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纲要》精神的深入人心,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流。近几年我园在实施新课程《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过程中,主要以主题活动的研究为切入口,尝试打破原有的、单一的、集体性的学习方式,拓展更能体现因材施教、自主学习的个别化学习方式,于是就开展了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新课程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优化整合的实践研究》,笔者就如何做好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开展与主题活动自然结合,并为深化主题服务,如何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活动的一扇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此浅谈一些看法,愿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依据主题,创设“会说话的”区域环境
所谓“会说话的”区域环境,最主要的是要体现环境本身所具有的隐性指导作用,因为在活动时,教师无法对每个孩子进行指导,所以当教师在重点指导某个区域某些孩子时,其他区域活动的孩子就要在材料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区域材料的提供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和指导性。
如在开展主题活动《亮眼看世界》中的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后,我们在语言区就创设了这样一个“会说话的”区域环境:
第一层次:在语言区内创设抽拉式的图片架,我们将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的图片进行缩小,绘制成连贯性的图片,孩子们通过抽拉这个长长的图片,就能像看小电影一样把这个故事看明白。(旨在帮助幼儿复习回忆已学习过的故事。)
第二层次:在语言区内我们提供了一张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的背景图,幼儿则边说故事边进行添画,使语言讲述的过程更富操作性。(旨在让幼儿进行仿编。)
第三层次:我们根据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制作了四个很大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都贴着画,此图画分别表示时间、地点、动物、事情等内容,由孩子自由投掷,然后将投掷的内容进行创意组合,并将内容连贯地表述出来,创编成功的孩子可以在统计表上记录一颗星。(旨在鼓励孩子能大胆地创编和表述。)
这样一个“会说话”的环境,不仅增加了幼儿自我学习和探索的信心,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二、结合主题,创设“有弹性的”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要有一定的弹性,要根据主题活动和孩子兴趣有意识地创设“有弹性的”区域环境。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中,我们尝试调整了区域格局,在区域中增加一个小银行,然后把语言区改为语言表演区,把音乐区改为小舞台,孩子们可以到银行去取钱来观看故事表演和歌曲表演,而在手工区中又增加了一个手工坊,孩子们完成了手工作品“我喜欢的动物”后,可以拿到这里来卖。环境活了,孩子们的活动也活了,而且兴趣比原先更加的高,同时也挑起了幼儿的创造欲望,他们在活动中开始扩展游戏情景,并积极的来主动创设,如叶紫去手工坊买小动物的时候,发现一下子买很多小动物拿起来不方便,于是第二天,她拿来了一些马甲袋说:“老师,这些马甲袋等一会儿放在手工坊,谁买的小动物很多的话,可以把小动物放在里面。”这些老师根本没有去引导,是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发现并主动想办法解决了。又如,我班有两个孩子平时在区域活动中从来不会去安静地玩,如果老师不引导,他们就在教室里随意游荡,而自从区域变得有弹性后,他们开始主动地投入进去。如他们会到小动物画廊去画小动物,说要拿出去卖,有时还做顾客到语言表演区看故事表演,在生生互动中,他们感到了乐趣。而老师也再也不用去盯着他们,刻意的引导他们去参与活动了。
三、深化主题,创设“可持续发展的”的区域环境
所有的区域不是在主题活动建构后马上就能创设出来的,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本主题有关,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区域活动会越来越多,有的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有的是孩子们自主地发展下来的,这些区域呈现了自然性、延续性和发展性,推动了主题的深入开展。如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中《我的自画像》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由于受到以往绘画方式的影响,只是从自己的外形上表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如头发的长短不一、服饰上的不同等,没有把自己个性化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因此该活动目标并没有完全体现主题的核心目标:感受“我”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没有急于将活动就此结束,而是发动家长、同伴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并在区域中新增了“我的成长档案”、“比比谁抓得多、跳得远”、“赞美会”、“我是主角才艺秀”等内容,孩子在不同的区域中感受发现着自己与同伴的独特之处,外形上的、内心的、能力上的等。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感受与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独特之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我们又重新在区域中设置了《我的自画像》,这下子孩子们画得就丰富多了,且表现手法也十分夸张,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嘴巴画得很大,因为她觉得自己是故事大王,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手画得很大,因为他说“我拍球第一”,有的孩子则画了一个与自己个子一般大的巨形自画像,并在身体的每个部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如嘴里画了很多小音符,表明自己会唱歌,在心脏的部位画了一颗心形,表明自己很有爱心,手上画了一支笔,表明自己会画画……这幅自画像挂在区域里,引来了成人的欣赏与夸奖,更激发了同伴的表现欲望。
