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不讲“小资”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les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的午后,坐在后院露台的墨绿色的阳伞下,任微风轻轻地吹着头发,轻轻地翻过书页。书页很黄,是本很老的书了。
  朋友来电话问,在家里做什么?
  在阳伞下面看书。我说。
  
  感觉不要太小资哦。朋友说话带着上海的腔调。又问,看什么书?
  《共产党宣言》。我回答。
  什么?朋友尖叫起来,差点没把我耳膜刺破。你有毛病啊?你想做什么?她大叫道。好像我要武装北上似的。
  我只是看本书而已,和看其他任何书一样,怎么就吓着了朋友?
  朋友说,那么“小资”的环境,想你在露台的阳伞下读书的模样都是“小资”的感觉,跟这本书很不相配的。
  那要读什么才配呢?
  像张爱玲的书。
  哦,也许。我曾看到国内时尚杂志上面列举出“小资”的若干标志,其中就有“读张爱玲小说”这一条。可惜张氏三十六岁以后去了美国,遇到了社会主义革命派的作家,那恋爱与婚姻一直颠沛流离的,安身之处都常常发生问题,哪里还谈得上“小资”呢?再说马克思一家人,在周末的午后,围着客厅的壁炉听海涅朗读他的诗作,那种氛围倒是很“小资”,不过那时候马克思一家常常为饥饿所困。马克思和燕妮都曾为海涅乡愁的诗句所感动:“我怀念,我怀念莱茵河畔的咸萝卜干啊!”
  
