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合作竞争的风险分析与信任机制的建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经济孕育了一种新的竞争模式——合作竞争。合作竞争关系的建立具有协议风险、信任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和信息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信任是影响合作竞争关系的关键性因素,信任机制是一个企业的内生机制。要建立和发展企业的信任机制首先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自身值得信任;其次要培育高度的洞察力,以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此外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机制也是必需。
  关键词:网络经济;合作竞争;信任;内生机制
  网络经济是以现代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与知识为资源基础、以企业网络为组织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逐渐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换为一种新的模式——合作竞争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复杂而不稳定,其发生和成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表明,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各个合作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 网络经济下的竞争——合作竞争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通过竞争的方式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市场机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竞争的机制,不同的企业参与其中,充分展示各自的优势以期获得市场的认同。竞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企业的生命力之所在;企业只有主动参与到竞争的大潮中,才能创新技术和管理,推动企业本身乃至整个行业不断前行。完全竞争和完全合作是两种极端和理想的市场形态,在传统的经济学中,竞争与合作是不相容的,要么竞争,要么合作。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传统经济学主张竞争,反对合作。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不仅过去的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有所改变,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化莫测,任何单个企业的能力和资源都显得十分有限。企业只有通过参与合作,相互间借助能力和资源,才能有效地与竞争对手竞争。有的企业将自己非核心功能虚拟化,让别的更专业的企业,成为虚拟企业;有的企业与别的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企业网络。这种新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过去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方式,使竞争与合作得到了统一。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合作竞争。网络经济下的合作竞争是指企业或其核心能力要素为了赢得显著性竞争优势,以核心资源为基础,在网络化信息系统支撑下,通过与伙伴间基于信任的合作,敏捷地选择内外部核心能力要素,形成强强联合的核心能力要素价值网,以此为组织形式与竞争者竞争,从而快速度、低成本、个性化地实现机遇的一种新型竞争策略。
  乔尔·布利克和戴维·厄恩斯特认为:“对多数全球企业来说,完全损人利己的竞争时代已经结束。驱动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竞争,驱动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在业务方面不断竞争的传统力量,已不可能再确保赢家在这场达尔文式的游戏中拥有最低成本、最佳产品或服务以及最高利润”。许多全球性企业已经认识到合作是竞争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双赢的必由之路。对于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同企业,可以通过资本、信息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实现各自利益以及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内勒巴夫和布兰登勃格也认为:“合作性竞争超越了过去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并结合两者的优势,意味着在创造更大市场时合作,在瓜分市场时竞争”。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人们选择合作竞争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信息和知识作为非资源性的经济不会因为使用人数的增加而使其数量减少的这种非排他性,使合作优于竞争;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迫使企业选择合作来提高自身竞争力;高科技产业的高风险,使得企业选择合作来分摊风险;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企业进行更好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竞争合作的优势是建立在更为经济地创造价值之上或差异化之上。合作竞争主体通过专注于核心能力,与其他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核心能力要素合作,不仅可以实现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优势和专一化优势,而且还可以实现速度优势。在当今时代,多数事实也证明,同行携手竞争能使竞争向着更宽广的领域拓展,能为企业赢来更多的利益,产生1 1>2的效益。
  二、 合作竞争的风险分析
  所谓合作竞争风险指的是指在网络组织中合作竞争的特殊关系下由于成员企业的个体差异与网络组织总体的矛盾导致管理协作复杂化而产生的一种合作竞争组织所特有的风险。在网络经济下,新的竞争模式——合作竞争,与过去的竞争模式相比更强调的是合作,合作才更能利于实现双赢。既然是合作,涉及的各方必然是不同的个体。既然是不同的单个个体,合作的企业就有选择这一次合作的权利,也有选择下一次不再合作的自由。这些风险主要体现为协议风险、信任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和信息风险等。
  1. 协议风险。协议风险是合作伙伴之间由于协议的设计不当或者内容不完善而产生的风险。不同企业的合作竞争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必须有完善的方案以及合理的协议。方案的制定和协议的签署应当是建立在合作双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充分认识应当包含对自身企业的合理评价和对合作企业的充分了解。只有将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对策纳入协议框架中,才能有效避免合作竞争的失败。而事实上,在方案制定和协议实施过程中,有时会由于合作双方对某些问题的考虑不够缜密从而导致方案和协议的设计缺陷,最终可能引发合作竞争的失败。
  2. 信任风险。网络组织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对于一个有效的网络组织而言,其内部成员的相互信任是网络组织存在的基础。网络组织的成员企业在合作之前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成员企业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这就要求成员企业在行动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其他成员企业的利益以及整个网络组织的共同利益,而这种考量必须是建立在成员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如果在网络组织内部的各企业间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或者存在成员企业对信任承诺的不遵行,整个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行必然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网络组织的生存。这就是存在于网络组织中的信任风险。   3. 文化差异风险。合作竞争的成员企业可能源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企业的生产决策和管理实践中都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上的差别一定程度上蕴含着独特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相互碰撞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冲突,冲突的焦点存在于成员企业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式之中。有的企业文化要求正确认识矛盾的现实可能性并试图寻求解决矛盾的有效路径;而有的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待矛盾的态度却是刻意回避,以防止正面的冲突和对立。这种不同文化背景所引发的成员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差异就是网络组织合作竞争中的文化差异风险。
