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颠覆与创新?郝丹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近年来,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中文也称为“慕课”)已经风靡全球,在进入中国之后亦受到广泛关注,关于MOOC的争论也正在不同层面展开。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对于MOOC的内涵、特征和影响等诸多问题,目前需要“冷思考”,进行学术层面多学科、多视角的理性探讨,进行扎扎实实的实践探索。《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于2013年10月1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MOOC:颠覆与创新?”的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来自普通高校、国家开放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勾学荣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总编冯琳主持了此次研讨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严冰做了总结发言。
  本次论坛中涉及的问题包括:MOOC的本质特征是什么?MOOC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有怎样的启示?MOOC在教与学的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其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乃至终身学习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MOOC发展与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构建、教育服务业发展等有怎样的关联,在产业及商业模式方面显现了怎样的路径?为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和探索空间?MOOC登陆中国后显现了哪些特点?在MOOC的本土发展中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与会青年学者们围绕上述话题作了热烈的发言和积极的互动讨论。我们将与会各位的发言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并期望得到更多的回应,看到更深入的探讨。
  李青:现代远程教育应该如何应对MOOC浪潮
  MOOC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在很多地方凸显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MOOC从诞生开始就和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密不可分。MOOC本身也体现出互联网经济的若干特征。第一,教育活动高度信息化。MOOC平台上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网络来组织,甚至一些MOOC平台推出的线下活动也依赖于在线平台发布信息和组织管理。第二,市场高度拓展,这是互联网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用户分布在世界各地,用户的人群也各种各样。第三,教育过程发生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流程比传统僵化的面授教育有更好的弹性和适应性。第四,MOOC还体现出了教育资源开发和获取的一种新形式。原来课程的开发依赖某一所学校的某一位老师,而MOOC集中了全球的优秀资源,甚至是学生都可以为这个课程贡献相应的资源,体现出我们全球化和大众参与的趋势。
  MOOC也遵守互联网经济的规律。首先是摩尔定律认为计算机硬件每五年规模会扩大十倍,而MOOC发展的速度也和这个差不多,它能够使得整体的效益递增。MOOC从最初的一两门已经滚动到几十、上百门课程。其次,MOOC也遵循互联网经济中的标准化的规律。从课程形式、课程组织方式来讲,在教学机构和潜在目标对象的互动方面,几乎所有的MOOC都是差不多的,接近标准化配置和工作流程。再次,MOOC遵守注意力经济的规律,MOOC上的学习完全自愿,老师需要想尽各种办法来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长期学习下去。还有,MOOC平台之间其实也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某一个平台如果做不好,必定会被其他的平台所淘汰,所以到目前为止,生存下来的这几个平台都各有特色。同时,它也体现了互联网经济当中虚实结合的特征,除了线上学习还有很多线下学习和活动,一开始线下活动是自我组织的,从今年年初开始,主流的MOOC网站发现了这一需求,纷纷推出线下聚会的功能。
  此外,MOOC也体现出免费经济的特点。电子化的资源在边际成本上是极低的,一套资源用于十人、百人、千人,对成本的增加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因此资源本身可以做到免费。再有就是交叉补贴,它主要的学习资源的获取是免费的,但可通过增值服务来收费,比如学分的授予和学习成果的认定,还可以向猎头出售相应的数据等等。在MOOC中还体现出劳动交换的原则,由于辅导教师数量不足,MOOC上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都是自助或者互助,这就是免费经济学当中的劳动交换。再有就是赠予经济,主流的MOOC平台的来源都是捐赠或者是某些慈善基金的资助,在MOOC上开课的老师很少能从MOOC平台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大部分都是向这个平台捐赠自己的劳动成果。
  那么,MOOC浪潮中的现代远程教育应该如何应对?作为远程教育的从业人员,MOOC来了,我们不要悲观,但要保持警惕。MOOC的优势在于开放,免费,受众面大,学习意愿强,课程不局限于一个教育机构,多元化,新颖且质量较高。普通大学难以开设的一些前沿新课,可以通过MOOC发挥更大的效益,这些课程往往可以紧跟学习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学习和共享。
  MOOC在远程教育方面也存在缺陷。第一,在远程教育方面不够专业,MOOC本身并不是以远程教育为目标,而是以将教学内容向全世界开放、推动知识的传播为己任。因此,和成体系、系统化的远程教育相比,MOOC缺乏专业体系,课程多而新但很零散,没有构成一个完备的专业体系。第二,中文资源稀缺,中国用户较少。MOOC中投入的教师资源有限,主要依赖学习者自己和同伴互助,它不可能像远程教育那样做到合适的师生比,也不可能做到收费服务那样的高质量。MOOC中的学习者退出率高,一般在85%至95%。第三就是学分认定难,虽然社会认可程度在逐步提高中,但大部分传统的机构还是不太认可。所以,近期内MOOC不会对成人学历教育带来大的冲击,而且它本身不完全适应对远程学历教育的需求。
  但是,远程教育机构也不能对MOOC的热潮无动于衷,要正视挑战,更要做出相应的变化。首先应该改变服务模式,原来的单一业务模式是很难在互联网经济的条件下生存的,所以我们提供的教育服务要多样化、分层化,针对不同的学习者的需要细分。我们也可以部分开放对MOOC学分的认证,用它来取代培养计划当中的某些课程,特别是我们现在暂时无法开设的课程。远程教育机构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应该警惕:我们已经落后了,MOOC现在广泛运用的云计算、学习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远程教育中都未成规模地使用,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应该跟上时代步伐。还有,MOOC既然可以向远程教育渗透,那远程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向非学历教育和全日制的面授教育渗透?   江丰光: MOOC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从MOOC的定义来说,它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的开放课程,有视频、教材等等形式,更侧重交互性的论坛,可以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分享和学习。Coursera、EDX和Udacity是三个主要的MOOC平台。这三个平台都是2012年成立的。Coursera大约有30个科目的204门课程,评价是基于软件的测试、作业、习题集,教授和学生一同评分,部分教授会颁发自己签署的结业证书,但不代表校方。EDX目前有9门课程,测试作业是基于软件的,完成一门课程后会获得一个结业证书,结业证书有两种,一种是制定一个荣誉代码,还有一种是经过监考之后授予的。Udacity有24门课程,主要覆盖计算机技术学、物理学,最大特色是可以在线进行编写编程的测试和评价,网站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颁发不同的证书,有结业、良好、优秀等等,这体现了人工的智能化。
