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公关行业来说,不仅仅是客户利益的“保卫战”,更应该是为自身声誉而战的“公关保卫战”
每年公关形势最严峻的时刻莫过于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商家忐忑不安,公关赤膊上阵,已成业内“公开的秘密”。每临3·15,客户“负面”消息随时可能爆发。公关公司不得不制定各种危机预案,不得不“制造”大量正面信息投放,不得不在政府、媒体、消费者组织之间斡旋……一切为了维护客户品牌声誉,或者帮助客户藏匿劣迹或规避媒体的曝光和追击。
央视3·15晚会作为媒体曝光的风向标,更是“公关”的“重中之重”。据说,晚会节目组每年都会选择10多个“潜在目标”,因为各种关系和原因,“潜在目标”会不断减少,最终落下来的就是几个“倒霉的孩子”。这便是大家的公关点。而公关公司则找关系捅路子拼本事,决不让自己的客户成为“倒霉的孩子”。这就是国内公关界的“3·15现象”,或者说年年发生的“公关保卫战”。
在这场“保卫战”中,获取情报成为公关公司首要目标和责任。春节年味尚未散去,公关人便进入“状态”,先是沟通北上广电视台及门户网站,再是质检媒体和一线都市报纸,还有消协、质检等部门,其实就是“情报战”,打探消息摸敌情,个中情节故事好似惊险“谋战片”。
但是,无论公关如何尽力尽责,甚至花钱买平安,“倒霉的孩子”总要降临,今年最倒霉的当数双汇火腿肠,很悲惨很血腥。声势浩大的双汇瘦肉精万人道歉大会,引起民众义愤网友逆反,舆论一边倒,抨击这是“一场戏弄民意的闹剧”。
公关的悲剧来了,整个行业为此承受着巨大压力。本来双汇信任度几乎降至冰点,实施危机公关,无可厚非,但在3·15的语境下,危机公关的招儿大打折扣,任何疏漏和矫情都可能弄巧成拙。随着3·15晚会落下帷幕,许多公关公司如释重负:“我们的客户没有一个被曝光!”细细思量,其实这不意味着公关公司本身资源和能力有多强大,核心还是所服务的客户比较“靠谱”。在很大程度上,公关公司更应该感谢客户产品可信,感谢他们的职业操守,庆幸自己找到了“靠谱”的客户。
危机公关不是“丑闻消音器”。与其费尽心机年年打“保卫战”,不如从客户端开始把好第一关——公关选择“靠谱”客户,而不是总“被选择”。某著名公关老总如斯坦言:“对于那些负面不断的企业寻求铲事类的公关服务和合作大单,不论对方开价多少,我们的回答应该是NO。”但令人忧心的现实是,不少公关公司“饥不择食”,还一味听命于客户,轻信于客户,甚至利令智昏,失去基本社会责任和道德的判断力。
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3·15的特定时刻,公关公司的第一要务是做好顾问角色,同时擦亮自己的公关品牌,做事有法律和道德底线,坚守公众利益至上,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受人景仰。“3·15现象”对中国众多商家来说,像是一场“看上去很美”的整风运动;对公关行业来说,不仅仅是客户利益的“保卫战”,更应该是为自身声誉而战的“公关保卫战”,同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住自己的体面“饭碗”。这就是当下中国公关公司的难点和挑战,也是考验和机遇。
每年公关形势最严峻的时刻莫过于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商家忐忑不安,公关赤膊上阵,已成业内“公开的秘密”。每临3·15,客户“负面”消息随时可能爆发。公关公司不得不制定各种危机预案,不得不“制造”大量正面信息投放,不得不在政府、媒体、消费者组织之间斡旋……一切为了维护客户品牌声誉,或者帮助客户藏匿劣迹或规避媒体的曝光和追击。
央视3·15晚会作为媒体曝光的风向标,更是“公关”的“重中之重”。据说,晚会节目组每年都会选择10多个“潜在目标”,因为各种关系和原因,“潜在目标”会不断减少,最终落下来的就是几个“倒霉的孩子”。这便是大家的公关点。而公关公司则找关系捅路子拼本事,决不让自己的客户成为“倒霉的孩子”。这就是国内公关界的“3·15现象”,或者说年年发生的“公关保卫战”。
在这场“保卫战”中,获取情报成为公关公司首要目标和责任。春节年味尚未散去,公关人便进入“状态”,先是沟通北上广电视台及门户网站,再是质检媒体和一线都市报纸,还有消协、质检等部门,其实就是“情报战”,打探消息摸敌情,个中情节故事好似惊险“谋战片”。
但是,无论公关如何尽力尽责,甚至花钱买平安,“倒霉的孩子”总要降临,今年最倒霉的当数双汇火腿肠,很悲惨很血腥。声势浩大的双汇瘦肉精万人道歉大会,引起民众义愤网友逆反,舆论一边倒,抨击这是“一场戏弄民意的闹剧”。
公关的悲剧来了,整个行业为此承受着巨大压力。本来双汇信任度几乎降至冰点,实施危机公关,无可厚非,但在3·15的语境下,危机公关的招儿大打折扣,任何疏漏和矫情都可能弄巧成拙。随着3·15晚会落下帷幕,许多公关公司如释重负:“我们的客户没有一个被曝光!”细细思量,其实这不意味着公关公司本身资源和能力有多强大,核心还是所服务的客户比较“靠谱”。在很大程度上,公关公司更应该感谢客户产品可信,感谢他们的职业操守,庆幸自己找到了“靠谱”的客户。
危机公关不是“丑闻消音器”。与其费尽心机年年打“保卫战”,不如从客户端开始把好第一关——公关选择“靠谱”客户,而不是总“被选择”。某著名公关老总如斯坦言:“对于那些负面不断的企业寻求铲事类的公关服务和合作大单,不论对方开价多少,我们的回答应该是NO。”但令人忧心的现实是,不少公关公司“饥不择食”,还一味听命于客户,轻信于客户,甚至利令智昏,失去基本社会责任和道德的判断力。
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3·15的特定时刻,公关公司的第一要务是做好顾问角色,同时擦亮自己的公关品牌,做事有法律和道德底线,坚守公众利益至上,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受人景仰。“3·15现象”对中国众多商家来说,像是一场“看上去很美”的整风运动;对公关行业来说,不仅仅是客户利益的“保卫战”,更应该是为自身声誉而战的“公关保卫战”,同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住自己的体面“饭碗”。这就是当下中国公关公司的难点和挑战,也是考验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