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感教育求知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7-01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一、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以知育情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或称“情感校正”。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
   例如,在上述提及的“盐类的水解”教学中,可先以“探讨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为范例,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逐步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思路,积极思维,深入探索CH3COONa的水解过程,使学生认识到:CH3COO-与H2O电离产生的H+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引起H2O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导致溶液中[H+]<[OH-]。然后,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独立探索NH4Cl等其它类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盐类的水解”实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典型范例,指导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以理育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例如,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以情育情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
   五、以需育情
   情感与需要具有相互制约的规律。一方面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一般地说,凡是与主观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之得到满足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果学生将学习活动、求知欲望作为自己的优势需要,则他们就会产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合理正当的需要,以利于形成自己的高尚情操;同时,又必须使自己的较为低级的情绪变成较为高级的情操,从而使自己的需要受到这种高尚情操的支配和调节。
   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讲“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时,教师可这样导言:大家知道,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生锈,为此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而在干燥的空气中钢铁制品却不易生锈,这是为什么?怎样保护钢铁制品?又如,在实验室里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反应速度较慢,这时如滴加进少量硫酸铜溶液,则会明显加快反应速度(可配合演示实验说明之),这又是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定会油然而生,揭示课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学生一旦对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链接儿童的生活实际,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转变教师的角色,把学生推到前台,让他们和老师一起来研究教材,研究自己,和老师一起备课。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发现知识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大胆地发现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  【关键词】链接备课探究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
期刊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动手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兼顾学生创新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设计和操作学习等主要特征。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深刻的去体验技术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体验式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上应用时教师将面临的一些问题,总结了当面临问题时要注意的关键和对策。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对策通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9-01  在山东省昌乐二中工作已经快十年了,有过一些收获,也出现过不少失误,在工作的第一个十年临近的时候,突然发现好像到了一个瓶颈,就将自己的工作做了一个重新认识和规划,以期后续更好地发展。  一、敬天爱人。稻盛和夫说:天理就在人的心中,天理即良知。我认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也都要扪心自问,我们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为他们今后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教的目的。  【关键词】化
期刊
【摘要】当前,全球性环境与生态状况的继续恶化,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化学学科的发展给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由于大量化学物质的产生与使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学环保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2-01  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许多年,但是进展比较慢,原因在哪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标准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能全面考查学生对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对一般和特殊关系的认识,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28-02  一、案例背景  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比简单地接受知识,获取知识更为重要。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性教学也已成为中学物理课堂的主旋律。通过探究性教学,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与空间,使学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摒弃之前的一些观念,而是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以前理念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一些教学思想必须得以承袭并予以创新和发展。“双基”作为传统的教学理论,并不是在新形势下要被完全抛弃,而是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更好地落实“双基”。“双基”的落实,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方面实现转变,才会有质的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过程教学方式合作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7-01  一、研究背景  大数学家克莱因曾经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可见数学之美是何等神奇,但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只过分地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