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堂在“动”中绽放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评价,在探究学习的视野中,课本就是探究的资源之一.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打开观念之“窗”,勇于拆除心中的“围墙”,大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和合作中碰撞出来.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一、教师在课堂中“活”起来
  1.观念的更新可使自己有信心
  一名教师的思想直接影响他工作中的种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必然也表现于整个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只有观念的现代化,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新教材与生活和社会联系非常密切,这些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特别是“探究式学习”,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能培育学生学习的独立意识,因此,上课不讲,意味着教师要做更加精细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究学习指导工作.面对我们比较生疏的东西,要勇于学习,善于学习,敢于学习,唯有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
  2.不断“充电”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要使教学上有特色,课堂中有生机,前提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生步入校门,教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是他们的榜样.平时,教师除钻研新课程标准外,还应扩大知识面.在上课时,能见缝插针适时渗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学生在做到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百炼成钢”,很容易就能够联想到:生铁变成钢主要应该降低含碳量;“釜底抽薪”会想到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必须有可燃物.“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会用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来解释.我们在解读教材的同时,也要解读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
  3.品德修养的完善是教学的重心
  课堂的学习是师生之间心与心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举手投足,对学生身心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想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人格魅力,就要让学生见到教师就眼前一亮,精神一振.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精彩,我会和其他学生对他掌声鼓励;当有学生思维受阻时,告诉他别灰心,动动脑筋就会有办法.渐渐地,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拘谨,踊跃参与,使课堂活跃了起来.
  二、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1学生去看、去观察
  新教材的特点是图比较多,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与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把教科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化学与材料”一节时,学生先仔细观察书上的彩图,再讨论生活中衣食住行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使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使文字活起来,想象飞起来.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情感得到了释放,同时也感悟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让学生去说、去讲
  化学课堂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新的教材更加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像水、大气资源、金属矿物质、物质的变化等等,都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体现这种新理念,更多地把书本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如,家用空调与臭氧空洞、含磷洗衣粉与河水污染、家用铁器的锈蚀与防护、食盐的调味与其他妙用、醋的食用价值等等,教学时随时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化学现象,在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这样学生学的有趣、学得有用,课堂气氛才能活跃.
  3.让学生去动、去玩
  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要改变传统教学的高压型,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物质燃烧条件”时,叫学生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物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哇,手绢在熊熊地燃烧,但当火焰熄灭后,手绢既然完好无损.然后自然引出了: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这个条件.另外,把白磷放在80 ℃以上的热水中,发现白磷不会燃烧,但当学生向水中的白磷吹气时,呀,白磷既然在水中燃烧起来了.这个现象居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水火不相容”相违背.然后由学生得出:只要同时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不管在什么环境下,物质都可以燃烧起来.带着兴趣学习就加深可对亲自操作的实验的记忆与理解.
  三、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
  在教学中当堂的反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小结等形式进行.如在学完“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这一章后,让学生看书自己总结本章要点,然后,让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派代表概括,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三部分:酸的性质(及应用),碱的性质(及应用),盐的性质(及应用);也可以分成四部分(即把应用分开了讲);还有分五部分(即把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分开了讲).从形式上来分:有的以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有的以文字形式表示.我们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比规范的答案本身更重要.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物理具有概念的抽象性、物理过程分析的严谨性、规律应用的复杂性等特点,这让很多初中学生伤透脑筋,甚至望而却步.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如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等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添加了强效的“催化剂”,甚至可能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难度,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努力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一、精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推理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新的教育时代逐渐来临,新课改的应用,使得初中数学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代教育体制下,初中数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教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挑战.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是否能够安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作为高中生的一门基本学科,创新教育实施于课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以及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指导.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教学活动要素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中生在学习新知、探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自身全身心的积极参与,需要自主能动的探析问题,需要自觉的解答问题.这一过程中缺少不了高中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发挥.笔者根据主体性教学策略内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数列教学;主体性教学;策略运用  一、发挥数列内容的生活实用性,激发高中生主动探知的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交流”为核心来设计有效课堂.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建模思想;有效教学  一、确立目标,主动参与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近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行“双组”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中学新课改的另一新型教学模式.“双组”教学主要将学生分为数学学习组和数学兴趣组,对于提升中学生对数学这一特殊的学科的兴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双组”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再感觉枯燥乏味,让中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
期刊
摘要: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技能进行有效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作者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研体会,对当前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方式策略的有效运用,实现知识、情感、技能的“三者合一”,达到教学相长,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策略;教学相长   一、发挥教学情境激励功效,实施情境性问题教学策略  在问题案例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设
期刊
摘要:“先学后教”正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 物理上的“先学”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看书、练习、观察、实验等都是学的过程;“后教”是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规律是由学生发现的,结论是由学生得出的,方法也是由学生找到的,即全过程让学生学,教师起了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关键词:先学后教;参与;经历;体验;指导者
期刊
摘要:伴随着高中课程的不断改革,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含义,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最后就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建议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前施行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而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具备出色的科学思辨能力.思辨过程存在于几乎所有学科中,本文主要对化学学科教育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一些阐述.  关键词:思辨能力;科学素养;对比辨析;学生发展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类别、事理等基本情况作出辨别分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