四、生成主题,创设“新旧主题融合的”区域环境
孩子的知识建构是呈网络状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接受信息,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逐步累积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虽然每学期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主题,但这些主题之间并不是互相割裂,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和实际生活相关联,必然存在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以区域活动为纽带,保持新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主题活动《走近小学》,我们在角色区“小小文具店”中刚开始投放的是一些小学生常用的文具用品,及购买文具所需的“钱”,开始这些文具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有的扮演顾客买文具,有的扮演收银员,有的充当理货员。同时让扮演顾客的幼儿根据购物单上的要求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并计算出购物所需要钱款的总数。但是对于钱款总数收银员与顾客之间总是存在着争议,并总是来要我解决。于是在这个区域中我又投入计算器,希望能借助计算器来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当我把计算器放进去后,孩子们的兴趣点一下子转投到这个计算器上,兴致勃勃地研究起来并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这能做什么用?见孩子们这么有兴趣并有极强的探索欲望,于是我与他们一起研究:计算器上数字、按键、屏幕及给孩子们讲述它给我们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方便。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涌入这个区域来。于是我们发动所有的小朋友回家去问问家里有没有计算器,如有的话带到幼儿园里来。第二天教室里有了好几个不同的计算器,于是一个新主题——“生活真方便”诞生了。
由此可见,一个主题的结束可能意味着另一主题的开始,旧主题中可能蕴涵着多个新主题,正是在主题的不断融合与渐进中,知识才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总之,区域活动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但它必须为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幼儿从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并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区域环境,让它成为孩子们百玩不厌的乐园吧。
一、依据主题,创设“会说话的”区域环境
所谓“会说话的”区域环境,最主要的是要体现环境本身所具有的隐性指导作用,因为在活动时,教师无法对每个孩子进行指导,所以当教师在重点指导某个区域某些孩子时,其他区域活动的孩子就要在材料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区域材料的提供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和指导性。
如在开展主题活动《亮眼看世界》中的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后,我们在语言区就创设了这样一个“会说话的”区域环境:
第一层次:在语言区内创设抽拉式的图片架,我们将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的图片进行缩小,绘制成连贯性的图片,孩子们通过抽拉这个长长的图片,就能像看小电影一样把这个故事看明白。(旨在帮助幼儿复习回忆已学习过的故事。)
第二层次:在语言区内我们提供了一张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的背景图,幼儿则边说故事边进行添画,使语言讲述的过程更富操作性。(旨在让幼儿进行仿编。)
第三层次:我们根据故事《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制作了四个很大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都贴着画,此图画分别表示时间、地点、动物、事情等内容,由孩子自由投掷,然后将投掷的内容进行创意组合,并将内容连贯地表述出来,创编成功的孩子可以在统计表上记录一颗星。(旨在鼓励孩子能大胆地创编和表述。)
这样一个“会说话”的环境,不仅增加了幼儿自我学习和探索的信心,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二、结合主题,创设“有弹性的”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要有一定的弹性,要根据主题活动和孩子兴趣有意识地创设“有弹性的”区域环境。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中,我们尝试调整了区域格局,在区域中增加一个小银行,然后把语言区改为语言表演区,把音乐区改为小舞台,孩子们可以到银行去取钱来观看故事表演和歌曲表演,而在手工区中又增加了一个手工坊,孩子们完成了手工作品“我喜欢的动物”后,可以拿到这里来卖。环境活了,孩子们的活动也活了,而且兴趣比原先更加的高,同时也挑起了幼儿的创造欲望,他们在活动中开始扩展游戏情景,并积极的来主动创设,如叶紫去手工坊买小动物的时候,发现一下子买很多小动物拿起来不方便,于是第二天,她拿来了一些马甲袋说:“老师,这些马甲袋等一会儿放在手工坊,谁买的小动物很多的话,可以把小动物放在里面。”这些老师根本没有去引导,是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发现并主动想办法解决了。又如,我班有两个孩子平时在区域活动中从来不会去安静地玩,如果老师不引导,他们就在教室里随意游荡,而自从区域变得有弹性后,他们开始主动地投入进去。如他们会到小动物画廊去画小动物,说要拿出去卖,有时还做顾客到语言表演区看故事表演,在生生互动中,他们感到了乐趣。而老师也再也不用去盯着他们,刻意的引导他们去参与活动了。
