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玛窦像》观游文辉的艺术与宗教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david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文辉所绘的《利玛窦像》是中国人画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此画与洋人油画在技法表现上相比丝毫不逊色。这幅画见证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碰撞,而且是西洋美术进入中国的源头,在中国油画史上具有不可小视的地位。本文把此画作为一个切入点,我们从中了解到游文辉的艺术人生与其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宗教对艺术进行利用,艺术也在影响着宗教深入的了解这些,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有着重大价值。
  关键词:游文辉;澳门;艺术;宗教
  《利玛窦像》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为我们留下的一件不朽的艺术品,它不仅见证了两种文化在某一个时期的交融,也向我们尽情的讲述了创造它的那位不朽的画家——游文辉,不难看出,他有着一颗虔诚而又真挚的心,真主在他心中,所以他无怨无悔的为宗教付出了他的一生,同时他有着高超的技艺,那形神兼备的《利玛窦像》在向我们证实这一点,他吃苦耐劳,为了自己内心的执着付出一生的追求的坚定,或许他没有想过要在画坛名流史册,可是他绘制了中国第一幅油画。
  艺术与宗教紧密联系,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接近艺术的领域就是宗教。它们产生的历史都极其悠久,艺术在产生的那天起,就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人类发展历程中,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一、《利玛窦像》的地位及影响
  首先,让我觉得特别扬眉吐气的是,与洋人的技艺相比,游文辉的这幅《利玛窦像》实在不输其下——从此画来看,作者显然掌握了源于中世纪宗教画家的油画技法,不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于颜色的运用,都使这幅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而又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在虔诚的天主教徒游文辉的内心深处对于利玛窦的敬仰。这幅画要远比后来耶稣会士杜赫德《中国全志》中的利玛窦像要出色很多。游文辉的《利玛窦像》是西方文化与古代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见证之物,它是至今为止中国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是西洋美术进入中国的源头,因此其在中国油画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
  二、游文辉的创作缘起
  游文辉,字含朴,西名Manuel Perdra Yeou,于1575年生于澳门。关于他的父母,尚无详尽的文献记载。从《利玛窦的回忆录》中得知,游文辉生长在澳门一个基督教信徒的家庭(澳门是西方传教士正式登上大陆之前,经营的一块根据地。)。他父辈这一代信徒属于中国最早的天主教教徒。他们的子女由此受到影响,加入天主教信徒的行列。他在耶稣会士所办的学校里得到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课程的训练,他的指导老师是耶稣会士兼意大利画家尼阁老。1593年前往日本,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中学习,同时开始接触西洋绘画。1598年,利玛窦准备去北京传教,需要中国籍助手,于是向负责远东教务的视察员范礼安(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他是继沙勿略之后,又一位对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1566年加入耶稣会。)提出请求。范礼安立即将正在日本学习的游文辉召回,派他到南昌与利玛窦会合,一起北上。经过努力,利玛窦最终于1600年进入北京。1603年,利玛窦将游文辉派往南京传道。1605年,利玛窦在南昌建立中国耶稣会初学院,游文辉被送入学校学习,随意大利画家乔瓦尼学习西画,同学者有石宏基和冯玛窦等人,游文辉是首批三位初学生之一。当利玛窦由广东向北京进发的时候,游文辉成为了他的助手与其同行传教,并深受其赏识信赖。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逝世时,游文辉也在北京。此外,还有熊三拔与费奇观神父及修士钟鸣仁。5月10日下午四点左右,同住的四位耶稣会友眼看利氏病危,均跪于他的床前,请求祝福,要求留下遗嘱。这时利玛窦脸露微笑,举手祝福大家,并对每人留下几句勉励的话。他首先鼓励游文辉修士矢志不懈:“亲爱之教侣,鼓汝之勇气,不必悲泣,如天主许我入天堂,我请求之第一事,则祈天主施汝以坚忍,并许汝殁于会中。”由此看出利玛窦对耶稣会中国修士充满期望,他个人与游文辉之间情谊很深。利玛窦的逝世,对在京的耶稣会会友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此,大家都恳求并最终说服了游文辉,让他画一幅利玛窦神父的肖像,以安慰众人。这就是至今保存在罗马耶稣会总部的那幅利玛窦画像,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述的这幅画。为利玛窦画像的这一年,他35岁。
  三、《利玛窦像》的宗教艺术
  一件艺术品,或珍贵,或普通,总是会打上艺术家个人的烙印。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相结合的结果。形象的物质体现是同作者的精神活动分不开的。游文辉之于《利玛窦像》即是例证了这个道理。如果说游文辉不是出生于天主教正盛的澳门,不是结缘于一个信仰于此的家庭,如果说游文辉没有在现实生活里与利玛窦相识相知,又或者说在他的人生里,不是将这一生的执念都给予他的信仰,在利玛窦由物质转化为意识之际,游文辉执笔所绘的利玛窦像也许就没那么珍贵。是游文辉内在的精神与其特有的生活经历成就了这幅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的利玛窦之所以如此鲜活的存在,是因为这件作品中的思想同其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发展的体系和逻辑紧密相连,游文辉的精神气质与其所要表现的艺术作品在思想上倾向一致。
  《利玛窦像》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为我们留下的一件不朽的宗教艺术品,他不仅见证了两种文化在某一个时期的交融,也向我们讲述了创造它的那位不朽的画家——游文辉,他有着一颗虔诚而又真挚的心,真主在他心中,所以他无怨无悔的为宗教付出了他的一生,同时他有着高超的技艺,那形神兼备的《利玛窦像》在向我们证实这一点.可以说,在游文辉的足迹里,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其对于艺术的追求,源于他浓厚而又赤城的宗教情怀。游文辉的一生让我们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宗教在艺术活动中所具有的强大功能,透过游文辉的人生历程,我们感知到《利玛窦像》的宗教艺术。这就是宗教之于艺术的作用,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文艺的利用。
  四、游文辉所处的时代背景
  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明清时期的中国绘画,文人画是主流,有“明清文人画一统天下”之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带来了西方的绘画艺术,从澳门到中国内陆,从民间画工到宫廷画院,从利玛窦到郎世宁,一代代的传教士成了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随着欧洲传教士的东来和西方绘画技法传入中国, 除了带来的油画等西洋艺术外, 西洋绘画以及新画风的中西合璧绘画在一定范围内对中国绘画产生影响,并形成过一段辉煌岁月。
  参考文献:
