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等于美国化?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才是老虎
  
  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吗?
  美国名记者弗里德曼在他1999年的新书《新型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提出一个颇有见地的观点:"全球化的脸明显是美国人的脸。它长着米老鼠的耳朵,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苹果公司的电脑。"但是如果因而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却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并不是老虎。全球化才是老虎。但是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我们之所以最会骑老虎,是因为我们把它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
  美英两国专家学者近几年论述全球化的著作多如牛毛。它们的着眼点和论述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有些基本观点却大同小异。其中包括: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是自由市场,全球化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扩展到全世界。冷战期间,世界经济有共产党模式、西方模式和第三世界模式。苏联解体说明共产党模式已经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又使亚洲的老虎"夹起了尾巴",说明第三世界模式也行不通。1998年10月11日,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之一美林公司在美国所有主要报纸上刊登巨幅广告,标题是《世界今年十岁》,最关键的一段话是:"全球经济诞生于1989年柏林墙倒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市场还刚得到解放,第一次受人的感情支配,而不是受国家的铁拳控制。自由市场和民主向全球扩展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向往变成现实。"
  第二,自由市场经济又可以分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等三种不同模式。其中,美国模式近年来表现最为突出。即使经常挖苦美国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也承认,经过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结构改革,美国公司的效率和利润率都有很大提高,使它们有可能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入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良性循环。作为对比,日本正滑向衰退,西欧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因此,美国经济是"全世界最好的经济",竞争力在全球领先,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模式。
  第三,全球化的基本"游戏规则"是胜者得到一切,个人之间如此,国家之间同样如此。美国头号篮球明星迈可·乔丹年薪超过3000万美元,做广告、推销产品等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同队的主力队员技术只比他稍许差一点,年收入却不到他的1%。这种游戏规则扩大了全球范围和各国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但是它加剧竞争,迫使人们全力以赴争第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1982年美国只有13个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富翁,1998年增加到170个。微软公司创办人的财产相当于美国最穷的1.06亿人财产的总和,公司总资产达到3800亿美元,超过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价值之和。美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居于首位,应该也必然得到最多好处。
  第四,经济全球化是任何个人或国家都无法阻挡的必然趋势。虽然美国从全球化得到的好处最多,但是其他国家也可以从全球化得到好处。美国需要全球化,全球化也需要美国。
  
  强烈优越感再次抬头
  
  美国经济史家科克冉认为,美国人由于创造了历史上空前的发展速度,产生了"强烈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部分美国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同美国打交道多的人多半会有过亲身感受。
  然而越南战争以后,美国国内多种危机并发,长期陷于滞胀。里根实行大幅度减税和增加军费并举的"巫术经济学",虽然打破了通胀率和失业率争相上升的恶性循环,却使财政赤字成为脱缰野马,严重削弱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布什虽然在海湾战争中叱咤风云,却无法扭转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长期相对没落的趋势,终于在1992年大选中败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克林顿手中。
  连续不断的挫折使"强烈优越感"一度为悲观论调所取代。1992年参与争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参议员聪加斯甚至声称,"冷战结束,获胜的是日本。"克林顿上台以后,接受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首任财政部长本特逊等人建议的"长期债券市场战略",大力压缩财政赤字,以推动私人资金从债券市场转向股票市场,同时采取大力促进金融业整顿改革、增加对教育和高科技的投入、开拓国际市场等政策。
