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与预警的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通过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学校、院系等三级评估体制,从社会就业环境、高校大学生就业组织工作、高校办学质量、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毕业生自身状况和就业心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评估体系,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的,结合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从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就业心态、专业设置、学生质量、诚信教育等方面形成预警机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不公平、就业不诚信等现实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高校合理办学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评估;预警;思考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将高校办学效率和办学效益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联系起来,从社会就业环境、高校大学生就业组织工作、高校办学质量、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毕业生自身状况和就业心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评估体系,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的,结合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从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就业心态、专业设置、学生质量、诚信教育等方面形成预警机制。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完善,促进社会上用人观和就业观的良好转变,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分析
  
  为了使高校毕业生重复就业,政府除了努力营造外部经济社会环境与就业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衡量标准,以此来促进高校调整学科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毕业生素质,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1]。评估,是指按照明确的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的行为,特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定和估价的综合性的技术经济管理工作。正是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自身的发展,关系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和使用,关系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所以,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完备、公正、合理、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就业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原则
  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在适用对象上,既要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普遍性,又要顾及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的特殊性。要着力于评价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既要直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建立就业评估体系,必须按照就业工作的实际实施过程,并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思路。
  (1)就业工作和就业质量结合。分析高校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现状,不仅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评估,结合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预警机制。更重要的是通过就业工作评估,推动就业组织、指导和服务,进而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社会、高校、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四者共赢。
  (2)静态统计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工作效益,不仅注重静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同时注重不同年级、毕业前后的跟踪比较分析,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和实际问题,为大学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3)综合评估和专题讨论相结合。不仅从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就业心态、专业设置、学生质量、诚信教育等方面,结合就业评估与预警机制,综合讨论高校毕业生工作。同时,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市场、专业结构等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分析。
  2.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内容
  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工作职责。评估主要侧重在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绩效进行考核,包括:高校重视就业工作程度、就业工作硬件环境建设、就业工作软环境建设、就业工作实效、创新与特点等,见表1。
  3.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途径
  从国内外高校就业工作评估看,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强调的是教育系统内部或高校自身的评估,注重就业工作开展的情况和绩效,而国外更多的是社会评估,更加关注社会职业的发展和就业率情况[2,3]。
  从高校自身评估看,我国更加重视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情况。因为自己评估自己的工作,和社会相对脱节。所以,我国现行就业率评估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但是就业率统计中的“注水”、“缩水”现象普遍存在,就业率统计指标口径狭窄、对就业质量重视不足、过分重视初次就业率等弊端使得评估远离客观公正的轨道。
  从社会评估的角度看,更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从就业质量考虑,包括:工作稳定性、工作收益、薪水、工作满意度、工作单位性质等;从人才需求上看,包括:那些是热门专业、那些是冷门专业、那些是新兴专业等;从就业公平上看,包括男女就业比较、就业限制、就业环境、就业市场等。
  所以说,完整的就业评估体系,应该是包括高校自身评估和社会评估的综合体系,要客观的认识高校就业工作,同样要通过高校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评价。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而预警系统有助于减少社会经济活动的剧烈波动,降低政府宏观调控成本,因此建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的基本原则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关键在于“预”字。即预测未来几年高校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供求、就业流动、就业结构调整状况、就业思想动态、就业率等大体趋势,增强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项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有效减少结构性失业,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越来越灵活,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广,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在建立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过程中,高校、政府和社会都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努力[4]。
  (1)高校办学特色与服务地方经济相协调。高校的办学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等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随时掌握全国各地最近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了解各高校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最新信息,及时对所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监测报告,确保制订的办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高校应在深入进行市场研究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根据目标市场的要求做好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全力塑造自身品牌。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确立了“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冶金等行业需求和长三角等地区地方经济需要,力求办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以特色创品牌、树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从而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协调。一是要深入调研跟踪市场。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要随时掌握市场需求,深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将其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对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之,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三是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3)就业指导服务与毕业生就业意愿相协调。从毕业生就业思想动态上进行评估预警是保证人才作用发挥的关键,是保证就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一要以在校生择业倾向及就业意向调查为基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契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二要准确掌握各时期毕业生就业和未就业状态,加强对毕业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三要建立专业的心理救助队伍,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反馈、早干预”。
  2.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的主要内容
  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的,从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评估体系中得出的有关数据和情况,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及其应对的办法,从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就业心态、专业设置、学生质量、诚信教育、纠缠安全等方面形成预警机制[5]。
  (1)制度预警机制:要建立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就业法规调控劳动力流向,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市场预警机制:毕业生就业市场包括学校市场和社会市场。在当前高校或全国各地区举办的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市场最大的缺陷就是社会需求信息不足,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出发,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保证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和竞聘机会,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下就业。
  (3)信息网络预警机制:信息网络建设也就是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的建设。要构建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网,加强毕业生质量跟踪,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关系,并从反馈的情况中分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4)思想动态预警机制:学校在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过程中,要强化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敢于吃苦的品质,转变择业观念,要把择业观教育贯穿到人学教育、思想教育、教学工作、毕业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始终。要帮助学生树立全方位就业、先就业、后发展、自主创业、敢于竞争、面向基层和艰苦地区的意识。要将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选择合理的期望值。
