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想象未来,致敬正义

来源 :都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接触到小说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小说中那些鲜活的人物,丰富的内容,缜密的逻辑和极大的想象空间……优秀的小说成为我生活里永远亮彩的一部分。小说看得多了便萌生了自己亲手创作一篇的想法,《如芒》这篇小说的创作灵感是我在疫情期间沉迷TVB警匪片时产生的,因为文字水平的有限和想象力的匮乏,这篇小说不是那么优秀。“如芒”二字取自“如芒在背”这个成语,如芒在背的感觉符合人物是卧底的职业设定“如芒”也可以理解为“像光芒一样”。
  小说的时间设定在2056年,设置这个时间点,一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未来感和神秘感,二是考虑到在当下背景安排故事情节会有诸多不合理性,设置在未来,刚好符合主人公的年龄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现实代入感。
  小说的大背景是:未来为了研究抗病毒的方法,许多机构都进行了人体实验,与此同时,有些国家也在暗中支持着一些采取极端的方法研究如何对抗新型病毒的机构。他们常常做出一些有悖于法律规定和人类伦理的事情,存活于黑暗却又盘根错节。这不仅仅是人类和病毒毒株的斗争,也是各方势力的斗争。
  这也是结合现在各国政治斗争产生的合理性想象,小说的背景设置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读者一开始是无法完全深入了解主人公的最直接接触的一般是小说背景,小说的背景是否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继续往下阅读。
  小说一共有三个主人公:何渠、臧子耀、伍兴,他们三人的关系就像是丝线一样斩不断,何渠和臧子耀是校友,是不对盘的对头,更是惺惺相惜的同伴,臧子耀和伍兴是失散的血亲,也是任务对象,何渠与伍兴先是任务对象关系,因为臧子耀的缘故,渐渐变成了兄弟的关系。故事情节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小说的主旨是致敬不会缺席的正义,致敬那些踽踽独行的隐蔽战线上的工作者,致敬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谊,致敬我们那些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
  作者简介:卢绵雯,女,2000年生,江蘇淮安人,现就读于运城学院法学专业。
其他文献
纵观诗坛,谁会想到在纪念百年新诗之际,除了一些占山为王的伪诗人和伪主义外,还有一些横踢马槽的狂妄之徒,更多的是一片混乱和芜杂,丑陋和放荡,荒唐和恶搞的无耻之境,令人生厌,而更为痛心的是,一些诗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些掌握话语权的要人还在推波助澜,更使乱象横生,混淆了人们对诗歌的真正认识。  诗坛泥沙俱下,坚持个性写作和主体价值写作的诗人愈来愈少,而诗人王立世却是个例外。  在生命旅程中坚守探索精
期刊
《张顺走了以后》是我第一次尝试小说创作,但在动笔之前已经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小说在处理故事性并不算强的非宏大题材方面应当如何入手?老实说,故事性对于读者来说一直拥有永不衰竭的魅力,但我思量再三,还是想尝试以非故事性的写作方向做一次努力。  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写下了《张顺走了以后》。这篇小说讲述了大学生张顺在暑假打工期间在串串店所遇的种种。令人暖心的左美美给他专门炒了一碗剩下的莜面,却被众人闲话
期刊
闲时我喜欢看电影,当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被震撼到了,于是自己也想尝试写一个类似主题的故事。  《阳光灿烂的日子》着重表现马小军经历青春的洗礼,省略他最后如何变成了和大家一样灰色的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故事则更像是一个寓言,着重展现导致小四杀死女同学所经受的无形压迫。  不同于两种电影的侧重,我在这篇小说里想更多地表现少年面对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差异的反应。库切曾说
期刊
王珂(东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著名诗评家):梁老师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我在做关于诗歌的一个全球性的访谈调查,以便给后代和研究者留下一些音像资料。梁老师是老朋友,1980年代主编《城市文学》发过我的诗,尤其是发表了包括《城市天桥》在内的组诗,对我是重要的一首,显示了梁老师作为编辑的眼光。1991年我们在甘肃嘉峪关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年会上第一次见面,2014年和2017年又在重庆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
期刊
一  这是一部不合常规常理的有些异质的“我行我素”的长篇小说。但是,这又是一部写故乡、土地、人物、人性、自然、现实、历史和社会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仅朴素、简单、自由,而且快乐、忧伤、美丽的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哈达图》(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让我想起了著名女作家迟子建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对文学与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有知
期刊
面孔是我一直都喜欢的一个意象,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里总是有这样一幅景象:无边的平原上,巨大的面孔升起。这可能是一个梦,以一种恐怖的面貌出现,却并不恐怖。从此以后,在各种写作的尝试里,我便致力于去展现一个人或某个人的面孔。《面孔》就是在这样一种情绪下产生的,当然,简单来看,这和那个“面孔”的恐怖景象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可是,一个不可知的图景和脑海里的虚构,并不一定就需要什么确切的联系。  在小说
期刊
十六岁那年,我第一次见到海,那次旅行,我们住在民宿里,想象中高贵的鲍鱼像白菜般堆在桌上,我并不觉得好吃。我们穿着泳衣从村子里走到海边,我们扑进海里,海水咸得要死。与山崖上那块石碑合影要花钱,同行的人都没有合影的意思。我们花钱坐船在离岸不远的地方转了转,每个人紧抓着船边张大嘴笑,还没十分钟,我们又回到了石头滩上。  《乔江》这篇小说源于一则新闻,台风过后,渔村的海滩上发现一具渔夫的尸体。我把这个新闻
期刊
人总有什么想表达的东西,可我却不善言辞。  我喜欢写小说,我想表达一些东西,将我平日不说的话和一些想说的话在文章中展示出来。通过我的视角,我观察事物的角度去讲述一些故事。我的文学功底不够,我尽可能地去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去还原一件事的经过。对于小说的一些技法我不是很会用,文字功底也不够,不过我想我能真实地展示出一些东西,让小说人物贴近生活或许也是可以的。  我和家人去一个养牛的山头回来之后,我萌生了
期刊
文学于我而言,有着太深的意义。它给了我莫大的慰藉,犹如孤单寒夜里的灯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文学。我被那些文字的力量所深深震撼,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读得越多,思考得越多,終于,也开始动笔了。  小说不仅仅是讲故事这么简单。在创作过程中,小说与生活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慢慢显露在我眼前。小说固然依靠着情节,刻画出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这些都是虚构的,但一定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来
期刊
《书桌前的西西弗斯》这篇小说诞生于公元2020年,一个先锋不再的年代,一个文字实验不再盛行的年代,在这样一个人们几乎要与手机合为一体的碎片化阅读的年代,为什么并没有那样多的碎片化的小说呢?  当我去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也从小说主人公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我用键盘创造了属于他的世界,他在那个世界里面也在创造我。我感受到他的自我在克制本我,他的超我在挤压自我,他想做到更多,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