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城市,怎样文学?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是市井,不是城市
  据言中国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主流是“乡土文学”。即便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文学”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或是“城市文学”创作的成就仍抵不上“乡土文学”,抑或对“城市文学”的评价没有“乡土文学”高。凡此种种,至少在我们的批评史视野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关于“城市文学”的批评标准,或者是缺少充足的批评资源与批评经验去面对当下所谓的“城市文学”。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其实不乏有关“城与人”的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批评。例如赵园就曾在《北京:城与人》中,深入分析了“城”与文、与人的关系。也正如赵园所说的那样是要“借助于文学材料探究这座城、这座城的文化性格,以及这种性格在其民居中的具体体现”①。从老舍到邓友梅的创作,虽然都是围绕北京这座“城”来讲述,但这座“城”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旧城”,“城”中的人还远没有过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总体而言,在老舍、邓友梅、刘心武、陈建功等作家的笔下,北京这座城市所展现的还是老北京的“皇城根”文化。
  这些讲述“城与人”的文本,并不是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城”与“人”,而是一种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市井文学”。这类“市井文学”侧重讲述的是市井中的人情冷暖、世间百态,往往带有“风情画”“风俗画”的意味。尽管这类“市井文学”讲述的时空均是“城市”,但这里的“城市”仅仅是一个在地理学意义上,与“乡土”相对的一个空间概念。在此,“城市”不具有一种“现代”意义或“文学”意义。虽然有论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关于“城市文学”的定义,“凡是写城市人、城市生活为主,传出城市风味、城市意识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为城市文学。”②但我们去回顾那些写城市、写城市生活的作品,它们所呈现的“总体性”特征,基本没有超出“乡土文学”所能触及的范围。从“乡土文学”向“城市文学”的转变,难的不是空间的变化,难的是文化意识的转变。在我看来,得以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便是传统生活样态的瓦解,城市生活样态的确立,也正如孟繁华所言的“新文明的崛起”。如果没有这一“新文明的崛起”,城市没有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那么所谓的“城市文化”或者“城市文学”,其实质无非也还是“乡村的延伸,是乡村集镇的扩大。城市即使与乡村生活结构(并由此而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不同,也同属于乡土中国,有文化同一”③。
  二、“进城”:从城市题材,到城市文学?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大体有三次有关“进城”以及“进城”之后的文学叙事:第一次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新政权的建立,经历了一次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第二次就是“文革”末期与“新时期”之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加强,乡土中国的人口开始向城市流动;再有就是20世纪末以及新世纪以来农民工进城。三次重要的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上都是单向性的,即由乡土中国向城市的流动。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前两次的“进城”基本上是“空间”意义上的转移,并没有在转移后的空间中构建起与“城市”有关的文化与身份认同,尤其是第二次基本上就是从乡土中国到城市的一次试探,结果还是退回到了乡土;第三次“进城”,是一次彻底的“融入”,是一种既不同于“乡土”,也不同于“城市”的体验。所谓“打工文学”讲述的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纯粹的“市民”,他是一种新的身份,一种新的体验。而这种新的身份与新的体验是由农民从乡土中国到城市后,与“城市”一起派生出来的。虽然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并不完全属于我们所理解的典型意义上的“城市”,但他已经融入现有的“城市生活”中去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自然革命取得成功后,要从農村进入城市。这种日常生活空间的转移,必然也会影响到文学创作。在“十七年”时期,我们的文学史上就有一些关于“城市”的小说,准确地说应该是关于“城市题材”的小说。尽管一些学者去努力开掘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十七年’中国的城市现代性设计包含了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排除口岸城市原有历史线索的多元性,寻找到城市历史起源与发展中的‘左翼’主导意义——也即社会主义的线索;其次,在城市现代性中,只有其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面才被许可存在;第三,城市的资本主义私人性、消费性的日常生活,必须被‘公共性’加以改造甚至铲除,以保障高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④持此论者,所描述的“十七年”间我们对于“城市”进行改造的进程所言不虚。但其中的核心概念“公共性”,它所指向的主要价值是国家的“工业化”,“工业题材小说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城市文学写作,因为首先,它反映的工业生产是一种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现代性产物。虽然说工业题材小说中很少涉及城市的工业生产的功能,但它却明白无误地彰显出现代城市的工业生产的功能。”⑤我们知道,通常所谈及的“城市文学”,是与工业化的浪潮或进程有关,但“工业化”并不是其终极目标与终极价值。而“十七年”期间的“工业化”进程,所关注的重心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时甚至为了这一目标反而要对“都市生活”或如一些论者所言的“资本主义”日常生活进行改造。如《我们夫妇之间》《霓虹灯下的哨兵》《千万不要忘记》等小说讲述的就是这一类题材。在此,我们需要辨析一个问题,就是“社会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关系。