  这些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强劲增长势头。这是克林顿虽然丑闻缠身,却能在1996年连选连任的最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和美国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逐步加强,"强烈优越感"再次抬头,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学派,声称美国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将会持续繁荣,无需担心再次发生衰退。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主编、波士顿房产公司董事长祖克曼在1998年夏季《外交事务》发表的文章《第二个美国世纪》,就是新经济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华尔街日报》记者戴维斯和威塞尔合著的《繁荣:将要到来的20年繁荣及其对你意味着什么》、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的专栏文章以及其他许多著作,也提出了大同小异的观点。祖克曼的文章声称,"17世纪是法国世纪,19世纪是英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21世纪也将是美国世纪。"文章认为,1998年的美国同1893年的美国一样处于大发展的前夕,不同的是1893年美国刚打开了西部广阔无垠的市场,而1998年美国的新边疆是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文章强调,美国经济拥有一系列长期起作用的"结构性优势",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文章列举的"结构性优势"包括: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改组,大力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美国劳动力市场比欧洲和日本"灵活",企业领导人的收入同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等院校体系,最优秀的毕业生都把进入私人企业作为第一选择;美国文化传统鼓励个人奋斗、实用主义和敢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强调法制和合同,崇尚"不讲人情的货币经济";科学技术领先,每年用于电脑的投资占全球总额40%以上,按人均计算为西歐的4倍,全球的8倍。克林顿政府起先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1998年克林顿的《总统经济报告》告诫说,美国经济近年来虽然"表现极为出色",但是并没有发生"带根本性的结构变化",新经济学派的估计"过于走极端,缺少根据","对于商业周期已经得到克服的论断尤其需要怀疑态度"。但是,由于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克林顿已经改变了调子,在他2000年1月27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宣布,"我们已经建成了新经济。"
  美国的七大优势
  
  新经济学派的基本论点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列举的"事实"也带有不少水分,但是并非全无根据。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竞争中确实拥有一系列重大优势,其他任何国家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难于与之抗衡,取而代之的可能性更小。
  这些优势包括:
  第一,雄厚的基础,强大的实力。美国客观条件得天独厚,发展相对顺利,综合国力稳居全球首位。过去有些学者根据汇率折合计算,断言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美国。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并不能真正反映两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即使在日本经济泡沫膨胀的那些年中,美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仍然超过日本。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以后,这种论调已经很少见到。还有些学者认为,欧洲联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已经超过美国。这种说法不无根据。欧洲联盟15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确实超过美国,它们的金融资本( 包括股票、债券和银行资产)总额也超过了美国。
  但是,欧洲联盟是由15个主权国家组成的松散联合体,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独立于美国的一极。近年来美国制造工业的有些部门也确实被其他国家赶上以至超过。例如,美国过去是头号钢铁大国,现在却低于中国和日本居第三位。但是孤立地用这项或那项产品的产量进行对比无助于深入了解问题。钢铁产量的减少固然可能反映钢铁业的萎缩,但是也可能是因为研制成功了质量更好的钢材或更好的代用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美国的制造工业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仍然居于全球首位。经过这些年的"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劳动生产率大约比其他发达国家高20%,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甚至扩大自己的阵地。
  第二,金融业高度发达。包括银行、保险和房地产业的金融业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車头。美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产值已经超过制造工业总和。日本银行一度曾经在世界最大银行排名榜上占有多数,现在已经失去往日的辉煌。新一代的美国银行家在积极扩大规模的同时,努力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武装自己,用最快的速度向客户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不仅第三世界的银行望尘莫及,西欧和日本的银行也相形见绌。美国花旗银行在欧洲联盟各成员国的分行和客户都超过英、法、德等国的银行。投资、股票和保险等领域在金融业获利最为丰厚,而美国在这些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市场体系完备,资本市场的灵活,金融工具多样化。资本市场的扩大和灵活是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新成立的高科技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超过西欧和日本的总和。衍生金融工具对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现在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商品期货、利息期货、外汇期货、购股权期货、抵押贷款转让债券等上百种。例如,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都经营房地产抵押贷款,但是一般采取金融机构直接向客户贷款的形式,而美国却越来越多地采取用抵押的房地产作为担保发行债券在资本市场出售。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和降低筹措资金的成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仿效,因此贷款证券化又被称为"美国化"。再如面值10万美元的美国财政部30年期债券也已进入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一年的交易额达1亿张,价值10万亿美元。