  一般MOOC的平台会有最新公告、课程指引、课程论坛和虚拟在线的同步讨论区等,此外,比较有特色的是在每个视频中的节点会有一些停顿,这个停顿就是学习活动设计,由老师录制好,然后学生在停顿处需要针对这个节点回答问题或者提交作业。除此之外,平台上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工具,早期MIT的开放课程(Open CourseWare)并未提供这样的设计。除此之外,有些MOOC还提供课程的作业指引和在线评价,在线评价其实是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知识中的评价,也会相应的要求阅读的量。
  从我自己在美国Instructure公司的canvas平台上的两门课中的体验来看,这里的MOOC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有短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还有交互式练习。主要特征之二是交互式练习的及时反馈,更能体现学生的反馈和互动,方便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征之三是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服务,不同的学习者的电脑后端会推算目前的学习状况,然后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因材施教。特征之四是依托社交网络的互动交流,主要体现在异步讨论和在线即时讨论上。特征之五是如同学校课堂式的课程组织,有在线同步同学的感觉。
  MOOC的发展趋势是更加开放,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注册课程平台,而且只要是对这个课程有兴趣都可以加入学习。课程区分付费和免费两种。另外,MOOC的对象来源是不确定的。再有,现在慢慢聚焦在单一学科和知识点的掌握,目前针对学校授证的问题还在讨论,但授予证书是一种趋势。除此之外,还有产学之间的合作。未来的发展可能由早期的一门课程、一名老师、一个平台,发展到一门课程、多名老师。
  MOOC对中国开放式课堂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MOOC开放的不只是资源,更强调学习的过程,而国内风行的视频开放课更多的是静态的资源,缺少互动和评价的过程。二是教学设计是一项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三是会带来教育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四是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和教室。
  台湾的胡世泽于2012年开展了教师参与开放式课程之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主要是针对台湾师范大学的12位教师进行访谈(包括9位曾参与开放式课程及3位未参与的教师)。研究发现,影响教师参与的因素包括个人意愿、教学信念、时间压力知觉、组织文化、利他主义、激励因子、声誉、互利主义、行政领导、信息人员协助、个人背景等等。除此之外还有16项障碍因素,主要有:知识产权问题,老师面对镜头是否自如,网络教学是否会取代实体教学,大学生的学习惰性,行政和研究的工作负担,有些课程本身特点的限制,社会的需要,师生的互动,技术支持,教学设计,学术隐私,课后互动,剪辑,后续支持等等。
  再有,关于国内MOOC的发展。是否需要更多的政府介入,是否由学校主导,是否授予证书,学分数量如何决定,更多更新的经营形态怎么处理,这都是可以思考的。我们要做的除了以最优质的资源为基础之外,还要以最大化的教育利益为主,以及微视频和学习对象要用科学的理念去进行课程设计,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
  最后,我们要共同思考一些问题和挑战。第一是课堂上能否涵盖如此之多的学生,我们的课程到底是不是要有学生总量的限制。第二是如何进行多人互动,十个人的在线视频没问题,但一百个人同时在线,从技术上怎么处理?第三是评分机制,针对人文、艺术课程的评分机制比较不完善。第四是如何应对作弊。第五是假如可以认证的话,是不是大部分学生都会去选择好的老师或名校的课等。
  冯雪松:从实践中摸索MOOC本土化的规律和运行模式
  作为北京大学网络开放课建设工作组的主要成员,我主要从操作性的层面来介绍我们的做法,也希望借此分享我们在实践当中摸索的MOOC本土化的规律和运行模式。
  北大为什么要做MOOC?一是因为,北大有一批优秀老师以这种境界为理想,想让自己的传道授业影响最广泛的人群,希望学校支持他们的理想。二是因为,北京大学也认为让全国广大学子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MOOC是一个重大机遇。三是因为,我们也认为MOOC相关的教学方式对我们提高校园教学质量和效益,奠定在未来全球化高等教育竞争中的地位,都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更希望借MOOC改进我们自身的教学,这其中,教师的积极性和学校的积极性并存。
  我们现在有11门课程上线,在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三个平台都开课了,涉及7个学院,包含人文、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学科,这些课程有的是通选课,有的是专业课。10月11号统计显示已有近3.9万名注册用户。
  这11门课程在校内主要分两种形式来上。第一种形式是开设MOOC的老师在校内有可能还讲课,这会让学生有一种临场感,但学生也需要同步参与网上的讨论和完成练习,这适用于校内选课人数比较多的课程。第二种形式是有一些老师在校内不讲课,课堂时间用于复习重点和讨论,这要求学生进入课堂之前看视频、做作业,这更像我们所说的翻转课堂的形式,更适合一些选课人数比较少的专业课。这样的组织形式不仅督促了学生课前的自学,也可以使得课堂上的讨论更有针对性。另外,关于MOOC的成绩,本校学生的课程成绩还是强调身份认定,所以需要在教务系统上选课;过程中的讨论表现、作业、考试安排和其他的一些附加要求都是需要的。学生通过所有的考核,包括线下正式考试之后,可以得到学分和证书。外校的学生和本校未在教务系统选课的学生完成全部作业和测验达到结业水平可以得到证书。   这整个工作流程也是通过跟老师的磨合而得来的。我们有几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一种是教师自己单干的模式,这种多是技术能力比较强的老师,从视频拍摄到后期制作、习题准备、平台上传,甚至包括宣传视频都是老师自己做。另一种是教师及助教合作的模式,助教的能力会比较强,要参与很多制作工作,同时教师对于MOOC的理解也比较深刻,能够较好地设计课程内容。第三种是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加助教的模式,教育技术人员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并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帮助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最后一种模式是课程视频、教育技术人员、助教加教师审核,这种基本上是采用以往的随堂录像,由助教和教学设计人员按照MOOC的形式和要求重新整理课程,根据知识点进行时间点的划分,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处理,老师最后进行审核。
