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时代的“红色”海洋 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红色经典”获奖节目综述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况
  
  中国西安民间影像节“红色经典”单元的评选活动,是结合建党90周年的国家中心工作展开的,这项活动的开展,广泛及时地反映了广大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创新争优,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展示了广大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典型。对于促进党的建设、各类媒体更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丰功伟绩、推动视频节目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本届评选活动共收到了712部专题片和纪录片、工作汇报片、宣教类节目。其中人物类471部;先进单位67部;工作类37;各地电视台、宣传部门的宣教片作品137部,基本上涵盖了全国各级媒体,各省市县党建、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公安、武警、部队、独立制作人等等。节目内容和类别都非常丰富,从中直机关到街道社区;从教育机构到科研单位;从新闻媒体到企事业单位,全方位地展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广大共产党员的精神面貌和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
  在这些作品中,从院士到农民;从记者到工人;从将军到士兵,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这些节目大都采用平民视点的纪实表现方法,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拉近了先进人物与广大电视观众的距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民意识的觉醒,从单纯的“观点表达”到“平民视点”的故事化创作,从朴素的“客观记录”到经典的艺术创作,从行业的局限传播到三网融合时代的大众表达,我们欣喜地看到,党建宣教类节目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红色”的拍天巨浪。“红色经典”专题片、纪录片以其“主题鲜明的艺术化创作”,在行业内显示着越来越独特的号召力和生命力。可以说,纪念建党90周年征集到的作品在创作上有这样几个特点:坚持了精神第一;坚持了理念创新;坚持了影像叙事;坚持了行进中的记录。这些作品告诉我们:用故事的方式教育受众,用悬念的方式结构故事,用轻松的方式传播信息。
  
  文献大片屡创收视新高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选送的《旗帜》和李鹰影视工作室创作的《断刀》,可以说为建党9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旗帜》以史诗般的品格和高远的立意,客观真实地纪录与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堪称一部最具权威的党史影像教科书。该片高度重视影像史料价值的呈现,高度重视历史细节的发现,高度重视高科技的使用,高度重视电视现代艺术手段的运用。本片在央视十五个频道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播出后,累计收视观众三亿多,官网页面访问量突破1000万页次,该片已用五种语言在海外多家主流媒体频道播出。
  《断刀》虽然首播在凤凰电视台,先后在上海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台相继播出,但其影响力一点也不亚于中央电视台。云南台播出后,其收视率由原来的卫视排行十几位,一下跃居第7位。而最大的观众群来自于网络,凤凰电视台播出后,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挂出了《断刀》,网络上的反映更是铺天盖地。有网友评论说,“这是第一部中国人拍摄的具有“国际范儿”的、迄今为止最客观的一部纪录片,没有说教,全部让镜头和事实说话。”电影导演冯小刚为此创作出“全片无尿点”的网络新词。《断刀》还在全景式的框架中,首次突破以往大多将局部战术上的胜利编排成故事的惯有模式。从战略的角度通盘清楚地交待台前幕后,清楚地再现局部画面与外部环境的对应,跨越空间地展示出战争进程中同时间相关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它使节目从单一的视角变成信息量成倍扩大的多视点、多角度、多层面的全景立体影像,让更多的观众摆脱了过去的局限,跃上一个更宏大的历史看台。精心设计的、与片中内容浑然一体的特效动画,弥补了资料素材的不足,拓展了纪录片创作的空间。按照大片的标准设计音乐、音响不仅营造出撼动人心的效果和细腻的人类情感,也极大地补充了画面所不具备的外延、内涵,丰富而且强化了故事本身的情绪冲击力。观众评价“音乐制作得无比扣人心弦,堪称完美!”在这部长达5个小时的纪录片中,创作者充分把握住故事叙事的发展脉络,通过情绪和悬念跌宕起伏的设计,时时抓住观众的心理,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影片之中。全片情节一环连一环,一扣套一扣,一浪高浪,所有故事都紧密相连,又都独立成章,吸引着观众欲罢不能。观众评价说“这部纪录片总揽全局,史实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记录线条清晰流畅,节奏紧张;全面的运筹与具体的巧合都让人拍案惊奇,远超任何一部战争电影和小说,很有美剧的感觉。
  说到今年建党90周年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不能不提到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拍摄的《南桥机工》。这部纪录片较为详细地记录了72年前一群满怀救国之志的热血青年,从富裕的南洋回到烽火连天的中国,在滇缅公路上承担起了抗战物资运输的重任。可以说这段历史从未在国内外媒体上做过全面详细的报道。该片摄制组历时两年,行经国内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各国,行程累计两万多公里,查阅原始档案资料超过三十万份,采访了已知在世的十六位老机工,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南桥机工》填补了华侨爱国史上项重大空白。在东南亚桥头堡建设被列为中国国家战略之际,在南海争端愈演愈烈之际,回望七十年前东南亚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并肩携手反抗侵略的光辉历程,对于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谊与理解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该片被马来西亚150所华文学校列为乡土教育影片也就不足为奇了。纪念建党90年大量的优秀节目告诉我们:纪录片有情怀,纪录片有尊重,纪录片有审美,纪录片有担当,纪录片有责任!
