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实验从实验研究的问题,到选择实验方法、精选实验工具、设计程序、操作与观察以及对实验所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理论上的解释和概括,使实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整个过程都是有序的,是一种科学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内容。本文主要阐述物理实验教学各环节中所涉及的科学方法。
  1在实验提出问题环节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1。1设疑提问方法
  设疑提问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新过程的萌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对任何实验都能大胆的问个为什么,就能揭示矛盾,发现不足,找到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TP5CW40。TIF,Y#]
  如在学习了摩擦力的知识前,教师先演示如图1所示的魔术,老师用手拽着穿过金属球的细线,当老师让金属球向下运动,松开线后球就下落;当老师说停,拉紧线后球立马停下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立马会产生疑问,为何金属球说停就停,说动就动呢?当老师介绍金属球内部构造后,学生会提出金属球的运动与静止可能跟摩擦力有关,从而顺利进入了摩擦力的学习。
  1。2逆向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把过程、条件和目标,原因和结果都沿着相反方向去思考。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逆向思维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用三棱镜和实物投影研究“分解太阳光”实验后,提出能否将这些单色光混合成白光呢?还有在学习电磁转换时,为了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教师设置问题: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利用磁场能不能获得电流呢?教师虽然没直接点出科学方法的名称,但隐形渗透了逆向思维方法。
  2在实验设计环节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科学探究步骤更加有序,探究过程更加科学。在设计实验方案活动中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理论论证能力。
  2。1控制变量法
  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控制实验条件是实验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必须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和能力。物理实验方案设计时要求学生注意考虑实验中变量及其控制方法。
  2。1。1确定变量
  物理学是研究一些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一门学科。所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实验变量,即确定决定事物规律的多个变量。确定实验变量的方法一般有: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确定实验变量;根据实验感受提出猜想,确定实验变量;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提出猜想,确定实验变量等。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的基础上,观察电动机将钩码提起实验,确定影响电流做功大小的因素有电压、电流及通电时间,从而确定了三个变量。
  2。1。2确定如何控制变量
  所谓控制变量就是在决定事物规律的多个因素中,先固定一些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观察实验,如此多次反复,然后再综合归纳出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探究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就需要控制另外一个变量受力面积的大小。
  2。1。3设计实验
  在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确定实验对象为电阻R上的电流I,一是改变加在电阻上的电压U的大小,研究I与U关系;二是改变电阻的大小,研究I与R的关系;实验源为自变量,即引起电流变化的电源U;实验效果显示器为电流表。
  2。2比较法
  物理实验常通过对一些物理现象或物理量的比较,来达到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实验目的,即比较法。
  [TP5CW41。TIF,Y#]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及深度的关系”的实验中,通过将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和浓盐水中,记录压强计U型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与深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实验中发现,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U型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随金属盒所放深度H的改变有明显变化,学生很容易得出“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结论。但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发现把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H=5 cm)的水中与浓盐水中时,压强计U型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Δp不够明显,分析原因可知,在同一深度H处的水与盐水中的压强差Δp=p盐水-p水=ρ盐水gH-ρ水gH=ΔρgH,Δh=[SX(]Δρ[]ρ水[SX)]H,由于饱和食盐水的密度为1。12 g/cm3,所以Δh≈1 cm。要使H=1 cm,H至少要为10 cm,因此,当选择H1=10 cm,H2=15 cm进行试验时,在水中和浓盐水中,压强计U型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的变化的定性比较就非常明显,学生也很快能得出“在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着液体密度增加而增加”的结论。
  2。3转换方法
  转换法就是用某些容易直接测量(或显示)的量(或现象),代替不容易直接测(或显示)的量(或现象),或者根据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相同的效果作间接的观察、测量。
  在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察和比较,而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哪个电阻所放热量多。教学时不妨问:为什么研究电热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还用到似乎与实验无关的煤油呢?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在小结得出该实验煤油作用的基础上,进而再问:该实验能否不用煤油而改用其它方式来观察电阻通电后的发热情况?这样促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转换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设计实验的能力也随着提高了。
  2。4理想化方法
