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xiaox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很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
  
  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很多。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年级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3 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04级2班,王诚等同学在五年级上期的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易”,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六年级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4 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2005级2班有一名学生龙亘,由于是他自身有了切实感受,他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见,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须知没有情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是缺乏人性光辉的。
  
  收稿日期:2009-02-28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增强语言实践量,学生才能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采用游戏这种全身性反应活动,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并能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游戏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批评,学会了接受,而且还展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个性得到了和谐健康的
期刊
【摘要】本文论证了培养情感素质,使学生尝试到认知价值的存在,体验智力劳动的意义,享受成功的幸福。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素质;培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面对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缺乏应有的热情,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语文教学的本身去找原因。今天的语文课就像解剖课,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存在着固有的情感因素。情感素质的培养是新课程的
期刊
思想品德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活动的目的。通过活动课,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考察学生的睿智,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动脑、动心、动手的真正做好一件事。通过活动慢慢地去触摸孩子真实的灵魂,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 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论证了了解国情,关注祖国命运的教学实践活动作用,关注社会、民生,积累调查经验。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1 指导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是设计本课的的理论支撑。利用多元智能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多元智能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社会人才的的方向。在教学中任何教给学生的内容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参与得以实践的。多元智能理论是
期刊
【摘要】政治课教学中的美育,要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要注重创设课堂的气氛美,增强政治教学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政治课;美育;进行到底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里的美指的是美育,美育决不是单纯依靠美术一门学科就能够承担全部内涵的,各个学科中都蕴含有美育的因素,各个学科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任,政治学科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的阅读与思考,教师正确认识“阅读与思考”在教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处理好;政治课教学;“阅读与思考”    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变化最大的是删除了原教材的“练习”,增加了“阅读与思考”和活动课。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阅读与思考”,提高教学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认为应该做
期刊
陶渊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隐士。“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俨然黔娄之风。有诗为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试想人家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尚能悠然自在,坐观夕阳,提着篮子采菊花,何等超然、洒脱!真的这样吗?    1 精彩的入仕     “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可是古来读书人的人生坐标。陶渊明可谓“学而优”了,北宋欧阳修就对他有过高度评价:“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
期刊
作者简介:李运妹,女,本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1994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师、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骨干教师等称号。  【摘要】更新备课观念,我们过去备课常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将其预置成“教学目标”强行灌输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期刊
【摘要】本文论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设计情景激发兴趣,创设环境激发想象、开拓领域训练思维、充实活动给成功喜悦。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通过描述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生活经历, 使我们能够读懂简单的人物传记, 扩大词汇量,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经历的描述, 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对象;表达方式    Module10 Life History Unit 2 He decided to be an actor.  Li Li  【Abstract】The des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