  从传统课程转化到MOOC,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关键点之一是面对面的授课转变成一些10分钟左右能讲完的根据知识点组织的视频片段,并且加一些引导。关键点之二是原先的教材加课件中重新设计的视频,进行内容分解并添加一些扩展资源,作业以前可能就是一些主观题,现在需要有一些客观题,并且要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原先课下答疑在线上变成了多人互动的论坛。MOOC之所以成功,其大规模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多人的互动正是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像MOOC所应用的一些技术手段,比如流媒体、云计算、大数据,都不是全新的事物,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比如以学生为中心、微视频、论坛、客观问题反馈等等我们也都熟悉了。但正是这些小的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巨大的力量,使得MOOC比较有影响,扩展比较快。说到底,MOOC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技术的精细化的教学设计。
  贾义敏:MOOC给学习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2.0技术的出现,将普普通通的互联网用户推到了时代改革的浪尖。每位网民正在迎接和参与数字时代新型社会文化的变革。在MOOC风暴来临之际,“你”准备好了吗?
  我在2013年4月到6月之间学习了由美国圣达菲研究所推出的一门关于复杂科学的MOOC。尽管我知道这个信息的时候12周的课程已经过半,但我自己对这个内容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用6周时间完成了整个的课程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引发了我对MOOC的一些思考。
  从OCW到OER、到MOOC,我认为最核心的转变就是从教育资源的开放到学习过程的开放, MOOC是学习过程的开放,更关注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的实施过程。MOOC不仅仅是一个资源,最关键的是教学和学习,是参与和互动。
  关于MOOC的主要特征,第一是聚集。现在互联网有非常多的资源,我们以一种主题的形式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组织起来;然后聚集起一批有共同兴趣的人,共同开展系统化的学习。这与以往我们独自面对那么多的互联网资源并独立学习是非常不同的。第二个特征是重组。这些资源能够按照一定的内容主题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并且系统化,增强了资源的应用和互联,并能够产生新知识。第三个特征是个性化,也就是说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课程,为了自己的学习需要而量身定做。
  关于MOOC学习的特征,我主要从cMOOC的视角来分析。
  我觉得MOOC的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自主、主动。这种学习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学习者能够自主选择课程,甚至自主创建课程。其次,主动性体现在学习者能够自主地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程。MOOC参与者规模大,但每个人参与课程的动机非常不同。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会引发不同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有的人可能在注册课程时就没有想要完成整个课,而只是想了解某部分内容,因而,学习进程也是相差很大。
  第二,MOOC的学习是拓展性学习。一个真正参与并完成MOOC学习的人,往往是对课程内容有浓厚兴趣的人,其学习一定是有深度的、拓展的。MOOC的学习时间一般为几周到十几周,课程内容相对精炼,学习者如果像在传统课堂中那样仅仅学习老师教授的内容,是绝对不够的。MOOC中的学习者应该围绕课程内容里面的主题线索开展个性化的、深入的学习。
  第三,从学习活动角度讲,MOOC学习最大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包括从注册、学习笔记到整个的学习轨迹都是开放的。此外,协作学习也是MOOC非常主要的学习形式,在很多MOOC里面,都会有小组性的学习任务和互评互助的评价方式。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会增加学习者相互交流的机会,进而增强课程的黏着力。
  第四,MOOC的学习是一种富媒体、富资源的学习。MOOC的许多学习活动是在线开展的,学习者需要利用不同的技术和社交媒体组织和参与学习活动,展示和总结学习收获。学习过程中也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个性化资源,以提升学习效率。
  第五,在学习评价方面,MOOC开始注重过程评价以及多元主体的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但MOOC的学习评价可能更多的是自我评价,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综上,我认为MOOC的学习整体上是基于兴趣的非正式学习,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是自定学习步调的个性化学习,是社会性学习和富媒体的学习。此外,MOOC的学习可能更需要一种具有深度的、拓展性的学习。
  MOOC的学习与传统学校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对于习惯传统学校的学习者来说,MOOC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
  对学习者而言,MOOC对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都提出挑战。目前MOOC的学习大多是非正式学习,要求学习者能自觉参与。选择并坚持完成MOOC学习的学习者往往将学习视作一种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或成就动机,能够主动参与和组织学习,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此外,尽管MOOC平台在竭力降低技术门槛,但是在线学习还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能和媒体素养。人们这种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的转变会创生出一种新的学习文化。
  孙洪涛:cMOOC与xMOOC中的教学模式   2012年成为“MOOC之年”,xMOOC受到空前关注和广泛赞誉,当以MOOC为旗的大量在线学习网站在国内外不断涌现的时候,质疑的声音也在不断增长。大家开始思考:这些xMOOC课程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大规模开放学习的需要?是不是符合远程教学的规律?是不是解决了远程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以托尼·贝茨(Tony Bates)、约翰·丹尼尔(John Daniel)等为代表的著名远程教育研究者在分析之后发现,xMOOC并没有解决远程教育中的一些既有问题。特别在教学模式方面,xMOOC的教学模式还是基于比较陈旧的行为主义模式,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将教学内容切成碎片,进行大规模信息的分发传递,并通过计算机做客观题评分。当然,xMOOC的确具有革命性特征。就像丹尼尔爵士所说,xMOOC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足够大的反响。第一次有这么多传统名校参与到大规模远程学习之中。这种反响一定会引发变革。但是现阶段xMOOC还存在很多问题,它的教学模式显然还不够好。
