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瓷神话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6世纪-19世纪初期,超过3亿件中国瓷器漂洋过海来到西方,由此可见,瓷器贸易在当时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论述景德镇繁荣的制瓷业,体现了青花外销瓷深受欧洲人的喜爱,并且展示了瓷器对于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经济往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外销瓷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中国瓷器征服了世界,瓷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关键字:明清时期 景德镇 青花瓷器 文化交流
  从汉唐开始,中国瓷器就远销国外。景德镇青花瓷器销往欧洲,经历了从前所未闻的商品,到只有王室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再到平民百姓人皆有之的日常用品这样一个过程。当时的欧洲人都以拥有中国瓷器为时尚,在欧洲上流社会,中国瓷器甚至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们镶嵌在普鲁士国王的宫殿上,摆放在苏格兰贵族的壁橱里,描绘在表现欧洲市民生活的油画中
  一、景德镇繁荣的制瓷业
  自唐代起,中国瓷器就举世瞩目,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明清时期,更是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视中国瓷器为珍宝。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在巨大的海外需求刺激下达到巅峰,生产方式灵活,产品丰富,装饰新奇,甚至是在造型和装饰上按照客户提供的样品制作,广泛吸收国外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异域风情的外销瓷。
  这使得景德镇瓷器在当时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大宗商品,从而将景德镇瓷业生产推向国际市场,景德镇也由中国瓷业中心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瓷都,形成了景德镇“天下窑器所聚”的瓷器生产中心。
  二、如火如荼的瓷器贸易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西欧进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迫切需要发展海外贸易。葡萄牙人最早来到中国,西班牙、荷兰也紧随其后,从此中欧之间直接的贸易文化交流进人了新时期,此时的贸易输出品有瓷器、丝绸、茶叶等,其中以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为主。
  16世纪初,欧洲正式拉开中国“瓷器热”的序幕,贸易的规模空前庞大,而瓷器贸易垄断权被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所掌握。据荷兰人记载,17世纪初,每年就有八至九艘中国大帆船赴万丹一带与荷兰人互市。“1608-161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至欧洲的瓷器计641165件”;“1602-163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至荷兰的瓷器高达300万件”。青花外销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时至今日,世界各大洲几乎都有它的身影。
  三、深受欧洲人喜爱的青花外销瓷
  (一)王室贵族对青花瓷器的喜爱
  瓷器被称为“东方的魔玻璃”,欧洲人以拥有中国瓷器为时尚,欧洲的每座皇宫都会有一间专门陈列中国瓷器的瓷室。如夏洛特堡宫,它是德国柏林最大的皇宫,建于1695—1699年由弗里德里克三世为他妻子修建的一座避暑寓所。这里有一间瓷屋,青花瓷装饰着每一道门,每一扇窗,每一面墙壁,每一个屋顶。住在这样一间青花瓷器装扮的屋子里, 国王们体验着幻想中的中国式精致和优雅,这种上行下效的时尚鼓励了巨大的冒险热情,更大的促进了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来到西方。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是向欧洲传播中国人文精神的媒介和载体,清代外销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罗可可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它甚至促进了欧洲饮食文化的进步,给欧洲社会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谓是“革命”式的。
  (二)艺术家对青花瓷器的热衷
  17世纪中叶,景德镇青花瓷器进入了欧洲普通市民的家庭,成为当时家庭中最普遍的装饰品,中国青花瓷完成了从高端的奢侈品向普通日用品的过渡。
  中国瓷器甚至多次出现在画家的绘画作品中,成为了画家笔下最亲切的常客。如威尼斯画派巨匠凡尔尼·贝利尼于1514年创作的《诸神的盛宴》中,用的都是中国的青花瓷器,这是只有神仙才能使用的器物,由此可见中国瓷器在当时欧洲的社会地位;法国洛可可风格的代表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中国花园》、《化妆》中,出现了大量独具中国风情的物品,比如蒲扇、瓷器及屏风等;荷兰画家维米尔的《窗前看信的女孩》中,盛放水果的便是中国青花瓷盘;在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雅克·约瑟夫·提索作品《贵妇》中,明显的看到在桌上摆放了一套青花茶具,洁白幽兰,细腻明亮,即便摆在西方人的家里,也不觉得突兀——这是专门用于出口的、加入了西方审美的茶具。
  荷兰画家威廉·考尔夫的《中世纪水罐和鹦鹉螺杯》是一幅成功的静物画作品。鹦鹉螺酒杯的后面是两只几乎被减弱到无法辨认的雕花玻璃杯,而占据了画面主要位置的是一只青花水罐,前面是一个青花瓷盘。整个画面庄严而亮丽,幽暗的背景突出了瓷器的光泽,画面中的青花瓷器便是来自中国的外销瓷,然后由欧洲金匠镶的金托。
  四、结 语
  “海上陶瓷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把相隔千山万水的中国与欧洲紧密相连,促进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它是中欧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体,不仅体现出中国发达的制瓷业,也展示了富有异域风情的西洋文化,为世界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上海:书海出版社,2004
