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效果,你懂的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营销人员和市场营销机构都有人格分裂的倾向——这不是从心理学角度而是从营销传播角度来说的,这也是如今新型互动式传播世界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营销人员探讨客户问题时,总是不辞辛劳地采集大量细节来描述他们:他们的需求、心愿、追求、渴望、彼此间的细微差别,等等。他们会详细阐述自己认定的客户购买动机,即所谓的“热键”——能使无动于衷者变为摇旗呐喊的品牌忠粉的关键因素。
  他们开发形形色色的消费者购物模型,识别其中的关键交集。他们通过网络途径以及面对面的焦点小组讨论、一对一访谈,或公开或隐蔽地设置cookies及其他刺探工具,收集海量信息并加以筛选、分类。简言之,营销人员及营销机构常常耗费大量时间潜心琢磨与客户沟通的内容和方式。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营销传播方案的效果。然而,等到真正向公众推送这些精心制作、颇有说服力的信息时,营销人员又把这些好不容易获取的资料抛在脑后。一个个有血有肉、能自主采取行动和做出反应的活生生的人,突然间变成了干巴巴的“目标市场”,变成了拥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口统计群组(例如,18~49岁年龄段的女性,年收入在35,000美元以上的家庭,或平均子女数为2.6个的家庭主妇)。这些群组中的所有成员都被假设为同样特质——至少在媒体使用模式,以及所属的统计学分类方面是如此。结果,尽管前期花费巨资专为营销传播而精心收集了大量能说明问题的翔实数据,到这一步统统用不上,消费者仅仅被视为收视率的一个贡献因子,或者广告千人成本的一员。
  营销信息传播的关键元素是效率,即以最低成本达到最大范围的传播——上述观念始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且一直沿袭至今。
  效果和效率,这两个关于营销传播的观念均已存在多年,自然会在各个营销机构和品牌经理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起初,各营销机构会分别为此建立两个部门,各有工作重点——创意向左,媒体向右。但时至今日,二者已经无甚差别了。表面上看,一切学习和分享过程都以潜移默化的渗透为主。但是,渗透式方法的效率不够高,于是营销机构又分化出了专业的媒体机构,以进一步提高有效信息的传播效率。
  然而,这种方法向来不大奏效。信息传递一直是效率为王。有些人称之为“最优信息传播”,但在现实中,“媒体专家”们并不清楚目标受众是否真的看了、听了或体验了自己精心制作的“高效”信息。于是,这些营销机构及其媒体伙伴便发明了“曝光率”一说,换言之,就是媒体单方面推送的信息量。这一概念是假设受众始终处于接收信息的状态。如果他们没有接收,那不是媒体或营销机构的错。
  此种传播方式已成明日黄花。今天,一些基于大数据等统计技术的更高效方法正迅速取代所谓的“大众传媒市场”。如今的媒体选择是由理论建模、行为定向和实时信息传递等诸如此类的技术来推动的。
  人们对当今精密复杂的媒体规划、配置模型及工具倍加赞誉,简直把它们捧上了天。然而事实上,除了少数直达受众的数字化应用之外,无论是营销人员、营销机构还是各种媒体依然无法识别、解释不同媒体的营销效果差异。(譬如,一次网页访问的效果是否和暴露于30秒电视广告的效果相当?在YouTube网站上转发一段你最新创作的滑稽视频,效果和这二者相比又孰高孰低?)
  出于某种原因,创意总监开发出打动人心、颇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信息(即有效信息),便可获得丰厚的报酬。下一步,这些信息被交给一套预先编好程序的机器去处理,而这些机器完全不了解信息所瞄准的对象。所谓目标受众群体的成员,事实上无异于数字打孔卡上那一溜小洞。
  针对这种情形,营销界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呢?很简单。让活生生的人带上这些精心制作的有效信息,进入最引人注目的在线互动交流系统——新兴的交互式数字移动社交媒体,随后尝试将这一切硬塞入现有的以效率为重的电视媒体规划中。比如,为Facebook开发某种评分系统,为Twitter建构千人成本广告收费模型(CPM)。为什么要这样?就因为营销人员、营销机构和媒体都谙熟这样的运作方式:以电视为基准,对任何营销方式进行评价和比照,哪怕一段时间以来,消费者对电视媒体的使用已呈下滑之态。
  这种做法毫无意义。当你的营销方案注重的是实际效果,又为何把重点放在效率上?然而这正是许多营销人员试图做的:沿用旧工具来规划和衡量“新事物”。
  营销人员要真正取得实效,需要从客户、消费者和潜在客户出发,识别客户使用哪些媒体形式,及其使用频度、使用条件和使用次序。他们偏爱哪些媒体形式?他们从哪里获取信息、寻求指导、实现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句话,我们需要开始利用基于客户和效果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而不是采取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有效的媒体传播到底是什么?只有信息的接收者(即消费者)才知道。或许我们应当去问问他们,而不只是创建一个新的算法。有了实效之后,信息推送效率也会比现在大有提高。
其他文献