  为了探讨xMOOC的教学模式,需要回到西蒙斯的cMOOC中的教学过程。在其代表性的CCK08课程中,cMOOC的教学体现在围绕着联通主义学习这一内容的大量分享、交流、讨论甚至辩论中。在多种Web2.0工具的支持之下,课程的参与者通过各种交互活动讨论关于联通主义的各种话题,形成关于联通的不同见解。Web2.0工具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网络,成为各种交流研讨,也即社会性交互活动的有效支持。这也佐证了“联通”的价值和“网络”的作用,体现了借助工具而开展的网络学习活动的一些新特征。
  西蒙斯在基于这门课程的研究中试图勾勒出数字时代学习的一个图景,体现在他博士论文里的“意会与寻径的信息模型(Sensemaking and wayfinding information model)”中。在这个模型中,他把从CCK08的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的九个要素,分成三个层面,并从个体学习者、社会与网络、技术与分析这几个层面来探讨了这几个要素的关系,将数字时代的学习解释为Sensemaking(意会)和Wayfinding(寻径)的过程。从他的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学习过程的结构是非常复杂且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西蒙斯自己也并没有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联通主义教学模式,这提高了cMOOC倡导下的联通学习的操作难度。西蒙斯对自己的cMOOC进行了分析,特别指出了cMOOC是基于联通主义的,比较适合生成性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固定内容知识的学习,需要在师生共同努力之下建立学习内容的关联性,有助于自主学习者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程中与学生的社会性交互对课程的效果至关重要。这在CCK08为代表的几个cMOOC中也得到了印证。
  相比之下,xMOOC教学模式则是比较清晰和比较容易操作的。在xMOOC中,以微内容和反馈性练习构成的内容讲授,加上作业和讨论构成了教与学的主要形式。Web2.0工具和社会媒体的应用在课程中至多帮助构造了一个较为松散的社会联系,甚至在很多课程中没有应用这些工具和媒体。教师投入的精力主要在课程内容的制作阶段。xMOOC就像传统课堂在互联网的投影,其教学模式是较为清晰、可控和容易复制的。xMOOC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让它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将两种MOOC相互比较可以发现,xMOOC 更接近高校的课程学习,cMOOC则更接近非正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在高校课程的有效性时常受到置疑的今天,cMOOC似乎更贴近现实生活对学习的要求。但cMOOC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对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很高要求。是否有可能为cMOOC提炼出一个较为清 晰、容易应用的模式呢?我们通过案例研究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发现cMOOC所倡导的联通,实质上属于远程教育中的社会性交互。我们借助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学习分析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基于数据的研究,分析了一系列在线学习案例,把联通主义的学习过程总结成了社会联通、信息聚合、内容生成和群体协作。其中社会联通是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的发现、建立 和优化的过程,是社会性联系的基础。在社会联通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信息交流分享的通道,基于这些通道我们可以去聚合信息、分享信息并进一步对信息进行管理和过滤。在此基础上,个人进行意义的表述和精炼,形成个性化的意义。进而,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各种协作性活动。这四个环节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我们根据这四个环节提出了一个基本模型,希望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大规模开放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大规模开放学习更好地借鉴远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从而更加合理与高效。
  魏顺平:大数据时代的MOOC与学习分析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但商业价值高,以及实时更新、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对新事物的了解和判断,需要借助相关数据工具,用数据说话。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数据的角度了解MOOC这一新生事物的概貌。这里我们使用Google趋势和百度指数两个工具,这两个工具的工作原理类似,即以网页搜索为基础的免费海量数据分析服务,基于网页搜索的海量数据,计算出每个关键词的用户关注度,并分析用户的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情况。通过这两个工具,我们将能了解MOOC的发展趋势、不同地域关注情况以及重点内容、热点内容,从而实现对MOOC这一事物的总体了解。
  以Google趋势(http://www.google.com.hk/trends/explore)为例,以“MOOC MOOCs”为检索词,时间范围是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将能看到有关这一组检索词的被使用趋势,自2012年4月以来不断上升,在2013年9月达到一个顶峰,并呈上升趋势。检索发生的主要区域是北美洲、澳洲和欧洲,来自中国大陆的检索量为来自美国的检索量的46%,与MOOC相关的高频检索词有Coursera、edX、Udacity,2013年的热点检索有FutureLearn、mooc uk、mooc espa?ol、mooc uned等。再以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为例,以“MOOCs MOOC 慕课”为检索词,并以“公共课”为参照检索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中国,对MOOC的大量关注始于2013年4月,并持续上升,检索量在2013年8月超过“公开课”,并呈上升趋势。搜索用户主要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用户职业主要为教育系统/学生。   Google趋势和百度指数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所在。MOOC通过纯在线的方式开展教学与学习,理想情况下每个学生在课程各模块中的各种学习行为都会被自动记录下来,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在线学习的相关数据将会汇集成“学习大数据”。 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并且MOOC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需要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不断从MOOC产生的数据中获得重要反馈、解释各种现象、查找问题原因,乃至利用产生的数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MOOC平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应该成为MOOC机构的重要信息资产。