  马克思一家的“小资情调”和流浪汉的下午茶
  
  小时候很羡慕马克思一家人围着壁炉听大诗人朗读新作的那一幕,从父亲的竹书架里抽出海涅的诗集,想像着在壁炉旁读诗,让壁炉里的哔哔剥剥的火光映红脸庞,是何等优雅的情形?用今天的话来说,很“小资”哦。小时候想那一幕的时候,觉得根本是做梦,那是外国电影里的画面。来了加拿大以后,住过的每一处房子都是有壁炉的,却并未听当地的西人说起“小资”。我们所想像的“小资”情景,原来就是人家当地日常的生活,所以人家也不会刻意。若对照国内的“小资”标准,这里的流浪汉也算得“小资”呢。
  我家附近的社区中心为流浪汉提供免费早餐、洗澡和下午茶。有一次看着一对男女流浪者在社区中心大堂的沙发上喝咖啡、吃巧克力饼,一位北京来的新移民不由感慨说,别看他们这些流浪汉,还过得挺滋润的呢!像咱北京胡同里的老头老太太也没几个喝咖啡、吃巧克力呢。再说人家的咖啡、巧克力在咱国内可都是正宗进口货呢。
  我家门口那棵李子树,整个夏天结了一树的黄橙橙的果子,然后就落了满地,也没人来采摘,想吃的时候就到门口拾几颗回来。看着满地果子太可惜了,就打电话叫朋友来拣。朋友来了,跟我一起在撒着碎花似的阳光的草地上拾果子,朋友就感慨地说,这是很“小资”的生活啊!
  是吗?国内的“小资”标准有“拾果子”这一项?
  如果说五年前,我还算是个蛮合格的“小资”,但现在回国去就落伍于当今国内的“小资”水准了。上个月回国探亲被朋友约到那个旧石库门改造成的“新天地”,这是当今上海最具亮色的时尚地带。坐在露天喝一壶茶,一百块哦!还不能两人共享,两个人就得点两壶。我吓了一跳,强烈感觉那里不是我这个“前小资”随意喝茶的地方。
  是我落伍了吗?不少国内移民到加拿大的人,就很担心在北美住久了会跟不上国内的步伐。被新天地一百块一壶的茶就给吓着了的,显然是太老土了。一个从上海移民加拿大有10年的女人说,半年不回上海就要戆忒了。像我在后院的露台上一边喝咖啡、一边读《共产党宣言》,在她看来勿要忒戆哦!
  怎么也不明白“新天地”的茶怎么就那么贵?比温哥华五星级酒店的还贵得多。坐落在温哥华市中心的加拿大著名的费蒙特酒店集团旗下的HOTEL VANCOUVE,去那里享受一个有三四层点心和咖啡、钢琴伴奏配套的HIGHT TEA(正式的英国下午茶),那一整套华彩乐章似的下来,也才二十一块五毛加元,若和朋友一起分享,也就再加四五块钱添一份咖啡或红茶。两个人享受一个优雅华丽的午后,连税和小费加起来,折合人民币也不过是两百多块。
  曾经在上海的宜家买东西,一出宜家的门,等候在门口的好几辆出租车司机就上来热情招呼:小姐,上车!手脚快的就抢着把东西搬进了后备箱里。坐上了车子,司机就说,小姐,侬蛮有钞票的嘛!我一愣,何以见得?司机就很笃定地说,到格里厢(宜家)买东西的都是有钞票人。像阿拉格种老百姓是勿会去格。
  事实上宜家(IKEA)并不是什么高级的家居用品店,在北美属于一般工薪族消费水平,在国内比较受年轻白领青睐。记得当时听出租司机那么说,一方面是好笑,一方面自己心里还是有点小得意的。至少从那里出来,人家出租车司机也高看你一些了,以后再去对那里的感觉就更好一点了。以后,来了加拿大,去IKEA就全然没有在上海那么好的感觉了。想来我还是在乎了社会的眼光,那出租司机便是代表了一种社会的眼光。
  中国的社会眼光总是把人不自觉地划分成三六九等,使你在任何公共的场所都会从那眼光里读出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所处的位置。尽管这眼光所给予你的定位未必与你真实的相符,但是你一出门就逃不脱那眼光的审阅和定位。因而,有时自己难免做一点伪装,以便被那眼光放到某一种自己希望的位置上。在充满了那种眼光的社会里,人是很难超脱的。所以中国人总是说:活得累。而加拿大人就轻松多了,因为这里没有那样的社会眼光。然而,国内出来的新移民似乎是这样一种矛盾:愤恨那眼光,又离不开那眼光。离开了,还要去找回来。比如“小资”,在失去了那把你当作“小资”的社会眼光里,你虽然过着“小资”的生活,却也没有了“小资”的感觉。加拿大很容易地就给了你“小资”的生活,却把你以往追求那生活所要得到的感觉拿走了。
  
  北美的STARBUCK (星巴克)好比上海的豆浆店
  
  出国以前,我也偶尔去星巴克坐坐,那里似乎都是当代时髦的青年,不年轻的坐到星巴克里也觉得年轻了,因为坐在那里就仿佛表示跟进了时尚的脚步。不过,除了那里的肉桂粉可以随便加以外,我一直不喜欢星巴克的吵闹与粗糙。记得淮海路上巴黎春天百货边上的那一家星巴克,墙壁上的画就跟涂鸦似的,人家说那是“后现代”。反正我是不喜欢。有一次,与一位写作的女友碰面,她很执意要去那家涂鸦的星巴克。如果我继续滞留在起初选定的那家老派的安静的咖啡馆,就显得很不与时俱进,与杂志上说的“小资”标志不符合了。不想扫了女友的兴致,便随她去星巴克,并且还要显示出对那里兴趣盎然。
  来北美以后,看到STARBUCK(星巴克)比上海的豆浆店还多。几乎每个街口都飘出STARBUCK的咖啡味道,就像上海以前的馄饨店和生煎馒头店老远就让人闻到了。进去的客人也无需像去有HIGHT TEA的那种正式下午茶的咖啡馆那么讲究。在STARBUCK,趿拉着拖鞋的、穿着短裤的、胡子拉碴的,什么人都有。那是个歇歇脚,随便吃点喝点的地方,就跟在上海逛马路逛累了饿了,钻进豆浆店里随便要碗小馄饨雪菜肉丝面一样。所不同的是,在上海的豆浆店里,恐怕不能要一杯豆浆就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坐下去。但在北美的STARBUCK,你爱在那里呆多久也没人撵你走,除非人家要打烊了。常常见到有人点一杯咖啡、拿一叠报纸,坐一个下午。
  
