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绪管理 适应小学生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年级新生在入学以后,面对新的生活,会产生很多情绪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通过游戏、对话、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种教学策略,对他们进行情绪管理的指导,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
  【关键词】情绪管理 小学新生 教学策略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以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如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规则要求等,都需要他们去适应。在这个适应过程中,他们必然会产生很多的困惑,遇到不少的麻烦,还会表现出很多负面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一旦进入小学,家长往往会更多关注孩子的智能发展和学业成绩,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会出现等孩子出现了行为偏差问题时,老师和家长才会关注到情绪问题,采取一些补救的措施,但这时已经非常被动,且效果不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是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以生活为基础,在其可以理解的水平上感受公民的权利义务、社会活动、公共生活等领域的知识和规则等。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我们应该培养他们正确的角色意识,适应并享受多元化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进行自我的情绪管理,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知行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呢?下面就以杭州方向军老师执教的浙教版一年级上册《麻烦事,我不怕》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精心设计游戏,以认知策略增进情绪体察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情感的不同演绎方式,儿童也不例外。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就要主动去认知自己在生活中出现的不同情绪,正视情绪的存在。喜怒哀乐,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是正常的,没有好坏之分。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去认知不同情绪的存在,这种认知策略是学习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麻烦事,我不怕》这一课中,教师设计的游戏叫“请你跟我这样做”,就是全体学生模仿领头人的动作。第一次游戏时,全体同学跟着台上的“领头人”进行动作模仿,“领头人”分别由教师和个别同学担当,在游戏结束的时候,大家一起体会开心的心情。第二次游戏,方老师请“领头人”躲在群体中,又邀请了一个同学当“猜测人”在一旁进行仔细观察,“猜测人”只有找出群体中的“领头人”才能回来。然后教师请不同的角色的同学,说说自己在游戏时的心情,大家一起体会在做同一件事时,会出现不同的心情。
  这个游戏看起来很普通,巧妙的是教师带着同学在课前和课中一共玩了两次。这两次游戏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渐递进,有层次,最值得借鉴的是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关注了游戏题体验的全过程,重视每次游戏后的总结和提升,让游戏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心情都是很正常的,不用害怕,有怎么样的心情,就要把它表达出来。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不但正确地觉察出自己的情绪,而且能体会出做同样的事情时。因为角色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情绪,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知能力,它能了解别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能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进行交流对话,以情感策略增进情绪表达
  儿童的情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只会哭和笑,到产生内心的多种心情,是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活经验不断积累,儿童的个体情绪表达会从明显的外露向不明显的内敛逐步变化。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或喜或悲,或怒或乐,都表达出来,可以预防一些心理疾病或青少年问题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话交流,用情感策略增进学生对不同情绪表达的勇气。课堂上,教师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情景,让学生抱着自由的、可以完全被接纳的心情,来表达最真实的想法,为某些不愉快的情绪找到合适的出口。
  《麻烦事,我不怕》这一课中,老师反复创设出自由的、开放的交流氛围,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
  师: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生:爸爸带我去旅游,我很高兴。
  生:我和同学一起踢球,很高兴。
  生:买了新玩具了,我很高兴。
  师:高兴的时候,你是怎么表达的呢?
  生:我不想离开。
  生:我会笑。
  師:有的人会把牙齿都露出来,哈哈大笑,你会不会?(学生笑)
  师:那我们一起来——哈哈哈!(学生跟着哈哈大笑)
  师:除了高兴,你有时候会不会有别的心情呢?
  学生回答十分踊跃,每当说到不同的心情,教师就在黑板上贴出不同的表情,并表示产生共鸣,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诉说欲望,让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事例,伤心、难过、感动、生气、害羞……这时,教师又请学生把不同的心情用图标表示出来,贴在黑板上。
  确实,情绪的表达需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气氛,还要遇到合适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情感策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学生明白情绪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老师完全接纳学生的多面情绪,并且表现出很理解他们的心情。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他们的情感得到自然健康的发展。
  三、解决实际问题,以行为策略增进情绪调控
  情绪本身无所谓对错,但是情绪的表现方式如果不当,就不能被社会或他人接受,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调节负面的情绪,尤其是在离开了父母的怀抱,离开了不再被当作小太阳般呵护的家庭氛围后,在学校里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怎么去调节自己的情绪,怎么去做才可以转“负”为“正”的问题,是最为迫切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指导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时,具体该怎么去做。这种行为策略能帮助儿童提早预知应对方法,有利于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麻烦事,我不怕》第二课时,方老师就围绕帮助一年级学生解决学校内遇到的烦恼事来进行。
  师:我们遇到麻烦事情的时候,心情要么很烦恼,要么很生气,要么很难过。但是这样的心情能让我们解决麻烦吗?(生齐声说不能)所以我们先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烦恼、生气、难过的心情变得平静呢?
