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个性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特的个性思想、不懈的探究精神、理性的自我反思、不断的自我超越是创造性人格的特征。作文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反映一个人的个性思想,它透射着主题对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的洞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因此,习作教学必须充分创造条件和机遇,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那么,如何千方百计地张扬学生个性呢?
关键词:语文课堂作文教学个性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搞好作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怎样才能搞好小学作文教学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的个性化是一个人具有独特个性的重要体现。《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号召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物,提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倡导写自己想写的话,做到用我的口说我的话,用我的手写我的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话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给“磁力”——激励表现真实的自我
一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全部的经验感受,情感思维以及语言能力等,是个体真实生命的体现。每一篇作文都是个体自我创造的实现,都是生命个性的体现。每一篇作文都是个体自我创造的实现,都是生命个性的展现。作文教学要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就必须摒弃强调共性,压抑个性的做法,杜绝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假话,激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真实的自我。
作文教学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自我,鼓励他们通过写日记或记笔记的方式,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洞察以及对自我行为的反思真实地记录下来。对此,叶老曾提出:“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叶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我们如果让学生养成这种关注自我的习惯,便能使其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人格独立意识不断强化,创造个性不断凸显。
其次,指导练习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部情感。这样,作文才能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够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创造潜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指导,只能导致学生作文的无病呻吟,胡编滥造和“鹦鹉学舌”,使学生失去真实的自我,生成扭曲虚假的人格。
二、给“钥匙”——指导在阅读中学写
课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习作的样本。一般来说,课本选入的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造个性,并有所感悟,才能从中获取张扬自己个性的“钥匙”,通畅从“读”到“写”的渠道。
1、学习个性语言,教师应遵循小学记忆占优势和善于摹仿的认识规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地细读课文,揣摩课文,读活课文,按要求或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积极背诵具有特色的片段,甚至是全文,且量不厌多,扎实地在占有语言材料,从中接触多种语言风格。
2、学习表达方式。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也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习作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如通过释题,引导学生学习拟题的方法;通过段落划分、归纳段意,引导学生学习材料安排、布局谋篇的方法;通过概括中心,引导学生学习立意的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学生就会学到“大家”的表达和语言运用技巧,进而能动、创造性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三、给“自由”——倡导放胆习作
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赖于自由宽松的环境,在压制和禁锢的土壤里不可能培育出创造性人才。作文教学要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就要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必须倡导学生大胆习作,无拘无束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不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写作内容自由。写什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动笔之前,如果先有框框,——硬性地规定习作内容,,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说,习作就不是学生自由倾吐的乐事,而是应付教师的苦差。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非要“有意义”,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缕淡淡的心绪都应允许学生在笔下自由表现。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生活的真实,也可写自己的想象。
2、表情达意自由。首先,要让学生的表达有心理的安全。对学生的作文,尤其对初学作文的孩子应该多给予鼓励和赞誉。霍懋征老师说:“发现学生作文的美比发现学生作文的毛病要好得多。”一位低年级的学生作文这样写:“昨天下午,有一位阿姨来到我们学校参观,这位阿姨是女的,她把我抱起来,我感到很高兴。”霍老师认为应该给这位学生的作文满分,因为按照低年级的要求,这位学生已经把事情表达清楚了,句子也通顺。至于“这位阿姨是女的”这句话孩子没有说错,不要扣分。对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像霍老师一样,多一点宽容和尊重。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有表达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粗暴的批改,过多的批评和指责,甚至嘲笑(有的教师喜欢把学生作文中的“笑柄”公之于众),只会使大多数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窒息他们创造的灵性。
四、给“灵性”——鼓励独立思考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勇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才能充满灵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和富有个性的“我”。
1、想象是独立思考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童年时代最具想象力,是幻想的年龄。所以,在习作指导中,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可以根据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让学生续写或扩写,如写了《西门豹》让学生续编故事,学了《倔强的小红军》可以借助挂图让学生写想象中的红军过草地的经历,也可以让学生试写科普故事,编写童话等。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促进独立思考,进而挖掘内部的灵性使其更大地生成和发挥。
