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蜇体内水分含量极大,捕捞上岸的海蜇如不及时处理,
会很快变质,变成一泡水渍,像热天里的冰块一样“化掉了”。
就在男人们紧张地忙于出海作业和“盘海蜇”的时候,我们看见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正在龙王庙前的山崖下焚香叩拜。她们的对面,是一座小小的“胡仙洞”,里面供奉着笑容慈祥的胡仙爷爷和胡仙奶奶。依从古训,仙人岛的女人不能与男人一同出海,她们只能留在岸上,翘首期盼出海打渔的男人们平安归来。如果说高高在上的龙王让她们只能仰望,那么这从人间起步修炼得道的胡仙,让她们觉得可以倾吐微小的心声和祈愿。她们在此焚香、祈祷,而身披红袍的小小仙人端坐洞中,带给了女人们经年的慰藉。
在盘海蜇的这些日子里,女人们也都在忙碌着。紧跟在盘海蜇的工序之后,由女人们接手完成了第二道更为重要的步骤:矾海蜇。
虽然自小生活在海边,但是一直长到十几岁,我才知道我吃了无数次的海蜇皮,原来只是“皮”而已。它真实的模样与我的认知相距甚远。
那时候,我外祖母家住在盖州县城,距离海边20多里路程。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去那里小住。有一年正值暑假将尽,舅舅和他的两个朋友骑着摩托车,从海边拉回一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袋口打开,倒出来两只磨盘大小的东西,肉皮冻一样盘在那里。舅舅说是海蜇。我伸出食指小心地碰了碰,认为他在骗我。为了让我相信他不是骗子,舅舅耐心地给我讲了半天,但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这一只庞然大物,并不需要用刀切割,也不需要用什么重物压紧,就可以变成鸡蛋饼那么薄薄的一张海蜇皮。我让舅舅把它变成海蜇皮给我看,舅舅搓搓手说,那也太麻烦了,新鲜着吃多好啊!
20年后,到了仙人岛,我才得以确信,舅舅当年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因为海蜇体内水分含量极大,捕捞上岸的海蜇如不及时处理,会很快变质,变成一泡水渍。用仙人岛村民们的说法是,像热天里的冰块一样“化掉了”。
在紧邻海滩的岸上,有一片用沙石垫出水泥抹就的高台,上面砌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水泥池。水泥池并不大,也就1.5到2米见方,深1.2米左右。水泥池边每隔一小段距离,放置有一个倒扣的荆条筐,筐上面搭了木板,这就是妇女们腌制海蜇的操作台。从马车上搬下来的海蜇在这里被分解成蜇身和蜇头,然后冲洗干净。事先将矾和盐按一定比例配制完毕,然后在池里铺一层海蜇,撒一层矾和盐,如是铺满大半个池子后,向池中注入清水。这些矾盐混合物会迅速析出海蜇体内的水分。三天后,从池中捞出海蜇,第一道工序完成,是为“一矾”。
这样的步骤需要重复三次,即所谓的“三矾三腌”。经过三矾处理后的海蜇,色泽晶莹,富有弹性和光泽,口感脆嫩柔韧。凉拌蜇皮白菜心和凉拌蜇皮黄瓜丝是营口人最爱的两道家常菜。近年来,仙人岛出产的蜇皮更是远销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
人说行行出状元,矫淑英大姐就是矾海蜇方面的行家。每年八九月份,矫大姐的临时办公室开始进驻仙人岛。作为海蜇行业里远近闻名的“大姐大”,她不仅做海蜇收购和加工生意,还要到各个加工海蜇的私营工厂和作坊做技术指导。据她介绍,海蜇的腌制技术很有讲究,最主要的就是矾盐比例和用量控制。如果在此过程中用矾过量,或者受热和阳光曝晒,加工出来的蜇皮会酥碎崩裂。这种成品不仅没有优质蜇皮应有的柔韧口感,甚至拿在手中抖动就会自动碎开,这种现象称为“酥矾”。
还有的加工厂因急于出售以及增加份量,让只经过两道腌制工序的蜇皮流入销售环节。这种“二矾蜇皮”厚薄不匀,胶质层内尚有白色腐卤状的未凝固部分。甚至,有的厂主为节约成本,用铁矾腌制蜇皮,这样的成品蜇头内会留有铁锈般的暗褐色,外表皱而软,闻之腥味浓烈,食之不仅口感差,还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
与我们此前先入为主的理解不同,仙人岛渔民们所说的“海蜇”,实际上通常是单指海蜇中产量较少、价格昂贵的一种:绵蜇。而另一种产量大、价格低的品种,他们通常称之为“沙海蜇”或者“沙蜇”。
