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52810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词,从当时到当今,大多词评家都集中赞赏它的十四个叠字。张端义《贵耳集》说:“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回顾了诗中用叠字的历史,列举了诗中有一句叠三字者,有一句连三字者,有两句连三字者,有三联叠字者,有七联叠字者,只有李清照,“起头连叠十四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还有人指出:元朝著名曲人乔吉的《天净沙》词中,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之句,是“从李易安‘寻寻觅觅’得来”。
  叠字的使用,千年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原因固然在于韵律的特殊,因为叠字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汉语的特点;其次,在诗歌中如此大规模地运用叠字,确系空前绝后。但是,从修辞技巧来说,这样叠字并不是越多越妙。太多,也可能给人以文字游戏的感觉,如刘驾的“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每句前的叠字完全是多余的;又可能造成单调繁冗之病,像韩愈的《南山》“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喁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訚訚树墙垣,巘巘架库厩。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一口气连用了许多对仗的叠字,给人以佶屈聱牙之感。而李清照用叠字却用得轻松自如。这当然与她用的都是常用字有关,但是还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内容上、情感上的深沉。
  对于李清照这首词,近千年来,词评家们往往被她叠字的韵律迷了心窍,大都忘记了她叠字的成功在于与表达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一开头就是“寻寻觅觅”,这是没有来由的。寻觅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寻到了没有呢?没有下文。接着是“冷冷清清”,再看下去,“凄凄惨惨戚戚”,问题就更为严重了,冷清变成了凄惨。这里有一种特别的情绪,是孤单的、凄凉的、悲戚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弄出个“寻寻觅觅”来呢?一个“寻觅”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又没有什么寻觅的目标。这说明,她自己也不知道寻觅什么,原因是她说不清自己到底失落了什么。这是一种不知失落的失落。在《如梦令》里,她还清楚地知道自己失落的是青春,别人不知道,她知道。她是不是感到有点孤独,不太清楚,但是她不凄惨,至少是不冷清。而在这里,她不但孤独、冷清,而且凄惨;一个凄惨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再来了一个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戚戚”,悲伤之至。她知道,失去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寻觅不回来的。她是朦胧地体验着、孤独地忍受着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和她词中叠字里断续的逻辑一样,是若断若续的。这样的断续,造成了一种飘飘忽忽、迷迷茫茫的感觉。这是第一个层次:沉迷于失落感之中,不能自已,不能自拔。
  下面转到气候,“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调养身体吗?照理应该是。但是从下文看,最难将息的可能不是躯体,而是心理。为什么?她用什么来将息、调理自己的身体?用“三杯两盏淡酒”。喝酒怎么调养身体,尤其对于古代女性?是借酒消愁?但酒是淡酒,不太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打发这漫长的日子也。但是这个办法没有用,敌不过“晚来风急”。风急了,就是冷,酒挡不住寒气。
  李清照如果光是为了挡寒的话,就俗了。她借着“风”字,来了一个空间转换,目光从孤独狭窄的住所转移到了天上:“雁过也”,这个“也”字,韵味不简单,是突然冒出来的语气词,有当时口语的味道。这个“也”字,是不是有点喜悦轻松的语气?大雁是季节的符号,说明秋天来了;加上又“却是旧时相识”,是老朋友了。本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是李清照却乐不起来。绿肥红瘦,春光明媚,尚且悲不自胜;秋天来了,群芳零落,更该悲了。本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就有悲秋的传统,李清照当然要悲凉一番。这种悲凉,又因旧时相识而更加沉重:又是一年了。这个雁,还有一层暗示:鸿雁传书。早年她写给丈夫的词中就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岁月催人老,加上写此词时,已是“靖康之难”之后,李清照此时家破夫亡,即便大雁能传书,也无书信可传,这自然更令人神伤。这是第二个层次:心理调整不但失败,反而加重了悲愁郁闷。
  下半阕,心情更加沉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比“绿肥红瘦”更惨了,不但憔悴,而且有点干枯了。说“有谁堪摘”,而不说什么人摘,是不是有人老珠黄之感?留给读者去想象。这是第三个层次:青春年华只剩下满地枯败的花瓣。悲郁之至,对自己无可奈何,几乎是无望了。
  无计可施,只有消极忍受。没有办法排遣,只有希望这白天不要这么漫长,早点儿过去,让天色早点儿黑下来,眼不见,心不烦。但又不是干脆睡大觉,而是守着窗子。“守着窗儿”,是不是舍不得离开?毕竟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冷冷清清,不如守着窗子,多多少少还能转移一点注意力。但是,时间是那样漫长。为什么那样漫长?这里有个暗示,因为是“独自”,只有一个人,怎么能熬到天色暗下去?这是第四个层次:对老天放弃抵抗,无可奈何,忍受排遣不了的孤单。
  第五个层次是全词的高潮。已经是对自己、对老天都无可奈何了,选择了认命,忍受时间的慢慢消逝,好容易等到黄昏了,视觉休息了,可是听觉却增加了干扰。那滴在梧桐叶子上的细雨,一点一滴的,发出声音来。秋雨梧桐,本是古典诗词中忧愁的意象,李清照突出了它的过程,点点滴滴都在提醒自己的孤独、寂寞、失落、凄惨。这个“点点滴滴”,用得很有才华。一方面是听觉的刺激,这种刺激虽然不强烈,但却持续漫长,无止无休;另一方面是和开头的叠字呼应,构成完整的、有机的风格。叠字首尾呼应的有机性,与情感上的一个层次性的推进,最后归结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众多层次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从内容到形式、从情绪到话语,高度统一,水乳交融。
