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会让孩子体验任务责任心的快乐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期是任务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要改变孩子任务责任心的缺失,成人就要把握好机会,重视孩子的亲历体验,做到善于捕捉机会,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会发展机会、让孩子独立承担任务,能强化机会、让孩子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这样孩子会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享受着这种美妙的成功感,让其终生受益。
  关键词
  任务责任心 任务 机会 体验
  
  责任心是指对事情能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态度;责任心由责任认知、责任感和责任行为三个维度构成。
  任务责任心是幼儿责任心的三个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在幼儿期,孩子们不明白什么是“责任”,但他们知道“作业”“任务”的意思。对幼儿而言,认真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是“责任感”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我们暂且将这“责任”称之为“任务”或“作业”。
  让幼儿共同参与课程准备是现代幼教界的共识,但也不难发现,随着信息的畅通,教师在口头告诉幼儿任务的同时往往会给家长一个短信告知,有时则直接告诉家长要准备什么。当不能完成时,孩子往往一脸的无辜:“妈妈没有给我”,明显觉得责任在家长。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演讲中谈到:“好教育者,应当具有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并且要带千里镜去找机会,机会找着了,就用手去抓住彼,不断地抓住彼,还要尽力发展彼。对于教育者的责任又这样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因此,要改变孩子任务责任心的缺失,我们成人同样要能捕捉、发展机会。
  
  一、捕捉机会,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
  
  陶行知说过“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机会到处都有,全凭教师的慧眼能否捕捉。责任心以认识为前提,没有是非标准,责任心就无从谈起。孩子对于接受“任务”、完成“任务”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记忆力好,能有意识地记住教师的任务要求,但很多孩子没有自身应完成的任务及对要求的察觉和认识,并且一些教师也没有培养孩子任务责任心的意识,对于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就通知家长完成。教师可以做如下的工作:
  (一)任务的通俗解释
  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孩子有关“任务”的意义:一个人长大要完成很多的任务,爸爸妈妈的任务是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和宝宝一起游戏等;老师的任务是教好小朋友本领,让小朋友开开心心,让爸爸妈妈安心地上班等;教师可以用互动的方式问:小朋友的任务是什么?小朋友的任务应该谁完成?回家的作业呢?谁记住这作业呢?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完成” “自己的事自己做”,建立简单的“任务意识”“任务责任心”的概念。
  (二)后果的不同体验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而让孩子尝尝完成任务责任的甜头,能巩固孩子的任务意识。
  中班主题活动《商店》中有个话题是“我喜欢的商场”,提出了“再开一个才能比较的”想法,教师则因势利导:开店要作些什么准备呢?货从哪里来?剪彩还要准备什么?
  教师敏锐地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将活动转向发展新的游戏以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让幼儿自己作开张准备,通过不时问“什么时候开业”暗示孩子尽快、努力地完成。
  一周后,新店在一些活跃分子的参与下筹备结束,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有了剪彩开张环节。这是孩子自己解决、完成新游戏的过程,其中商店的规划、物品的准备、开张的策划等都是一个个问题,孩子们独立完成的就是一个个任务,是孩子实践自己的任务责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的是作为任务者的喜悦。
  同样,由于是教师第一次有意识地让幼儿去完成任务,虽然有教师的不断提醒,但还是有一些孩子并没有参与其中,甚至忘了大家提出的新游戏创意或任务。这部分孩子在新店开业时也有兴奋,但少了激动。教师从他们的言表中能感到他们对主角们的丝丝羡慕,这就是对任务责任心的触动。
  (三)共议的处罚条款
  当孩子们有简单的任务责任心的意识后,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巩固孩子们的这一意识。教师在布置作业(任务)后,与孩子们讨论起有关“不完成任务怎么办”的话题。
  第一次不完成怎么办?第二次、第三次呢?或许孩子们担心自己不能完成任务,他们都提出“要轻轻地打”。
  不过孩子已知道“自己的作业(任务)要自己记着完成”。
  