  所谓理想化方法,就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具体情况,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和本质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的以及无关因素的干扰,通过塑造理想化实验、创建理想化模型从而简明扼要地解释物理现象本质的方法。通过观察、经验、想象和逻辑思维,把对象简化使其升华到理想状态,以探求本质的揭示对象的固有规律。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影响的实验中,通过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通过理想化的方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过程:(1)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你能否举一个反例?(2)如果要设计实验有什么困难?(无法使物体不受力)(3)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探究“声音在真空中能否传播”的?受这一方法的启发,想想如何克服我们面对的困难?(观察物体在所受力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能否保持运动)(4)在竖直方向上能否完成这样的实验?(无法使物体所受重力逐渐变小)那如何才能避开重力的影响?(可以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越来越小时,物体能否保持运动)这样不仅顺利完成了实验设计,理想化的思维方法也得到了巩固。
  理想化方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从本质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3在实验操作环节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观察能力是人们为正确地认识世界所需要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能力之一。在实验中,观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
  3。1对比观察法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有初步的感受,可以设置几个实验让学生对比观察:(1)“消灭气球”(脚直接踩在气球上气球破);(2)“保卫气球”(在气球上垫一个泡沫板脚踩在泡沫板上气球不破);(3)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取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灯泡前后亮暗情况以及断开干路开关或一支路开关后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等。[HJ1。15mm]
  3。2归纳观察法
  例如,在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时,先在液体密度不变时,观察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然后在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观察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观察方法还有有意观察法、细微观察法。
  4在实验数据处理环节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通过实验观察获得的实验事实,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或解释。要想得出结论,还应在对所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逻辑方法,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论证才能得出。
  4。1物理实验结合数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严密、逻辑、辩证、抽象的特点,用它可以对客观规律作最精炼的总结,在物理实验中同样可以用来进行描述、推理和计算。中学物理实验中常用以下几种数学方法:
  4。1。1算术平均法[HJ1。2mm]
  为了减小实验中出现的偶然误差,经常要对一个物理量或一个过程重复多次,然后进行算术平均。具体表现:(1)首先对直接测量量求平均值,比较各个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测量值应分析删除,这样就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长度测量时,测出被测物体几次的长度,求平均值,然后剔除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值,以减小误差;(2)在求间接测量物理量时,应对最后被测量进行间接运算,然后求平均值。比如在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压U和电流I,然后根据R=U/I,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大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一般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R的阻值,求平均值。
  4。1。2比值法
  对于某些探索性和验证性的物理实验,常用比值的方法来揭示两个量之间的正比关系,有时两个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则应综合运用线性化方法和比值方法来揭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物理规律或揭示物理量间的关系。如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等。
  4。1。3图像法
  图象法能形象地反映某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规律,在定性或定量讨论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采用图象法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的奇效。故图像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图3所示,当P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某同学把6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数据求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
  解析先把表中实验数据在图4中做出U-I图像。设电源电压为U0,根据图4得到U-I的关系式为U=U0-IRx,从方程可知图像的斜率是Rx,与纵坐标的截距是U0,即Rx=[SX(]3 V[]0。6 A[SX)],电源电压为3 V。从测量电阻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在定[JP2]量讨论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应用图像比解方程求解来得简单。[JP]
  4。1。4逻辑推理法
  逻辑推理法就是在已有定律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概念,运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实验中选择一根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的细沙,并将这一端封闭起来,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TP5CW43。TIF,Y#]如图5所示。设吸管的横截面积为S,测出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因漂浮时它受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所以G=ρ水gSH。若漂浮在其他液体中,则浸入的深度h会因为液体密度的改变而改变,但重力仍与浮力大小相等,即G=ρ液gSh。由以上两式可得h=[SX(]ρ水[]ρ液[SX)]·H,根据此式的数量关系可对简易密度计进行标度。
  4。2物理实验结合科学的思维
  在研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两个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两个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靠近,如图6,并将实验结果记入如下表格。