  有些专家,不从内在的联系上寻求结构的完整性,而是从时间着眼,说这首词从早晨写到晚上,认为“晚来风急”当为“晓来风急”,这样,与后来的黄昏凑成一整天,时间上就完整了,而且也符合李清照《声声慢》的“慢词”体制。但是从内容上看,这首词虽然属于“慢词”,情感节奏却并不慢,一共二十一个句子,情绪却有五个层次,平均每一层次只有四个句子,变化应该是非常快的。全是抒情的跳跃性的意象组合,谈不上什么“赋体”,既没有多少篇幅是叙述性的,更没有任何敷陈渲染,有的是意象的组合、空间时间的转换,外感与内心活动都有逻辑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谓一天的过程,并不是像赋体那样有头有尾的。就算是“晓来风急”,从早晨到黄昏,中间并没有时间的推进,说一天,只是早晚,当中的时间过程,不是李清照的词里有的,而是专家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经验补充创造出来的,而这恰恰不是赋体的功能。如果不拘泥于从早到晚,老老实实承认从一开头就是“晚来风急”,时间上集中在傍晚、黄昏,但是心理上纵深层次很丰富,不是更加具有“情采”和文采的“密度”吗?
其他文献
实际应用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使语言学越来越关注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口头的会话和书面的语篇。  自2006年起,高考语文试卷增加了对话语衔接和语篇连贯的考查。表面上看,以衔接为考查点就是将给定的句子排序,组合为一个连贯的语篇。实际上,话语衔接的练习更在于增强学生对语篇整体结构的把握,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以及各部分的理解。换言之,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诸多方面:文本阐释、段意概括、关键词提取、写作以
《热爱生命(节选)》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初中教材后,对这篇文章主旨的解读呈现多元化趋势。教材编者认为,文章是表达对生命的热爱,揭示生命的内涵,讴歌硬汉精神。笔者倾向于认为作者的创作意在彰显人性的光辉。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在困境中热爱生命的故事,也表现了主人公的勇敢;但这只是表象,是这篇小说露出水面的部分,而作者想要揭示的人性主题才是这篇小
学生作文到底是少做好,还是多做好?  梁启超先生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说:  “每学期作文次数至多两三次”,“多做学生便要讨厌,或拿一个套子套来套去”。可见,他是提倡“少做”的。  读清代唐彪的《读书作文谱》,看到作者的观点是“文章唯多做始能精熟”。他举例说:“永叔有言,为文有三多:多读、多做、多商量也。”“永叔”就是欧阳修。曾有孙莘老问其写好文章的方法,欧阳修真诚回答:“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杜甫滞留于夔州(今重庆奉节),睹夔地江山风物,追思历史人物,写下了五首联章体七律组诗《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吟咏—人—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其中第三首咏王昭君,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有的教材在对“画
“勤劳的小蜜蜂”是当下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蜜蜂几乎成了勤劳的代名词。然而中国的蜜蜂并非一直如此“勤劳”,这一寓意是在经历过跌宕起伏的变迁之后,才广为流传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食野果为生。我们的祖先在采食野果的过程中,免不了被穿梭于修林茂草之间的蜜蜂所蜇,在他们眼里,蜜蜂和蝎子一样,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毒虫。所以人类最早对于蜜蜂的感情并不美好,蜜蜂自然也就带着贬义
编者按: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本刊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第五版),继续保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地位。这是多年来广大读者支持帮助的结果。这里我们收到一篇自然来稿,是对本刊2008年载文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语文建设》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语文刊
一、利用生活性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经验以生活经验为主,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将要探究的问题和
本刊讯 2015年12月26日,敬德书院与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第二期,来自全国各地近50位教育界代表齐聚敬德书院,就“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展开了一次小众、高端的主题讨论。  会讲伊始,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女士首先发言,为本次会讲破题。她指出,敬德书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儒学的传播。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来自于乡村,
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题虽然没有出现很有创意的新题,但有些传统题被赋予了新的形式,显示出新的生命力。18套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语句排序、图文转换、从辩论说理的角度写句子等题型,很多题从表面看毫不相干,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有的题好像属于同一考点,但细分下来,又各有侧重。本文从这两方面对2007年两种语言运用题作一个初探。    一、千姿百态的图文转换题    2007年共有5套试卷考了图文转换题,可分
作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祝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激发着近百年来人们的阅读兴味。即使是小说中着墨不多的人物—柳妈,也引来人们的纷纷议论。人们或质疑或解说或断定,综观这些讨论,尽管在论说角度上有所不同,对柳妈的形象定位也有差别,但立论的基点都是将柳妈视为小说的环境因素——祥林嫂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柳妈作为独立于祥林嫂之外的一种存在。  但细读小说后我们会发现, 在《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