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无不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师以“无为”催发学生的“有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切切实实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不失为一条构建有效阅读的好途径。教师应注意以“无为”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善待学生的提问,宽容学生的异议,鼓励学生放飞思想的翅膀,等等。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研究性学习 “无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家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意为:“不背道而驰,顺其自然而为。”
  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渗透进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无为”去催发学生的“有为”,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切切实实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失为一条构建有效阅读的好途径。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教师消极地等待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发现,而是教师以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顺其自然地为学生创设自由思考、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自主地探究、大胆地创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以“无为”,引发研究的兴趣
  如果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不仅不会思考,而且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自发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如教《写启事》一课,老师先创设一个情境。
  师: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搜集周总理的资料,来开一个读书交流会。请大家拿出资料。
  张凯(事先安排好的):我装书的塑料袋找不到了。早上带来的,体育训练时放在操场上,不知被谁捡去了。
  师(问全班):坏了,这可怎么办呀?
  生(纷纷出主意):写个寻物启示去贴一贴,或送到红领巾广播台播一播。
  师:这倒是个好办法。我们就抓紧时间写寻物启示,谁写得好,就把谁的贴出去或送去广播。你们觉得还需要了解什么情况,可以问问张凯。
  学生向张凯询问丢失资料的时间、地点,有哪些资料,袋子的特征,等等,问清后就开始替张凯写寻物启示。
  老师面对“突发事件”,故意“无为”:首先是故意说:“坏了,这可怎么办呀?”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写寻物启示;接着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向张凯询问写寻物启示的必需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完全顺应学生面对这一事件的思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解决方法,自主搜集材料,自主判断所用的方法和材料能否解决问题,其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二、以“无为”,善待学生的提问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教师不要武断地对学生的提问当头棒喝,而应以“无为”的态度,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
  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伟大的友谊》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让我感触很深。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老师启发学生提问。一个学生问:“老师,插图中哪个是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显然,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然而,老师却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到底哪个是马克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学生一个个提起笔边读边批划,有的还小声议论着。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陆续举起来。同学们一致认为那个头发梳理得整齐的是恩格斯,头发、胡须银白的是马克思。有的说,因为马克思长期流浪在外,家里很穷,而恩格斯经商,比较富有。有的说,马克思由于操劳过度,显得老,况且比恩格斯去世得早。有的说,文中的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从图中的房子和他们坐的位置可以看出……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老师没有像学生那样一笑了之,更没有说出“这还用问吗”之类的话来,而是以“无为”应之——对学生的提问不讥讽,对问题的答案不直接点明——顺势利导,不仅让那个提问的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而且给全班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不正是研究性学习吗?
  三、以“无为”,宽容学生的异议
  学生千差万别,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不同,各人积累的生活经验也不同,因而对同一篇課文,认识和感受也不会相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教学《大森林的主人》,老师对学生说:“猎人当时又冷又饿,他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利用森林中现有的条件求得生存,不光吃得饱,而且睡得暖,在大森林里,他是真正的主人!”有的学生就提出异议:“他根本就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森林的!他不光随意砍伐树木,猎杀松鸡,为了自己取暖还在森林里生起了火,他就不想想,这有多么危险!”
  这时,请千万不要因为学生的认识跟教参、教案不符而大为光火。教师完全可以用“无为”的态度,顺其自然地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也许有同学会反驳:“生命是最宝贵的,尤其是人类的生命。当生命处于死亡边缘的时候,人应该利用大自然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来求取生存的权利。”也许学生的表述没有这样严密、这样雄辩,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以其“积极”的“无为”,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搜集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不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吗?
  四、以“无为”,放飞思维的翅膀
  这里的“无为”,是指教师的提问、阅读要求应该是大容量、无指向性的或指向性较少的,顺应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问题、要求的设计“没有指向性或指向性较少”,那么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更大,这就实现了教师的“无为”和学生的“有为”之间的转化。请看我上浙教版第九册《古诗二首》的课堂节录。
  (上课一开始)师:听老师读这两首古诗,听后要能说几句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能说一点就说一点。(师范读)
  生1:我听了《山行》这首诗后,觉得那枫叶很美。
  生2:听了《江雪》,我知道那里有很多山,山上一只鸟也没有。
  生3:“石径”就是石砌的小路。
  ……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对诗中个别词句的理解,能从整体上说说对这两首诗的感受吗?
  生1:《山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而《江雪》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
  生2:我觉得《山行》这首诗比较优美,《江雪》这首诗比较严肃。
  师:你的感觉非常敏锐。准确地说,《山行》这首诗比较明快,《江雪》这首诗比较冷峻。大家有这种感觉吗?
  生(齐):有!