沙蜇的体型比绵蜇大得多,也是海洋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水母,通常直径在1米左右,而最大的绵蜇直径也不会超过50厘米。要知道,海蜇的名字中之所以有个“蜇”字,在于其分布在口腕部的刺细胞内含有毒素。沙蜇刺细胞内的毒素很高,人被其蜇伤后,皮肤肿痛甚至溃烂,严重时可致人死亡。经矾盐腌制后,这些毒素得以分解,因而可以食用。而绵蜇的刺细胞内是几乎无毒的。成品绵蜇皮和沙蜇皮也很容易区分:沙蜇皮通身白色,而绵蜇皮的白色胶质里含有丝线状分布的暗红色。
经矫大姐这一说,我才恍然记起,早年餐桌上的海蜇皮确实都是伴有红丝的,滋味甘美。而近年无论是在餐馆还是自己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蜇皮,大多是白色,没有红丝,再也吃不出当年的鲜美滋味。我一直以为这是自己成年后味蕾退化的缘故,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而正是由于营养价值、口感和产量等因素,绵蜇的价格普遍高于沙蜇,前者单价约为后者的四到五倍。至于辽东湾内人工放流的海蜇幼苗,均为绵蜇。
眼下,仙人岛的海蜇产业不仅是岛上原住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更吸引了大批外来者前来岛上淘金。每年当此时节,从山东、河北、天津等地赶来的商旅、渔民和务工者,让这个平日里安宁静谧的海岛渔村陡然变得喧闹起来,村街两旁的旅馆和餐厅也随之应运而生。待到海蜇捕捞期结束,他们又像潮水般哗然退去。
但还是有一些人留了下来。在这些加工海蜇的水泥池后边,住着从黑龙江迁来的一家四口人。他们正是这片足有近千平方米海蜇加工场地的主人。1992年,身为一家之长的单老伯还正值盛年,带着老伴和年方20岁的女儿迁居到仙人岛。那时候,他们简陋的居所前边,只有一方小院。单老伯是伤残军人,右腿行动不便,无法像其他男人那样下海捕鱼。在自家门前,他一点点扩展修建起这个偌大的场院。随着海蜇产业的发展,单家院子前边的水泥池已经砌筑了200多个,每年单出租这些水泥池以及用以堆放蜇皮成品的场地,就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转眼间20年过去,单老伯的老伴已于年前离世,女儿则在岛上嫁人生子,步入中年。看上去,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实自在,与这里的多数原住民没有什么区别。
神秘、柔软、灵动的海蜇,在《本草纲目》中被药圣李时珍形容为“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蛇沉”的古老物种,就这样悄然改变着一个曾经荒瘠的小岛,书写了一场又一场与之交叉的人生往事。
会很快变质,变成一泡水渍,像热天里的冰块一样“化掉了”。
就在男人们紧张地忙于出海作业和“盘海蜇”的时候,我们看见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正在龙王庙前的山崖下焚香叩拜。她们的对面,是一座小小的“胡仙洞”,里面供奉着笑容慈祥的胡仙爷爷和胡仙奶奶。依从古训,仙人岛的女人不能与男人一同出海,她们只能留在岸上,翘首期盼出海打渔的男人们平安归来。如果说高高在上的龙王让她们只能仰望,那么这从人间起步修炼得道的胡仙,让她们觉得可以倾吐微小的心声和祈愿。她们在此焚香、祈祷,而身披红袍的小小仙人端坐洞中,带给了女人们经年的慰藉。
在盘海蜇的这些日子里,女人们也都在忙碌着。紧跟在盘海蜇的工序之后,由女人们接手完成了第二道更为重要的步骤:矾海蜇。
虽然自小生活在海边,但是一直长到十几岁,我才知道我吃了无数次的海蜇皮,原来只是“皮”而已。它真实的模样与我的认知相距甚远。
那时候,我外祖母家住在盖州县城,距离海边20多里路程。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去那里小住。有一年正值暑假将尽,舅舅和他的两个朋友骑着摩托车,从海边拉回一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袋口打开,倒出来两只磨盘大小的东西,肉皮冻一样盘在那里。舅舅说是海蜇。我伸出食指小心地碰了碰,认为他在骗我。为了让我相信他不是骗子,舅舅耐心地给我讲了半天,但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这一只庞然大物,并不需要用刀切割,也不需要用什么重物压紧,就可以变成鸡蛋饼那么薄薄的一张海蜇皮。我让舅舅把它变成海蜇皮给我看,舅舅搓搓手说,那也太麻烦了,新鲜着吃多好啊!
