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中的辩证性哲学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在论述观点时,往往不直接说理,也少有非黑即白式结论,而是通过互相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去看待和说明。学习这种独特的辩证法,体味其哲学背后的蕴味,研究其思想,对了解作品及庄子其人意义重大,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庄子》中的各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加深读者理解,启示当今社会。
  关键词:对立统一;辩证;《庄子》
  在传统儒学观念中,束缚就是束缚,自由就是自由,丑与美势不两立,生与死亦不可交融,而在庄子笔下,则并非如此,万事相对,万物本源,万事万物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我们过去讨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许多都失去了讨论的意义,甚至有些不过是人类对于自己的主动束缚、主动寻扰罢了。从这一点来看,庄子对于人类以及生命、自然的探索与思考极具深刻性,对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从自由观、美丑观、生死观三个方面着手,浅谈《庄子》中的辩证性哲学,感悟其中智慧,启示当今。
  一、以“有待”写“无待”—以《逍遥游》为例
  《逍遥游》开篇便创设了一个宏大世界观,文章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畅游在水下,鲲与水合而为一,鹏翱翔在天际,鹏与天合而为一,而从整体上看,从鲲到鹏的过程,又可以看作是一种飞升与进化,即一化万物的过程。萬物合一,一化万物,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例子在《庄子》当中并不罕见,比如《逍遥游》中“有待”与“无待”均处在这种充满辩证性的动态系统中。
  在宏大的开篇之后,庄子并没有直接切入“无待”的自由与逍遥,而是讲述了物与人的“有待”,这一点我们可从文章的“小大之辩”中窥见。文中将自我满足的蜩与学鸠与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对比,一个“笑”字突显了二虫的浅薄无知;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小年与“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年对比,一个“匹”字突显众人与彭祖比较的可悲。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见到事物总是被万事万物局限。蜩与学鸠由于自身眼界的短小,从未感受和理解高空翱翔的乐趣与理想,嘲笑于鲲鹏,局限于空间;朝菌与晦朔由于生命的短暂,无法经历和体会长时间的生存,局限于时间;水如果积累得不多,则难以承载大舟,风如果积累得不厚,则难以承载大翼,这是局限于事物。
  除了物之“有待”,还有人之“有待”,在文中具体表现为三种人物形象。第一种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些人有一定的才华和道德修养,看待自己却与那斥鷃没有什么两样,满足于一方土地,受其羁绊,为其所累而不自知,这种人也是“有待”的;第二种是列子一类人,“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乘风行走,不必用足便可获得飘逸逍遥,看似自由,然而仍需凭借风,仍为“有待”的。
  二、以丑写美—以《德充符》为例
  王骀、申徒嘉身为兀者,却或学生众多,或镇定反驳,就是因为他们能摆脱生死、灾祸带来的困扰,保持心境平和,摒除烦恼,从而获得一种超越生死祸福的超脱与淡然。而在形与神的关系上,庄子也作出了说明。闉跂支离无唇和甕盎大瘿虽然肢体怪异,却深受君主赏识,并且让君主认为其他人脖子太细。庄子在从侧面烘托他们的“德全”的同时,也点出了“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道理,以及得“神”而忘“形”的重要性。
  庄子既然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那么“顺应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主题,必定是庄子笔下经常涉及到的。王骀“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申徒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他们二人皆是天覆地坠,也不会随着遗落毁灭,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物变迁的影响。顺应自然生活,身体残疾由上天注定,既然无法改变不如顺应它,遵循自然,不因个人的残疾而沮丧,心态平和,于“形”有残缺,就于“神”上弥补,以德相弥补,不受生命羁绊,获得超脱与逍遥,这就是所谓“德充”。归根到底,畸人的精神自由,是一种对困难的释然,对现实的超越,对生命的和解。
  三、以死写生—以《庄子》内篇为例
  一个人,无论怎么样面对死亡,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生。以此观之,庄子面对死亡的态度也可以看作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了。探究一个人如何生,就要看他生存的环境。
  庄子的生死观具体来讲,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生死的必然性问题。“死生,命也”(《大宗师》)“死生存亡”“命之行也”(《德充符》),命是《庄子》内篇当中经常提及的一个词,庄子认为,人的死亡,是天命,不可违抗,且不必违抗,也不愿违抗,强调要“安之若命”(《德充符》),他认定死亡必然。
  其次,是对待生的问题。在庄子看来,生与死不是绝对分割的,以梦作为媒介,就可将其串联。《庄周梦蝶》中,庄周变成了蝴蝶,如果将醒着视为生,睡着视为死,那么梦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以一个美丽的故事让死亡这件事变得唯美化了,死亡也就没有了尖锐的痛苦。最后,是对待死的问题。庄子通过一系列阐述,指出死亡像昼夜一样平常,又如上文所说,将死亡的过程变得浪漫而充满诗意,使人不由得卸下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将生与死看做是生命的两种不同状态,从而坦然面对死亡。
  无论是“有待”与“无待”,“丑”与“美”,还是“死”与“生”,庄子都没有将其作为完全割裂,不可调和的存在,而是主动寻找链接点,将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独具庄子风格的浪漫飘逸、天人合一的哲学,蕴味深厚。庄子的辩证性哲学思想,一方面,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审美标准与评判标准,更好地体悟生命的意味;另一方面,启示人们对于身外的浮名虚妄适当抛却,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死生祸福,悦纳生活,获得真正的逍遥与自由,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2019.