  第四,政局相对稳定,法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中产阶级的扩大和发展,是美国政局相对稳定的重要社会基础。随着金融业和保险制度的发展和改进,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投资。1990年股票还只占美国家庭财富的12%,1999年已增加到将近一半,使中产阶级更加密切地同现制度结合在一起。美国政治制度要求政府为经济服务,而不是相反。美国的政治制度没有也不可能杜绝政客为了政治目的而滥用职权。但是行政部门必须得到国会的授权才能征税和用钱,这就使总统不能随心所欲地利用政府财政为个人或家属谋取利益。由于总统有否决权,国会议员用公款谋私也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制约。由于联邦储备银行独立性得到法律的保障,这就使它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少于多数发达国家,对于保持政局和社会稳定,也起了重要作用。
  第五,教育科技领先,企业领导和人民群众素质提高。许多美国友人,特别是教育界人士,谈起美国教育现状的时候常常摇头叹息。有的抱怨里根政府削减教育经费过多,各级学校捉襟见肘,主要领导人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筹钱,顾不上提高教育质量。有的抱怨学生水平太低,中学生还不会简单的加减和拼写,大专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同中国小学生差不多,美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物理等学科比赛中屡战屡败。还有的担心校园风气每况愈下,吸毒、赌博、斗殴以至凶杀屡见不鲜。这些抱怨都有事实根据,因为美国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近年来确实出现下降趋势。但是总起来看,美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发达国家中,仍然居于领先地位。美国3~34岁年龄段的人有51%
  以上进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院校学习或进修,20~21岁年龄段的人有43%是在校生。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来看,美国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都居全球首位。
  从1960年以来,美国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最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最高占2.8%,高于多数其他发达国家,而只低于日本和德国,而绝对数却比日本和德国合起来还多:1994年为1726亿美元,比1960年的135亿增加10多倍。从1901年至1993年全世界共有420位科学家得到诺贝尔化学、物理或医学奖,其中美国170人,比居第二、三、四位的英国、德国和法国合在一起还多。
  企业界领导人经验丰富,素质较高,是美国资本主义长期积累起来的无形资本。由于所有权和管理权逐渐分离,完全靠血缘关系登上大公司、大银行权力顶峰的纨绔子弟越来越少。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美国多数大公司、大银行形成了发现和培养人才的制度。
  例如,旅行者集团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拥有上千亿美元资产。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威尔原来是低级职工,靠本领和勤奋逐步往上爬,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终于由人事部门推荐给公司最高领导,列入"首席执行官候选人"名单,再经过激烈竞争和董事会的严格审查,才成为第一把手。最近该集团又同花旗银行合并,组成在全球金融业首屈一指的花旗集团公司。
  第六,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有较大发言权。这些组织或机构有的是在美国一手操纵下建立起来的,有些虽然是美国同其他国家合作建立的,但是美国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地位仍然取得了超过自己应有份额的发言权以至决定权。1997年底,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对美国有利的开放金融市场协议,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长期阻挠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直到最近中美才就我国参加同世贸组织达成协议,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
  第七,以美国资本为主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中占有明显优势。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全世界共有5万多家跨国公司,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最大的300家,它们的总产值接近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大跨国公司一般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少由某个国家独资经营。由于它们不惜重金雇用大批高级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精心编制账目,外人很难了解它们的资金来源、利润分配等核心机密。但是据两位多年研究这个问题的美国专家估计,最大的200家跨国公司大约有40~50%是美国资本。
  
  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凭借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种种优势,美国不仅能从经济全球化得到最大好处,而且坚持自己对决定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应享有最大发言权。用美国领导人的话来说,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是加强美国的"领导"。
  翻译成通俗的汉语,也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早在二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时,美国统治阶级领导集团已经在为实现上述目标进行策划和准备。战争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美国历届政府从来没有放松过这种努力。因此,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美国的准备最为充分,所处地位最为有利。但是在另一方面,无论下棋、作战或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进行竞争,优势都并不等于胜势。少数大国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美国虽然力图建立由它独霸的单极世界,但是并不能阻止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美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又都还存在许多弱点和隐患,限制了它在国际上的行动自由。美国的优势离不开全球化,而全球化必然导致资金、技术、知识更广泛、更迅速地向全球扩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在另一方面,全球化对美国同样是两面有刃的刀子,因为它必然导致竞争的加剧,使美国面临更剧烈、更多样化的挑战。美国新经济学派断言美国将不再有衰退只是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只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企业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敢于和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实现经济的腾飞。□
