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引导人们去获得知识或以前未曾发现的问题,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作为创造者的带路人,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发挥学生创造的潜能。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尝试。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追求创新。因此,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在各个学科当中,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要学习它的形式。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科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这个工具学科的学习运用,必须伴随着一定的思想,交织着情感。尤其是那些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是激励学生思维发展的诱因,都可能触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萌生创新意识。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优越条件,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要鼓励学生大胆问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疑”是创新的萌芽,“问”是创新的动力。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也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教师要教给学生问疑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去发现问题。比如,可以指导学生从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语言因素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标点符号的使用、字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重复等方面去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问疑水平会逐步提高,一些学生甚至能提出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生善问,能够不断发现问题,那么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会不断得到提高了。
  
  三、要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想象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想象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想象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做出新的探索,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想象力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只要教师重视,几乎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有用。比如,我在教魏巍的《我的老师》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蔡老师,在信中会对受了委屈的小魏巍说些什么话呢?”我的话音一落,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打开了想象的闸门,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去回答,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极了,答案让你始料未及,非常精彩。又如我在教《边城》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接着故事的结尾去续写一下,想象一下翠翠到底能不能等到傩送的归来。学生写完之后,我批阅作文时发现他们续写的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曲折感人,引人入胜,绝不亚于原文。
  
  四、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因此培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培养其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中的发散表现为对一个问题能从多种角度,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然后从多方面提出新假设或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因此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进行。例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很多参考资料都认为于勒是主人公,但也有不同看法的,到底该是谁?我先让学生思考,并告诉他们是谁都可以,但要讲一下理由。果不其然,有学生认为是于勒,有学生认为是“我”,还有学生认为是菲利普夫妇,他们的理由都非常的充分。我暗自高兴我的“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培养的目的达到了。至于“一事多写”的训练,我会选一个辩论式的话题,让学生从正、反方的不同角度去进行辩论。
  
  五、要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
  
  不迷信权威是发现真理的前提,也是创新的前提。我们知道,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还有哥白尼不迷信权威,创立了“日心说”,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
  可是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了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标准化,致使学生为权威所困,不敢有“越雷池半步”的非分之想,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做法与我们的教学宗旨是相违背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摒弃“唯师”、“唯书”的错误思想,鼓励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超越权威学说,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有一次,我教学朱自清的《春》,当讲到春风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他的看法:“老师,作者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把无形的风化为有型、有味、有色的风,这确实很妙,但我觉得作者用鸟叫声来突出风声很落伍,没有独树一帜!在我看来,改用悠扬的钟声更好。”听了学生的话,我在短暂的诧异之后马上对这个学生大加赞赏。这篇散文多少年来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从未有人提出疑问,今天学生竟对此提出异议,我感动不已。我马上放手让学生去改写,学生们思如泉涌,经过斟酌、品味、比较,不断地写出佳句来。就是这样,我没有按照课本上的现成结论对学生的看法简单地加以压制,而是以赞赏的眼光,去引导他们不迷信权威,鼓励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多种多样,也不是靠一两天就能训练出来的。我们教师不仅要灵活变通地使用各种方法,更要持之以恒。我们坚信,学生时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定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责任编辑 吕 行)
  
其他文献
一、背景材料 一学生名叫李军(化名),他父母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外打工(帮别人割松油),他平时就跟爷爷奶奶生活。他头脑灵活,有爱心,但平时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不努力,迷恋网络游戏。
胸痹是因心脉痹阻不通而引起的以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吴标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经过反思,才能既明晓教学的成功所在,又看到教学的不足和失败之处;只有认真进行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几年的高三政治教学,特别是在平时训练考试中,我几乎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不会阅读材料,不会根据材料设问找准解题的切入口;没有辩证思维能力,答评析题容易走向片面化;还有组织参考答案缺少关键词,没有做到序列化、要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课堂上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心智同步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从“太烦杂”到“真有趣”    在数学学习中,部分学生会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探究、创造等主动学习能力,他们希望教师对数学学习内容详细归纳概括,指出关键点,甚至习惯于
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让音乐欣赏(包括知觉欣赏、感情欣赏和理智欣赏)与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找准教材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音乐审美载体。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音乐素材,加强情感教育的因素,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不仅能展现历史教材的丰富内涵,而且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在审美愉悦中启动思维,激发想象力,获得历史知识,更在情境交融中陶冶情操,培养追求真、善、美的良好个性,使历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修养品德、长身体、增智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生理迅速变化的时期,还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班级中,不应该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色彩斑斓的个性,但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在班级中进行的,更应该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学生遵守班级纪律与班级规则,是班级进行正常管理,顺利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下面浅谈新
主要探讨不同截留分子量(100、30、10ku)的超滤膜对石榴汁的澄清效果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确定生产高抗氧化活性澄清石榴汁的最适超滤膜。结果表明,30ku超滤膜对石榴汁的澄清效
<正>美国作为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在不断的扩张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美国文化中所表现出的多元性也同样渗透到商业文明中,成为美国商业文明的特征之一。这也是美国多元文化
王晖老师是第3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从40余年临床实践中发现,面部色素沉淀现象能反应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敏感点和关键点,观察面部色素的异常表现,运
桂枝汤出白张仲景《伤寒论》,是治太阳中风之方。桂枝汤具有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功效,方中用桂枝宣发阳气、温经散寒,芍药和血益营、能收阴气,桂枝与芍药为伍,则调和营卫。生姜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