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曙为最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ongb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夏则夜。有月的時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伤。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以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其他文献
逆风,溯水,目光被一座桥阻拦。  桥不高,钢筋的骨骼,水泥的肉体,却落了一个很乡土的名字——漫水桥。顾名思义,水从其身体之上漫过后,安然无恙。如若没有这桥,我的双脚会继续刻度这条河流,在这个光线很好的冬日下午,也不会刻意捕捉残垣断壁的河岸,碰见脏乱不堪的河道,以及厚度日渐增加的冰河……我会沿着细微的流水,一路蜿蜒到我要去的地方。  看见桥,似乎和自己的少年时代有了一次突如其来的逢晤。之所以用突如其
期刊
美食,怎样才叫好吃呢?  儿时的记忆里,有那么一家马记面馆,专做各种面食,炒卤煮炖,爝片、饸烙、烩面、卤面、炒饼、板面等。面食的种类繁多,我却独爱一种叫捞烩面的面条。  我第一次吃烩面,托的是姥姥的福。只怪老妈做的饭菜实在难吃,我忍无可忍终于提出抗议的时候,老妈驳斥我抗议无效,并愤怒地通知我,当天不准吃饭。我不服,便秘密向老妈的最高级——姥姥上诉。趁老妈不留心,我拿起电话,一脸委屈地将事情添油加醋
期刊
十月的天凉得快,辨不出秋冬。灰色的天空满布烟尘,秋叶纷纷枯黄,零落在地上,被吹得到处都是。彼时,汶水河畔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椿树椭圆形的叶子怕是还没有发黄,山还是绿色的,水估计还不能冰手。人们恐怕也还没有穿上厚棉衣。是的,这个时候,故乡还在宁静而舒缓地酝酿着她的秋天。  一想到故乡的秋,我便想到了秋霜。天冷的时候,一推门,枯黄的芦苇、成垛的稻草上都蒙着一层淡白色的霜。一张口,一团白色的雾气卷了出
期刊
路小远:清新明媚女子,以真情打动读者。喜静厌动,独享自由。她去过许多城市,看过许多风景,有过许多感触,写过许多故事。  中午去菜市场买菜,摊主找钱的时候,竟发现里面有一张假的一元钱。摊主很是意外,拿着那张假钱瞅了好半天,直说奇怪,這年头居然还有假一块的?末了,她问我,要不要收藏一下这一块假钱?我说,不了,你还是给我换一张吧!摊主无所谓地笑了,嗨,就一块钱,瞧你那个紧张劲儿,坐公交车时往里一塞不就行
期刊
不知是环境改变了基因,还是营养改变了细胞,总之现在的小孩儿真是又萌又聪明,分分钟圈粉无数。随随便便一个动作、眼神就撩得小编我心花怒放,恨不得偷回家藏着。当然,偷是不对的,所以小编只好随便抓几个出来,看看图片解解馋,以慰这颗粉红的『姨母』心。  亲情课:主讲老师——“鲫鱼”兄弟  “鲫鱼”兄弟俩产自沙溢胡可夫妇家庭。老大安吉,人称东北“宋仲基”,外号24K纯爷们。不仅长相俊俏可爱,而且懂事善良,外加
期刊
***藕  上菜市场,见一摊位售鲜藕,受不了那份嫩白,买了两节回来。  藕的白,委实让人心动,尤其新出水的嫩藕。怎么形容呢?说其白如凝脂、美玉?浮了些,浅了点;说似婴儿、少女的水嫩肌肤?似更贴切。  容我大胆揣想,藕的白,或许跟生长环境有关。试想,藕倘若像果实一样结在枝头藤蔓上,阳光风雨下,绝不会有这样一身好肤色。就像一位佳人,再好的皮肤,也经不起天天酷日暴晒、风雨肆虐。生意人最懂得保养藕的一身天
期刊
和我一起学画画的小孟特别自律,不像我,练会儿线条明暗,兑个水彩自己涂涂抹抹些意识流的东西,一节课就过去了。他很认真地一直画线条,很多堂课,唰唰唰,横竖撇捺,长线短线波纹线,没半点水分。  有时看我实在懒散得不过眼,畫室的姐姐就拿着他画的那一张张线稿说,你认真点,看看小孟这认真劲儿。她说了两次,小孟咧嘴一笑帮我解围,说我是陶冶情操,我俩的目的不一样。  闹得我顿时成了个大红脸,我倒不是陶冶情操,而是
期刊
那段时间,是我这四十多年来最迷茫的一次。某一刹那的虚荣心的确获得满足,但是冷静下来,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最后,我决定离开新艺城。其實在台湾,总监是一个蛮高的职位,你可以主宰所有的东西,但突然之間我要把所有的东西放弃,没有人fire(打发)我,是我自己决定的。  一旦我选择了离开,就要从零开始,但我做了这个决定。我将自己清零,重新出发,继续演戏,慢慢有人找我当导演,我可以拍自己懂的东西,
期刊
斑驳年华,似沙漏般,弹指间,留在昨天。苦涩与喜悦,都不再去回忆,永久埋在时光的烟尘里。夕阳的静谧里,天边的暮色在眼底悄然流转。  ——题记  送外祖父出殡的那天,风拉扯着孤零零的树叶哗哗作响,伴随著孤零零的节奏,划过脸,如刀割一般。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车中沉重的气氛紧紧压着我的心。  窗外,在团团雾霭中,初升太阳跃动的影子,被长满枝丫的树枝一次次割碎,我们离它更近了,就在触手可及的刹那,它走远了
期刊
公交车停在某个小学附近,上来一群学生。  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背着很大的书包坐在我身旁。与他擦肩而过时,我观察到他脸上不同于一般孩子的神色,那是没有与外围世界相交的目光,他眼前似乎竖着一块玻璃隔板。  车启动了,周围的小朋友如放出笼子的鸟,叽叽喳喳地相互聊天,讨论老师、动画片、明星、笔记本、贴纸,唯独他,静得像座岛屿。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动起来,较为笨拙地把身体转到靠车窗的那一侧,开始对着窗外说话,越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