  4. 信息风险。信息作为联结和沟通合作各方的载体,对各方的合作、资源的有效利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的完整性、透明性、对称性是各方进行紧密合作的保障,也是影响各方有效合作的风险之一。网络经济下由于信息风险的存在使得机会主义行为时常发生,这是由于一方面各行为主体的自身条件和面临的竞争强度有所差异而导致各自优先考虑的问题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各行为主体之间可能缺乏有效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而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有的行为主体受短期利益影响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共同利益,从而对合作竞争关系的稳定性造成损害。
  除此之外,还有合作各方在运行时的障碍风险、竞争地位失衡风险、目标冲突风险等等也是合作竞争风险的表现形式。在这诸多的风险因素中,对合作竞争关系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信任风险,影响合作竞争关系最关键的风险仍然是信任风险,网络组织的失败大多数可以归结为合作竞争组织内部缺乏足够的信任。
  三、 信任关系的内涵及其对合作竞争的影响
  信任的概念比较抽象和复杂,通常包括诚实、尊重、公平、安全、承诺等多种含义。国内外的学者对信任也从不同角度做了定义:摩根和亨特(Morgan
其他文献
摘要:影响美元汇率的因素多种多样,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各有不同。美元汇率在过去长期走低,其原因在于长期的贸易逆差,国债快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现在以上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制造业的回归与能源优势的确立,贸易逆差有缩小趋势,国债规模也得到控制。随着经济好转,美国货币政策将随之趋紧。美元汇率可能逆转长期贬值趋势,转向长期升值。关键词:美元汇率;贸易逆差;国债;货币政策
摘要:文章从中国公司的视角出发,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中国企业北一并购德国企业科堡的文化整合模式。文章发现:中国企业并购西方企业存在逆势文化整合情境与西方主流的“文化征服”模式不同,类似于“求偶结婚生子”模式。这种文化整合模式揭示出“以道为本”的企业文化生成逻辑。  关键词: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案例研究  一、 文献述评  众多研究表明,企业跨国并购的成败与否更多地取决于并购后的整合甚于并购交
摘要:供应风险或供应中断的可能性是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评价供应链上的不确定因素的风险水平是供应链上的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文章首先从权变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识别和预测供应链上的风险的新方法,即从结构性和随机性两个维度来分析归类影响供应链绩效的风险因素。同时,基于这些风险因素,论文采用了计算模糊集合信度结构的方法,对相关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供应链; 风险识别; 不确定性
摘要:文章基于跨文化管理理论,讨论了跨文化对于心理契约类型和心理契约违约态度的影响以及跨文化心理契约构建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心理契约构建;文化差异  一、 引言  心理契约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新热点,它作为员工与企业两大主体的最佳结合点,反映的是这两大主体彼此之间对于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无视员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丧失了工作激情,漠不
摘要:文章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次重大修正,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意义上,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主要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具有体系之别,又能够相互支撑,并在当今社会呈现出融合之势,共同提升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以企业财务高级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文章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对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内部控制目标、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部控制效率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内部控制效率;财务高管;问卷调查;对策建议一、 引言安然公司财务欺诈、巴林银
摘要:文章就对于影响消费者购买带有售后服务产品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文献回顾和访谈归纳出25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体验经历、营销方式,再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完善。研究发现4个主要因子之间两两显著相关,而在研究它们与购买态度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体验经历和购买态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余3个因子都与购买态度显著相关,其中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租赁融资在我国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认为融资租赁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可以说是理论上成立,实践上切实可行的一剂良药;提出应借鉴美国的融资租赁发展模式,把租赁辐射到各行业,提高我国融资租赁的水平。政府应尽快颁布专门法律、统一监管、建立行业协会、降低行业进入的门槛,实行融资租赁税收优惠;而中小企业应改变陈旧观念、融资租赁公司应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关键词:中小企业;融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对于促进国家产业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科技政策。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的获取多以合作为主要模式,从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实践来看其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根据市场需求,单个企业和科研院所自发合作;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在合作模式基础上,实施模块化决策、积极筹措资金、阶梯式研发等措施积极构建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创新系统。
摘要:文章从金融生态学视角考察了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金融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它们之间有互利共生的,有偏利共生的,有竞争关系的,有偏害关系的,还有中性关系的。并指出,这些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时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文章为深入研究这些金融主体间是如何协同进化、发展演替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关键词:金融生态学;生态位;金融主体;关系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