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Markets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8年,中国媒体行业总产值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
尽管这一数据与发达国家媒体产值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传媒业的推崇和追随。从传统的报社,电视台,到新兴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影视集团,传媒集团,传媒业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气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制造着一轮又一轮引人关注的话题,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们投身其中。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众多电视节目的改革正式开始,诸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之类的节目声誉鹊起;1996年,位于成都的《华西都市报》创刊,从此中国都市类报纸开始迅猛发展,在街头报摊上买份早报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新浪网,搜狐网等商业网站相继面世,中国人的工作,生活习惯被再次改写,网络成为每个人不可摆脱的重要工具。
“职业媒体人”,这是人们对这个时期出现的船头瞭望者——媒体从业者的称呼,也是社会对站在传媒背后的群体进行的定位,激烈的业态竞争,媒体的良知与责任并不宽松的舆论环境等等,是他们身上显著的标签。
“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司在路上。”透过《南方周末》这句广告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在一个个显赫的身影背后是一双双匆忙的脚步。
赵京桥,《山东商报》总编助理,一个从业10年的新锐媒体人,万千中国职业媒体人中的一员。采访时,这位以深度调查和批评报道见长的媒体精英,看起来却十分温和,说话也不见太多锋芒。
与同龄人比起来,赵京桥最为幸运的是从上大学开始就耳濡目染一个新媒体时代的崛起。“上大学那年正是《华西都市报》创刊的一年,这是国内最早兴盛起来的都市报,我们每天课间都要买来看,新闻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这些经验不经意间就学会了。”
从大三开始,赵京桥就进入《蜀报》,《四川青年报》兼职,而后在实习时如愿以偿来到《华西都市报》。临近毕业时,赵京桥又南下广州,到著名的《羊城晚报》考察学习。返回成都后,声誉鹊起的《成都商报》向他张开怀抱,让他成为一名正式记者。彼时的《成都商报》发行量,广告收入,影响力已经超越《华西都市报》,成为国内媒体人极为向往的“黄埔军校”。
他说:“对新闻的敏感、执著,对事件的调查,深入,等等这些良好的品质基本上都是在那一阶段培养起来的。各地的报纸就像一个大熔炉,炼出了我的钢性品格。”
众多媒体的从业经历,对新闻的特殊敏感和强烈的质疑精神,很快让这位年轻的媒体人崭露头角,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燕京啤酒、肯德基、百脑汇……一家家著名企业因为赵京桥的执著调查,被相继曝光;治癌神药发明人,北京首富、国际MBA操盘手……一个个知名人士因为赵京桥的敏锐发现,相继落马。“大报道”成为赵京桥的一个代名词,其硬朗的职业素质也一时成为媒体品格的典范。
“很多新闻资源是各家媒体共有的,竞争非常激烈,你如果要做最好,那就必须比别人多下功夫,从更多的角度采访,调查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真相。这是一个很劳累的过程,但是当第二天,你看到自己的报道比别人更出色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很幸福。”他说。
是的,一个人如果要追求完美,那么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辛劳,承担更多的压力。在这种精神驱使下,赵京桥不仅做足了事件的报道,还经常对新闻进行延伸,策划,使新闻的外延和内涵更为丰满。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200B年济南时报刊发的“感动中国·赴黔支教”报道,这个因对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采访而引申出来的活动整整持续了一年,从赴贵州山区实地调查到征集支教志愿者,从徐本禹转交接力棒到回家乡掀起感动旋风,从救助个体伤残学生到一对一集体救助贫困学生,整个报道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从而一举获得当年的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都市报新司奖一等奖。
就在赵京桥把新闻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2008年1月,他进入山东商报,“转行”分管起经营工作。这其实也正是他酝酿了多年的目标——尝试媒体的不同领域。
“相比起新闻来,经营工作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我感到压力很大,战战兢兢,生怕力不从心。但要想成为一名全面的媒体人,经营工作不可不做,这是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他说。
转行以后,赵京桥身边的朋友明显感觉他“更忙了”。“我以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外地城市去一趟,感受一些本地没有的东西,但这一年多来,除了出差,几乎没有时间外出了,和朋友吃饭、喝茶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
赵京桥认为,对于从事经营的媒体人来说,危机感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而消除危机感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创新,超越以前的工作成绩。
一年的时间下来,赵京桥对经营进行了诸多尝试,特别是“以新闻促经营,以活动带影响”的思路,给他分管的工作带来了鲜明的起色。3月份,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他主刀操作了“小沈阳济南演出”活动,获得空前成功。该活动前后仅用20天,打破了济南演出“只赔不赚”的定律,创造了演出市场的奇迹。
采访时,赵京桥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个小男孩,拿着一个苹果和一把小刀,想让他哥哥看一看,苹果切开以后有什么。哥哥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苹果里面不过是几颗苹果核而已。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这个小男孩却是拦腰切下去。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他的哥哥面前说:“你看,里面有颗五角星呢!”是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很多人都切过苹果,但他们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从头到底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他说:“就像这个切苹果的故事一样,我每天都会冒出很多想法,总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开一个苹果,看看到底能怎样,这让我很辛苦,也很兴奋。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只有把思维放到无疆界的状态,我们的天地才会变得无限宽广。”