  [2] 钟森.清代外销青花瓷[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3] 林瀚.海外珍藏中华瑰宝——外销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
  [4] 吴伟编.文化西游·瓷器[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我们的聚集地经历了由聚落到城邑、墟市、镇市最后发展到现代的都市。城市作为当代人类最重要的聚集地,其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形成的城市美学将城市慢慢分解成满足人类所需的方方面面,城市建筑是城市美学的重要承载介质也是城市精神的密集载体。《城市画报》中建筑影像所传递给我们的城市美学理念对当代城市发展有着一个良好的借鉴作用。城市主体才是城市特色的根源,不仅彰显城市文化的多姿
期刊
摘 要:情感主导决策,体验决定印象,结合设计作品浅析有意识的将情感的共鸣带入设计,带给用户个性化的体验,对于设计的成功无疑是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商品;竞争;情感;体验  一、情感于体验判定成败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对于设计而言,在用户五花八门的意见反馈中,是什么在驱使他们做出反馈?是什么让他们鉴别设计的好与坏?粗浅来看,对用户来说,使用过程中,简洁、直观、顺畅的感觉
期刊
摘 要:在中外美术艺术史上,明代的徐渭和荷兰的凡高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大师,因为他们超凡的艺术成就和坎坷悲苦的人生显得尤为与众不同,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数以万计的人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墨葡萄》和《向日葵》,通过这两幅画的研究,更能对他们的艺术风格,艺术思想以及情感表现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与比较。  关键词:艺术风格 情感 继承 影响  一、徐渭与《墨葡萄》  徐渭,字文
期刊
摘 要:通过观展的感受,引发了对于艺术家运用“日常之物”所转化出来的艺术作品进行思考,进而对其创作手法和思想进行深入的探索,最终有了对于阿瑟丹托关于艺术哲学的研究和理解。  关键词:日常物品 阿瑟丹托 艺术哲学  2014年9月19日,由著名策展人何桂彦先生策划“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的展览在成都蓝顶美术馆新馆成功开幕。这次展览主题探讨的是“日常之物”如何经过艺术家的处理
期刊
摘 要:老子云:“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在“道”之思维创造方面,新媒体艺术以深刻的哲学视角洞悉着人们的生存境遇,又平台的开放和互动吸引公众加入到这场美学游戏,成为这场艺术表现与完成的重要仪式。在“器”之实践表现方面,新媒体艺术高度的交叉融合性驱动着艺术创新力,而艺术家和商家的跨界实践则让新媒体艺术对生活本身有了更多的关照。当艺术遭遇新媒体,一种大众美学意识便蔓延开来。  关键词:大众
期刊
摘 要:安东尼·高迪是当之无愧的建筑界天才,有着“上帝的工匠”之称,巴塞罗那那些盛名建筑几乎都是出自高迪之手,不管是他传奇的人生还是他的作品都有着聊不完的话题;高迪的建筑天马行空,造型怪诞陆离并且梦幻神奇;蜿蜒起伏的曲线是高迪建筑上最具特色的表达形式,是对大自然最真实的模仿;高迪的建筑是多种风格的融合,不但具有哥特复兴式和新艺术运动,还具有阿拉伯风格、巴洛克、自然主义和加泰罗尼亚民族风情。  关键
期刊
摘 要:关于“艺术性纪录片”的争论,在这一概念提出伊始就相应而生。到底什么是“艺术性纪录片”?它与当时的所谓“纪录性艺术片”有何关联?它到底是一种 “纪录片”还是一种 “艺术片”?针对这些问题,有关学者和电影人进行了相应的解答和阐述。但纵览这些讨论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关于历史文献上的梳理和概述,受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在当下我们在重新拾起“艺术性纪录片”这一概念以及相关的命题时,除了在历史话语的惯性内做
期刊
摘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王澍先生2007年在杭州进行的成规模的校园建设实践。文章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研究对象,从选址布局、材料美学、空间处理、场所精神等方面去分析校区的环境营造。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转塘镇,因为美院的到来,这个小镇变成了著名的艺术创意产业园,可以说美院给这个小镇注入了新的灵魂和生命力。美院象山校区顾名思义,依着象山而建,在校园中,能享受到山耸水环,风景优美
期刊
摘要:时间进入21世纪,网络化时代甚至移动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的传递需要直观化与创新化。而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主要探讨设计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实验性的”探索式”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具有参与性、探讨性、趣味性、创新性的新课程教学方法,并为同类课程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验性 研究与实践 设计课堂 教学模式  时间进入21世纪,网络化甚至移动网络时代已
期刊
传统民居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江南古村古镇不仅记录了江南居民的生活场景,还集江南精美的建筑、精致的雕刻、生动的彩绘和精巧的家具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以前的居住空间也必然需要不断地改造和创新才能顺应现代社会生活。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去三山岛考察一下江南古村的传统居住生活空间。  一、三山岛简介及区位特征  三山岛位于苏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