“文学现代性”往往不是与“社会现代性”构成一种同步或正向关系的。“文学现代性”以“‘人’的自由,以人道去和社会现代性发生关系,是沿着人的价值这一线路和社会现代性相应,而不是跟在社会现代性的后面亦步亦趋做历史的工具”。⑥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十七年”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既有的城市生活的改造,从民族/国家抑或“社会现代性”的层面而言,这是带有“历史进步性”的;但就文学更确切地说“城市文学”而言,这样的改造就不具有“文学现代性”,或者说这样一种“反城市的现代性”改造对于“城市文学”的发展来说显然是构成了一种破坏。   如果说展现城市生活的“公共性”是“工业题材”小说的主要历史价值的话,那么“城市文学”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就应该是“个人化”的,或是“私人性”的,当然,这种“个人化”或“私人性”的内容与体验,往往也会呈现出某一阶层或某一城市群体的普遍特征。这也可以称之为“城市文学”的“公共性”。在此,我们会发现因为第一次“进城”后所产生的“工业题材”小说与第三次“进城”后产生的打工文学的区别。“工业题材”的小说的核心指向是“工业化”并且在这过程中,是对既有的所谓的“资本主义”的、“消费性”的城市生活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并未能够展现或充分展现“进城”之后的“新人”面对城市生活的切身感受,作为“城市生活”的“他者”,他们在“城市生活”面前,没有不适,反倒是表现出了相当自信的“主体性”。带着革命时代的豪情以及对革命理想的信念,对“城市生活”也进行了一番“革命性”的改造。在这一带有革命性或是颠覆性的改造过程中,不仅既有的“城市生活”的元素受到改造,并且旧有的“市井文学”也被归入“旧文学”受到改造。
  第三次“进城”产生的打工文学则与此前的两次“进城”不同,作为“城市生活”的“他者”,他们不仅无力去改造对他们来说陌生的“城市生活”,而且还要带着诸多的不适在这城市“工业化”的流水线上往复作业。也正是这些“城市生活”的“他者”,把在城市中的无奈与不适,用文学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来了——“打工文学”。在我看来,“打工文学”可归入“城市文学”。因为这样的一种文学形态或文学体裁,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学或乡土文学所有过的,它是因为“城市”才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但是这一新文明又是带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的,“这个新的文明暂时还很难命名。这是与都市文明密切相关又不尽相同的一种文明,是多种文化杂糅交汇的一种文明。”然后,造成这种“新文明”的一个主要因素便是融入城市的“农民”或其他“移民”。作为城市的“他者”,他们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新的因素或是变量,“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是这些新移民最大的特征,他们的焦虑、矛盾以及不安全感是最鲜明的心理特征。这些人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生活状态,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多种因素的综合,正在形成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新文明。”⑦
  我们所理解的“城市文学”应该是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文学。对此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书有精彩的论述。就李欧梵关于都市文化发生、发展要素的分析来看,上文我们提及的第三次“进城”为城市带来的新的变量或因素,是否对都市文化的发展构成一种积极的因素,现在来看,或许还是一个有待考察的。因为“打工者”并没有与都市文化的核心要素之间构成一种内化的、本质性的关联。另外还有就是“打工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也是判断其是否构成典型的“城市文学”的一个主要标尺。因为就第三次“进城”来说,目前看还只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口迁徙或移民问题。而“打工文学”所叙述的主要还是由这一“社会学”问题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的“打工文学”所呈现的“非虚构性质或报告文学特征”⑧是一目了然的。
  三、“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文学”
  在当下与“城市”有关的文学中,必然会涉及城市,甚至是以“城市”为主题的,但在这些作品中“城市”只是作为文学的反映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作品称之为“城市书写”。尽管在这样的文学形态叙述中可能如有学者所说的它“并不局限于城市题材与城市文學形态,它更关心城市所造成于人的城市知识,带来的对城市的不同叙述,以印证于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精神诉求”⑨。但是,在此,“城市”之于“文学”还是一个被反映的“客体”,是一个从“他者”的角度来讲述“城市”的故事,而不是从一个“主体”的角度或者说是从“城市”的视角来讲述的。也正如迈克·克朗说的那样:“小说可能包含了对城市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不能仅把它当做描述城市生活的资料而忽略它的启发性,城市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地,对城市地理景观的描述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因此,问题不是如实描述城市或城市生活,而是描写城市和城市景观的意义。”⑩在当下流行的所谓“城市书写”中,多半是如克朗所言的是在描写“城市或城市生活”或者是历史上的“城市或城市生活”,而并没有着重在展现“城市或城市生活”的意义。这种文学叙述基本上是属于“文学中的城市”,是一种“反映论”意义上的城市与文学;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城市文学”。
  【注释】
  ①③赵园:《北京:城与人》小引,1、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计文君:《想象中的城——城市文学的转向》,载《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4期。
  ④张鸿声:《十七年文学: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达》,载《文学评论》2013年第5期。
  ⑤徐勇:《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载《山花》2016年第11期。
  ⑥王学谦:《文学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载《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