  通过以上六种实验结果发现,有的带电体互相吸引,有的带电体互相排斥,同时指出大量实验发现,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带电体,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由以上信息很容易归纳得出带电体带的电荷只有两种,同时得到“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结论。可[LL][HJ1。2mm]见归纳的本质在于人类认识过程中由观察到概括、由感性到理性、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当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从个性到共性的升华。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归纳是普遍存在的,实验就是探索规律的主要手段。利用实验来归纳或认识物理规律,相比较而言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种办法不仅能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用实验得出规律的办法。
  4。3物理实验结合视频分析
  在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内容时,用两个力学传感器对拉, 电脑上出现了一个轴对称图形, 如图7所示,这样不仅很容易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更重要的是可以由图像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失的, 而这一点是两只普通的弹簧测力计没法做到的。这种总结规律的方法,可以称为视频分析方法。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验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科学方法,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科学方法因素,并适时进行教育,让学生领会方法的原理,学会方法的操作过程,并能将学过的科学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功能。问题是学习之始,提问在初中物理课堂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是质疑的开始,是思维的源头,是学生主体的具体实现。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有效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启发思维、挖掘潜能,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下面笔者就研究的“
期刊
物理作为高中教学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避免填鸭式教学和借助于更多教学辅助设施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已经开始进入各高级中学课堂.  1 借助多媒体巧妙辅助教学  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优势有两个:  2.1 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和认
关于学生实验,课程标准已经提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为了便于教学和评估,初中阶段学生必做20个实验。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
期刊
要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标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有所改革,才能给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注入活力.新课程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模式的变革,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吸收,发展更多样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意识、创造性及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斜面和斜面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这类问题的综合程度较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高,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面对这类问题,许多学生不知所措,难以把握其问题的关键,并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本文就此类问题以三个例题为例进行分析,提供破解此类问题的方法.  例题1 如图1所示,物体b恰能在斜面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1;若沿此斜面方向用恒力F1向下推物体b,设此过程中斜面a受
最近参加杭州市某中学招聘教师,前来应聘的6位教师全部是应届硕士研究生。课题都是《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6节课的教学除了有一位老师所采用的实验项目(有较强的开放性)有所不同之外,总体设计没有太大的差异,感觉如出一辙。其实在日常教学中,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大多如此,故有普遍性,笔者有些想法整理出来与同行交流。  1一个普遍采用的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5个概念和1个规律,老师们普遍采用了这样的
期刊
图1是笔者演示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实验图。现将人教版新教材该实验的过程引述如下: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教材没有对实验进行分析,给出的结论是: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我们知道大气压强是很大的,[TP5CW35。TIF,Y#]一标准大气压作用在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会产生10 N的压力。
期刊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3的教材“练习与评价”环节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  A.气体的密度一直变大  B.气体的内能一直变大  C.气体的体积一直变大  D.气体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根据作图,比较A点与原点O的直线、B点与原点O的直线的斜率,可以很快得到体积的变化、密度的变化以及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它是初中物理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实质就是控制变量法思维,是控制变量法特殊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已学概念、相应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寻找不同物理量定义背后的相同规律,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物理量的内涵,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新概念的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  2。学情分析  
期刊
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μ=μFN,Fμ的大小只与接触面材料决定的动摩擦因数μ和正压力FN有关,方向与FN垂直,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μ的大小与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快慢无关.如图1所示,滑动摩擦力Fμ与支持力FN的合力F全反=F2N F2μ=FN1 μ2被称为全反力,与正压力FN成正比.支持力FN与全反力F全反的夹角α被称为摩擦角.tanα=FμFN=μ,即摩擦角α=arctanμ,与正压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