  (5)专业预警机制:学校要处理好规模、效益与质量,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设置的专业要与市场接轨,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预测,建立合理的专业设置调节机制,并注意热中有冷,现实与长远相结合,既保证学校发展的利益,又能为社会输送所需的各类型人才。要拓宽专业面向,实现产销对路。在进行专业预警的过程中,对于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业,要压缩甚至分年度招生,对于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要积极引进师资,加大培养力度,保证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在社会各层面充分就业,避免盲目开设专业、大规模招生,不考虑毕业生将来如何就业的情况出现。
  (6)质量预警机制:人才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毕业后就业能力。在建立质量预警机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出人口的管理,放松人口关,狠抓出口关,保证毕业生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培养工作,增强社会应用。要树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让毕业生能一专多能,多一技之长。
  (7)诚信预警机制:论是用人单位还是高校、学生,都要有“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意识。要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用档案,实行毕业生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网上公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对弄虚作假、不守信用的一方进行道义制裁。以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8)就业安全预警机制:要注意就业环境变化对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心理落差,提高毕业生承受压力的能力,防范极端事例发生;要帮助毕业生克服阅历浅,适应复杂的社会情况,如预防非法传销、纠缠陷阱、就业欺诈等,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途径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以及对危机处理的应变能力,对即将出现的危机进行有效控制[6]。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能否产生积极的效果,关键要看预警实现的途径是否科学通畅,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市场需求预测模式。
  高校在招生计划制定前,都会十分重视相关专业的市场需求调查和专业前景预测,从而调整、完善专业建设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计划变化不如市场变化快的情况。为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长期人才战略和人才需求趋势上作出分析判断,引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在社会经济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中,针对产业群集聚和产业调整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人才需求预测。同时,对每年人才招聘和企业用工状况分行业进行一次评估,为高校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有效服务。只有形成“高校、政府、社会机构”三位一体、相互补充的长、中、短期相结合的人才市场需求预警机制,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才会更有针对性,政府人才使用的导向也会更明确,结构性失业的情况就会明显减少,“和谐就业”的进程就会加快。
  (2)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预警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一是在预警制度建设方面,要形成“高校、政府、社会机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操作可行。二是在就业信息统计方面,政府要完善就业统计制度,随时反映就业率的变化情况,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待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监督和评估体系。同时,应将就业率作为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宏观调控指标来对待,围绕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能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从而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反馈到高校专业设置和日常教学,是人才培养更加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
  (3)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应急预案。
  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通过启动应急预案,提高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达到迅速缓解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结合完善就业登记制度和就业统计分析体系、确定就业预警线、研究制定防范预案、确定应对措施。第一,建立就业信息收集分析系统。应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专家学者组成“地方经济发展机构”,及时、全面、准确地上传各地区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有关就业和失业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第二,建立应急解决就业问题的决策系统。应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应急解决失业问题的委员会,根据高校毕业生失业的严重程度,通过安排见习、减免税收、提供信贷、免费培训、推荐岗位、推动创业等多项政策措施,共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第三,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等,完善现有的就业、职业、失业等认定制度和保障制度,将大学毕业生纳入普通的劳动者一同对待,给予大学毕业生择业期的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万清祥,张延平,杨永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5):61-64.
  [2]宋华明,庄娱乐.新加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4):64-69.
  [3]高磊.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评估体系初探[J].国外高等教育,2004(2):123-125.
  [4]黄勇,王凌云.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5):155-157.
  [5]龚红果,张琳.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5):57-58
  [6]曹蓉玫.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建立[J].教育学术月刊,2008(9):47-49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编号:教思政司函〔2007〕49号);江西省教育厅2007年教改立项课题(编号:JXJG-O7-3-28);2006年江西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编号:06JY53);江西省教育厅2005年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编号:05ZD076)。
  
  作者简介:蔡海生(197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院教职工及其他爱心仁士捐赠给我院图书馆的图书越来越多。在这些捐赠的图书中,有一部分是闲置图书,也有一部分是非常珍贵的史料、手稿、实验记录,以及一些绝版图书,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我馆都非常重视。同时,赠书的利用率如何,赠书的价值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何有效地收集赠书资源,科学地管理赠书资源,使赠书资源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已成为我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柔性管理角度探讨,将心理学中的情感账户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情感账户经营方式的建议,优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增进师生感情,帮助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关键词】情感账户;柔性管理;学生工作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柔性管理是情感沟通的纽带。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均为“80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在内部管理上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这种介于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办学模式下党建工作如何开展是一个亟待探讨的新课题。本文以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創新探索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创新探索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当前的条件下,正显示出其蓬勃的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办学体制和模式创新的产物,受办学条件、管理体制等条件的限制,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独立学院和谐、健康和持续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正确认识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提高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拓宽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期刊
【摘要】克拉克·科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在对纽曼的传统大学观和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扬弃的前提下,从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大学职能观和大学规模观等方面颠覆了以往的任何大学观,重构的以多元化为灵魂的、经加州大学的教育实践证明的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大学观。   【关键词】多元化巨型大学观;颠覆;重构    克拉克·科尔(Clark·Kerr)是当代美国极富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不仅建立了一个
期刊
【摘要】随着实习的临近,很多同学对将来的实习与就业感到了困惑和迷茫,如何使同学们正确的面对实习与就业,帮助同学们从当前学习与将来就业的困惑中走出来,在本文中针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实习待就业;就业期望值;价值观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自2006年以来都达到了95%以上,就业点遍及北京、天津、广州、及河北省各大中城市,在和省内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深入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探讨企业对高校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判断金融危机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点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选择与大学生就业错位的矛盾及其原因,进一步探索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选择。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战略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困难的背景下,随着国际金
期刊
【摘要】全程化就业指导包含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内容;全程化就业指导分年级实施:大学一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意识;大学三年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学四年级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矿业类;全程化;就业指导;探索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受国际、国内条件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和谐、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就业形势的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引起各高校的重视。针对当前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指导    当前经济形势严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金融动荡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降低,需求减少,影响到
期刊
【摘要】本文以编写《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教材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符合高职专业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以培养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教学目的,在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实施项目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改革,探索出一条新时期高素质涉外导游“职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科学教育途径。  【关键词】导游;工作过程;教学;能力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