  当前,MOOC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四。其一,为什么会出现高退学率?从一些课程的注册人数及最后获得证书的人数对比来看,退出率往往高达95%,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电路和电子学”曾经有155,000名学生注册,仅有4.6%的学生获得证书。其二,高退学率背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其三,教师如何监控学生学习过程?其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出现的学习分析方法或许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已经基于已有的MOOC平台中产生的数据开展了学习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习分析技术分析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环境,目的是评估学生、发现潜在问题、理解和优化学习,基础是海量数据。MOOC作为一种在线课程,师生行为被记录在在线学习平台上,这就使得基于在线学习平台日志的学习分析成为可能。当然,学习分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既是辅导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的需要,也是管理者实现大规模学习者管理的需要,同时还是研究者探索在线学习规律的需要。总之,要在MOOC中用好学习分析技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MOOC的学习过程记录功能,在不影响平台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记录更多的过程信息;整理和比较学习分析技术涉及的多种方法和工具,以发现不同的方法和工具的适用场合;梳理学习分析技术典型应用,归纳出若干典型任务,并整合学习分析技术的若干方法和工具,构建若干学习分析模式。
  王志军: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的MOOC设计
  通常,MOOC可以分为xMOOC和cMOOC两类,但这种分类方式很容易被混淆。其实有一种更体现本质的分类方式,即丽萨·慕·莱恩提出来的分类:基于网络的、基于内容的和基于任务的MOOC。
  基于网络的MOOC是MOOC的鼻祖,第一个基于网络的MOOC名为“联通主义和联通化知识”,也就是代号为CCK08的MOOC,随后以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史蒂芬·唐斯(Stephen Downs)为代表的联通主义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发了大量的类似的MOOC。基于任务的MOOC的两个核心代表就是DS106和Program for Online Teachiny(POT)。基于内容的MOOC的典型代表即Coursera、udacity和EDX上提供的课程。
  分析发现这些课程在设计思路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主要是设计者对“学”的认知及背后支撑的学习理论的差异。这三类MOOC的理论基础分别为认知行为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不同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认识不同且各有其优势。
  那么,如何设计MOOC以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类型的MOOC以及不同学习理论的优势?不同MOOC与修订后的布鲁姆认知目标间存在对应关系:基于内容的MOOC比较适合记忆类和理解类的目标,因为它强调自主学习,记住了、掌握了就行;基于任务的MOOC更加注重理解、应用、分析类的目标;而基于网络的MOOC是最难的,注重评价和创造类的目标的实现,它对学习者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在学习中生成内容(创新)来推动整个课程的发展。
  不同类型的MOOC的设计理念、学习目标的不同导致了很多不同。从交互情况来看,基于内容的MOOC是以学生与内容的交互为主,师生交互、生生交互都非常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但对高级思维能力的要求很低,学习者对学习的控制很低,学习的难度相对最低,学习耗费最少,其设计重点为内容设计。基于任务的MOOC中三种交互相对于基于内容的MOOC都比较高,但非常分散,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高级思维能力相对于基于网络的MOOC较低,学习者对学习的控制也较低,学习难度属于中等,耗时也中等,学习者的输出也居于中等,其设计的核心为任务情景的创设和学习社区的建构。基于网络的MOOC默认学习者已经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技术来支持自己学习的能力,所以它是一种挑战性最强、对学习者要求最高的MOOC,但也是最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对以后的学习指导意义最大。
  当然三种MOOC并非绝对独立的,它们可出现在同一课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在MOOC设计的过程中,交互设计(包括学生与内容、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教师的交互的设计)是重点。设计者要明确各类交互所适应的学习目标。MOOC的设计不是大一统的设计,各个机构在设计MOOC之前必须对不同主题所适应的MOOC类型、交互特点、学习者特征形成清晰认识,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MOOC。
  乔治·西蒙斯提出了计划和组织MOOC的9个步骤:选定主题;找到教课的同伴;选择和决定内容;计划交互的技术支持空间;计划交互;计划自己(课程促进者)在课程中的持续存在;设计要求学习者创造的活动;积极宣传,扩大参与量;迭代和改进。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基于网络的MOOC设计思路。由于商业机构和传统高校都非常关注评价和认证,因此评价的设计非常重要。同时,在选择和决定内容时首先要初步确定内容,分析目标最适合的学习方法、交互方式,并细化内容设计和交互设计。
  只有将学习目标、学习主题、交互方式、学习者特征做到最佳匹配的MOOC才是好的MOOC。MOOC的设计作为一个新事物并没有固定模式,我们不要套用模式将其僵化,实践者的智慧是无穷的,必将探索出新的MOOC的设计形式。同时,设计者不要被MOOC的大规模所局限,其实MOOC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开放以及课程的可扩展性。所以,对于MOOC的参与数量的讨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和运行MOOC,发现学习的新规律,并不断总结反思,迭代与优化课程设计。   张魁元:MOOC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的管理和支持
  当前MOOC运动风起云涌,我们不禁要想, MOOC运动会不会也有波峰、也有低谷?如果有这种可能,我们要如何来避免低谷的出现?如何能够让MOOC运动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期并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比较OCW和MOOC,我们不难发现,MOOC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即在单一提供资源的基础上还同时提供了服务,例如课程认证、学习辅导等,正是这些服务赋予了静态的课程一种新的生命力。所以,提供服务是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是开放资源运动可持续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环。
  中国的成人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有很多自身的特点。针对这样的学习者群体,现有MOOC模式提供的服务是否充足?国外行得通的MOOC模式进入中国后是否能顺利本土化?
