对统一,读来朗朗上口。孩子读后还发现每段的语言很讲究,“流进、流过、流到、穿过”每个动词都不重复,写得很生动。孩子们读着读着来了灵感:“泉水来到农民伯伯的菜地里,蔬菜痛痛快快地喝着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喝足了,让农民伯伯脸上乐开了花。’”片段的模仿训练,它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佳作的熏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既消化了“读”的内容,又提高了“写”的水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在新课改形势下,日益彰显它的魅力。我们应该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潜心课程改革,教学中挖掘字词、片段、篇章等语言训练点,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写结合,相辅相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路指航。
  (编辑:刘婷婷)
其他文献
并非每个人都有206块骨头  一些教科书上指出,人类骨骼共包括206块骨头。但婴儿出生时,体内骨头的数量多达300多块。这些骨头最开始都是软骨,在出生头几年间逐渐变得堅硬。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骨头会融合。  有些人生来骨头就比别人多,有些人甚至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长出“额外”的骨头。  唯一不相连的骨头  人体内的骨头大多不会孤立存在,如髋骨就与大腿骨相连,但并非所有骨头都是如此,比如舌骨。  舌骨呈
【摘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悲痛与看法,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就生死的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也未能全面看待老庄的生死观和通达生死的真相。  【关键词】王羲之;生死观;真相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人生在世,生死事大。每一个人,不管如何生活,终究要面临死亡的问题。面对死亡,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回避,有的人无奈,有的人潇洒,有的人坦然,有的人达观。死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尽早地进入阅读状态,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精神发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始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开启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之门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认识书籍,激发欲望;推荐读物,明确方向;读法指导,体验阅读;重视评价,巩固效果。  【关键词】认识书籍;推荐读物;读法指导;重视评价  
【摘要】经典小说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当下重读经典小说,我们除了要考虑小说创作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倾向、小说的基本三要素之外,更要考虑现在重读经典小说的现实意义。《品质》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格斯拉的把握来完成解读。  【关键词】《品质》;现实意义;社会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一、走近人物——年轻人眼中的“格斯拉”  小说最后,通过新店铺里那个“
【摘要】本文就现在语文课文教学多停留在分析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层面,提出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达到对文本的产生奥秘、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方法技巧的领悟与总结,进一步指导作文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文本;为何这样写;表达;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指向作文教学的文本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长期以课本为主,而课本学习又以教授课文为主。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将对峻青先生的《秋色赋》进行解读,指导学生在一次次饱含感情的美读中,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以此来领会作者的意图,从而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谋篇美,创意美,并深深体味作品中不尽的浓浓诗情与悠悠画意。  【关键词】秋色赋;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这篇散文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上期的一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赋》,写于1960—196
【摘要】小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孩子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再加上受生理和心理发展因素的限制,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是新时期低年级语文老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学习;措施
【摘要】题目是文章的灵魂,一个好标题不仅能开阔作者的思路,而且能唤起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兴趣。由于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短,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因此掌握必要的拟题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高考作文的拟题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六大方法:情景交融法、引用化用法、巧用修辞法、巧用算式法、逆向思维法、创设悬念法。  【关键词】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插图,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有助于语文老师的教学,还有利于加深初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插图;应用;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课本共六册,每册教材都深受师生欢迎,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令人眼前一亮。六册教材共计插图210幅,80%左
【摘 要】随着高考的临近,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取得高分,成了很多学生迫切的愿望。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更多地向学生渗透一些作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现场作文能力。本文从联想与想象入手,对这一行文技巧进行了简单并易于学生把握的分析,力求助高考学子一臂之力。  【关键词】高考作文;联想;想象;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考作文,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众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