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时刻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在灰蓝色的空中,飘浮着
  如神降临
  我忘记了烈日的炙烤
  用相机不断地追逐着
  此刻的太阳,被一个艳丽的光圈环绕着
  美而虚幻
  我想起了一个比喻:时间的转盘
  它在慢慢转动
  上面还笼罩着一层温和的雾气
  铅灰色的云
  鸟羽般整齐地排列
  宽阔而完美
  它们轻轻扇动着丰腴的翅膀
  向光晕靠拢
  在盛夏非凡的时刻
  一棵乌桕树,其玲珑的身影
  同时进入了我的镜头
  我看到了日晕里一棵树的阴影
  那是我思想的黑枝条,几个世纪的
  每一根都伸向明亮的光
  我仿佛也步入了其中
  一个小时后,光晕慢慢隐退
  太阳也隐入了云层
  烏桕树的现实枝桠,又重新
  回到了自己的半空
其他文献
刘军 笔名楚些,1973年生,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河南省评协理事,《奔流》编委。出版有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散文集《城与乡》。曾获第二届杜甫文学奖。  从2018年第九期开始,《广西文学》散文新观察栏目将开启对90后散文作家的系列推举之旅。回首向来之萧瑟,近三年的时光里,散文新观察计推举70后散文作家十一名,这十一位作家不仅成为各自省份的中坚人物,也进入了当下散文的主力阵容。80后散文作家
期刊
1  几年前,我大学毕业,去到东省的一家医院面试。我大学学的专业是护理学,本科,又赶上男护士兴起的热潮,几乎没费多大精力,面试,笔试,操作考试,回学校等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接到医院试工的电话通知。我很忐忑地接了电话,人事科科长告诉我,我的考试很不理想,操作刚过及格线,笔试更差,都不到八十分。我听着就觉得没希望了。科长语气却转变了,说不过医院还是决定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明天去试工。我连连点头说好,心里想
期刊
沈娟娟 祖籍安徽,深圳市大鹏新区作家协会秘书长,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发表于《中国作家》《作品》《安徽文学》等刊物。  黎歌要来看陈岚。  黎歌的电话只有一句:我是黎歌,我要来看你。  陈岚半晌没音,最后从嗓子里蹦出来一个好。随之陈岚感到一阵阴冷,就像是有个幽灵正从某个角落扑来,不肯放过她。  黎歌的飞机十点到。  陈岚闭着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气吐出来,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见黎歌远远地走过来
期刊
去年初秋,我成了桂西北的一名山村教师。这里水源稀少,植被覆盖率低,一座座石山如同波涛般连绵起伏。而我所在的小学,就隐藏在山海里,它遥远、孤独,可是异常明亮,如同一颗被上苍遗忘的星,坠落到远离尘嚣的山野里。  因为有扶贫任务,教师需要亲自入户,和贫困户沟通,给他们帮助。可新修的村级公路,到了学校就是终点。其他地方都是细细的山路,它们像绳子一样,一圈圈箍在山腰上。这里的农户住得极其分散,隔几个山岭才有
期刊
老小区   在银川,有两处小区我很喜爱。一处唐徕小区,一处紫园小区。   两个小区都比较老旧。砖混结构,朴实略丑的外表。小区面积可不小,占据着银川城热闹地带的大片土地。土地面积大,绿化却不多,进了小区象征性的有点草皮,路旁几棵树,年久了,树冠大而树干粗壮。小区还算中心的地方一般会有个砖砌的花坛,春夏时节很应景的开五颜六色的花,都不高级,一看就是小时候奶奶家院子里长的花,心下立时感觉亲切暖煦。路过的
期刊
隆莺舞 1993年出生,广西靖西人,广西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写诗、小说。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民族文学》《滇池》《南方文学》等。  一  为了躲避债务,父母带我们逃离故乡。新居位于一片荒地,需从城里打的到乡镇,从乡镇雇几辆摩托车拉我们和行李。颠簸两个小时,到达。住处周围是一片树林,中间凸起一块小山坡,新居就在坡上,远远看去像一座森林里的城堡。  我们只有一户邻居。  父亲卸下行李,一个男人缓缓打
期刊
唐韧 曾在广西大学文学院任教,广西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有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发表于《上海文学》 《北京文学》 《红岩》《黄河》《广西文学》《读者》《杂文选刊》《红豆》《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四十多家省级及以上报刊,小说曾被《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作家文摘》转载。发表作品累计一百余万字。出版哲学短论与科学人文随笔《邻人的花园》(上海教育出版
期刊
一个人在他有生之年,除了短暂地离开故乡几年外,其余时间都厮守故土,这是有幸还是不幸?我全然不知。但这半辈子,我就这样死守在拉萨这个城,往小一点说,就是守着八廓街,再往更小处说,是生活在八廓街东头的阿罗群则院里。  或许,这正是我的悲哀吧!因为太过于熟悉,太沉溺于其间,才不会产生出游子对故乡的那份撕心裂肺的思念,没有相隔十万八千里之后的归心似箭,夜夜梦回故里的泪湿枕畔……碌碌地存活于其间,钝钝地感知
期刊
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按:指太平天国时期)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江一路两岸,石壁如此类者多。  ——清光绪九年(1883年)修《宁明州志》  一、孟卡祭画  起初什么也没有。只有晦暗的天际涌动着滚滚乌云,苍茫远山化为若有若无的一线墨绿。平日与世无争的明江也在暴雨的撕咬下,陡然膨胀了自己的身体;滔滔黄浆打着漩涡,冲决狭窄的河堤
期刊
张清华 1963 年10 月生,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等著作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四百余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