  [2].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成玉.生死齐一——浅析庄子生命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8).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50)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现阶段,合理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信号系统是支撑轨道交通运营控制的基础和核心部分,其能够保证轨道交通日常的安全运行。但是在轨道交通网络和信息安全研究方面,这依旧是一个新难题,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网络和信息安全,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网络中的软硬件以及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不会因为某种原因被破坏和泄露,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地方新兴战略产业,旅游景区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实践,探讨了社会责任理论下旅游景区发展与管理机制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社会责任理论;旅游景区;发展与管理  从现阶段国内大部分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实际来看,依旧还有很多景区存在盲目建设、破坏
期刊
摘要:公园绿地中体现的城市文化对诠释城市形象、地域特色有种重要意义,本文简单探讨了城市文化的构成及其在公园绿地中的表达方式,旨在为公园绿地的景观营造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表达;公园绿地  1城市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通常人们所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主要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优秀文化,是民族的
期刊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随之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要求也有所提升。在生活节奏较快的时代背景下,绿色、自然、舒适的园林工程,可以提供给人们一个更加接近自然的机会。在园林工程中,通过绿化种植施工,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绿化程度和效果,符合人们对于园林工程的需求。针对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绿化水平和质量。  
期刊
摘要:我国在研究和探索如何走好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方面已经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指出,我们要让新型的、环保的工业、新型的城镇结构关系与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创新型、领先型的农业一齐发展,而党的十九大则指出了让乡村美丽振兴发展的口号,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最后让广大农村人们享受到的发展振兴成果。乡村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而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也更上一
期刊
摘要:社工组织在解决一些情感问题、贫困问题以及未成年人犯罪、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人口老龄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一些个人的行为问题和家庭矛盾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社工组织在我国社会中的发展,得到了政府财政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全国各个省市都建立起了专业的社工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很好的缓解了一些仅仅依靠政府而无法彻底解决和处理的社会问题。但是,并且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我国社工组织的发
期刊
摘要: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意义;对某市耕地人口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等资源承载力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某市各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提出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建议,以期对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资源环境;发展;承载力  1.评价意义  1.1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界定既要最大限度满足当前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建设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从行业层面为智慧城轨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勾勒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强力助推了交通强国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城轨车站既作为城轨的交互窗口,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又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长,诉讼中证明妨碍现象也屡屡发生。证明妨碍行为损害司法程序有序进行,损害了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但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健全、指导案例的匮乏、法官水平的差异,证明妨碍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故而,无论是基于保障公民权利还是维护司法权威,完善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都是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证明妨碍;证明责任;协力义务  一、民事诉讼证明妨碍概述  证
期刊
摘要: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他的著作《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中指出“一言以蔽之,从二元论到一元论、由理性主义到抒情主义,从思想史看就是宋代到明代的展开”,在人性论的演变方面也有着相似的进程: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二程兄弟也在“性即理也”的基础上继承了张载的思想,讲“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朱熹融合理与气,接续二程的人性观点;宋明理学发展到了明代,王阳明依据“心即理也”提出人性一元论。依据这个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