  要解决这些问题,在MOOC大环境下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就是提供一个类似于国外开放软件社区的虚拟学习社区。这个学习社区可能不单单针对一个课程,还可能针对一类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服务,如讨论、答疑、合作学习等等。现有的MOOC平台虽然提供了讨论互动功能,但提供了技术平台并不意味着就提供了服务,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学习者是否充分使用了平台,使用的过程中是否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服务不单单是一个平台,社区也不仅仅是一个论坛,依靠社区提供完善的学习服务需要一整套的机制和流程以保障社区有效的运转,保证学习者切实得到学习服务的支持。
  那么,如何让学习社区中的参与者静下心来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和活动过程中去呢?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比较规范的虚拟社区管理团队,基于一定的管理范式或组织架构使社区有效运营。MOOC相较之其他网络课程更具有名校和名课效应,这使得MOOC更容易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到学习社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中去。当然这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要想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的成功还需要依赖各种配套机制的建立。
  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一旦课程有效运行起来,就可能吸引比较庞大的参与学习的群体。因此,这时为了保障社区的有效运行,我们就需要更多的管理者和促学者参与其中。这些人员不全是教育机构聘请或者雇佣的,更多的是分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他们隶属于不同学校、公司或组织,白天正常工作,晚间参与到社区的运行和管理中来,通过各种通讯工具联络沟通和协同工作。这些特点让这一个社区的团队或组织成为一个有别于以往的虚拟团队。
  在虚拟团队的管理和运作中,也会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关系。我们通过对这种团队关系的研究会发现,一个核心的参与者——我们暂且称之为领导,他的活跃程度能够对整个团队的活跃程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们通过对核心人物的行为和组织策略进行研究就可以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管理范式,通过这种范式就可以快速培养出大量的同类型角色,继而建立起更为广泛和多样的社区组织。
  从我们的研究当中可以发现,学习周期开始的阶段里,组织者需要更多更丰富的行为带动社区活跃,保障助学者更快地熟悉和适应工作,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但是随着学习周期的前进,活动的频次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在前期通过大量的引导和支持行为,助学者已经逐步熟悉和适应了工作,不需要重复的指导行为,组织者更倾向于去维持良好的社区氛围和人员关系。
  另外,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还可以发现,在社区的运行过程中,组织者实施基于任务的行为和基于关系的行为是同样重要的,这说明一个社区的有效运行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工作,同时也需要不断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和维系良好的人员关系。
  在媒介工具的选择使用上,社区组织者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社区论坛和即时通讯工具这三种媒介来快速组织起大规模的学习社区的。其中工作论坛的渠道更多的是用于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而基于及时通讯工具的渠道则兼顾开展工作和维系关系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发现,社区中自下而上的沟通行为更倾向于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快速沟通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自上而下的大范围沟通行为更多的是采用工作论坛的形式。
  此外,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除了这些核心角色之外,广泛分布的参与者中也存在一些角色会对核心组织者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比如协同组织者解答提问和调节矛盾等等。如果能够很好地引导这样的行为,将对社区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锋亮:MOOC与学分银行的共赢
  对MOOC,我是持有审慎的乐观态度。众所周知,世界知名大学和各大企业都参加到MOOC当中来了,这说明MOOC是有前景的。
  但我还是对MOOC的发展前景有所疑虑。今年8月22号,我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顶尖研究型大学难成MOOCs的主角》,主要是说:研究型大学的老师要在MOOC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得到的收益相对很少,因此,可以想象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的老师在面临学术发表、职称晋升方面的巨大压力时,会对MOOC有天然的排斥,除非政府或高校对MOOC给予巨大的行政推动力或者特殊的支持。所以,MOOC不是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所在,因为在MOOC上面消耗太多精力,可能会影响大学的研究水准。
  我之所以会对MOOC持审慎的乐观态度,是因为一流大学的教师可以不是MOOC的主角,他们只需要讲课,后续的事情让背后的教学团队来支撑即可。这个教学团队绝对是庞大的,否则就很难支撑MOOC的要求。这个团队的成员很有可能不是研究大学的职员,而可以是某个提供公共服务体系的IT企业的职员。当然,研究型大学自身也可以成立一个类似的企业来进行运作,通过这个企业推广MOOC,获得一些资源、声誉方面的收益。所以,只要有需求、有合适的盈利模式,即使研究型大学不是其中的主角,MOOC也能够蓬勃发展起来。
  那么如何保证MOOC不是“昙花一现”呢?这就得有持续的、旺盛的社会需求。这样一种松散的、自愿的学习形式,很难维持学习者强烈的学习需求。所以,人类的惰性和“娱乐至上”的风气,是MOOC发展最大的障碍,而这个是MOOC本身很难解决的。   MOOC的推动是世界知名大学先动起来,并将其看成是传统面授课程的向外推广与延伸。如果这个课程能跟学分、文凭挂钩,如果MOOC的学习者又很渴望拿到这个学分甚至文凭,那么这个需求就会是旺盛的。MOOC如果只单纯靠学习者的兴趣,很难发展下去,除非学习者看到MOOC能够给自己带来收益或者自己非常看重的东西,而且只有努力了才能拿到。
  “学分银行”可能就是能够解决MOOC发展困境的东西。如果有了“学分银行”体系,学习者学习MOOC就有动力坚持下来,MOOC的流失率就会下降,MOOC的社会需求就会增大,而且这个社会需求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坚实基础的。只要学习者对MOOC有动力、有需求,后续的教师或者支撑团队就不是问题了,只要有需求,大学、教师、支撑团队就会投入。
  有“学分银行”在背后推动,MOOC中有效的、积极的学习者的比例是会大大增加的,只要这些学习者的比例增加了,MOOC的盈利模式就顺势而出。因为原先可能95%的人都不愿意为MOOC付费,但如果有效的学习者或者有动力想拿到学分的学习者的比例增加的话,盈利就自然会出现。约翰·丹尼尔爵士在一篇文章(Making Sense of MOOCs、)当中列出了8种MOOC可能的盈利模式,其中一个就是说上课是免费的,但如果要拿到这个学分就收费,如果学习者很看重学分,自然就能盈利了。有盈利就能得到大学和企业的重视。而如果学习者拿到学分和老师得到奖励又是挂钩的,那相信很多老师也会投入其中。
  同样,MOOC也可以促进“学分银行”的建设。其实“学分银行”的建设要比MOOC更难,MOOC就是在网上发布一些课程而已。而“学分银行”的建设要协调很多部门与系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MOOC能够蓬勃发展起来,它也能促进“学分银行”的建设,因为MOOC的课程标准相对而言更加容易统一。
  此外,“学分银行”要建立并且持续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稳定客户群,如果一旦“学分银行”体系在MOOC上形成突破口,就能够自然形成稳固的用户群,这样又会促使MOOC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它们两个是相辅相成的,都能够互相提升对方的社会需求,共同找到稳定的客户源,形成共赢的局面。