三、深化主题,创设“可持续发展的”的区域环境
所有的区域不是在主题活动建构后马上就能创设出来的,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本主题有关,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区域活动会越来越多,有的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有的是孩子们自主地发展下来的,这些区域呈现了自然性、延续性和发展性,推动了主题的深入开展。如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中《我的自画像》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由于受到以往绘画方式的影响,只是从自己的外形上表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如头发的长短不一、服饰上的不同等,没有把自己个性化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因此该活动目标并没有完全体现主题的核心目标:感受“我”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没有急于将活动就此结束,而是发动家长、同伴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并在区域中新增了“我的成长档案”、“比比谁抓得多、跳得远”、“赞美会”、“我是主角才艺秀”等内容,孩子在不同的区域中感受发现着自己与同伴的独特之处,外形上的、内心的、能力上的等。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感受与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独特之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我们又重新在区域中设置了《我的自画像》,这下子孩子们画得就丰富多了,且表现手法也十分夸张,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嘴巴画得很大,因为她觉得自己是故事大王,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手画得很大,因为他说“我拍球第一”,有的孩子则画了一个与自己个子一般大的巨形自画像,并在身体的每个部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如嘴里画了很多小音符,表明自己会唱歌,在心脏的部位画了一颗心形,表明自己很有爱心,手上画了一支笔,表明自己会画画……这幅自画像挂在区域里,引来了成人的欣赏与夸奖,更激发了同伴的表现欲望。
四、生成主题,创设“新旧主题融合的”区域环境
孩子的知识建构是呈网络状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接受信息,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逐步累积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虽然每学期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主题,但这些主题之间并不是互相割裂,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和实际生活相关联,必然存在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以区域活动为纽带,保持新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主题活动《走近小学》,我们在角色区“小小文具店”中刚开始投放的是一些小学生常用的文具用品,及购买文具所需的“钱”,开始这些文具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有的扮演顾客买文具,有的扮演收银员,有的充当理货员。同时让扮演顾客的幼儿根据购物单上的要求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并计算出购物所需要钱款的总数。但是对于钱款总数收银员与顾客之间总是存在着争议,并总是来要我解决。于是在这个区域中我又投入计算器,希望能借助计算器来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当我把计算器放进去后,孩子们的兴趣点一下子转投到这个计算器上,兴致勃勃地研究起来并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这能做什么用?见孩子们这么有兴趣并有极强的探索欲望,于是我与他们一起研究:计算器上数字、按键、屏幕及给孩子们讲述它给我们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方便。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涌入这个区域来。于是我们发动所有的小朋友回家去问问家里有没有计算器,如有的话带到幼儿园里来。第二天教室里有了好几个不同的计算器,于是一个新主题——“生活真方便”诞生了。
由此可见,一个主题的结束可能意味着另一主题的开始,旧主题中可能蕴涵着多个新主题,正是在主题的不断融合与渐进中,知识才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总之,区域活动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但它必须为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幼儿从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并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区域环境,让它成为孩子们百玩不厌的乐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