  有个也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移民来的人跟我说,她原以为STARBUCK是有钱人去的考究的地方,至少也得是白领才去那里;来加拿大一看原来是很多HOMELESS(无家可归者)去的地方。她说得并非夸张,的确是很多流浪汉喜欢呆在STARBUCK。其实他们也可以去五星级酒店喝咖啡,那里的咖啡并不比STARBUCK贵,只要他们进去,人家照样待若上宾。只是流浪汉们不喜欢那里,那里个个都穿戴考究,说话如窃窃私语,不舒服不自在。他们在STARBUCK可以大声说笑,可以跟女人打情骂俏说些粗话。
  
  后记:
  回头去翻开摊在阳台桌子上的那本发黄的“宣言”,马克思指出小资产阶级“它动摇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显然它不属于资产阶级。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的英文版中加注说明:资产阶级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用雇佣劳动的。无产阶级则是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那么由此可以推论,小资产阶级既不是非出卖自己劳动维生不可的贫困阶级,也不是靠剥削人家过活的资产阶级,他们是自己拥有一定的生活资料可以自我满足和享受自我的。
  在马克思的那个年代,资产阶级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的初期,工人阶级在贫困线挣扎,马克思在痛批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常常把处于动摇的、革命性不彻底的小资产阶级带进去一块儿批判。但在革命了很多年以后的中国——这个最痛恨资产阶级的国度,无产阶级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无产阶级的老婆们也开始涂脂抹粉、开始冷淡红烧肉、转而青睐美酒加咖啡,“小资”于是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味的一个标志。而同时人们也急不可耐地要把开始改姓了“资”的自己与劳动和劳动人民分离出来。
  而北美的加拿大人似乎对于“革命”或者“时尚”都显得比较疏离,表现得漫不经心。他们在壁炉旁铺着羊毛毯的沙发里喝咖啡、红茶,享受着在我们看来属于“小资”情调的生活时,他们可能也是一早要赶着公车去上班的劳动者。我看到他们几十年前的房屋里就有了我们现在看来是“小资”生活的诸种元素,比如壁炉、从客厅通向卧室的楼梯、尖尖的原木屋顶、撑着阳伞的露台、海棠花开的后院等等。不过常常有这样的屋主在年迈时,卖了这房屋换了简单的公寓去住。
其他文献
装嫩的态度    这是一种态度,而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破坏性和另类感。这个时代真的太让人兴奋也太叫人紧张了。1960年代生人刚刚尝到成功的滋味,1970年代的人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实施他们的“夺权”计划,但真正可怕的是这两拨人开始交手之际,80年代下的蛋蛋们对此简直不屑一顾,一个指向这帮新人类的消费主义潮流汹涌而至,将60与70年代们所谓话语权之争的崇高感和悲剧性解构得七零八落。这再次证明了文明史观:农
期刊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已有超过50%的上班族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多于90分钟。在上下班路上长时间地来回奔波似乎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回头看看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小白领们,“在路上”的他们是苦不堪言呢,还是有着一份看风景的心情……     上班路上    上班路犹如肠梗阻  文/沙然  闹钟七点响,条件反射般弹起来。光脚跳下床,在冰凉的地板上蜻蜓点水,冲进浴室打开龙头哗哗啦啦洗澡。水温40度,
期刊
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最近,一篇发表于《北京青年报》、署名杨晓光的文章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原文如下:  我们中国记者一行4人,受飞利浦公司邀请,去美国参加北美放射年会会展。   展览馆里,从X光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到超声诊断,从骨头、血管、神经到血流、脑组织的二维、三维图形,人体的各种细微影像在彩色大屏幕上演绎着,琳琅满目。     正当我们感叹科技的昌明时,一位中国记者的