  
  多元节目形态创作大放异彩
  
  纪念必然要回顾历史,中国有近2亿10岁至16岁的青少年,他们是现代化中国发展的未来,而现有的教育体制和他们所接受的宣传作品,使得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之甚少。武汉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积极探索党史宣传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大胆进行了“动画讲党史”的尝试,创作了《旭日升》的动画党史教育片。该片以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成立为核心内容,讲述90年前中共一大代表在白色恐怖下,召开大会议成立共产党的故事。剧中人物形象定位准确,领袖人物和英雄人物要求逼真,实现了政治动画教育片可视性、艺术性和严谨性的完美统一。
  《微笑》虽然只有短短的60秒,但是它用时尚的画面语言勾勒了时代的进步和唾手可得的人文关怀……《微笑》通过微笑大使的眼睛,以微笑是什么的肯定表现手法,选取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细节,诠释微笑是无声的赞许、最佳的问候、会意的感谢等内涵。无论是老奶奶赞许的微笑,还是陌生人问候的微笑,镜头精心选取的每一个微笑瞬间,遵循平淡而细腻的原则,成功表现了人物发自内心的温情与暖意,是一个流淌进人类心灵的影片。
  《诗意地栖居》的片名来自于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 地栖居……”这句话表达了人与自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众所周知,眼下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物质,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人在精神上越来越渴望诗意地栖居;而生活在黄河上的野生动物,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高于我们人类,英文片名《Happiness》(幸福)即是这种诗意栖居的快感。这部短片全长3分36秒,以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和轮回为时间线,以散文诗化的画面语言描写了黄河湿地上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栖居生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和生命个体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表现在唯美的摄影上,还表现在画面流畅的剪辑上,以及天籁般地音乐与大自然声响的有机融合,一切都以“自然而然”为前提,水到渠成。这也正如海子的诗中所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地栖居》摄制组成员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他们在拍摄资金严重不足和拍摄环境极其恶劣的状况下,在黄河上风餐露宿,啃烧饼、搭帐篷,经受着难以想象的生存考验。为了不惊扰动物并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摄制组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寻找最佳机位进行拍摄。我们相信这部已经历时拍摄三年,素材累计达两千个小时的作品,将会有更大的奖项收获。
  由于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节目大都涉及到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所以多元手段的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广东台山电视台的《辛亥家国梦》尤其对“重演再现”使用的恰如其分。无论是场景的选择、人物的扮演还是道具的使用都达到了“逼真”的程度。
  江门新会电视台拍摄的《中国华侨义冢》,山东寿光电视台拍摄的《陈少敏》,内蒙古党史研究室的《绥远九一九》,海军记者站的《延河畔的艺术殿堂》,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的《喋血万家岭》,浙江诸暨电视台的《暨阳先锋》,河北省远程教育中心和河北电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不可磨灭》等等,都使用了不同的多元创作手段,取得了可视性、真实性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多元融合的时代需要,多元共生的创作形式,多元共生创作形式产生的真实,最终还是要在纪实中去寻找。也就是说:回归纪实,关注现实。
  
  “宣教观点+故事叙事”成就党建人物片
  
