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语文课评讲试卷,我像往常一样津津有味地正讲得精彩。突然,突然听到小声的哭泣,教室里像放了几只嗡嗡飞舞的蜜蜂,嘈杂起来。定睛一看,伏桌抽泣的是班上极优秀的学生莲。再看其他同学,有的撇嘴,有的斜眼,有的窃笑,有的小声议论 …… 一副幸灾乐祸!怎么回事?我耐着性子,安抚了莲几句,整顿好课堂,继续上课。
下课了,我把莲叫到办公室,询问缘由。她说:“这次我只考了74分,太差了 …… 我…… 发现语文书和全部单元测试题都不见了……下次会考得更糟,落在琴她们的后面。呜呜……”我反复劝她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找出原因就行了,成绩又未公布,同学们都不知道,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怎么可能笑话你呢?“她们已经知道我考得差了……呜呜……今天就在笑,呜呜……”我稳定好莲的情绪,决定找琴了解了解情况。
下午放学后,我到教室找琴,发现莲的座位竟是空的,她下午没来!经了解,莲上午回教室后,琴她们和她公开闹了一场。问题变得严重,我赶紧找来这几位同学。琴说:“她最自私,根本不愿去帮助同学,生怕别人超过她。虽是学习委员,但同学不懂找她讲题,她从不讲。”霞说:“她疑心重,一看到别人一起玩,便怀疑别人说她坏话,不管青红皂白,拉下脸就骂人。班上好多同学都被她无缘无故骂过。”莲的同桌平又说:“她与别人格格不入,经常欺负我。做作业时,只要超过中线,轻则挨骂,重则手臂挨打。大家都不愿与她同桌。”我真没想到,平日成绩优秀,见到老师都会笑盈盈,甜甜招呼“老师好”的莲在同学面前竟判若两人。看来,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她。怎么办呢?我苦苦思索着。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难以容入群体,与群体间的“相容度”就会下降,长期下去,就会养成孤僻、冷漠、脆弱、自卑等心理,从而与别人格格不入,也很难被对方所接纳。而在学习过程中,有两大因素在发生作用: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前一类是在后一类的支撑下进行。后一类因素发展得好,前一类因素才发挥得好。如果非智力因素出了偏差,就会影响智力因素的活动质量。从莲的情况看,她属于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欠佳的。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出现问题,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第二天上午,莲仍未来校上课,其母来到学校,并带来一封信。信上写到:“在集体中,没有友爱和温暖,只有讥讽和嘲笑,我无法忍受了,更无法学习了……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您也来家里找我……”其母哭诉着:“这孩子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全家就靠我卖点豆腐来维持生活。我平时就教育她要好好读书,好好争气,不要让别人小瞧自己,欺负自己……没想到这孩子读小学经常受欺负,读初中还受气……”此时,我恍然大悟:莲之所以觉得集体友爱和温暖,感情世界一片荒芜,可能与其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解铃还需系铃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还得解开莲的妈妈思想上的疙瘩。于是,我开导她:莲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只是与一些同学相处不够好。但是,一个人不能脱离群体生存。融入集体,一是发展自己的需要,二是感情的需要。没有集体中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和互相激励,个人难以健全发展。如果一个人厌烦集体,脱离集体,就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学习当然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在,莲出现了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引导,极有可能酿成不良后果,也就无法实现你对她的希望。所以,希望家长能和老师配合,做好莲返校读书工作。
下午,莲被其母送回学校。趁此机会,我让学生就“在集体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才能,促进学习?”“面对挫折,我该怎么办?”等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情绪较激动,很多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同学们基本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良好的班风对自己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激发进取精神,能够磨砺人的意志。我发现,莲、琴她们脸上都有些不自然。或许,她们已经多少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了吧。
过后的几天,我又分别找了琴、霞、平等几位学生谈了话,向她们讲了莲的不幸遭遇,希望她们心胸开阔点,对莲多多包涵、宽容。也多次找莲谈心,跟她说:参与竞争,对自己的促进会更大。别人超过了你,说明你还有不足,应更加努力去追赶。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造成人格缺陷,不利于自身发展。莲咬着嘴唇,点点头。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让莲从名著中涤荡心灵,汲取力量吧。我借了《名人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给她;又推荐她有时间到阅览室看看《心理辅导》杂志。莲终于没有再闹辍学。我松了一口气。为了让她渐渐融入群体,我特地营造了一个氛围:让班上学习尖子伟与莲同桌,希望虽有残疾,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伟能潜移默化影响莲。
慢慢地,没有听到学生告她状了。令人惊喜的是,莲与其他同学之间渐渐有了笑声。校运动会,莲参加了1000米的长跑,我发现,已有很多人为她怕手加油。结束后,有人跑来扶她,有人递来开水。国庆节,全校举行诗歌朗诵,我看到,莲和琴等几位同学手拉手走上了领奖台,她们得了一等奖!期末考试,莲成绩上升了不少,名列前茅。
莲啊,愿你从此“风雨里像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孩子”!
