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与本土视角下的教师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教育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师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持续关注,教师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其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教师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源,教师教育决定国家未来,教师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教师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石[1]。芬兰以其优质教育著称于世,而这得益于芬兰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及其发展。芬兰的教师教育有何特色与经验?中国的教师教育症结在哪?国际范围内教师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关注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者给予关注和进行探讨。
  2013年11月20日,第一届“中国—芬兰学习工厂”联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当今社会之未来学习”(FUTURE LEARNING IN TODAY’S WORLD)。本届研讨会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议题分为两个专场进行讨论,其各自的主题分别是“教师专业化与教学有效性——来自瞬息万变世界的挑战”(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Effectivity—Challenges in the Changing World)和“新学习生态系统——从学习乐趣中获益”(New Learning Ecosystems—Combining Fun and Gain)。
  在“教师教学”的分会场中,来自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和坦佩雷大学的两位教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三位教师为与会者作了精彩的发言。
  一、中芬不同语境下的教师教育
  1.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芬兰教育的今天
  芬兰的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支撑其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论坛上,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国际运营部主任Elise Tarvainen作了题为《教师——教育创新与改革中最重要的催化剂》(Teacher—The Most Important Catalyst for Innovation and Reform in Education)的报告。在芬兰,教育被认为是个人及社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被视为保障未来竞争力、社会安全及繁荣的重要原因。Elise Tarvainen认为,芬兰教育绩效背后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优质师资教育是影响未来的关键。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芬兰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自主权。芬兰完善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教师教育体系造就了能力卓越、尽心尽责的教师团队。芬兰卓越的教育源于其优质的教师教育。
  培养优秀教师只是一个开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才是保持教育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来自芬兰坦佩雷大学教育学院的Eero Ropo教授在其题为《对教师专长的再次解读——学校变化中的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Expertise Revisit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ing Schools)的报告中,结合芬兰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怎样才是“好教师”,以及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Ropo结合他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教师教学的两种模式,即专长模式和审慎练习模式。他认为成为好教师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教师的教学有效呢?他认为教师的专业身份是其有效教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即教师专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他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三种学习意义,即对我、对我们、对他人。“对我”的意义是指,让学生明白,学习对于“我”自身而言有何意义;“对我们”的意义是指,学习对于我们这个社区和群体有何意义;“对他人”的意义是指,让学生思考学习对于国家、人类、世界的意义。有效教学应该是形成意义,建构学生对于学习的个人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过程。Ropo认为,大学教师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具有成为成功教师所必备的和足够的能力。
  芬兰的两位发言代表为与会者呈现了芬兰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教育的发展情况。Elise Tarvainen从总体概况上介绍了芬兰的教育及教师教育发展情况,而Ropo则从更深的层面探讨了在面对教育变革的挑战时,教师教育该如何应对挑战并发展,从而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寻求突破的教师教育——中国教育的明天
  芬兰优质的教师教育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而本土化的中国教师教育则更需要深入研究与思考。本次论坛上,来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三位教师,赵萍、裴淼和宋萑,基于他们的实证研究,结合中国教师教育的现状,作了关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方面的专题发言。
  裴淼和宋萑共同合作的题为《中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n China)的报告中,针对中国教师教育的现状,深入探讨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举措。为了对中国教师教育现状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该研究各选取了中国东、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对这些省份进行教师教育培养及培训的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包括省属师范大学、市属师范大学、高职院校等。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二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师范院校、综合院校、职业院校并存;第二,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的促进态势明显;第三,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建立。针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实力较之国际发达国家总体偏低的现实,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举措,如从市场和规划结合机制上去控制教师教育规模总量,重视专业评估、课程体系建构和调整专业设置及院校布局,完善和建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保障等。
  在题为《免费师范生政策:为农村培养教师》(Free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Preparing Teacher for Rural Area)的报告中,赵萍围绕中国免费师范生政策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培养的问题与挑战、教师教育的责任、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影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所进行的改革。赵萍总结了我国教师培养中的四个主要问题:师范生毕业人数供大于求,教师学历较低,不同地区之间教师质量和供求不平衡,以及教师教育对新课程改革反应迟缓。她提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任务在于: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对职前教师培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她认为中国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中发现,免费师范生政策为西部偏远地区的学校招到高素质的教师创造了机会;为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提高了就业的机会,但这一政策没有解决地区内的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因为大量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虽然回到了自己的原籍省份,但他们大部分却留在了城市学校而非农村学校。最后,赵萍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前教师培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   二、中芬两国学者共同关注的主题
  纵观本次中芬教育联合研讨会,中芬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师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和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师教育改革三个方面。
  1.教师质量
  在教师质量方面,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成为中芬与会代表的共识。
  Elise Tarvainen总结了芬兰教师的品质特点:忠于职守、受人尊重、受过良好师范教育、能力卓越、有创造性、善于反思、掌握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与科技手段。在芬兰,所有的教师必须拥有硕士学位,其整体学历水平之高可见芬兰对教师质量的重视程度。Ropo则从专家与新手教师的角度阐明了“好教师”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师范大学的裴淼和宋萑从研究中发现,我国教师教育层次提升明显,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提升明显,教育硕士培养正规化,教育博士试点良好等方面。赵萍结合实际个案研究,提出对职前教师培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质量的观点。