  二、发展机会,让孩子独立承担任务
  
  机会紧跟进来后,实施效果如何就看教师的操作手段如何。责任感是责任心中的另一个维度,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动、许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并随之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反应。幼儿阶段是责任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一)任务信息半渗透
  对于成人的过分依赖,是我们的孩子任务责任心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向幼儿布置的任务时,教师开始可以通过短信形式给家长一个提示,如“今天有作业了!”但不要给具体的作业内容,一般也不许家长向教师询问内容,只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只能自己去记住任务。渐渐地,教师就不要通知家长“有作业了”。我们教师还将与孩子们共议的“处罚条款”发给家长。
  (二)承担任务多样性
  陶行知认为:在生活中学习,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活动需要,经常交给孩子一些任务、提出行为和学习上的要求,这为幼儿责任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任务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孩子自己提出的。孩子提出的任务,应该是主动的过程,教师更要让孩子自主完成。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发展所给予孩子的机会。
  每年的“六一”大带小活动是很多幼儿园的全园性游艺活动,这时教师要让大孩子明确自己的任务就是带好小的,要玩好、带住。外出参观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设计参观计划,在尽情地玩时完成预设的任务。当孩子将老师要求他送的一叠材料弄乱时,可以让孩子重新整理后交。上课时,当教师承诺给孩子小奖品时,教师让孩子自己记着下课问老师要。
  (三)增强任务神秘感
  神秘感往往会激发人的兴趣,我们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不妨也加入一些神秘感,让孩子觉得有趣。如在完成“洗涤用品”的活动后,孩子们有了开“洗涤用品店”的愿望,教师及时抓住这个信息,并由此让孩子自己想出:带洗涤用品包装并加入填充材料。教师为了让孩子自己完成任务,就说“回家只告诉家里的一个大人,你悄悄地准备好,让爸爸妈妈猜猜是什么?”同样,为了让孩子自己摆放,教师又轻轻地对孩子们说“*老师(保育老师)正好不在,我们带来后不要告诉她,让她大吃一惊,咦!怎么有这么多的洗涤用品!”孩子表示觉得很好玩,一致同意这样做。
  (四)布置任务条理性
  条理性有助于记忆和做事的顺序,教师帮孩子可用条点明确任务。由于幼儿不认字,所以表达形式除了口述式的也可以是图标式的,但都要是顺序性的;可以是由教师表述的,也可以是教师口述幼儿用符号记录的;可以是孩子自主表述任务或用图标描述任务。交待任务后,教师要重复要求,可以是教师重复也可以是幼儿重复,养成习惯后就可以不重复了。
  