  王海荣:公共服务体系在MOOC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有三个核心要素:平台、课程与机制。其中,平台是基础,课程是核心,机制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平台除了常规意义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外,还指像Cousera、Udacity和edX等独立于高校之外的第三方运营机构;课程包含了大规模开放资源、过程服务及教学法的创新,突出大规模和过程性两个特点;运行机制是MOOC在全球范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是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解决了其技术、经费、产权等问题,同时MOOC不再是泛化的社会大众的毫无约束的资源提供,而是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出口需求,即课程证书、学分认证或学位认证以及职业通道等。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MOOC是以大规模课程开放为核心,以公共技术平台为支撑,依托第三方社会化机构运营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
  在MOOC发展中,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又能起什么作用?从国外MOOC运营机构看,都是以第三方机构的公共平台角色参与学校、政府、企业等机构的合作,为之提供平台和支持。从合作模式来看,基本上是运营机构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高校提供课程和教学过程服务,学习者根据证书、考试和就业匹配服务等需求买单。这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试点高校之间的合作分成模式类似。
  十多年来,我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对于规范管理、提高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职能可以简化为四个方面,即: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化服务,第三方机构的市场化运作。
  因此,结合国外运营机构的分析和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可以看出,MOOC的兴起,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公共服务体系的参与,必将推动中国MOOC的实践创新。
  在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三方面的建议与思考。
  一是以试点形式,推动课程开放与共享。目前的远程学历教育中,各学校之间并未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MOOC的核心在于以课程为单位的资源开放,在课程开放基础上逐步向体系化、专业化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联合现有合作高校,开展少数课程开放的试点项目,并实现试点课程的开放与互选。
  二是模式创新,深化公共服务内涵。在中国MOOC实践中,公共服务体系必须突破现有的招生、考试等管理类外围服务的范围,承担“平台提供 内容整合 服务运营”的职能,参与内容建设,负责资源整合,提供优化学习价值链的运营服务。对于上游用户,企业负责市场研究、与高校共同设计适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通过产品和服务以及地理的覆盖,实现产品的推广与共享;对于下游用户,负责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课程学习的学分记录、存储和转换的技术支持,为未来不同学校间课程共享与互认提供环境支持和技术保障。在MOOC发展的新形势下,公共服务体系需要重新梳理其功能定位与服务内涵。
  三是校企联盟,保障MOOC可持续发展。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看,联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已出现了各类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MOOC联盟,但大多是结构松散的民间组织,没能解决联盟各方的利益分配问题。要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必须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市场运行机制。国家在一些教育领域,尤其在各类非学历教育与培训领域,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允许采用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机制来推动资源的共建和共享,鼓励探索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和市场服务机制。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领导也反复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要“政府公共服务的模式和市场化模式同步推进”。因此,公共服务运营机构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确保经费充足,保障各方利益,同时,提升校企合作层次,促进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推动中国MOOC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随着世界开放教育资源的逐步丰富和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发展,教育作为公共产品逐步演化为“免费资源 付费服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依托第三方公共机构参与教育的经费投入、技术支持与社会化服务已成为提高在线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中国MOOC实践中,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价值在于教育服务模式、资源配置和开发共享模式的创新,同时,要发挥遍布全国的支持服务体系的优势以及远程学历或非学历教育服务的基础,促进中国MOOC的创新发展。
  杜若:我国开放大学在MOOC热潮中的疑惑与应对
  从远程教育实践领域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于MOOC热潮有一些疑惑。疑惑之一,中央电大自成立之初的第一堂电视课就是公开的,现在的网络课程资源、视频课都是秉承名师名教的理念而建设,也都在我们的学习平台上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访问量非常大,那么它们是不是MOOC?我认为二者是形似的,但在背后的运作机制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疑惑之二,MOOC的几个特征,比如高质量课程内容、短视频设计、活跃的论坛社区、新型测评方式(互评价)、大规模学习者、强辐射性,与理想当中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的特征大同小异,但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建设精品课程时是否都做到了?疑惑之三,如果MOOC的学分得到官方承认,那么远程教育能够做什么?疑惑之四,现在国内学习MOOC的人群可能存在共性,比如具有较高的学习意愿,有相对空闲的时间,以及可能会对课程注册学习的成本比较敏感,更愿意选择免费的课程进行学习,那这些人会不会选择我们远程教育机构提供的开放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他们更看重什么样的网络课程?
  MOOC到底会给远程教育带来什么影响,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国外的MOOC网站,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要考虑对MOOC的在线学分进行认证。作为教学点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机构,我们开放大学系统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加入发展势头迅猛的Coursera、edX,抑或是打造自己的MOOC品牌,还是静观其变?
