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andt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导学法实施策略的阐述,提供一套从学案编制、小组建设到导学法实施等一系列利用导学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 导学法 实施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1.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教材、分析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渗透三维目标的培养。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一是体现在教案的编写上以教师怎样实现教学目标为主旨;二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以教师讲述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和被迫学习。具体弊端体现之一是教师讲过多遍,学生仍然不会,使生物教学低效,不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就学生而言,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使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上根本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而教材本身往往过于抽象和概括,对教材上的概念、原理、法则、定律及其他知识点一般只进行严密的阐述和简要的解释,而对如何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点往往语焉不详,只能借助于各种教参。即便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目标不明,负担加重等。长期下来,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逐渐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2.内涵阐释
  2.1“学案”的定义
  “学案”指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案,它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根据这个定义,学案绝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只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促进“最近发展区”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重要媒介载体,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学案不仅要起到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作用,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得到了极为具体的落实,这也是我们要提出所谓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
  2.2“导学法”的含义
  “导学”是指教师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引导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课后等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课堂上主要采用“对话”形式,利用学案对学习进行引导。“导学法”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节学习内容编制出学案。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后以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整理、归纳、复习知识,形成能力。
  3.实施策略
  3.1学案编制策略
  导学法的主题就是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而学案的编制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首先要确定学案的编制要求、版块设置及编制程序。
  3.1.1学案设计要求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中等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1.2基本版块及编写要求
  在设计要求的指导下,我们初步确定了以下版块及编写要求:
  基本版块:一、学习目标;二、学习重难点;三、使用说明;1.阅读要求,2.完成时间要求,以1课时为基本单位;四、自主学习;五、合作探究;六、知识链接(与本节知识理解有关的初中基础知识或课外知识,视各节教材情况而定);七、典例分析(1-2个);八、效果测评:(要求最多10个题目,选择题:非选择题为7:3)。
  编写要求:标题:黑体、小三、加粗;正文:五号、宋体;各栏目小标题用小四号加粗。
  编写学案,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其中电子版用以构成学案库,提供给其他教师选用,并为以后的完善提供参考。
  3.1.3学案编写的流程
  ①至少提前一周布置编写任务,确定主备课人,同时同组其他老师先共同研讨所编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注意事项、练习量等,以集中备课形式进行。
  ②主备课老师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事先商讨的内容编写出学案的底稿,要求有纸质底稿,打印好分发给同组其他老师审阅,以个人分散备课形式进行。
  ③非主备课老师针对学案认真地做一遍,并用红色笔在底稿上标出个人建议和理由,以个人分散备课形式进行。
  ④全组老师共同讨论对学案的修改意见,并形成统一的修改意见,主备课老师认真记录修改意见,并在电子稿上加以修改,以集中备课形式进行。
  ⑤在新课上课前至少3天将编制好的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课前完成。   ⑥课堂操作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关于学案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老师使用的学案中标注出来,为今后教学积累材料。
  ⑦根据课堂操作中反馈出的问题,由主备课老师再次修改学案,并存档备用。
  3.2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策略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合作小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3.2.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学习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2)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3)学习成绩应该优秀;(4)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5)有服务同学的意识,有创新精神。
  3.2.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小组成员共同磋商、集思广益,为小组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2.3学习小组与小组长的培训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措施: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第三,给小组长加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和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会向高层次需要努力。在当前学生绝大多数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也就属于其满足更高层次,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3.2.4小组成员培训
  ①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后进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后进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②给后进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与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③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
  ④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个人成绩不再凸显。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小组的成绩优秀才是自己的成绩,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活动,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3.2.5建立有效的小组评价及奖励机制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可以定期进行。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迫切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荣誉小组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3.3导学法的实施策略
  3.3.1课前自学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3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习时间对照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并按照使用说明对自己的疑点进行标注,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讨论、交流。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就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3.3.2课堂学生展示、交流
  在学生课前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3.3教师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最后,精讲应具有启发性。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3.4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個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
  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实施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4.1学案编制要满足不同同学的需求
  学案是该模式实施成功的基础,它是学生自学的路线图。学案如有问题,则学生的自学效率和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前提下,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学案,使其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学案上的分层次要求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2小组讨论要充分
  小组讨论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在充分的小组讨论中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在小组互助中既能帮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能促进小组成员间交流和对优秀学生的督促。如果不能充分讨论,那么课堂展示容易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也就不能深入下去,教学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4.3对学生加强展示和点评培训
  学生即使通过课堂合作解决了问题,但在展示和表达的时候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每阶段学生展示、点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培训,以使学生的展示、点评更为有效。
  4.4教师点评要得当
  课堂操作中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同时,学生在课堂展示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充分备课,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学生的问题,及时点评、释疑,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要: 倡导自主学习正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成为物理探究教学的主体。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优化提问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优化思维过程,培養学生学会思考;优化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学会动手。  关键词: 物理探究教学 学会提问 学会思维 学会动手  物理新课程将“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可见,倡导自主学习正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自主
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
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于物理的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而物理于数学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重视。数学脱离了物理的原理及模型,它真的就和现在大部分學生眼里的数学是一样的了,仅是一堆枯燥的计算。特别是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而且还能够表现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反馈。本文通过物理中函数应用的例题来加以说明。  一、一次函数的应用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一直采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进行消化吸收。新课标的出现,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然而,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来说,恰好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力和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
摘要: 物理课在中职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别于普通高中的物理课,这门课不参加高考,所以在很多学生和教师心目中认为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但是中职物理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专业课服务等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德育教育。  关键词: 中职物理教学 教学理念 专业学习 德育教育  中职物理在中职学校属于基础课程,目前很多学校在时间上限制课时,每周才安排一节或者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物理知识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对物理学习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兴趣浓厚,但到了高中,兴趣就骤然下降,有的甚至放弃了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究其原因,抛却了高中物理自身的原因之外,教师过分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科教学的严谨性,缺乏兴趣元素的植入,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是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育界人士一直以来探讨和研究的话题。通过多年物理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紧密结合学生心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
《燃烧和灭火》是教育部审定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本文主要谈谈课堂上怎样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化学实验的改进教学,板书设计怎样让学生永记不忘,以及实践后的反思。  一、燃烧条件实验探究与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多动手实验,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产生浓厚的学
化学实验以其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刺激着学生的感觉器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标赋予化学实验更多的内涵和教学功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实验教学的教学和育人功能。加强化学实验改革是促进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的:从大鼠行为学改变、黑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及与黑质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表达,探讨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