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改”的点滴体会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jie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新课改纲要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改革以前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的认识体会。
  一、备课
  传统教学思维往往把教学设计仅仅看作是备教材,而备教材又往往变成备教材的知识点和教材所规定的路线。接下来的教学就是按教材预先设好的进程来进行,甚至进行到什么地方都预先规定好了,这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背离的。
  集体备课制是对于这种传统教学设计的一种有效改进方式。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备简案,淡化了形式上求全的要求,拒绝那种程式化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积极开发课堂资源,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谐、自主的成长。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关注和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及学习方式。
  二、教学过程
  曾经有幅漫画形象地对比出了中外教育现状:在外国,同样的人走进学校,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而在国内,是各种性格的人走进学校,走出的是一模一样的人。其原因就在于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雷同。这种教学模式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力求排斥一切干扰,无形之中杜绝了创新的可能。教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程式,而是由人设定的一个活动,是人创造性的开展。教师要关注的不仅是教学过程本身,更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指导性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学习和学会的过程,虽然需要教师的教,但这个过程最终是依靠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观能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养成良好的德行,学生所得到的,远比教师教的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给予学生以积极的引导、点拨和督促,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教师必须让出自己的主角地位给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节课教师只精讲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具体生活,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比较异同。即向学生提供内容上互相关联的一组材料,让学生对材料异同点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闪出可贵的创新火花。
  2.观点质疑争论。即对课本中教师、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观点,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鉴赏,努力阐明理由,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论中自己去发现、去更新。
  3.学科融合。抓住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点,让学生从这些融合点出发,大量促进其它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强调学生是学生的主体,并非排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指导性的主体,教师的讲析是必要的,但要少而精,讲到“点”上。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精心确定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恰当地启发诱导、答疑解难等等。教师指导性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必须做到:
  1.积极旁观,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因材施教,考虑怎样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指导作用。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气氛,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并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
  3.教师之间要团结,协调一致。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需要不同学科之间教师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评价
  以考试为轴心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弊端已经为人共知,新课程强调促进每一位学生在现有资质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评价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补偿,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也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
  为了使教学评价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应注意:
  1.及时评价。通过观察,及时提示、鼓励,通过评价进行表扬、肯定或者纠正改进。
  2.个人自评和合作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在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中获得发展。而且这种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评定过程本身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另外,在相互评价的交流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也从中得到发展。这样,评价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实际上教师和学生也在进行新的学习。
其他文献
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在低年级,识字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语文教学,那么“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就很值得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去钻研。本人对低年级学生识字深有感触。  下面我把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说出来,与各位同仁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使我的识字教学效果更佳。  一、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对于刚步入小学门槛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任务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能准确地再认和再现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读懂课文的材料信息,弄清课题的要求和意图,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调动知识、讨论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能找到所学知识与题目要求的正确联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根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写作能力上,写作能力是体现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指标,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束缚及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语文写作是谈虎色变、望而却步。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因此,反思改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关键词:语文写作 教学 方法  在语言教学中,始终离不开听、
期刊
摘 要:中职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教学改革的春风正在各中职学校悄然兴起。计算机作为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也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人根据多年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感受,从授课方式、教材的选用、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见解和主张。  关键词:中职 课程 教学改革 初探  2010年下半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期刊
科学认识论强调,真正的学习已不仅仅是指知识本身,而且还包括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识的再生过程应当以适当的形式重演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所认识的知识,虽然相对于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而言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认识知识,也必须按照认识的一般过程来进行探索。新课程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是“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解决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样循环往复,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学校属于城郊结合部,大多数
期刊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
期刊
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是提升学生文章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究性阅读就成为语文教师们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施之误区  1.误区一:盲目实施。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阅读教学,但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安排探究性阅读活
期刊
摘 要:教学档案管理的好坏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档案 管理 对策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及教师在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载体等材料。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系统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
期刊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也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还看老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曾经我被高年级的学生气得哭笑不得,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终于决定下工夫,不放过每个孩子,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在十二载的课堂器乐教学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