  在这次征集到的节目中,最为显眼的是党建人物片,大约占了征文中的80%。大家知道,共产党员是全社会的先进人物,先进人物的传统、常规创作方法是观点+评论。也就是说,表现一个人物的先进性,首先要给他下一个“定语”:廉洁奉公的带头人、艰苦奋斗的好标兵、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等等,然后再扣上一些“全国典型”、“省市五个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等。在后面就是“喋喋不休”的评论……今天,我们在建党90周年看到的作品已经大大改变了这种“以词为主”的口号式、议论式、评论式的创作方法,使用了“观点+故事”的叙事方式。比如纪录片《我是党的女儿》,表现的是沈阳军区211医院院长贾丹兵,从战士到将军的成长历程。作者没有从议论到议论,从讲道理到讲道理,而是用大量的视觉故事,展示了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奋发向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济南军区参评的《红一连》,“观点+故事”的创作方式更为突出。该片以较为详实的影像历史资料和时尚的创作方法,讲述了84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三湾改编”的一段不可忘怀的历史。该片影像摄制工整,叙事技巧娴熟,解说词铿锵有力,具有一定的史诗风采。该片“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意义,远远超出了报道或者宣扬一个连队的主题。
  真实的纪录和详实的画面细节,成就了《周希胜和他的穷“亲戚”们》。我们在这部片子里,不仅仅看到了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更看到了后继有人的时代楷模,尤其是周希胜那富有创意性的工作和他那亲和力的称呼,使他成为辖区家喻户晓的“安全品牌”。该片视角独特,故事性强,剪辑流畅,解说词充满了知性的人文关照。
  将宣教观点故事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讲故事不单单是讲故事,要学会用视觉形象叙事故事。石家庄市委组织部的《民生台账》,表现的是石家庄市裕华区仓兴街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楼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居民群众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的感人故事。该片在创作上以记录“民生台账”的形式,故事化地展示这个支部立足岗位,心系群众,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民生难题的曲折事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山东泰安组织部的《文武支书》,记录了宁阳县郑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文武被党员干部群众称为田书记、文书记、武书记的故事。他以“武”的理念打造钢班子、铁队伍;以“文”的理念浓化党群干群关系,换来全村老少爷们的支持。该片朴实的采访对白、富有冲击力的情感和故事化的视觉影像,将一个基层党的领导干部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文武支书》的成功告诉我们:“观点+故事”的创作方式既有党建类节目的教育意义,又有纪录片的故事化元素。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广东省委组织部的《暖川》,冀州市委组织部《两张诉状》,广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西百名英模”》,冀州市委组织部的《两张诉状》,潍坊市委组织部的《鸢都大市场》,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的《援建丰碑》,诸城市委组织部的《水貂帝国的梦想》等等,都是“观点+故事”创作的楷模。这些短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视觉故事形态的方式讴歌时代,宣扬正气,成为本次“红色经典”的一抹亮色!实践证明,中国的宣教类节目,正在由词语化走向纪实化,由纪实化走向故事化,由宏观化走向细节化,由细节化走向影像化。
  中国的党建宣教类节目创作,有着较长的历史,创作者大都是党建和宣传部门的工作者,他们的节目创作和影像叙事,似乎更像是一批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理论实践者。作为多元时代的纪录影像力量,他们是“思想工作者”、“理论构建者”,更是“人文关怀的倡导者”。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心胜过一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履行,对人民群体的关心都是至高无上的担当。他们长期把镜头对准那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事件,创作的专题片、纪录片也多流于事件或者故事的“完整、完全、完美”;而对于人情、人性的~面表达的不够;对镜头的工整、构图的审美和灯光使用也不那么讲究。总之,中国的宣教类节目有待于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上的提高。我们相信,在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红色经典”颁奖活动的推动下,中国的党建宣教类节目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顺应单反潮流让校色更迅速    高大的Karl Soule’腆着肚子,手拿一台带着外置闪光灯的佳能HDSLR(高清单反)照相机走进采访会议室,看上去有些许滑稽。有趣的是,作为Adabe专业视频解决方案专家的Karl Soule’的身份和举动,正好印证着Adobe在市场战略方面的敏锐嗅觉。正如Korl所说,照相机的发展,现在正处于非常令人兴奋的时期,佳能高清单反相机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电影感”节目制作