  ⑦⑧孟繁华:《建构时期的中国城市文学——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载《文艺研究》2014年第2期。
  ⑨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⑩转引自张慧苑:《城市如何被文学关照——198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得失谈》,载《文艺争鸣》2013年第4期。
  (张涛,吉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引子:英雄与人伦日常  1949年后,新时代最热诚的审美期待聚焦于一点,莫过于文艺能创造出英雄形象。若认同这是学界探究共和国前三十年(1949 —1979)文艺史脉的基本路径,那么,考察这三十年文艺在如何想象且塑造英雄,也就成了当代文学史学科必须面对的功课。  当代文学中的英雄塑造,是到了样板戏乃臻化境而崛起所谓“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并形成其独特的美学原则。然“英雄典型”的出现绝非一日之功,它是文
期刊
进入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地调试着自己的方式,以适应市场与价值秩序的更迭要求。而在文学的流变与转调中,其本身应该固守怎样的文学本性,亦即文学的根性,则是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存在。鉴于炒作化市场的膨胀而失去对优秀传统应有的敬畏,鉴于创作界存在趋炎附势现象而忽视对经典应有的回望,也鉴于研究界长期的“古典”“现代”“当代”割裂性治学而缺失融会贯通的反思。杨匡汉的新著《古典的回响》以承上启下、赓续文
期刊
一  本文主要是尝试对《我与地坛》进行重新解读。比之于以往的文章,我主要尝试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以现象学作为思想资源和诠释视角,二是试图形成新的诠释方法,即不只是读《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本身,不是将之视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精致的瓮”,而是试图打通这一文本的内与外,通过对《我与地坛》及其周边文本的诠释来厘清史铁生思想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从现象学的角度入手,我稍后再作具体的解释。这里之所以提出“
期刊
“八十年代”——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起点”意义似乎已经成为某种共识。  站在改革早已触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改革所带来的利与弊早已展现得清清楚楚的今天,再来重返“八十年代”,无疑带有一种“清理”的意味。  早在1988年,甘阳等人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及知识分子在“文革”之后开启的所谓“新时期”的启蒙工作所具有的意义。这场对“后文革”时期的思想资源的清理与整合工作被普遍视为
期刊
三农问题作为中国跨世纪的一个主流话语,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21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满腔忧患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三农问题的报告文学,比如,2002年初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2002年年中的何建明的《根本利益》,2003年陈桂棣和春桃合著的《中国农民调查》,2010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等。面对三农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如何以艺术形式既真实全面呈现中国的三农问题,又热情传播主流正能量,书写引领“
期刊
刘涛此人,其生也晚。他若生在晚清,必是康梁门下,做一番维新保皇的大事。再往前生两千年,生在汉代,他便是个经生,那就除了毛诗还有刘诗,或者《春秋》另出一部刘传。  我的意思是,刘涛的禀赋、根底、品性,其实都更近于古。如此一个古人生在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又做当代文学的批评,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认识刘涛,算来已有八年。他的文章其实并不曾多看,只看这个人,觉得端端正正正。没有飞扬浮躁,没有小机灵小
期刊
杨显惠在开始创作《夹边沟记事》的时候,面对着一个问题:如何用文学的方式呈现一段尚未被官方历史完全解密的历史?在现代分工完成之后,文学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本不应该再承担记录历史的责任。但是,当夹边沟劳改农场那段被有意尘封的历史以亲历者口述的形式触动着杨显惠的时候,他选择用文学的形式呈现这一段历史:“现在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当年的事件制造者有意把它封存起来,当年的生还者大都谢世,少数幸存者又
期刊
刁亦男指导的影片《白日焰火》荣膺2014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赢得了国外各大主流媒体的好评与影视界的广泛关注。这部投资甚微的中国电影缘何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轰动性的效应呢?众多的国内外电影专业人士将这部影片归为“黑色电影”一类,并将其与流行一时的侦探小说进行比照分析;一部分西方影评界普遍关注于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认为影片介于“政治与美学的维度之间”,并混有“社会主义纪实”的部分,是一幅典型的“中国肖
期刊
上篇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我先解一下题。这个题目是“到第二条河去游泳——从“梁庄”到“吴镇”,其实也是想谈谈我在写的这样一个作品,“云下吴镇”,这是我在《上海文学》连载时的题目,出版后书名将改为“神圣家族”。当然主要由李洱老师来谈。  这一路写下来,我经常在想,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小说?我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小说?一会儿听李洱老师来谈一谈。什么是文学呢?就是你对这个人非常迷恋,你对这样一
期刊
自从晚清“文学立科”以来,在过去百余年间的中国,大概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像当下这样“繁荣”——不仅每年都有数量十分巨大的批评文章与著作问世,而且一支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的“职业批评家”队伍还在不断地急速扩容。曾有论者指出,当代文学的危机不在创作,不在传播,而在阅读。尤其是在传统文学的部分门类中,甚至一度出现了“作者”多于“读者”的尴尬局面。在这一情形下,学界与文坛的“批评”热情高涨,自然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