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兴趣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质量就会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可以得到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 兴趣 培养
  
  从教以来,笔者经常听到学生说这样的话,“老师,怎样才能记住课本上的内容”,“怎样才能做好材料题”……如此种种的问题令学生困惑,也令历史课教师不得不思考一番,如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我要学转变为我爱学?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指导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是分不开的。这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课前准备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对课文比较容易了解,也比较容易找出本课的重点 、难点 、疑点。这样,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兴趣就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注重开课艺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开课的3至5分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进入愉快的学习状态,必然会使下面的教学增强吸引力。可见,好的导语不仅能安定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会给学生以启迪、感染,激起求知的欲望,诱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1.情境渲染导入
  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笔者首先播放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黄海战役中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斗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现了英美教唆下的清军将领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使学生与历史人物同悲同喜,与历史脉搏同跳动,感受历史。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民族情感,获得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陶冶。在这时抓住时机进入新课学习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2.设置悬念导入
  如在讲解《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笔者在开课前用了反常的话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话题是这样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中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你们说中国收复香港、澳门对哪个地方影响最大?”设置这样的悬念来导入新课,使学生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
  3.巧用歌曲导入
  上《难忘九一八》一课,笔者首先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听完歌曲后,问学生:“这首歌唱出了东北人民怎样的心声?”学生们立刻来了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下边的新课学习就自然很顺利了。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
  1.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两个教师的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相近,教学的内容相同,但教学效果截然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是否善于表达阐释,即是否善于传授。因此,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能做到清楚明白,准确无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形象生动,富有情趣;语调抑扬顿挫,有张有弛;讲解有快有慢,速度得当,吐词清晰准确,字正腔圆,声声入耳;还能使表情、手势、体态,都与语言配合默契,使之有形有声有色,声情并茂,表达生动而又适度。这样,学生就能愉快地接受知识,还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因为美丽、动听、恰当的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如沐春风,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朝气和感染力。
  2.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地图、表格以及各种音像设备等,不仅可以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如为了说明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通过用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功效,再加上生动的讲解,学生就像身临其境,能感受到东京街头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人流,仿佛听到商贩们那不绝于耳的吆喝叫卖声,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善用激励方法
  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因为表扬得当会引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会转化为学生无穷的力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把历史学好。因此,用好表扬这一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课堂收结艺术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巧妙,有激情,师生之间就能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炼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小结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授“西安事变”一课时的结尾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捉拿蒋介石后,你们说是放了他还是杀了他?要同学们思考、讨论,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最后笔者总结:放了他有利于全民抗日,杀了他会引发更大的内战。从中国共产党处置蒋介石这一事告诉了我们做事要从大局出发,才能维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一说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历史课结尾枯燥、平淡的不足,又寓教于乐,为下节课作好了准备。
  五、适时布置新型作业
  作业是教师用来检验和考察学生掌握知识、深化认识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特殊性,布置的作业是在课本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直接抄答案,没有经过思考是达不到巩固和检验已学知识的效果的。所以布置作业不能太死板,一定要注重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既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又能真正地掌握学过的知识。
  1.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
  因为传统的作业都是教师考学生,由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作业产生厌倦感,做作业不是抄书上的,就是抄同学的,敷衍了事。因此为了使作业效果增强,可以换一种形式:让学生考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作业中提出,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难、很刁钻,老师也要及时解答。这样,教老师不仅可以弄清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查漏补缺;还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与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同时,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是激发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一种动力;还是一个师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2.布置材料题时只给材料不给问题,让学生补充问题再解答
  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学生经过思考补充出问题,自然就不难解答问题了。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既得到提高,又达到巩固学过知识的效果。
  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的活动,教育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的过程。由此可见,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影响教育效果的优劣。作为教育者,应具有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和一颗高尚纯洁的爱心。用高尚纯洁的爱打通一条师生心灵的通道,启发学生的心扉,引领学生前进。教师除了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还要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对他们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课余时间经常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对他们更应多给些关爱,学会赏识他们,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真正地喜欢这门课。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动机,注意利用课堂教学的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喜欢历史课,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得到培养、提升。
   【组稿编辑:郭永强】
  (作者单位:545700广西金秀县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是笔者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课堂追求。请看以下课堂片段,从课堂中显现的数学文化。  片段一:在生活中感受圆  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点多。规则: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  师:如果有时间给你画,你能画多少个点?  生:可以画无数个点。  师:这些点
期刊
【摘要】新课改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原来注重“写”到现在注重“听”和“讲”。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种新教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新课改 新教法    高中英语新课改其核心任务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其语言基本运用及用英语获得、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是搞好外语
期刊
近三年来毕节地区的中考试题,注重对知识点的考查。每年选择题和填空题必涉及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等内容;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则是每年的解答题考查的重点。每年最后两道综合题,是中考稳中求变的集中体现,但总体来说,它也有可捕捉的规律,如几何与方程的结合题、函数的综合应用题,几何图形中的点的存在问题是近三年来的压轴题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只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或身临其境的亲切感,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11-12位数的认识时,笔者创设了这样
期刊
数学能力是指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这是每一个教育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压力,学困生因为各种因素,学习兴趣日趋下降,从思想上找根源,从教学中落实转化,是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学困生 三基     新一轮的初中新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然而,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班级的后进生比例逐步扩大,
期刊
小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科学合理地用好这40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小学三年级数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钻研教材,备课充分  怎样使数学课上得有滋有味?这是教师们一直追求探索的问题。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充分估计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把课备在嘴上,要做到胸有成竹,出口成章。  二、掌握学生心理,公开教学任务  教师应当抓
期刊
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因受应试教育和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将历史列为副科,教师教学多是应付,学生学习多不予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历史教学被中考“主科”挤压在狭缝之间,举步维艰。面对中学历史学科现状,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如下思考:    一、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努力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努力培
期刊
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即“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其实质是提倡低耗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处理历史课堂教学各环节,促使教学整体最优化。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