  三、强化机会,让孩子体验完成的快乐
  
  责任心中的责任行为指主体在作出责任判断后采取的行动,它监督自己与其他成员遵守群体规范并促使共同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觉得,孩子的责任行为是责任心得到正面强化的结果,对于孩子来说具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一)放手中体验
  培养孩子的任务责任心同样可以在其他的活动环节。孩子是环境的主人,那么班级环境应该是孩子参与、完成的任务。我们曾在节日环境布置中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早上,孩子们发现做的拉花从高处掉下来了,就希望还是由教师来挂好。但那天的带班教师是位睿智的“懒”者,用个子矮、害怕来推托,并给孩子戴高帽子:“你们肯定会把自己的班级装扮好”等话,让孩子落入找高人的“圈套”,学着自己承担任务、责任。孩子们就主动与有的家长联系、并分工协作扶桌递物等,让拉花重新挂起。教师就问“现在看上去怎么样?”孩子们回答的语调明显高涨、兴奋,成功感、自豪感溢满孩子们的整个身心,他们体验到了做小主人独立完成任务、装扮教室的快乐。
  (二)展示中体验
  检查是提高任务执行力、增强任务责任心的手段之一。但检查往往有些严肃,让孩子有紧张感,因此,我们用展示交流的方式来检查督促。
  经过一阶段的培养,我们的孩子会主动向家长转述教师的要求、主动完成有关任务,做事的目的性更强了。但好的行为需要得到他人了解,才会被认同,才会有进一步发展或成为习惯,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我们主要可以让孩子通过成果展示、语言描述来进行展示交流。
  如晨间桌面游戏时,让孩子自己预设任务,然后将作品呈现、展示,孩子因此而心情愉快一天。
  活动延伸中,孩子在家中与父母共同完成了肥皂造型,老师把它陈列在超市中的专卖柜中,孩子在游戏中买卖着自己带来的商品,感到非常满足。
  在听了《七彩花世界》故事后,孩子自主提出回家要寻找春天中其它颜色的花,第二天一早,很多孩子手棒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兴高采烈给老师和同伴看;游戏区里、操作拒上摆满了鲜花,孩子们把春天带进了教室,心里喜滋滋的。阳阳小朋友还把一朵粉色的玫瑰花送给了老师,让老师既激动又感动。孩子们的任务责任行为不但给自己带来了满足,也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三)奖励中体验
  前面所说的“处罚条款”是带有游戏性的,但我们知道:积极的鼓励、肯定对于孩子们更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而奖励能强化前一阶段的成效。陶行知认为: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因此,成人更要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适宜的奖励。
  在日常活动中,对于孩子能用的奖励既可以是小贴纸、小五星等小的物质刺激,也可以是口头表扬、肯定等精神的。这种奖励其实也是一种督促、强化,当孩子有了较好的任务责任心或习惯后,教师可淡化这种奖励方式、手段。当然,这种奖励也可以由家长或同伴评价进行。如小凡能每天去关心照料自然角的小乌龟时,大家就给他评了劳动之星;在嘉嘉玩好积木后能主动整理时,嘉嘉妈妈用及时向老师通报的方式以示鼓励。
  综上所述,只要成人能重视幼儿期任务责任心培养的这一关键期,只要成人把握好机会,重视孩子的亲历体验,并适时适当地发展、强化机会,相信孩子会更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享受着这种美妙的成功感,让其终生受益。
其他文献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而角色游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
期刊
幼儿的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并转化为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的习惯、好问的习惯、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善于观察的习惯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是经过从外部刺激支配转化为幼儿内部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经过一系列的矛盾斗争,才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发为自觉地进行思考、探索、动手、观察等学习行为,逐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纲要》精神的深入人心,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流。近几年我园在实施新课程《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过程中,主要以主题活动的研究为切入口,尝试打破原有的、单一的、集体性的学习方式,拓展更能体现因材施教、自主学习的个别化学习方式,于是就开展了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新课程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优化整合的实践研究》,笔者就如何做好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开展与主题活
期刊
摘要  焦虑是幼儿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中,焦虑这一心理现象正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阐释了如何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满热情和爱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关心每位幼儿的成长。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同伴关系中学会分享、合作、互助能缓解幼儿的焦虑。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焦虑 幼儿焦虑 同伴关系    有的孩子害怕昆
期刊
园本教研作为课改之后新兴的教研形式,已受到广大幼儿教师的青睐,它的存在是为了实实在在解决幼儿园中教学小现象与现实真问题。近几年来,我县民办幼儿园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生源数量已占全县幼儿入园率的一半。但民办园各方面条件与公办园相比,差距甚远,这对民办园幼儿的发展十分不利。而《纲要》中明确指出:“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因此,在民办园中开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自办园以来,双语为我园的特色教学。在经过了请外教、自己承担教学等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之后,我们发现:由本班教师担负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如教师和孩子朝夕相处,可将英语学习渗透进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生活中自然地习得英语。另外,专职的幼儿老师更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具有专业的幼儿教育方法。这些均为老师自己教授英语提供了可能。  但我园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着较大
期刊
摘要  兴趣是孩子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基础,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同时,也是引导孩子进行有效教育的正确途径。因此,早期教育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在兴趣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幼儿 兴趣 早期教育 日常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兴趣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幼儿特点,培养幼儿兴趣,注重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
期刊
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教研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它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园在开展园本教研过程中实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细化园本教研管理过程,是提升园本教研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制度建设仔细化    园本教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让园本教研真正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分清职
期刊
新的时期,全面提升水平,努力满足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既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者的责任,更是科学发展观下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营造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氛围,积极推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治校方针,坚持高起点、高层次,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将政治思想工作、保教工作、后勤工作、安全工作抓紧抓好,赢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团队的强大,以
期刊
现在的幼儿在家中地位优越,一则受到父母长辈的百般宠爱与呵护,另则有些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且有的家长自己的不当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致使不少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只知道要人关心要人爱,而不知道关心体贴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少有主动去同情别人的困难与不幸并予以帮助的行为表现。作为幼儿教师,我深深感到,培养幼儿的爱心是我们为人之师的重大责任。     一、让幼儿感受爱、理解爱    孩子最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