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亦旧亦新”的特点。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回溯-提升”教学法的有效性,主要彰显在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上,把具有思想性和理论性的“问题”和“历程”作为课程的“纲”之“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效性;回溯-提升教学法
一、“纲要”与“中学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
就历史知识而言,《纲要》中的许多内容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对主要的历史进程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已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纲要》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从更为宽广的视角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趋势,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
《纲要》与《中学历史》既存在着的种种联系,具有延续性和连贯性,也有着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须实现二者有效衔接。
首先,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突出各阶段教学重点与目标。中学阶段历史学习不论从性质还是其特点来看与《纲要》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二者的衔接,将之放在一个完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的框架之下,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其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避免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和维持学习兴趣。将《纲要》视为中学历史的重复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成为一个普遍的误解。
再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用于实现认知的升华。由于考试机制的滞后,中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认知能力的局限,这些任务只能在大学阶段完成,因此做好二者衔接,不仅是对中学教育的发展和补充,也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提升与升华。
笔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专任教师,已经教授过几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受到教学前辈启发,发现“回溯-提升”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新颖且能有效的达到以上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二、 “回溯-提升”教学法的内容和操作路径
“回溯-提升”教学法的付诸实践,可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上,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定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新框架中,并由此帮助学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演进的主脉,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在微观上,突出“问题意识”,在问题引领下“回溯”,在问题引领下“提升”。通过“回溯”,快速掠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知识点,以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通过“提升”,扩展学生的视野,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有科学头脑、有仁厚胸怀、有爱国情愫的复合型人才。
其中,宏观上突破课程划分界限,统一规划,形成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内容;
根据“05方案”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服务,相同的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的现象较多。所以,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打破课程划分的局限,形成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宏观教学体系。
如果说宏观上的”回溯-提升”教学法重在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程”,那么微观上的”回溯-提升”教学法则主要致力于突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问题”。
在统一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内容的宏观教学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已实现了初步的“取舍”,而在明确各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时,对教材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把教材内容分解为“精读”、“少讲”、“不讲”等不同 “等级”,“区别对待”,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内容。其中,对于理论精髓和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基本问题要精读,一定要讲透、讲通、讲出味道,让学生有“嚼头”,从而引发学生的自觉思考。这样一来,理论教学既能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一些发散性的具有张力感的如下问题:
鸦片战争与中国最初的现代化洋务运动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盛衰荣辱之间如此紧凑的衔接?“康雍乾盛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盛世”?为什么一个拥有四亿之众的偌大帝国竟然打不过远涉重洋而来的几千名英国水兵?如何看待和评价清朝的闭关政策?
这些内容,中学课本或多或少有所触及,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维链和知识链。因此,问题提出后,很快收到一箭多雕之效:一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已有史学知识的有限性和非整体性;二是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求解答案的渴望和思考问题的冲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回溯-提升”教学法的意义
“回溯-提升”教学法做大的意义在于转变了观念,进一步明确和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具体地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以传授学生某种“理论本本”为最终目的,而应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做人的基本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辨世界的发展变化,中国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思考和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材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我们以前的教学,习惯地是以教材为本、以老师为本、以宣教为本,而不是更多更好地以学生为本。这种教学理念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是“教与学两张皮”,普遍存在吸引力不强的根源所在。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归位到学生的自身发展上来,才可能真正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正确的教学理念,该课程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娟,刘翔.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衔接的可行性[J].学理论,2011(36).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效性;回溯-提升教学法
一、“纲要”与“中学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
就历史知识而言,《纲要》中的许多内容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对主要的历史进程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已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纲要》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从更为宽广的视角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趋势,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
《纲要》与《中学历史》既存在着的种种联系,具有延续性和连贯性,也有着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须实现二者有效衔接。
首先,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突出各阶段教学重点与目标。中学阶段历史学习不论从性质还是其特点来看与《纲要》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二者的衔接,将之放在一个完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的框架之下,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其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避免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和维持学习兴趣。将《纲要》视为中学历史的重复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成为一个普遍的误解。
再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用于实现认知的升华。由于考试机制的滞后,中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认知能力的局限,这些任务只能在大学阶段完成,因此做好二者衔接,不仅是对中学教育的发展和补充,也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提升与升华。
笔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专任教师,已经教授过几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受到教学前辈启发,发现“回溯-提升”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新颖且能有效的达到以上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二、 “回溯-提升”教学法的内容和操作路径
“回溯-提升”教学法的付诸实践,可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上,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定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新框架中,并由此帮助学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演进的主脉,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在微观上,突出“问题意识”,在问题引领下“回溯”,在问题引领下“提升”。通过“回溯”,快速掠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知识点,以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通过“提升”,扩展学生的视野,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有科学头脑、有仁厚胸怀、有爱国情愫的复合型人才。
其中,宏观上突破课程划分界限,统一规划,形成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内容;
根据“05方案”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服务,相同的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的现象较多。所以,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打破课程划分的局限,形成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宏观教学体系。
如果说宏观上的”回溯-提升”教学法重在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程”,那么微观上的”回溯-提升”教学法则主要致力于突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问题”。
在统一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内容的宏观教学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已实现了初步的“取舍”,而在明确各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时,对教材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把教材内容分解为“精读”、“少讲”、“不讲”等不同 “等级”,“区别对待”,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内容。其中,对于理论精髓和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基本问题要精读,一定要讲透、讲通、讲出味道,让学生有“嚼头”,从而引发学生的自觉思考。这样一来,理论教学既能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一些发散性的具有张力感的如下问题:
鸦片战争与中国最初的现代化洋务运动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盛衰荣辱之间如此紧凑的衔接?“康雍乾盛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盛世”?为什么一个拥有四亿之众的偌大帝国竟然打不过远涉重洋而来的几千名英国水兵?如何看待和评价清朝的闭关政策?
这些内容,中学课本或多或少有所触及,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维链和知识链。因此,问题提出后,很快收到一箭多雕之效:一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已有史学知识的有限性和非整体性;二是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求解答案的渴望和思考问题的冲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回溯-提升”教学法的意义
“回溯-提升”教学法做大的意义在于转变了观念,进一步明确和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具体地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以传授学生某种“理论本本”为最终目的,而应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做人的基本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辨世界的发展变化,中国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思考和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材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我们以前的教学,习惯地是以教材为本、以老师为本、以宣教为本,而不是更多更好地以学生为本。这种教学理念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是“教与学两张皮”,普遍存在吸引力不强的根源所在。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归位到学生的自身发展上来,才可能真正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正确的教学理念,该课程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娟,刘翔.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衔接的可行性[J].学理论,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