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在论述观点时,往往不直接说理,也少有非黑即白式结论,而是通过互相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去看待和说明。学习这种独特的辩证法,体味其哲学背后的蕴味,研究其思想,对了解作品及庄子其人意义重大,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庄子》中的各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加深读者理解,启示当今社会。
关键词:对立统一;辩证;《庄子》
在传统儒学观念中,束缚就是束缚,自由就是自由,丑与美势不两立,生与死亦不可交融,而在庄子笔下,则并非如此,万事相对,万物本源,万事万物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我们过去讨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许多都失去了讨论的意义,甚至有些不过是人类对于自己的主动束缚、主动寻扰罢了。从这一点来看,庄子对于人类以及生命、自然的探索与思考极具深刻性,对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从自由观、美丑观、生死观三个方面着手,浅谈《庄子》中的辩证性哲学,感悟其中智慧,启示当今。
一、以“有待”写“无待”—以《逍遥游》为例
《逍遥游》开篇便创设了一个宏大世界观,文章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畅游在水下,鲲与水合而为一,鹏翱翔在天际,鹏与天合而为一,而从整体上看,从鲲到鹏的过程,又可以看作是一种飞升与进化,即一化万物的过程。萬物合一,一化万物,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例子在《庄子》当中并不罕见,比如《逍遥游》中“有待”与“无待”均处在这种充满辩证性的动态系统中。
在宏大的开篇之后,庄子并没有直接切入“无待”的自由与逍遥,而是讲述了物与人的“有待”,这一点我们可从文章的“小大之辩”中窥见。文中将自我满足的蜩与学鸠与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对比,一个“笑”字突显了二虫的浅薄无知;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小年与“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年对比,一个“匹”字突显众人与彭祖比较的可悲。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见到事物总是被万事万物局限。蜩与学鸠由于自身眼界的短小,从未感受和理解高空翱翔的乐趣与理想,嘲笑于鲲鹏,局限于空间;朝菌与晦朔由于生命的短暂,无法经历和体会长时间的生存,局限于时间;水如果积累得不多,则难以承载大舟,风如果积累得不厚,则难以承载大翼,这是局限于事物。
除了物之“有待”,还有人之“有待”,在文中具体表现为三种人物形象。第一种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些人有一定的才华和道德修养,看待自己却与那斥鷃没有什么两样,满足于一方土地,受其羁绊,为其所累而不自知,这种人也是“有待”的;第二种是列子一类人,“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乘风行走,不必用足便可获得飘逸逍遥,看似自由,然而仍需凭借风,仍为“有待”的。
二、以丑写美—以《德充符》为例
王骀、申徒嘉身为兀者,却或学生众多,或镇定反驳,就是因为他们能摆脱生死、灾祸带来的困扰,保持心境平和,摒除烦恼,从而获得一种超越生死祸福的超脱与淡然。而在形与神的关系上,庄子也作出了说明。闉跂支离无唇和甕盎大瘿虽然肢体怪异,却深受君主赏识,并且让君主认为其他人脖子太细。庄子在从侧面烘托他们的“德全”的同时,也点出了“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道理,以及得“神”而忘“形”的重要性。
庄子既然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那么“顺应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主题,必定是庄子笔下经常涉及到的。王骀“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申徒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他们二人皆是天覆地坠,也不会随着遗落毁灭,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物变迁的影响。顺应自然生活,身体残疾由上天注定,既然无法改变不如顺应它,遵循自然,不因个人的残疾而沮丧,心态平和,于“形”有残缺,就于“神”上弥补,以德相弥补,不受生命羁绊,获得超脱与逍遥,这就是所谓“德充”。归根到底,畸人的精神自由,是一种对困难的释然,对现实的超越,对生命的和解。
三、以死写生—以《庄子》内篇为例
一个人,无论怎么样面对死亡,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生。以此观之,庄子面对死亡的态度也可以看作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了。探究一个人如何生,就要看他生存的环境。
庄子的生死观具体来讲,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生死的必然性问题。“死生,命也”(《大宗师》)“死生存亡”“命之行也”(《德充符》),命是《庄子》内篇当中经常提及的一个词,庄子认为,人的死亡,是天命,不可违抗,且不必违抗,也不愿违抗,强调要“安之若命”(《德充符》),他认定死亡必然。
其次,是对待生的问题。在庄子看来,生与死不是绝对分割的,以梦作为媒介,就可将其串联。《庄周梦蝶》中,庄周变成了蝴蝶,如果将醒着视为生,睡着视为死,那么梦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以一个美丽的故事让死亡这件事变得唯美化了,死亡也就没有了尖锐的痛苦。最后,是对待死的问题。庄子通过一系列阐述,指出死亡像昼夜一样平常,又如上文所说,将死亡的过程变得浪漫而充满诗意,使人不由得卸下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将生与死看做是生命的两种不同状态,从而坦然面对死亡。
无论是“有待”与“无待”,“丑”与“美”,还是“死”与“生”,庄子都没有将其作为完全割裂,不可调和的存在,而是主动寻找链接点,将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独具庄子风格的浪漫飘逸、天人合一的哲学,蕴味深厚。庄子的辩证性哲学思想,一方面,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审美标准与评判标准,更好地体悟生命的意味;另一方面,启示人们对于身外的浮名虚妄适当抛却,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死生祸福,悦纳生活,获得真正的逍遥与自由,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2019.