  生:想一些高兴的事。
  生:和朋友一起出去走走,离开让你难过的地方。
  生:自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有办法的。
  生:深呼吸一下。
  师:好,你带着大家一起深呼吸。
  生:……
  师:这些办法都很好,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平静下来。有一个同学忘记带铅笔盒了,四人小组帮忙想办法吧!
  就这样,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寻找解决因遇到麻烦事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的各种办法,通过行为指导和情景模仿训练,帮助儿童解决了困难、调整了心情,成为自我情绪的管理者。我们应该让儿童知道,所有情绪的产生都是正常的,对不同的情绪采用适当的解决办法,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这样的教育和引导,不但有利于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更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袁宗金.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1).
  [2]龙兰.浅论儿童期的情绪管理[J].考试周刊,2013(43).
  [3]雷劲.四个“避免”——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建议[J].福建教育,2016(9).
其他文献
在一次数学教师骨干班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在江苏海门举办的第二届“学程导航、活力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令我激动的是,我听到了来自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认识方程》。  《认识方程》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记得一年前自己执教这个内容时,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脑中搭建的“方程”这个模型不够全面,导致课后作业一半学生错误。那么,吴老师是怎
【摘要】文本插图,作为英语课本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占用了文本的大量版面,插图是为教学服务,对文本插图进行微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为文本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本插图 微观察 教学资源  文本插图,作为直观的教学资源,通过学生眼睛的仔细观察,有着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直观、简洁的特点。图文并茂的教科书为我们教师提供了运用图片教学的第一手素材,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有过思考,执教的《观察和测量》一课曾在县内教学展评中荣获一等奖,但纵观我们平时的数学活动课教学,我发现许多时候都是流于形式,怎么转变这一现象,如何让我身边的老师有效开展活动课教学,现就数学活动课低效的原因及转化方法谈谈我的想法。  一、数学实践活动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1.教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开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数学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句话落实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了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合一的总体目标。数学课程应该是顺应“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凸显优秀学生的筛子,更不应该成为淘汰沙粒的大浪。在同样的教学模式和同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教学
【摘要】依据史海寻根——课堂匹配——活动支撑——效果检测——拓展延伸这四大关键环节,让数学史从历史知识形态走向教育教学形态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基于数学史实去琢磨数学家曾经走过的弯路、碰到的认知障碍,才会对数学教育有新的感悟,才能有效实现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有效发展理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文化 课堂 探究 抓手 理性思维  数学学科本身有着漫长的发展之路,每一个定理,每一个分支
【摘要】数学学习中的自省是指对数学学习过程、结果、方法的评价与反思。自省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现错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拓展思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把握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为了培养这一能力,教师应通过设疑,唤醒学生的自省意识;通过引导,让学生的自省更加深刻;适当放手,让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省的好习惯。  【关键词】自省 数学思维 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猜想不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而是有根据的想象,所以既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又要引导学生小心验证。在循序渐进式的猜想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出规律,从本质上把握规律的本质。  【关键词】猜想 验证 数学模型  近日有幸参加一个培训活动,聆听了一位名师执教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对执教者循循善诱,引导学
赵国防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首批“齐鲁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无锡市“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无锡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梁溪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先后有两百余篇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主编参编教师培训用书十余本,应邀赴北京、上海、山西、青岛等地讲课讲座三百余场次。  【关键词】课程资源 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当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最近,笔者观摩了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研读了他们的教学实录,发现不少名师善于发掘标点符号的价值,并巧妙引导学生与文本智慧对话,品味标点符号的精妙,创造标点符号的生命,演绎了别样的精彩。  一、巧妙设疑,引导智读
未来已经到来,只不过还没有分布均匀。  ——【美】威廉·吉布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以人的视角看花,若以花的视角看人,恐怕就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了。同样,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在有的老师眼中,可以说是极少有变化,一个经验管用多年;而在有的老师那里,却感觉变化迅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视角不同、立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对多数教师而言,坚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