“先锋国际应聚焦最为火热的美国游学市场,实现产品和交付的转型升级,打造海外游学极致体验,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成为链接客户及美国高校的国内最大平台。”  从本质上来说,海外游学的定位是带有旅游特色的教育产品,重点在“学”不在“游”。先锋国际作为一家为在校师生提供国际教育及文化交流项目的企业,应将公司的战略重心放在“学”上,以“学”为主,扣“学”深耕。  正如案例中王杰夫所说:中国自古便有“读万卷
期刊
雷军在很多场合提到,在小米手机创业的过程中,他真正学习的只有三家公司:同仁堂、海底捞和美国的Costco(以及相同模式的沃尔玛)。其中,学习最多的是同仁堂。为什么一家互联网手机公司要向同仁堂学习呢?雷军说:“我在办小米的时候,就在想我们有没有机会把它办成世界级的伟大公司,百年基业。我不相信在中国有人能干过百年。我带着这个问题研究了一下,发现中国居然有几个公司干了百年,其中最出名的叫同仁堂。这是我在
期刊
入职半年就被提拔为行政人事经理,但是,在这样一家小型私企,作为岗位经验并不丰富的我,在工作中遇到了种种难题:行政部定位不明确;领导常常小事变大事;公司没有战略规划和目标;行政部门常被领导当枪使;等等。我很困惑,行政管理工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公司这种状况是个案还是通病?  黄志方:我是老板,我已经炒掉6个以上的人事行政经理了。站在老板的角度,我来抱怨一下你们这些不称职的人事行政经理。  孟宁:经理只
期刊
如今,大部分行业都存在大量的供应商,并且每天又有更多的供应商涌现。借助网络,客户不仅很容易寻找供应商,而且可以轻松了解世界任何角落的供应商的价格和产品规格。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仅靠长期的客户合作关系和良好的产品是不够的。即使供应商有优良的战略、差异化的技术、紧凑的产品研发周期、高效的运营管理、与客户友好的关系,仍然不能促成销售或取得理想的溢价。利润常常被挤压,供应商往往无法
期刊
不久前的一天,我和同事一起在机场大厅等候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随行前来的助理首席安全顾问Ed问我:“Mark,你在中国也待了快三年了,你学到了什么?”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告诉他我学会了要“有所不为”。  一项新工作刚启动的时候,我们是很难把握住方向的。我们几乎不可能把精力投入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因为我们还搞不清楚哪些事情更有价值,哪些事情不太有价值。由于没有参照或标准,我们常常
期刊
电子商务浪潮已席卷而来,企业如果错过这波浪潮,就将被时代抛弃。但是,企业在赶潮过程中呛水者比比皆是。  2013年1月,休闲服饰企业以纯集团宣布暂停已运营了2年的电商业务,以纯在线商城及天猫旗舰店、京东店铺停止运营,原有“以纯”品牌退出电商渠道。  2013年6月,永辉超市推出生鲜类电商网站“半边天”,在运营2个月后就夭折,网站再也无法访问。  还有美特斯·邦威、红星美凯龙、富士康……这些传统企业
期刊
“互联网+”集结号是中国管理第一刊《商业评论》创办的微信群。它诞生于2014年“双十一”之后,从关注马克华菲、林氏木业、酷漫居等表现卓越的电商企业开始,陆续网罗了多家老牌电商和新锐互联网企业,邀请行业大佬直接对话,复盘实战案例,并与广大群友互换心得。  5月28日,“互联网+”集结号邀请到问吧科技CEO张凯磊担任微直播嘉宾。张凯磊和他的团队开发的答疑App“学霸君”解决了1,700万中小学生遇到难
期刊
怎样才算成功的商业领袖?判断商业领袖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数据指标,还是看他能否创建同甘共苦、精进不休和继往开来的忠诚团队?  金佰利亚洲区总裁(Kimberly-Clark Asia)艾建华(Achal Agarwal)管理亚洲快速增长的大型企业已三十余载。这么多年来,他对领导力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首先要看他如何衡量和定义成功。最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领导力对话系列演讲中,艾建
期刊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想取得长期成功,不仅在当前要有好的领导者,还要有能力不断培养或者吸引未来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的能力不仅要满足当前业务的需要,更要满足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打造并实施这样的人才战略,莫妮卡·希金斯(Monica Higgins)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研究者之一。她一直致力于领导力和组织变革方面的研究,早先曾在私营企业担任管理工作,后来进入学界,在哈佛商学院任教11年,现为哈佛大学教
期刊
20年前,许多消费者每逢黄金时段便忠心耿耿地守在电视屏幕前,观看各电视台为广大观众安排的节目,节目当中会插播各色商业广告。如今,人们总是一心多用地同时操作着各种媒体设备。他们常常一边开着电视,一边用笔记本、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浏览网页、玩游戏、聊天,或许还会逛逛网店买点东西。  随着公司对注意力的需求超过供给,“购买”消费者注意力的成本近年来也水涨船高。如今在美国,电视广告的成本是20世纪90年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