  [1]《利玛窦的记忆之宫》 史景迁 著.
  [2]“游文辉与油画《利玛窦像》”,《世界美术》1997年第03期 作者: 莫小也.
  作者简介:冯华芬(1989-2),女,河南焦作人,沈阳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初唐诗歌是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陈子昂、初唐四杰和沈宋(沈佺期和宋之问)是唐诗之始到盛唐之间的起着承前启后的杰出代表。初唐诗歌虽然在格式上没有完善,但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却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永恒的光彩。  关键词:初唐诗歌;陈子昂;初唐四杰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王朝,在文学上最显眼的表现就是诗歌的兴盛。中国诗歌的滥觞是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在汉代又发展出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
期刊
摘 要:中国和日本通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从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中国都给日本带来了影响。但是同属东亚文化圈中日两国却有着属于本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特征。作为语言文化研究课题之一的亲属称呼的研究,与两国的家庭观、价值观、民族意识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两国文化民族意识等的不同,亲属称呼的转用用法也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通过对中日两国亲属称呼转的用使用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民族性格,
期刊
摘 要: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信息能力的重要课程,信息技术的价值日益凸显,逐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相较于传统学科,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范畴,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成为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笔者将结合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基于合理的教学方式,探究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建设的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攻鼓子是甘肃武威凉州的民间一种鼓舞表演艺术形式。是《西凉乐舞》的遗存,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属于古代西凉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它在《凉州曲》中属“健舞”,是一支群体性的鼓乐舞蹈,重点在重大节日和佛教、祭祀活动中表演。本文通过攻鼓子“滚法”之音与“攻城”之意关系以及服饰、道具、音乐、表演、技术等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进一步的挖掘、研究攻鼓子历史文化,对其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史研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自90年代“美国热”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不断的走向多元化和现代化,新的观察视角与研究方法不断的出现。尤其是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要求下,对其研究愈发的现代化。本文在对美国史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现代化视野下的美国史研究视角及其侧重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以后的美国史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现代化;视野;美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战争时期,始终重视并推进着《法兰西内战》的出版和传播。在党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活动中,回顾《法兰西内战》在中国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版和传播的历史,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兰西内战》;翻译版本;传播  一、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法兰西内
期刊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本文描述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问题,以及导致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
期刊
摘 要: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非常具有独特思想的德国哲学家。他的超人哲学思想对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转换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而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存在有孤僻、敏感、脆弱等不良心理。而超人哲学概念中有着乐观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研究对我们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尼采;超人哲学;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超人哲学的主要内涵  超人意味着超越,超出一般人的思维模式,
期刊
摘 要:《聊斋志异》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本文通过对其《花姑子》的解读,进而阐释蒲松龄的爱情观,并试图沟通古今中外,层层阐明文学体裁中人妖之恋的另类答案。  关键词:花姑子;孤独;爱情;生死  《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这话多像一阵烟,呛得红男绿女鼻酸泪流。《花姑子》,读罢泪沾襟,爱上的是那句“
期刊
摘 要:赫斯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马克思在18世纪40年代开始与之交往、合作。赫斯作为德国社会主义之父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转向;赫斯早年的《论货币的本质》也影响了马克思的异化经济学转向。要公正地评价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也要注意到二人思想的差别和分歧,客观看待赫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地位,才能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逻辑发展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赫斯;异化;共产主义  赫斯作为马克思早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