2、创新是独立思考的归宿。创新思维是个性的集中表现。如果习作是个性的外现,那么习作就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所以习作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和求异的思维训练,如果课文的续写、扩写,在平时习作中让学生一题多做或设计不同的开头和结尾。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着力消除学生的从众心里。从而在习作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写出有独到见解。有新意展示个性的佳作。
关键词:语文课堂作文教学个性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搞好作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怎样才能搞好小学作文教学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的个性化是一个人具有独特个性的重要体现。《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号召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物,提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倡导写自己想写的话,做到用我的口说我的话,用我的手写我的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话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给“磁力”——激励表现真实的自我
一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全部的经验感受,情感思维以及语言能力等,是个体真实生命的体现。每一篇作文都是个体自我创造的实现,都是生命个性的体现。每一篇作文都是个体自我创造的实现,都是生命个性的展现。作文教学要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就必须摒弃强调共性,压抑个性的做法,杜绝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假话,激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真实的自我。
作文教学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自我,鼓励他们通过写日记或记笔记的方式,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洞察以及对自我行为的反思真实地记录下来。对此,叶老曾提出:“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叶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我们如果让学生养成这种关注自我的习惯,便能使其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人格独立意识不断强化,创造个性不断凸显。
其次,指导练习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部情感。这样,作文才能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够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创造潜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指导,只能导致学生作文的无病呻吟,胡编滥造和“鹦鹉学舌”,使学生失去真实的自我,生成扭曲虚假的人格。
二、给“钥匙”——指导在阅读中学写
课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习作的样本。一般来说,课本选入的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造个性,并有所感悟,才能从中获取张扬自己个性的“钥匙”,通畅从“读”到“写”的渠道。
1、学习个性语言,教师应遵循小学记忆占优势和善于摹仿的认识规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地细读课文,揣摩课文,读活课文,按要求或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积极背诵具有特色的片段,甚至是全文,且量不厌多,扎实地在占有语言材料,从中接触多种语言风格。
2、学习表达方式。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也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习作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如通过释题,引导学生学习拟题的方法;通过段落划分、归纳段意,引导学生学习材料安排、布局谋篇的方法;通过概括中心,引导学生学习立意的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学生就会学到“大家”的表达和语言运用技巧,进而能动、创造性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三、给“自由”——倡导放胆习作
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赖于自由宽松的环境,在压制和禁锢的土壤里不可能培育出创造性人才。作文教学要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就要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必须倡导学生大胆习作,无拘无束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不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写作内容自由。写什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动笔之前,如果先有框框,——硬性地规定习作内容,,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说,习作就不是学生自由倾吐的乐事,而是应付教师的苦差。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非要“有意义”,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缕淡淡的心绪都应允许学生在笔下自由表现。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生活的真实,也可写自己的想象。
2、表情达意自由。首先,要让学生的表达有心理的安全。对学生的作文,尤其对初学作文的孩子应该多给予鼓励和赞誉。霍懋征老师说:“发现学生作文的美比发现学生作文的毛病要好得多。”一位低年级的学生作文这样写:“昨天下午,有一位阿姨来到我们学校参观,这位阿姨是女的,她把我抱起来,我感到很高兴。”霍老师认为应该给这位学生的作文满分,因为按照低年级的要求,这位学生已经把事情表达清楚了,句子也通顺。至于“这位阿姨是女的”这句话孩子没有说错,不要扣分。对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像霍老师一样,多一点宽容和尊重。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有表达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粗暴的批改,过多的批评和指责,甚至嘲笑(有的教师喜欢把学生作文中的“笑柄”公之于众),只会使大多数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窒息他们创造的灵性。
四、给“灵性”——鼓励独立思考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勇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才能充满灵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和富有个性的“我”。
1、想象是独立思考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童年时代最具想象力,是幻想的年龄。所以,在习作指导中,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可以根据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让学生续写或扩写,如写了《西门豹》让学生续编故事,学了《倔强的小红军》可以借助挂图让学生写想象中的红军过草地的经历,也可以让学生试写科普故事,编写童话等。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促进独立思考,进而挖掘内部的灵性使其更大地生成和发挥。
2、创新是独立思考的归宿。创新思维是个性的集中表现。如果习作是个性的外现,那么习作就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所以习作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和求异的思维训练,如果课文的续写、扩写,在平时习作中让学生一题多做或设计不同的开头和结尾。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着力消除学生的从众心里。从而在习作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写出有独到见解。有新意展示个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