  我想,首先应该是借鉴他人经验。我们可以借鉴MOOC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丰富、更新我们自己课程的学习内容;可以借鉴Coursera平台的经验,提升学习平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以改善我们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改变现有教师一人服务多名学生的现状,实现关键问题教师解答、一般问题网络学习社区解答的多对多的模式;还可以将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以及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模式应用于我们的课程测评的设计与实践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偏好自动推送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的指导等。英国开放大学联合了英国的20多所高校及大英博物馆、英国文化委员会等机构推出了Futurelearn平台和开放课程。尽管这个平台的运作模式、学习支持的机制等尚不明确,但该平台非常强调高校的自主性,即由各个高校自己决定怎么考试、认证、是不是收费等,而不是强制采用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机制。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是非常可取的。另外,还要研究并遵循互联网传播的特质,只有精彩的内容、积极的互动、快速的响应、快捷的访问才能吸引更多学习者关注并使用我们的课程。我们要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有支持的学习。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将其整合形成基于网络大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各种模块化的服务。具体来说,比如把现有的课程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形成模块化、多入口、多出口的,更加适用和更加灵活的课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已有基础上加强教学视频设计和制作能力,发挥我们的特色,与其他机构进行相关合作,汇聚优质视频资源;我们有三十多年的组织大规模考试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为其他机构提供考试相关服务。还可以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师按学科汇聚各种优质资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公开课、MOOC、微课程,这些貌似新生的教育产品,只有落地才能生存下去,我们已经拥有并且还要不断培养这种“落地”的核心能力,既可以服务于自己,也可以服务于他人。
  第三是拓展不同领域。国家开放大学的MOOC可以尝试更多的形式,比如采用“5分钟课程(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或者将我们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加以改造,使得时长更灵活、内容更紧凑,并以视频标签技术方式加入互动和测评;以面向社会公众的非学历课程为试点,做好用户分析和市场细分,探索课程平台运营模式和机制。目的是让公众有机会体验和了解我们的课程,从而选择我们提供的各种教育类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向不同的人群和领域拓展,比如服务传统高校的学生和需要升职的职业人,或提供行业、企业培训,向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的群体提供基于课程的学习服务。通过我们聚合各种优质学习资源,加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引导、支持和服务,打造我们自己的MOOC,体现作为一所国立的、新型的开放大学传播知识、弘扬文化、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彰显我们的大学精神。
  (根据论坛发言相关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摄 影 王 超
  责任编辑 池 塘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越来越乐观地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软件运算实现教学自动化从而取代教师。本文对这种想当然的观点提出质疑。我们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机器没有能力复制学生在知识社会、数字化社会发展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反,我们应该探索如何使技术发挥赋权作用:不但给教职员工赋权,也要给学生赋权。  【关键词】 自动化;赋权;在线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G420
【摘 要】本文概述了正在快速发展的微证书领域以及微证书与新在线教育模式的关系。虽然目前尚没有全球认可的微证书定义,但是与经过认证并能最终获得诸如学位这些常规资格证书的传统学习形式和课程相比,微证书指的是学习内容较少而且通常学时更短的学习单元。本文旨在向中国教育工作者简要介绍发展迅速的全球微证书领域,特别是其对大学、业界利益相关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意义。文章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①什么是微证书?②为什
【摘 要】  随着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简称“慕课”)的发展和普及,在线开放学习进入了主流。然而,虽然人们对公开在线课程的兴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但是慕课仅是构建开放学习大环境的第一步。本文根据笔者2017年3月9日在锡拉丘兹纽约州立大学所做的报告整理而成。文章阐述影响未来开放学习的几个重要创新事件:分布式社交网络、云基础设施和虚拟化、沉浸式现实以及个人学习环境。文章还讨论了这种正在发展中的模式
【摘 要】  本文回顾了全球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社区的成就,对这些成就进行评论和分类,同时阐述这一社区的动机和发展。全球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社区的成就虽然源自某些特定的环境,但是却打开了诸多学习机会的大门,这些学习机会越来越不再局限于某些地区或国家,因此这个社区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再只跟“新兴”或“成熟”市场或“发展中”或“发达”地区有关。如同其他地区一样,亚洲(包括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然而,移动学习研
2015年上映的電影《滚蛋吧!肿瘤君》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讲述了身患癌症的熊顿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依然笑对人生的故事。整部电影像是一颗醇厚的酒心巧克力,在苦涩的主题之下,用浪漫治愈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热度与香甜。   听说不仅漫画可以对抗癌症,摄影也可以哦!让我们来看看TA们是怎么做的吧!  难词扫障  1.chemotherapy n. 化疗  2.radiation n. 放射疗法  3.p
(一)  1973年仲秋的一天,在《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交替播放的嘹亮歌声中,我背着又一个新书包走进了建在复兴庙旧址上的公社小学校,坐进了初中七六级二班教室。  第一位走上讲台的就是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先生约摸二十五六岁,五尺有余的身高,身板颇为瘦削,四肢和脖颈明显偏长,脸色有几分苍白,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分外有神。一件胸口别着一支黑色钢笔的七成新白衬衫,一头不甚整齐的短发,一副已经泛黄的白色
【摘 要】 数字化技术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用途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促进学习者与他们所处环境的互动以及对环境的感知以增强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增强学习可以利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以及许多能提高人类意识的技术。本文介绍增强学习的一些可能性并讨论目前正在应用增强学习的一个领域:运用虚拟现实和工具增强正式学习。文章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和工具的增强学习所需的社交临
唐 刘驾  百泉冻皆咽,  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  不觉满衣雪。  竹竿有甘苦,  我爱抱苦节。  鳥声有悲欢,  我爱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  更早生白发。
保时捷911Turbo  这台车不仅是保时捷992系列的民用版本最强音,也是日内瓦车展预热阶段的顶级流量。车展告吹之后,德国人立刻宣布了它的网上直播计划。新车保留了现款911造型上的精髓之处,不过格栅的尺寸进一步扩大,同时增设了更大的后扰流板。在空气动力学结构的加持下,911Turbo整体下压力提升了15%,战斗力陡增。座椅缝线致敬着44岁的初代Turbo车型一保时捷930系列,仪表盘的显示元素也
【摘 要】 我们能够根据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情况预测其学业表现,然而,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习者而言并非易事。在新兴在线学习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学习分析能改变我们提供学习支持的方式从而提升学习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上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2011—2019年间发表的54篇学习分析在在线学习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应用的实证研究论文做一个概括性评价。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学习分析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