期刊
长乐路虽算不得上海名街,却也有些名气。  长乐路的名气在很大程度上与旗袍有关,因为这条街是最早容纳旗袍并把它作为时尚元素推向市场的。当然,长乐路的名气不只是因了旗袍店,还因为有了锦江饭店、新锦江大酒店、锦江迪生这些高贵不凡的入驻者的衬托。尤其是锦江迪生,在质朴无华的外表下,内中却是个拥有40多个国际品牌的“实力派”买家,且能做得不显山不露水。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个世纪 30年代时的峻岭公寓、华懋公寓和
期刊
三十年前,街上敲锣打鼓的喜庆场面是经常发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捷报频传”,“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看热闹有时也不必上街,热闹自动会来敲你的门。那时候,喧天热闹的锣鼓声常常听着听着就感觉渐行渐近,忽然就见他们奔着家门左右而来——此时你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隔壁邻居的张家姆妈或李家阿伯,今朝光荣退休哉!  敲锣打鼓转进弄堂的,那时主要有两桩喜事:除了送子参军,更多的就是光荣退休了。因为参军一年只有一
期刊
自行车在六七十年代是一般工薪阶层梦寐以求的消费品。记得在我差不多三岁那年父亲买了辆26寸的永久自行车,因车架上有横杠,所以叫男式车。这在当时来说大概和现在有邻居买了私家车的份量是差不多的吧,因为我记得家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来看车的人络绎不绝,问东问西啧啧之声不绝于耳。于是,父亲每周骑着这辆车去钓鱼。现在看来算市区的地方,那时已经算是郊区了——漕河泾,而我们当时住茂名南路。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
期刊
生活在加州的几年里,除了了解美国外,还接触了许多墨西哥文化。加州与墨西哥紧紧相连,两国的居民多踩几下油门可能就到了另一个国家。北美洲西海岸的这一片地域被世人称为阳光永远照耀的土地,在那里,一年四季几乎分不出春夏秋冬。那时,在我们居住的社区里有好几家是墨西哥移民。与美国人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拥有一个大家庭,子孙满堂。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些家庭就会聚集在一起,在家里的前后院或公园内烧烤玩耍,载歌载舞,沉
期刊
在上海,随便的一条石库门弄堂,上班时候,做饭的时候,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一类女人,她没有很多钱,但是可以让桌子上日日有鱼有肉,她也许买不起巴黎的、意大利的、伦敦的香水,但是每一个清晨,她走出弄堂口的时候,她的披肩的卷发,一颤一颤的,那种样子,如女皇出行。来不及的时候,她会穿了碎花的睡衣去买早点,给儿子,或者丈夫。为了这个家,她是可以跟人去搏命的。    这是一栋1924年代建造的石库门房子,没有卫生间
期刊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做“连裆模子”。   后来一位七十多岁的陈姓理发师和我讲起了这样一件事情:“我老家是扬州的,自小便跟了一位堂伯在上海学剃头。也没正规的理发店,就是挑着担子穿弄堂,但范围还是比较固定的,一般就在河南路附近的几条小马路。我师傅对那一带熟悉得不得了,还算有点小名气。我跟在他后面,一是搭手,一是学艺。跟了大概有二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我师傅就死了,那一年上海正好解放,我十八岁。  
期刊
清末民初,上海流氓泛滥成灾,就流氓群体的构成而言,其中又可细分为流氓、小瘪三、拆白党、拆梢党、豆腐党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在这些不同的层次中,其切口也自然各有差异。如今,当初的不少切口已演变成市井生活的常用语。    流氓切口    上海流氓一般切口,拳头称为皮铆头,借口敲诈称为讲斤头,分赃称为劈霸,吃讲茶称为闩人头,讲斤头的讨价还价称为画花,纠集团伙械斗称为摆华容道,典当称为高风子,带手铐称为带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