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时代的变革助推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为强调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其放置教学的核心加以体现,充分凸显其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學才备受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随时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时引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本文以智能时代作为研究背景,以初中数学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让初中教学充满生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智能时代 初中数学
【课题项目】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智能时代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ZDJ2019B0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161-01
引言
明确教学理念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方向引导,在新型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下,在教学实践中将有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氛围的教学手段引入其中,对教学质量的改善以及课堂教效果的呈现均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得知,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课堂气氛效果显著, 基于此种情况,教师为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将其引入教学课堂中,在符合教育发展理念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成果进行展现,为提升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并以此为前提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的相关阐述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智能时代的概念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智能时代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之上,亦或是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智能时代的出现,人们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截止到20世纪初,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而在21世纪直至往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将由信息化时代走向智能时代,也就是说我们当前所处的阶段,是智能时代的萌芽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使得教学模式得以丰富,另一方面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教与学的实时交互,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网络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较强,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并以此为前提,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这里所说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思维、批判计算思维等,与此同时,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以此促使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让初中数学充满生机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图像教学更直观
利用动画进行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动画不仅能够实现图形的变换和移动,而且能够将图形变化的全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教师在讲解《镶嵌》这一章节内容时,众所周知,不同的图形镶嵌在一起会形成新的图形,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更加直观的将图形变化的过程展现在同学们面前,通常会利用简单的模具进行拼接,这样虽然便于学生理解,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在智能时代下,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图形变化的过程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动画进行展现,为学生制造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将学生拼接的图形通过大屏幕一一展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逐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课堂参参与度
信息化教学手段同样能实现分组教学的教学目的,在具体的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将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5人以下,一方面便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另一方面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多媒体设备负责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掌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这种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节内容时,通过多媒体的几何画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索数学问题的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进行数学实验,并且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新的认识,获得一定的数学经验,并非只是浅显的掌握其数学结论,也为探究其它函数图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学过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形成高效率课堂的同时,使学生长期处于探究、发现的知识境界中,进而使得学生保持愉悦、渴求上进的学习状态,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接受的信息量较多,在此基础上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知识体系成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前提。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作为智能时代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思维转换能力,解决学生的图形认知困难。例如学生在学习《走进图形世界》这一章节内容时,对于几何体展开后会呈现出怎样的平面图形,亦或是平面图形如何成为一个几何体,在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学生的空间思维转换能力较弱,进而导致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较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多媒体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展开图进行展示,反复观看其折叠和展开的视频,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在《三视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处在发展阶段,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换思维跳跃较大,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基于此,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将图形转换的过程进行逐步分析,让学生在参与到转换的全过程,促使其思维转换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得其空间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出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更具生机,在学生学习兴致得到提升后,其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慧琳.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西江文艺.2016(07).
[2]郭凤杰.信息化教学中应把握的若干原则[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
[3]刘敏,武希迎.“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智能时代 初中数学
【课题项目】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智能时代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ZDJ2019B0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161-01
引言
明确教学理念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方向引导,在新型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下,在教学实践中将有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氛围的教学手段引入其中,对教学质量的改善以及课堂教效果的呈现均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得知,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课堂气氛效果显著, 基于此种情况,教师为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将其引入教学课堂中,在符合教育发展理念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成果进行展现,为提升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并以此为前提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的相关阐述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智能时代的概念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智能时代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之上,亦或是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智能时代的出现,人们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截止到20世纪初,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而在21世纪直至往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将由信息化时代走向智能时代,也就是说我们当前所处的阶段,是智能时代的萌芽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使得教学模式得以丰富,另一方面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教与学的实时交互,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网络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较强,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并以此为前提,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这里所说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思维、批判计算思维等,与此同时,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以此促使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让初中数学充满生机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图像教学更直观
利用动画进行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动画不仅能够实现图形的变换和移动,而且能够将图形变化的全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教师在讲解《镶嵌》这一章节内容时,众所周知,不同的图形镶嵌在一起会形成新的图形,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更加直观的将图形变化的过程展现在同学们面前,通常会利用简单的模具进行拼接,这样虽然便于学生理解,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在智能时代下,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图形变化的过程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动画进行展现,为学生制造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将学生拼接的图形通过大屏幕一一展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逐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课堂参参与度
信息化教学手段同样能实现分组教学的教学目的,在具体的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将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5人以下,一方面便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另一方面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多媒体设备负责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掌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这种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节内容时,通过多媒体的几何画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索数学问题的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进行数学实验,并且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新的认识,获得一定的数学经验,并非只是浅显的掌握其数学结论,也为探究其它函数图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学过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形成高效率课堂的同时,使学生长期处于探究、发现的知识境界中,进而使得学生保持愉悦、渴求上进的学习状态,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接受的信息量较多,在此基础上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知识体系成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前提。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作为智能时代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思维转换能力,解决学生的图形认知困难。例如学生在学习《走进图形世界》这一章节内容时,对于几何体展开后会呈现出怎样的平面图形,亦或是平面图形如何成为一个几何体,在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学生的空间思维转换能力较弱,进而导致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较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多媒体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展开图进行展示,反复观看其折叠和展开的视频,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在《三视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处在发展阶段,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换思维跳跃较大,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基于此,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将图形转换的过程进行逐步分析,让学生在参与到转换的全过程,促使其思维转换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得其空间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时代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出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更具生机,在学生学习兴致得到提升后,其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慧琳.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西江文艺.2016(07).
[2]郭凤杰.信息化教学中应把握的若干原则[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
[3]刘敏,武希迎.“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