期刊
五岁的时候,经常在家门口的胡同里被同伴们笑话,因为我宁愿在院子里的巨大榕树下呆坐一天,而不愿走出那条仅仅五十米的胡同。直到听到自行车把上的铃声,才奔向院门迎接母亲的归来。父亲经常用一种略带鄙视的话语训斥我:“一个男孩子怎么如此怯懦……”谁又曾想到,27年后,我却站在远隔千里之外那个被浮云断续遮挡刺眼的阳光庇护下的山谷里,记录着这些不曾走出万里沟壑的人们。  本来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姑娘山,但是由于
期刊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由“春运”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近几年里不断的浮出水面,这一系列问题在中国表现得最为突出。人口压力、交通压力顿时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两大难题。旅加华人范立欣导演与摄影师孙少光耗时三年,用镜头纪录了这次庞大人类迁徙中的生命个体——来自四川的一对农民工夫妇。故事讲述了这一家人外出打工及回乡的经历,展现出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背后普通小人物的辛酸和眼泪
期刊
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是资深的综合性独立影像活动,活动包括放映、评奖、研讨、论坛、出版等一系列内容。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将于2011年10月下旬在南京举办。  本届独立影像年度展设剧情长片竞赛单元、十佳纪录片展映单元、优秀影片展映单元、短片展映单元、实验短片邀请展单元以及一个海外单元。除实验短片邀请展单元和海外单元以外,其他单元全部接受报名,并邀请专业人士组成选片组以海选方
期刊
当今国内视频网站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用户需求的提高以及网络带宽的增加,各网站视频节目开始朝着高码率、高画质的趋势发展。腾讯视频也紧跟行业趋势,一直在高清视频节目制作方面做着创新和尝试。  笔者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腾讯网的视频报道及视频直播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通常都采用标清摄像机的1394信号或模拟复合信号经过电脑采集编码成低码流后来实现直播或点播视频的制作发布。在现场多机位切换(EFP)的任务中
期刊
曾有人说,影视“作假”别具优势。此话虽不乏调侃意味,道出的却是实情。这里说的“作假”是指采用影视自身的表现手法,使假的事物骗得观众的眼睛误以为真。不是用高科技材料制作仿真道具,也不包括运用电脑技术制作三维动画等。  难道影视当真有三头六臂不成?有啥呼风唤雨的“优势”?其实,影视“作假”之所以能成功,并不全凭它自身的优势,大半乃是利用了观众在解读中存在的某些局限,比如“思维定势”及其“惯性”等等。为
期刊
何谓独立电影?一个融入了太多感情的词语,丰富而又细腻,让人无法平静的叙说。记得2006年《三峡好人》在北大首映时,贾樟柯导演几度泪下,独立电影处境,不可不谓“辛酸”。纵然如此,但又由于种种原因,广大电影制作者却不得不举起“独立电影”的大旗,摇旗呐喊。泱泱华夏大国,优秀电影屈指可数,原因何在?回看中国主流映像,哗众取宠,人云亦云。独立,它是一种精神!它让我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期刊
以前我拍摄用的机器是索尼的FX-7E,然后这几天上手了一下索尼的PMW-EX1R(下文简称“EX1R”),在此做一个比较。  FX-7E是用磁带进行录制的,我想用过这类录制机器拍摄纪录片的朋友都有个感觉:在DV磁带快耗尽的时候,就可能需要摄像师对当时的素材有一个估计,并及时的换磁带,做好记录,但这并不排除错过一些素材。我遇到过的情况就是,我正在抓拍一个重要的场景的时候,带子没容量了,实在是懊恼不已
期刊
在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影视教育院系作为培养影视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成为我们杂志关注的对象之一。随着国内不少高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步伐,影视传媒类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为各级广电部门、电视台、影视公司等输送了一批批高等人才,通过系统学习的学生成了后起之秀,为中国的影视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影视传媒类专业在师资力量和软硬件的投入上还远远不够,数字化影像和新媒体
期刊
在目前,3D立体视频“热”,还仅仅局限在3D立体视频工作者和发烧友这一小部分人群,他们会经常用3D立体摄像机拍摄,然后做出3D影片,遗憾的是却不能在公共场合和大家分享。不能分享的原因两个,一是现在3D立体电视机价格偏高普通家庭还难以接受;二是现在3D立体显示器还没有普及,所以这些玩家拍摄编辑3D立体影片还不能和大家共同分享。导致不能分享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制作流程的门槛还比较高,后期编辑制作成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