下课了,我把莲叫到办公室,询问缘由。她说:“这次我只考了74分,太差了 …… 我…… 发现语文书和全部单元测试题都不见了……下次会考得更糟,落在琴她们的后面。呜呜……”我反复劝她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找出原因就行了,成绩又未公布,同学们都不知道,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怎么可能笑话你呢?“她们已经知道我考得差了……呜呜……今天就在笑,呜呜……”我稳定好莲的情绪,决定找琴了解了解情况。
下午放学后,我到教室找琴,发现莲的座位竟是空的,她下午没来!经了解,莲上午回教室后,琴她们和她公开闹了一场。问题变得严重,我赶紧找来这几位同学。琴说:“她最自私,根本不愿去帮助同学,生怕别人超过她。虽是学习委员,但同学不懂找她讲题,她从不讲。”霞说:“她疑心重,一看到别人一起玩,便怀疑别人说她坏话,不管青红皂白,拉下脸就骂人。班上好多同学都被她无缘无故骂过。”莲的同桌平又说:“她与别人格格不入,经常欺负我。做作业时,只要超过中线,轻则挨骂,重则手臂挨打。大家都不愿与她同桌。”我真没想到,平日成绩优秀,见到老师都会笑盈盈,甜甜招呼“老师好”的莲在同学面前竟判若两人。看来,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她。怎么办呢?我苦苦思索着。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难以容入群体,与群体间的“相容度”就会下降,长期下去,就会养成孤僻、冷漠、脆弱、自卑等心理,从而与别人格格不入,也很难被对方所接纳。而在学习过程中,有两大因素在发生作用: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前一类是在后一类的支撑下进行。后一类因素发展得好,前一类因素才发挥得好。如果非智力因素出了偏差,就会影响智力因素的活动质量。从莲的情况看,她属于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欠佳的。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出现问题,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第二天上午,莲仍未来校上课,其母来到学校,并带来一封信。信上写到:“在集体中,没有友爱和温暖,只有讥讽和嘲笑,我无法忍受了,更无法学习了……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您也来家里找我……”其母哭诉着:“这孩子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全家就靠我卖点豆腐来维持生活。我平时就教育她要好好读书,好好争气,不要让别人小瞧自己,欺负自己……没想到这孩子读小学经常受欺负,读初中还受气……”此时,我恍然大悟:莲之所以觉得集体友爱和温暖,感情世界一片荒芜,可能与其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解铃还需系铃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还得解开莲的妈妈思想上的疙瘩。于是,我开导她:莲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只是与一些同学相处不够好。但是,一个人不能脱离群体生存。融入集体,一是发展自己的需要,二是感情的需要。没有集体中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和互相激励,个人难以健全发展。如果一个人厌烦集体,脱离集体,就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学习当然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在,莲出现了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引导,极有可能酿成不良后果,也就无法实现你对她的希望。所以,希望家长能和老师配合,做好莲返校读书工作。
下午,莲被其母送回学校。趁此机会,我让学生就“在集体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才能,促进学习?”“面对挫折,我该怎么办?”等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情绪较激动,很多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同学们基本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良好的班风对自己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激发进取精神,能够磨砺人的意志。我发现,莲、琴她们脸上都有些不自然。或许,她们已经多少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了吧。
过后的几天,我又分别找了琴、霞、平等几位学生谈了话,向她们讲了莲的不幸遭遇,希望她们心胸开阔点,对莲多多包涵、宽容。也多次找莲谈心,跟她说:参与竞争,对自己的促进会更大。别人超过了你,说明你还有不足,应更加努力去追赶。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造成人格缺陷,不利于自身发展。莲咬着嘴唇,点点头。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让莲从名著中涤荡心灵,汲取力量吧。我借了《名人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给她;又推荐她有时间到阅览室看看《心理辅导》杂志。莲终于没有再闹辍学。我松了一口气。为了让她渐渐融入群体,我特地营造了一个氛围:让班上学习尖子伟与莲同桌,希望虽有残疾,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伟能潜移默化影响莲。
慢慢地,没有听到学生告她状了。令人惊喜的是,莲与其他同学之间渐渐有了笑声。校运动会,莲参加了1000米的长跑,我发现,已有很多人为她怕手加油。结束后,有人跑来扶她,有人递来开水。国庆节,全校举行诗歌朗诵,我看到,莲和琴等几位同学手拉手走上了领奖台,她们得了一等奖!期末考试,莲成绩上升了不少,名列前茅。
莲啊,愿你从此“风雨里像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