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实验中培养数学探究能力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shao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实验是一种动手与动脑(操作与思维)相结合的数学探究活动,能架起形象思维和抽象知识之间的桥梁,提升数学学习的参与度和理解度。时下,数学实验及其教学研究的热情高涨,各种理论评述和实践案例不断发表。笔者认为,数学实验的教学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数学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做出猜想,然后举例验证,最后总结结论,从整体上感受从现象到规律的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从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数学探究的能力。下面,以数学实验课《有趣的多面体》为例加以说明。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数学探究(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提高探究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实,“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缓慢提高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地鼓励、耐心地引导他们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带着好奇的心灵发现问题,努力做到敢问、会问。
  《有趣的多面体》一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探究六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之间的关系”。教学中,面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的一组数据6、8、12,教师试探性地提问:“看到这组数据,你有没有想到什么问题?”因为仅有一组数据,所以学生很难想到横向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教师示范性地引导:“老师先提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六面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棱?”对于这一问题,少数学生表示肯定,多数学生表示不敢确定,但是他们都讲不出具体的理由。于是,教师追问:“那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可以怎么做?”学生普遍表示要再找一些六面体,数一数它们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来验证。如此引导,让学生由最常见长方体、正方体想到其他不同形状的六面体,打开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因此,在第二个环节“探究其他多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之间的关系”中,当教师提问“研究到了这里,你们有没有产生什么新的问题”时,学生很自然地由六面体想到其他的多面体,提出“其他多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之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这样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做出猜想
  数学猜想是围绕数学问题,基于一定的数学事实(现象),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来推测、估计。数学猜想一旦被证实,就将成为数学定理(规律)。做出猜想是数学探究(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能指引数学发现,培养数学直觉。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也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小學生受到知识水平、经验积累以及思维能力的局限,还不能做出全面、系统的猜想。教师不妨从简单的猜测“是”与“否”开始,逐渐提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慢慢学会猜想。
  《有趣的多面体》一课中,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六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之间都有着这样的关系”后,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是”还是“否”,并简单地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指出,这就是对问题的猜想;并让学生知道,猜想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但是无论如何,猜想都值得被尊重,因为它会指引我们去发现。这样,便让学生既尝试了猜想,又全面认识了猜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直觉。
  三、举例验证
  数学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其途径主要有论证(一般化理论推导)和验证(特殊化实践检验)。虽然前者是数学研究最根本、最可靠的方式,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后者是小学数学探究最简单、最易懂的方式(实际上,很多数学家得出数学结论也离不开这种方式)。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而言,举例验证是数学探究(科学研究)最为核心的环节,能体验实践过程,培养实证精神。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积极参与验证活动,操作、观察、测量、计算、分析、比较。
  《有趣的多面体》一课中,教师两次引导学生举例验证猜想。第一次是作出“所有的六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之间都有着这样的关系”的猜想后,教师提供多个形状不同的六面体,让学生数一数、算一算,收集数据,比较确认。第二次是作出“所有的多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之间都具有‘面数+顶点数-棱数=2’的规律”的猜想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橡皮切出不同的多面体,然后数一数、算一算,收集数据,比较确认。这样,便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实践的过程,激发了兴趣,强化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证精神。
  四、总结结论
  总结结论是对数学实验中的现象或数据进行提炼和概括,将知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规律或结论,以回应前面的猜想。如果前面的实验活动扎实而有效,学生的体验充分而深刻,那么总结结论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总结结论能让学生感受数学抽象的特征与成功充实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学习信心。
  《有趣的多面体》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举例验证的过程后,让他们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是否符合猜想的结果,并且尝试用最简洁的形式表示出来,形成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了欧拉公式:面数+顶点数-棱数=2(即F+V-E=2)。这个由学生经历了“提问—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而得到的结论,一定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总结结论不是数学研究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一次数学实验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启发提问:“同学们,研究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产生什么新的问题呢?”让学生开启新的探究之旅,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这样可以实现数学探究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庄惠芬.做学玩合一思创行一体——小学数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4).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不仅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只有教学行为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素质教育才能成为现实。教育行为的转变,要从尊重、热爱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入手。    一、尊重学生    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对话、交流和激发的过程。学生尊重老师,老师更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期刊
摘要: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技工学校很多非钳工学生的基础训练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缺少实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训练方法、优化训练内容、完善评价体系,最终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实习指导教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作为“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钳工实习课程在
期刊
自古以来,音乐的主要功用被限定于“陶冶性情”或“寓教于乐”的框架之中。音乐教育是一项审美教育,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主要的要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它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智育,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创新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作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既可以让学生理解所学物理理论,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中物理中,除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以外,还有大量有趣的小制作实验。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制作的题材广泛,材料非常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能开发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纸锅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进一步强调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这对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挑战,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要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1、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了惧师心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的基础,浓厚的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思维活跃了,其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着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
期刊
长期以来,面对万千变化的世界,原本丰富复杂的心灵个体,作文时常常会陷入如此的窘境:或者老气横秋、落入窠臼,或者东拼西凑、拾人牙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放飞思维的翅膀,“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写出富有生命灵动和鲜活色彩的佳作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指出:“思维是学习的
期刊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面对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多方面的,下面就教学工作中的具体环节——作业布置的方式方法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布置课前作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以初中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为例,在上这节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搜集有关
期刊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到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当前,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正在全国兴起,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要做到:咬定“读”字不放松。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舒展联想的翅膀,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感而写。以读为基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阅读 联想 写作    一、教学案例    片段一: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向同桌讲述文中故事。  同学们推选一人向老师及其他同学讲述文中故事。  2、前人云:不动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