  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1:《山行》中的“白云”、“人家”、“坐爱”都给人温暖祥和的感觉。
  生2:还有“红于二月花”。因为春天的花总是欣欣向荣的,比它还红,当然给人明快的感觉。
  生3:《江雪》中的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让人觉得非常凄凉。
  生4:我有补充。“孤舟”、“独钓”也给人这种感觉。
  ……
  周一贯老师曾说:“教育要寻求生命的原生态。”我一开始的阅读要求——“听后要能说几句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能说一点就说一点”——几乎没有指向性;后来的点拨——“能从整体上说说对这两首诗的感受吗”——指向性也极少。这样“无为”的要求和问题,给了学生充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个性化的体验得以在课堂上飞扬。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教师“无为”的设计,才有了后来学生那精彩纷呈的“无不为”。
  五、以“无为”,给予适当的评价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采用“无为”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保持中立的态度,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顺势引导,把评判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讨论,只是在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百家争鸣”的地步时,才适时给予点拨,能达到“点石成金”、“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样,学生无从通过揣摩教师的心理来评判同伴的回答是否正确,更有利于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能力,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如教《跳水》一课,老师针对学生对船长形象的误解,补充设问:还有没有让孩子脱险的好办法?当学生答出十多种自救、他救的办法后,老师不是急于作出判断,而是又补充设问:再读读课文,这些办法是否可行?学生纷纷以课文描述的情景为依据,抓住重点词语,一一分析了这些救法的不可行之处,最后在争辩中达成了共识:还是船长的办法好。就这样,老师运用“无为”评价,精心补充设问引发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研究、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了一个自悟自得的研究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无为”,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研究的时间,创设了更大的自主研究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研究的自由,无疑能极大地满足儿童这种“特别强烈”的精神需要。有效阅读的课堂,也就由此筑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老子(第三十七章).
  [3]绍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绍兴市教育学会,绍兴市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选,2001.2:54.
其他文献
摘 要: 熊贤君教授所著的《深圳教育史》是一部代表性地方教育史著作。《深圳教育史》详细梳理了深圳几千年的教育发展概况,并紧密结合全国历史背景,视野宏阔,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大教育观。作者在篇章布局、结构安排和内容论述等各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深圳的地方教育特色,深入挖掘了深圳教育的文化精神。这是地方教育史上又一部力作,填补了深圳教育史上的不少空白,为以后地方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范式。  关键词:
摘要: 本文阐述了民族中心主义在翻译学研究方面的深远影响,通过史料和文化阐释证明“tiger”并不是“亚洲四小龙”中的“龙”的翻译,而这种译“龙”为“虎”的臆断是中国翻译界学者们长期讨论的话题,并更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翻译作为改写”的现象,探讨了如何在翻译研究中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问题。  关键词: 臆断解读 译“虎”为“龙” 民族中心主义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东亚的四个新
摘 要: 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紧紧围绕“卓越计划”实施的三个特点,构建并实施了“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者从“知行合一,能力为本”构建及实施两个层面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卓越计划 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 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在国家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启动实施下,我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开始注重从以知
摘 要: 为了了解河北省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提高河北省农村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本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方式,着重调研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幼儿园课程 现状 对策  河北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十一五”以来,河北省的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省农村幼儿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
摘 要: 徐迟抗战直至“文革”前创作的诗歌在内容题材、思想指向和艺术品质等方面与同期其他诗人同类诗歌存在着“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革命战士的风貌”、“以格律诗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唱着颂歌,使诗歌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和载体”等明显的时代共性;与此同时,又葆有“幻想”、“唯美主义的艺术倾向”、“个人情感和时代情感相融合”等突出的审美个性。原因在于徐迟始终将个人的创作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时代的脉搏紧密
摘 要: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我校进行了“绿色”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与实践。在此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对环保校本课程开发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以系列主题中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我给鸟儿安个家》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环保 校本课程 开发例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摘 要: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运用“德育、智育”双线,和学生齐心,和学生打成一片,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良师益友 价值 德育 智育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在从教的路途中一直总结反思,贯穿“双线、齐心、共舞”的策略,决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就有价
摘 要: 蒲松龄在小说《聊斋志异》中,对狐女情有独钟,不但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而且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强烈的反抗意识。因此,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大多被赋予美好的特质。这些美的集中与人间百态的人性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狐女,有侠女的义气,性情女子的多情,纯真女性的率性,等等,其形象既丰富而又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关键词: 蒲松龄 小说《聊斋志异》 狐女形象  一、引言  古今中外的文
摘 要: 孙犁的抗战短篇小说创作在其对普通大众的真诚关注、对美好人性的深情讴歌、对美善的极度张扬、对语言的诗化表达等方面,呈现出与解放区主流文学的“貌离”之处。但其作品通过小题材反映时代大主题,讴歌人性实质上是歌颂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人性美、人情美,对美善事物的描写和歌颂也始终与革命、与时代紧密相连,这些都与主流文学极度“神合”。因此,孙犁向来被看做是主流文学中的“正宗”作家。  关键词: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红字》这部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剖析,让读者领略到了在爱的追求中,女主人公的勇敢、珠儿的桀骜、齐灵沃斯的邪恶以及牧师丁梅斯代尔的懦弱。勇敢捍卫纯洁爱情的海斯特,最终感化了罪恶的社会,让人们看到了善良的力量。  关键词: 《红字》 善良 邪恶 人物 心理剖析  《红字》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霍桑的重要代表作,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动人的故事。它发生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