  2.教师专业发展
  中芬与会代表都一致认可“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的观点。芬兰教师专业发展始于优良的职前教育和完备的在职教育。芬兰对教师的能力建设和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据Elise Tarvainen介绍,在芬兰,师范生在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学习期间侧重理论与分析;在教师培训学校实习阶段,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使教师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科目知识融汇贯通。而在职培训阶段,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能有许多进一步培训、深造的机会。在芬兰,按规定每位教师每年有3.5天的强制性脱岗在职培训,教师可以灵活选择适合个人情况的课程来加强专业、提升资质。芬兰的在职培训采用的是“为将来的培训员提供培训”的模式。Ropo认为要应对芬兰教育和教师工作中所面对的诸多挑战,应从教师个体和教师整体两个维度去思考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改进教学方式以促进师生合作、提高学校领导力与管理、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和工作之一等。中国的三位发言代表则提出通过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并提出从政策保障角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师教育改革
  本次研讨会中,中芬双方代表的研究都以实践为导向,对中芬两国教师教育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芬兰的Elise Tarvainen以其实践工作为基础,侧重从宏观层面介绍了芬兰教师教育的概貌,而Ropo则从芬兰教育实际面临的挑战出发,介绍了大学如何进行教师培养。北京师范大学的裴淼和宋萑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研究也是基于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和资料分析,并提出了重构的对策和建议,其中不乏具体措施和微观解释。赵萍选取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具体政策进行解读和实证研究,研究中既有对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层面的解读,也有对政策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都有对中国教师教育宏观全局和微观问题的深入把握和理解。这无疑是本次中芬两国教师教育工作研究交流中的一大亮点。
  三、总结
  本次研讨会虽然时间紧凑,发言人数有限,但大家对教师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却早已达成共识。不同国家的教师教育存在差异,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应具有全球化视野,但同时要关注本土化的社会和教育情境,从本土所面临的现状和现实情境出发,思考本国教师教育的突破与发展。本次中芬教育研讨会正是两国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视角结合下的研究交流,这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综述参考了2013年11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中芬“学习工厂”联合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的大会发言。在此表示感谢!本文撰写得到了笔者导师朱旭东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当代教师教育,2012(3).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龚道娣)
其他文献
本刊讯 9月23-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发表了《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的诞生。今年恰逢比较教育诞生200周年。本届论
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美术教育目标的新常态下,美术课程不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的能力与品质,还必须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美术教学要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运用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  如何做到让学生既收获知识与技能,又在真实生活中获得对美术的切身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美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1967年提出“成人教育学”概念,他认为,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成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人学习目的指向直接应用知识。教师作为成人,其学习是主动建构实践知识的过程,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学习,他们往往会主动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力求在学习中解决或改进它们,教师学习也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教师学习要遵循成人学习理论,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如,独立的
如果说课上得精彩,甚至把课堂教学演绎为一门艺术,是程翔老师职业生涯中最丰富、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表情,那么,他的另一种由读书与写书两个元素构成的表情,则显得沉静、睿智与深刻。  程翔老师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读书、教书、写书。他认为,教书须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之上,不读书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他在散文《书情》中抒发了对读书的特殊感情:“我家里最多的就是书。看到这些书,心里就踏实,就感到充实。深夜,我孤灯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教科书中的童话故事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对象寄予了人们深刻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定位。按照课程社会学的观点,作为在教育领域中人类的思想、价值和意义乃至思维方式之主要载体的课程内容,与社会控制之间存在着深深的内在关联。[1]涉及动物的课文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以介绍动物生活习性为主的
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研究导创教学已有30年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教学生探索、创新,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紧迫任务,也是现代语文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重庆语文界经过30年的探索,不懈地在语文学科领域研究“导创”的规律,形成了一个流派,建立了一门学说,这就是“语文导创学”的教学论。它在引领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照亮改革先行者的心灯,鼓舞他们冲破险滩,为达
一、我的童年  我出生于1941年,家就在山西省代县牛站村。家中一共有5个娃娃,大姐、二姐、大哥、二哥和我,我是家中最小的,是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关爱下长大的。我的爸爸是个老实忠厚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和家里那一百亩田打交道,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我的妈妈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由于是小脚,不能下地干活儿,但她做家务很有一套,能把家里搞得非常干净。在爸妈的努力下,我们几个娃娃从未饿过肚子,过年过节还能吃上一
本刊讯:2015年7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与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合作主办,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协办的“2015中美校长高峰论坛:美国荣誉校长北京行”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份的380多位校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采用主旨演讲、主题论坛、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搭建了中外校长的对话平台。中美校长和学者围绕校长领导力与现代
2012年9月25日上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2、3号展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工作者川流于厅内,品味、赏鉴十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摩肩接踵的人流形成了一股热浪,如同信息技术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影响,炙热滚烫,令人惊愕、沸腾甚至有一种窒息感。  此次历时3天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由教育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参加展演活动的有全国31个省(自
学校应是学生喜欢的地方,也应是他们更好求知、快乐成长之地。学校的空间设计应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致。这是因为学校空间不仅要有一定的教学设施,还要能提供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平台,变成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场、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场、高新教育教学技术的实践场和推动教育教学方法不断进步的实验场。这样的学校,才最适合学生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5.7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