这也正是传媒业的当前现实: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着他们不断创新。失去了体制保障的他们,和在社会上创业、打拼的人一样,只有不断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这一数据与发达国家媒体产值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传媒业的推崇和追随。从传统的报社,电视台,到新兴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影视集团,传媒集团,传媒业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气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制造着一轮又一轮引人关注的话题,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们投身其中。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众多电视节目的改革正式开始,诸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之类的节目声誉鹊起;1996年,位于成都的《华西都市报》创刊,从此中国都市类报纸开始迅猛发展,在街头报摊上买份早报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新浪网,搜狐网等商业网站相继面世,中国人的工作,生活习惯被再次改写,网络成为每个人不可摆脱的重要工具。
“职业媒体人”,这是人们对这个时期出现的船头瞭望者——媒体从业者的称呼,也是社会对站在传媒背后的群体进行的定位,激烈的业态竞争,媒体的良知与责任并不宽松的舆论环境等等,是他们身上显著的标签。
“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司在路上。”透过《南方周末》这句广告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在一个个显赫的身影背后是一双双匆忙的脚步。
赵京桥,《山东商报》总编助理,一个从业10年的新锐媒体人,万千中国职业媒体人中的一员。采访时,这位以深度调查和批评报道见长的媒体精英,看起来却十分温和,说话也不见太多锋芒。
与同龄人比起来,赵京桥最为幸运的是从上大学开始就耳濡目染一个新媒体时代的崛起。“上大学那年正是《华西都市报》创刊的一年,这是国内最早兴盛起来的都市报,我们每天课间都要买来看,新闻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这些经验不经意间就学会了。”
从大三开始,赵京桥就进入《蜀报》,《四川青年报》兼职,而后在实习时如愿以偿来到《华西都市报》。临近毕业时,赵京桥又南下广州,到著名的《羊城晚报》考察学习。返回成都后,声誉鹊起的《成都商报》向他张开怀抱,让他成为一名正式记者。彼时的《成都商报》发行量,广告收入,影响力已经超越《华西都市报》,成为国内媒体人极为向往的“黄埔军校”。
他说:“对新闻的敏感、执著,对事件的调查,深入,等等这些良好的品质基本上都是在那一阶段培养起来的。各地的报纸就像一个大熔炉,炼出了我的钢性品格。”
众多媒体的从业经历,对新闻的特殊敏感和强烈的质疑精神,很快让这位年轻的媒体人崭露头角,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燕京啤酒、肯德基、百脑汇……一家家著名企业因为赵京桥的执著调查,被相继曝光;治癌神药发明人,北京首富、国际MBA操盘手……一个个知名人士因为赵京桥的敏锐发现,相继落马。“大报道”成为赵京桥的一个代名词,其硬朗的职业素质也一时成为媒体品格的典范。
“很多新闻资源是各家媒体共有的,竞争非常激烈,你如果要做最好,那就必须比别人多下功夫,从更多的角度采访,调查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真相。这是一个很劳累的过程,但是当第二天,你看到自己的报道比别人更出色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很幸福。”他说。
是的,一个人如果要追求完美,那么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辛劳,承担更多的压力。在这种精神驱使下,赵京桥不仅做足了事件的报道,还经常对新闻进行延伸,策划,使新闻的外延和内涵更为丰满。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200B年济南时报刊发的“感动中国·赴黔支教”报道,这个因对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采访而引申出来的活动整整持续了一年,从赴贵州山区实地调查到征集支教志愿者,从徐本禹转交接力棒到回家乡掀起感动旋风,从救助个体伤残学生到一对一集体救助贫困学生,整个报道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从而一举获得当年的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都市报新司奖一等奖。
就在赵京桥把新闻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2008年1月,他进入山东商报,“转行”分管起经营工作。这其实也正是他酝酿了多年的目标——尝试媒体的不同领域。
“相比起新闻来,经营工作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我感到压力很大,战战兢兢,生怕力不从心。但要想成为一名全面的媒体人,经营工作不可不做,这是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他说。
转行以后,赵京桥身边的朋友明显感觉他“更忙了”。“我以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外地城市去一趟,感受一些本地没有的东西,但这一年多来,除了出差,几乎没有时间外出了,和朋友吃饭、喝茶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
赵京桥认为,对于从事经营的媒体人来说,危机感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而消除危机感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创新,超越以前的工作成绩。
一年的时间下来,赵京桥对经营进行了诸多尝试,特别是“以新闻促经营,以活动带影响”的思路,给他分管的工作带来了鲜明的起色。3月份,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他主刀操作了“小沈阳济南演出”活动,获得空前成功。该活动前后仅用20天,打破了济南演出“只赔不赚”的定律,创造了演出市场的奇迹。
采访时,赵京桥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个小男孩,拿着一个苹果和一把小刀,想让他哥哥看一看,苹果切开以后有什么。哥哥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苹果里面不过是几颗苹果核而已。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这个小男孩却是拦腰切下去。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他的哥哥面前说:“你看,里面有颗五角星呢!”是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很多人都切过苹果,但他们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从头到底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他说:“就像这个切苹果的故事一样,我每天都会冒出很多想法,总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开一个苹果,看看到底能怎样,这让我很辛苦,也很兴奋。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只有把思维放到无疆界的状态,我们的天地才会变得无限宽广。”
这也正是传媒业的当前现实: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着他们不断创新。失去了体制保障的他们,和在社会上创业、打拼的人一样,只有不断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