20年后,到了仙人岛,我才得以确信,舅舅当年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因为海蜇体内水分含量极大,捕捞上岸的海蜇如不及时处理,会很快变质,变成一泡水渍。用仙人岛村民们的说法是,像热天里的冰块一样“化掉了”。
在紧邻海滩的岸上,有一片用沙石垫出水泥抹就的高台,上面砌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水泥池。水泥池并不大,也就1.5到2米见方,深1.2米左右。水泥池边每隔一小段距离,放置有一个倒扣的荆条筐,筐上面搭了木板,这就是妇女们腌制海蜇的操作台。从马车上搬下来的海蜇在这里被分解成蜇身和蜇头,然后冲洗干净。事先将矾和盐按一定比例配制完毕,然后在池里铺一层海蜇,撒一层矾和盐,如是铺满大半个池子后,向池中注入清水。这些矾盐混合物会迅速析出海蜇体内的水分。三天后,从池中捞出海蜇,第一道工序完成,是为“一矾”。
这样的步骤需要重复三次,即所谓的“三矾三腌”。经过三矾处理后的海蜇,色泽晶莹,富有弹性和光泽,口感脆嫩柔韧。凉拌蜇皮白菜心和凉拌蜇皮黄瓜丝是营口人最爱的两道家常菜。近年来,仙人岛出产的蜇皮更是远销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
人说行行出状元,矫淑英大姐就是矾海蜇方面的行家。每年八九月份,矫大姐的临时办公室开始进驻仙人岛。作为海蜇行业里远近闻名的“大姐大”,她不仅做海蜇收购和加工生意,还要到各个加工海蜇的私营工厂和作坊做技术指导。据她介绍,海蜇的腌制技术很有讲究,最主要的就是矾盐比例和用量控制。如果在此过程中用矾过量,或者受热和阳光曝晒,加工出来的蜇皮会酥碎崩裂。这种成品不仅没有优质蜇皮应有的柔韧口感,甚至拿在手中抖动就会自动碎开,这种现象称为“酥矾”。
还有的加工厂因急于出售以及增加份量,让只经过两道腌制工序的蜇皮流入销售环节。这种“二矾蜇皮”厚薄不匀,胶质层内尚有白色腐卤状的未凝固部分。甚至,有的厂主为节约成本,用铁矾腌制蜇皮,这样的成品蜇头内会留有铁锈般的暗褐色,外表皱而软,闻之腥味浓烈,食之不仅口感差,还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
与我们此前先入为主的理解不同,仙人岛渔民们所说的“海蜇”,实际上通常是单指海蜇中产量较少、价格昂贵的一种:绵蜇。而另一种产量大、价格低的品种,他们通常称之为“沙海蜇”或者“沙蜇”。
沙蜇的体型比绵蜇大得多,也是海洋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水母,通常直径在1米左右,而最大的绵蜇直径也不会超过50厘米。要知道,海蜇的名字中之所以有个“蜇”字,在于其分布在口腕部的刺细胞内含有毒素。沙蜇刺细胞内的毒素很高,人被其蜇伤后,皮肤肿痛甚至溃烂,严重时可致人死亡。经矾盐腌制后,这些毒素得以分解,因而可以食用。而绵蜇的刺细胞内是几乎无毒的。成品绵蜇皮和沙蜇皮也很容易区分:沙蜇皮通身白色,而绵蜇皮的白色胶质里含有丝线状分布的暗红色。
经矫大姐这一说,我才恍然记起,早年餐桌上的海蜇皮确实都是伴有红丝的,滋味甘美。而近年无论是在餐馆还是自己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蜇皮,大多是白色,没有红丝,再也吃不出当年的鲜美滋味。我一直以为这是自己成年后味蕾退化的缘故,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而正是由于营养价值、口感和产量等因素,绵蜇的价格普遍高于沙蜇,前者单价约为后者的四到五倍。至于辽东湾内人工放流的海蜇幼苗,均为绵蜇。
眼下,仙人岛的海蜇产业不仅是岛上原住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更吸引了大批外来者前来岛上淘金。每年当此时节,从山东、河北、天津等地赶来的商旅、渔民和务工者,让这个平日里安宁静谧的海岛渔村陡然变得喧闹起来,村街两旁的旅馆和餐厅也随之应运而生。待到海蜇捕捞期结束,他们又像潮水般哗然退去。
但还是有一些人留了下来。在这些加工海蜇的水泥池后边,住着从黑龙江迁来的一家四口人。他们正是这片足有近千平方米海蜇加工场地的主人。1992年,身为一家之长的单老伯还正值盛年,带着老伴和年方20岁的女儿迁居到仙人岛。那时候,他们简陋的居所前边,只有一方小院。单老伯是伤残军人,右腿行动不便,无法像其他男人那样下海捕鱼。在自家门前,他一点点扩展修建起这个偌大的场院。随着海蜇产业的发展,单家院子前边的水泥池已经砌筑了200多个,每年单出租这些水泥池以及用以堆放蜇皮成品的场地,就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转眼间20年过去,单老伯的老伴已于年前离世,女儿则在岛上嫁人生子,步入中年。看上去,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实自在,与这里的多数原住民没有什么区别。
神秘、柔软、灵动的海蜇,在《本草纲目》中被药圣李时珍形容为“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蛇沉”的古老物种,就这样悄然改变着一个曾经荒瘠的小岛,书写了一场又一场与之交叉的人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