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也谈“突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07603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赤壁赋》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苏轼的“取舍哲学”。我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还得从“突围”说起。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认为,苏轼突围了一大波“文化群小”的围攻。当然,这些“文化群小”中,也包括“文化群大”沈括。对此,我不完全赞同。苏轼真正突围的是政治和自己。《赤壁赋》即是明证。在一次次“突围”中,苏轼构建了自己的“取舍哲学”思想。
  “达济天下”是封建知识分子的精神“十字架”,也是他们甜蜜而沉重的负担。在赤壁,苏轼首先突围了“政治十字架”:“乌台诗案”之后,政治放逐了苏轼,赤壁的月下,苏轼也放逐了政治。放逐,不是不玩了,而是玩法变了。我们知道,苏轼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但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正因此,他始终坚守着“济天下”的政治理想。“政治虐我千百遍,我待政治如初恋”,虽屡遭贬斥,甚至一度曾想过放弃生命,但从未想过放弃政治。
  被贬黄州,他成熟了。“殷勤昨夜三更雨,难得浮生一日凉…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拎出这些诗句,我们分明看到了正值富年的苏轼,文字中少了许多政治,多了许多人生,少了对外在世界的关注,多了对内心世界和人类生命的观照,文字也圆润了许多。不再慷慨激昂地反问:“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再满怀希望地等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使面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景,也会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轼这把拒绝入鞘的剑,终于悟到:剑,也是脆弱的,时不时应该入鞘自保!但他毕竟是剑,出鞘是他的使命,因此,他是不卑不亢地将剑插入鞘中,完成了“政治突围”。
  苏轼对自我的突围是艰难的。《前赤壁赋》中吹洞箫的“客”,《后赤壁赋》中横江掠过的“鹤”、开户不见的“道士”、《赤壁怀古》中酹祭江月的苏子,从定慧院到临皋,再到雪堂,再到东坡,从上陪“玉皇大帝”到下陪“卑田院乞儿”,从仰羡曹操周瑜到悲叹渔父樵夫,从天的白到夜的黑,从黄沙道中的雨到东坡荒地的锄,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所有的生物都不会坐以待毙,如果涅槃可以获得重生,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凤凰如此,苏轼亦如此。我一向认为,宗教的最大意义在于救赎灵魂,在突围的关键节点,助苏轼一臂之力的既有超尘脱俗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也有清清淡淡拈花一笑的佛家思想,当然也有他亲自率一家众小耕种的几亩麦香。他突围成功了。划然一声长啸,四顾凛然,苏轼又该何去何从?
  他花费了四年的时间,在钟灵毓秀的黄州,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彼世界”,那里有清风明月,有诗酒书画,有方山子和参寥,在那里,他身心渐趋安顿。但他非神非仙,终不可久留于彼,于是,他也认认真真地生活在当下,生活在“此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已不是他的唯一。智慧的他,在“此世界”和“彼世界”穿梭往来,生活得丰富多姿。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突围了群小,突围了政治,突围了自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围中,他参透了“安”与“命”,明悟了“取”与“舍”。
  什么是“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告诉我们,天地万物,物各有主,有的物是自己的,有的物是别人的,能分辨清白己的和别人的,就是明了了‘命“。
  什么是“安”?不是自己的取一毫都难安,取一毫都会嫁祸于身,取一毫,人家的“主”都要找你麻烦的,此难安,为痛苦之源。若是属于自己的,取多少都会“永安”,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如此就得了幸福。
  懂了自己的和别人的,就明白了“该取的”和“该舍的”。做了正確的“取舍”,就是“达天知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安命”实是与环境达成和解,与自己达成和解,与现实达成和解。“和”即为“安”。所以说,苏轼不是“乐天派”,只是彻悟了“取舍”之道,通透了人生奥秘。
  理解了苏轼的“突围”,也就理解了苏轼的“取舍”,此为大智慧,此中有真意。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跳脱文本,让其思维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好体现;如何把握课堂中出现的动态学情,如何利用教学中的动态资源,让课堂教学生成别样的风景,这些都是课堂走向深入的一个表现。在执教《望海潮》时,我以课前和课中的动态学情为生成点,虽是常态课,却也充满风景。在此,笔者以如下三个学习环节为例,对教学过程展开深入的思考。   一、因势利导,缘“诵”入文   (课前两分钟,学生自
“意脉,是中国诗学固有的概念。诗学中的‘意脉’指作家的立意,如同血液贯通全身一样,贯通全篇。‘意脉’的核心问题自然也就是立意是否贯穿全篇以及如何使之贯穿全篇的问题。(屈光《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识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不少理论家用意脉解读中国诗词作品,已有了众多成果。本文将意脉解读法应用于现代散文的立意探究中,尝试开辟意脉阅读法在散文“立意”探究上的应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
摘 要 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教师需要抓住每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实现真我阅读。笔者以章回体小说中“重复”的特点,巧妙切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探索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思维能力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 重复;《西游记》;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作为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代表,整部作品中多
自从市教科院推行“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本人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探索课堂教改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期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就必须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包
现下许多人,受西洋文化或陋习影响过深,对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十之九弃之如敝屣。间有欲皓首穷经以为治业者,又常常标新立异,剑走偏锋,故出奇兵,炫鬻取胜。此种做法,正如沙滩建屋,风吹即倒,焉有生存之价值?也有一知半解者,却抱了收藏前辈先贤的态度,而真正于学问和艺术,却时常欠郑重或忠实,这对于真正的鉴赏,无关肢节痛痒,亦无法沁入作品的灵魂深处。  试举两例: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深夜
在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作品中,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过秦论》,思维缜密、论证严整,风格气势磅礴、雄肆壮美。在此,笔者试图从本文虚词运用的角度,对《过秦论》进行初步的细读分析。在讨论过程中,笔者力图从文本本身出发,借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分析一下《过秦论》的艺术成就,并论述该文在中国文学写作中的历史地位。   一、文言政论散文阅读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高考语文形势下,写作的要求在不断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他采用了双重视角,一方面以孩童的无知眼光、蒙昧心灵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人与事,展现孩童眼中的风土人情,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作者儿童时期生活的美好与缺憾。另一方面,鲁迅又辅以成人视角来反观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用成人的评判标准去重新衡量世界,以成人的视角来思考和反省成长过程,突出社会和体制的种种弊端。  一、巧妙选
无论是新高考,还是新课改,都因为一个“新”字让它们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让我们颇有些“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过,综观近三年多套全国卷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选文取材的标准上,还是在出题设问的角度上,都展现出了诸多鲜明而独特的“新高考”性。我深信道家至理——大道至简,越是纷繁复杂,越是应该寻找核心要义。在诸多的表象中,我们会发现,新高考的“时政性”与“逻辑性”的显著特征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要想充分认
项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让后人对他情有独钟。历代和项羽有关的诗词歌赋就有近200首,其他古今中外的评论文章则数以千计。文人墨客们基于不同的角度、立场、价值观,对其做出自己的解读,于是原本同一个项羽,被解读出无数版本,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在学习《项羽本纪》时,该如何解读项羽呢?   笔者在执教过程中,设置了这样几
“博雅1 1高效课堂”是阜南一中在借鉴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和河北衡水中学“三转五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校情和学情,探索出的一条独树一帜的“教学模式”。“博雅1 1高效课堂”围绕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核心,以抓好备课、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诸多著名教育家都曾多次强调,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博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