其他文献
现在我们都知道,无条件地实施"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往往会有缺陷和局限---在这个原则下,非主流的声音常被斥为异端邪说,少数派的权利往往受到漠視、压抑乃至践踏(据报载:在一个人人"各顾各"的村里,学雷锋做好事的复员军人被村民们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其结果,是人人都在自觉或不由自主地选择随大流、选择"中庸之道"---一个常见而又意味深长的小例子是:单位部门年终"评先"时,十几个、二十来个人坐在一起,
期刊
在中国的某些地方,当会计的必须具有非凡的创造力才行。李老头饱经沧桑,皱纹纵横,略显狡诘的脸,似乎就是一本账簿,他回忆自己是怎样使太子坡这个村子在1994年脱贫的。如果村子里有5个人共宰了一口猪,村子里的会计就将这口猪的价值增加到每个人的收入中去,也就是一口猪变成了5口猪。牧童放一天牛的收入本来就微不足道,但统计收入时却按相当于一头牛的价钱计算。一户人家出售一亩地生产出来的茶叶,会计就按一亩地的地价
期刊
联想未来还有想像空间吗?    记:联想是公认的中国IT业革命的先行者。柳总能否大体概述一下,联想15年来留下的可资未来竞争的核心资本,主要有哪些?  柳:联想在四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一是在技术怎么能够转换成钱,也就是高科技产业化的方面我们有一定的成绩,对传统科研单位来讲,多数都是钱变成技术;第二,在国外的电脑大兵压境时,中国的本土企业到底优势在哪里?  劣势在哪里?到底凭什么能够取胜;第三,
期刊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1997年本来是一个转折年。中国特色的"五年计划"使得中国的经济周期也带有自身的鲜明色彩,一般来说,是"两年过热,三年过冷"。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对中国经济1992、1993年狂热扩张后进入收缩期,人们是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的。许多人都认为,经过此后3年的紧缩,1997年的经济应该开始回升了吧。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中国失去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期刊
"我要说的还是保护四合院的事儿,我净给市领导找麻烦,有人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爱国者捣蛋(导弹)。"舒乙身体前倾,情绪激动,高亢的声音震得麦克风嗡嗡作响。  这是在北京市政协召开的一次专题讨论会。按照惯例,政协委员在会上,会相对集中地对北京市某些专业领域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小组讨论的专题是北京市的城市建设。或许因为城建问题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最明显的标志,所以,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也到会列席。舒乙激动地说他
期刊
1994年我还在大学念书,很多事已经飘然远去,但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母亲写来的一封信中说:『现在厂里的效益越来越不好,收入不见增长,可是东西好像什么都在涨。』她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并不是错觉。那年,物价如脱缰的野马,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21.7%,是建国以来上涨最高的一次,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成为这一年经济改革的重点。这一管理基调一直持续到了1997年。  在密密麻麻的统计数字中,专家找到了通胀的
期刊
编者按:  如果有人告诉你,世界上拔尖的21家软件公司,有12家在印度,你相信吗?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事实,或者说,不愿在头脑里记住这个事实。因为,在通向信息产业的道路上挤得闹哄哄的中国,还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打开国门看世界已经20年了,我们关注的、比较的、要赶超的都是世界顶尖的国家、企业和技术。这体现了我们的勇气和自信,但也或多或少反映了我们的闭塞和浮夸的心态。我们并非已超越了其他"二流选手"
期刊
近年来,价格战一直是沸沸扬扬的热点,专家学者、媒介及企业界对此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不过主流的观点是:企业只会单纯地运用价格杠杆层次太低,价格战属于恶性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利益得不到保证、行业积累偏低、无法支持技术进步。有些人士甚至认为价格战如洪水猛兽行不得。  其实价格战只不过是表现形式,本质是总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同为三大主要的竞争战略,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关键要看企业适
期刊
编者按:  是否有这么一天:当中国的汽车业全面溃败,纷纷沦为国外厂家的下游组装厂的时候,最后终于有人站出来致"悼词"---为一个行业在一个国家的沉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老总有言,未来几年内,世界上将会只有 6  家汽车厂家,美国、欧洲、日本各两家。据数字显示,60年代,全球共有大的独立汽车制造企业52家,现在已减少到18家。在今后10年的竞争中,有一半将淘汰出局,能够生存下来的最多只有10家。
期刊
今年3月,一个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和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公司发生了一次"碰撞",起因是微软公司的"维纳斯计划"。微软在深圳的轰轰烈烈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几天,博士一篇《"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的文章引发了信息产业界的一场大讨论。文章直指微软的贪婪和凶狠,指出计划蕴含极大的阴谋,是试图控制中国IT业(信息产业)在21世纪的命运。几天后,博士又撰文解释写作动机:  "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在美国本土四处碰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