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彰显个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阅读的主要内涵是指由于学生个体的经验、学识、情感、价值观等不同,从而赋予文本以不同的意义。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定义深刻揭示了阅读行为的本质。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让思维不再拘束
  学生在自主进行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氛围来进行阅读体验的释放和碰撞,教师应创造这样的一个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由交流,无话不说,无题不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更易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与他人见解的差异性,最终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
  案例描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其中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了整个故事的结果,是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高度概括,赞叹之情蕴于其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思考:这“13年”司马迁是怎么样度过的?鼓励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就会通过对文本的搜索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进行思考。有学生回答:“司马迁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有学生利用关键语句来回答:“他尽力克制自己”、“写下一行行公正的隶书”。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司马迁当时生活的艰苦,使学生们理解这就叫做“发愤”,从而才能完成这本“前无古人”的巨著。这样使学生领悟“耗尽……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完成史书的宝贵精神是前人没有的。学生的感悟在读文、思辨、交流中逐渐深刻、升华,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让指导不再拘泥
  同一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由于每个学生课外学习内容的不同,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同时个性的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的特点。
  案例描述:《梦圆飞天》一课中有一段杨利伟在与家人通话时描述眼中看到的太空中神奇美妙的景色的话:“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对拥有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理解本段内容并不困难,学习本文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次整理和提高,而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提出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一会儿是白天一会儿是黑夜?哪里来的金边?”教师要用尽量浅显的语言来解释,教师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让阅读留下证据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们很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而阅读摘录卡和阅读成长记录袋的运用可以给学生的阅读历程留下印迹,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发展状况。阅读记录卡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自由的表达,把对已读内容的思考和已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定期整理记录卡,放入成长记录袋,定期进行交流。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案例描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阅读完《小王子》之后,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对作品中喜欢的人物发表看法,然后再将学生的评论整理装订,课后在班级内相互传阅,相互评价。学生之间通过阅读“自己”的评价,达到了自我反馈调节、主动求发展的目的。同时,请家长参与评价检测,对学生阅读过程、读书质量的跟踪记录也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在家中朗读课文,我们让家长评价,坚持记录,教师就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家长统计评价学生每个星期、每个月、每个学期的阅读总量,看到孩子成长的艰辛历程,与孩子共同体味成功的甜蜜,与老师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无论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家长的评价,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都得以充分体现。另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过程应始终保持动态化,其目的就在于促进评价对象即学生循序渐进地转变与发展,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阅读行为活动记录和表现反馈,使评价处于开放的良性循环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阅读作为一种学生个体的理解活动,说明阅读行为的整个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倡导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德新社香港9月10日电】香港科学家10日公布了一种革命性的“聪明消毒剂”,它能在发生接触时激活并杀灭微生物,包括流感病毒和超级细菌,效果持续30天。
2013年10月,某猪场反映该场40~50日龄80余头保育猪出现被毛粗乱、扎堆喜卧、体温升高、咳嗽气喘、持续消瘦、后肢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发病后陆续死亡14头,另有10余头体质衰弱
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病毒性腹泻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为准确把握山东省猪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指导养殖场(户)做好疫苗免疫与防控工作,依托鲁
课堂上我正充满激情地指导学生朗读老奶奶写在纸条的“我为你骄傲。”这句话:“孩子们,让我们变无声为有声,想象此时老奶奶的表情,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在场的听课老师也沉醉在
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官通过先天性孔道或病理性的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它解剖腔的一种外科疾病。膈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膈肌的破裂孔(膈疝环)进入胸腔。2009年7-9月,湖南某种猪扩
猪病毒性肠炎,实际可分为无季节性散发和季节性暴发两种。对于前者,母猪产前2周左右注射含轮状病毒的病毒性肠炎疫苗,效果显著。而对于后者,虽然目前疫苗免疫仍无法保证不发
上学年,学校安排我到农村小学支教四年级语文。记得有一次,我安排学生在上《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之前去收集竺可桢的相关资料,第二天,我检查全班30个学生收集的情况,结果只有6个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则是三种对话的核心。语文课中,教师具有针对性的预设,能使这种对话从肤浅走向深刻,由被动转向主动。那么,哪些环节应成为预设的重点呢?    一、预设学生与文本对话形成的连接点    学生与文本形成的连接点,就是指可以引导学生多元解读的好“路径”。一般来讲,这些连接点主要在作品中的形象性语言描绘处,易触动学生情感、产生情绪态度处,语言
《文汇报》3月27日刊登上海市闸北区政协主席陈永弟的文章说,在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针对领导干部“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古诗词以优美的画面、鲜明的节奏、深远的意境、委婉的音韵给人以“情”的陶冶和“美”的沉醉。但由于其含义深刻,遣词造句有别于现代汉语,词义和语意与当下的理解更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