[2].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成玉.生死齐一——浅析庄子生命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8).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50)
关键词:对立统一;辩证;《庄子》
在传统儒学观念中,束缚就是束缚,自由就是自由,丑与美势不两立,生与死亦不可交融,而在庄子笔下,则并非如此,万事相对,万物本源,万事万物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我们过去讨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许多都失去了讨论的意义,甚至有些不过是人类对于自己的主动束缚、主动寻扰罢了。从这一点来看,庄子对于人类以及生命、自然的探索与思考极具深刻性,对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从自由观、美丑观、生死观三个方面着手,浅谈《庄子》中的辩证性哲学,感悟其中智慧,启示当今。
一、以“有待”写“无待”—以《逍遥游》为例
《逍遥游》开篇便创设了一个宏大世界观,文章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畅游在水下,鲲与水合而为一,鹏翱翔在天际,鹏与天合而为一,而从整体上看,从鲲到鹏的过程,又可以看作是一种飞升与进化,即一化万物的过程。萬物合一,一化万物,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例子在《庄子》当中并不罕见,比如《逍遥游》中“有待”与“无待”均处在这种充满辩证性的动态系统中。
在宏大的开篇之后,庄子并没有直接切入“无待”的自由与逍遥,而是讲述了物与人的“有待”,这一点我们可从文章的“小大之辩”中窥见。文中将自我满足的蜩与学鸠与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对比,一个“笑”字突显了二虫的浅薄无知;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小年与“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年对比,一个“匹”字突显众人与彭祖比较的可悲。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见到事物总是被万事万物局限。蜩与学鸠由于自身眼界的短小,从未感受和理解高空翱翔的乐趣与理想,嘲笑于鲲鹏,局限于空间;朝菌与晦朔由于生命的短暂,无法经历和体会长时间的生存,局限于时间;水如果积累得不多,则难以承载大舟,风如果积累得不厚,则难以承载大翼,这是局限于事物。
除了物之“有待”,还有人之“有待”,在文中具体表现为三种人物形象。第一种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些人有一定的才华和道德修养,看待自己却与那斥鷃没有什么两样,满足于一方土地,受其羁绊,为其所累而不自知,这种人也是“有待”的;第二种是列子一类人,“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乘风行走,不必用足便可获得飘逸逍遥,看似自由,然而仍需凭借风,仍为“有待”的。
二、以丑写美—以《德充符》为例
王骀、申徒嘉身为兀者,却或学生众多,或镇定反驳,就是因为他们能摆脱生死、灾祸带来的困扰,保持心境平和,摒除烦恼,从而获得一种超越生死祸福的超脱与淡然。而在形与神的关系上,庄子也作出了说明。闉跂支离无唇和甕盎大瘿虽然肢体怪异,却深受君主赏识,并且让君主认为其他人脖子太细。庄子在从侧面烘托他们的“德全”的同时,也点出了“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道理,以及得“神”而忘“形”的重要性。
庄子既然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那么“顺应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主题,必定是庄子笔下经常涉及到的。王骀“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申徒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他们二人皆是天覆地坠,也不会随着遗落毁灭,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物变迁的影响。顺应自然生活,身体残疾由上天注定,既然无法改变不如顺应它,遵循自然,不因个人的残疾而沮丧,心态平和,于“形”有残缺,就于“神”上弥补,以德相弥补,不受生命羁绊,获得超脱与逍遥,这就是所谓“德充”。归根到底,畸人的精神自由,是一种对困难的释然,对现实的超越,对生命的和解。
三、以死写生—以《庄子》内篇为例
一个人,无论怎么样面对死亡,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生。以此观之,庄子面对死亡的态度也可以看作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了。探究一个人如何生,就要看他生存的环境。
庄子的生死观具体来讲,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生死的必然性问题。“死生,命也”(《大宗师》)“死生存亡”“命之行也”(《德充符》),命是《庄子》内篇当中经常提及的一个词,庄子认为,人的死亡,是天命,不可违抗,且不必违抗,也不愿违抗,强调要“安之若命”(《德充符》),他认定死亡必然。
其次,是对待生的问题。在庄子看来,生与死不是绝对分割的,以梦作为媒介,就可将其串联。《庄周梦蝶》中,庄周变成了蝴蝶,如果将醒着视为生,睡着视为死,那么梦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以一个美丽的故事让死亡这件事变得唯美化了,死亡也就没有了尖锐的痛苦。最后,是对待死的问题。庄子通过一系列阐述,指出死亡像昼夜一样平常,又如上文所说,将死亡的过程变得浪漫而充满诗意,使人不由得卸下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将生与死看做是生命的两种不同状态,从而坦然面对死亡。
无论是“有待”与“无待”,“丑”与“美”,还是“死”与“生”,庄子都没有将其作为完全割裂,不可调和的存在,而是主动寻找链接点,将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独具庄子风格的浪漫飘逸、天人合一的哲学,蕴味深厚。庄子的辩证性哲学思想,一方面,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审美标准与评判标准,更好地体悟生命的意味;另一方面,启示人们对于身外的浮名虚妄适当抛却,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死生祸福,悦纳生活,获得真正的逍遥与自由,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2019.
[2].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成玉.生死齐一——浅析庄子生命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8).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