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意义日渐显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近年来,互联网的急速发展,有效的提升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极大的增强了社会各类文化资源的共享度。在网络时代下,大部分社会群体纷纷“触网”,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是以“网下”服务为主,服务结果不太理想。如何将“互联网+”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有效地融合,是当今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互联网+”及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
  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智能化设备的无处不在,不仅提高了生活便利度、增强了办公效率,更是对各类机构的原有组织和运营模式做出了发展性的改变。而其中的文化资源采集与资源共享技术、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等,将会对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产生重要意义。比如,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积极走进社区和基层,其工作方法和思路极具创新性,仅在2015年就开展了28项100多场游艺、灯会、书市等创新活动,将此活动的录像、照片等资料放入官网的资料库中,既方便了群众观看,又活跃了基层文艺舞台。
  (二)文化资源采集与资源共享技术
  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基础包括:文字数字化、图书数字化、语音数字化、动画数字化、动作数字化、音乐数字化等内容。这些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的完善,数字化采集技术分为动态平面、动态二维、动态三维、静态三维、以及活态化的采集技术。总的来说,我们现有的如动态舞蹈、平面字画、立体建筑、活态化的文化资源既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非常完整的存储为数字化的资源。
  (三)云计算
  云计算在今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现如今的云计算产品已非常完善,价格在大幅度下降,市场格局也非常稳定。这就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构建云计算技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云计算服务分为SAAS(软件即服务)、IAAS(硬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三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以设定一个服务号,比如微信服务号,即点即用,可以在无需另外下载安装专门APP的情况下,便捷的为公众提供服务。
  (四)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是大数据量、种类繁多、高速度的信息资产,他们需要创新型的、经济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而提升决策力和洞察力”。4V(variety、velocity、volume、value)特性在大数据技术中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海量的公共文化大数据极有可能会因此产生,而且这些海量数据都将能够进行计算分析,这将使公共文化提供的服务更具效率、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
  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
  (一)文化资源采集及共享工程
  文化资源数字化主要集中于文化馆、博物馆等项目上。中国的“数字故宫”是目前较有特色的项目。其是通过现代科技,基于故宫系列APP应用和现代科技,使得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和数字展示互为里表、彼此促进,为参观者提供了一场娱乐与鉴赏、审美与求知的多元文化体验。比如《皇帝的一天》、《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除了较为知名的google艺术计划外,国外还有世界数字图书馆、美国记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等比较典型。其中,google则是将各个名画以70亿像素分辨率传输到网络上,使用户非常清晰的看到名画的质感,为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具有促进意义。
  (二)服务与设施的数字化
  1.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
  数字化发展使人们更加便捷、高效的享受到了公共文化設施带来的便利,比如北京数字自助图书馆、丹麦的“古迹数字墙”,都为公众对当地以及其他地区的古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2.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
  如今各网站、APP等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以上海为例,至2016年底,上海市民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终端对80%的公共文化资源做到足不出户的对服务或文化产品进行自选和消费。
  3.公共文化数字化体系
  (1)中央政府层面
  中央政府层面的惠民工程。这一建设体系是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载体,为公众提供基础的服务。
  (2)地方政府层面
  地方政府层面的各类公众文化云平台。
  (3)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体系
  基层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此建设体系的主体不限于事业单位或政府,还有一部分是由个人或企业创建。
  4.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境
  (1)现代化宣传的程度低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APP迅速崛起。APP的普及使得广大用户对外界的信息有了快速的了解。比如电商的崛起普及,通过相应的智能终端APP就可以完成线上下单线下使用。但当前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还停留在发放传单、张贴公告等线下手段。公众只能在看过传单和公告后,才能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最新进展有所了解,这就使服务的整体效能没有被发挥出来。
  (2)互联网服务的程度低
  互联网时代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帮助他们得到了非常好的成绩。如网约车,用户通过手机APP进行约车和付款,非常便捷,几年来,网约车用户已超千万。并且各类行业都在对“线上”经营重点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的发展,“线上”经营更是发展迅速。但是整体的互联网化程度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还比较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公众得不到公共文化最快捷的服务。
  (3)服务内容网络化程度低   服务内容的设备和场地比较有限,尤其对空余时间较少的公众来说比较不便利。所以,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搬移到网络中,大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整体的服务进程。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体系
  建立数字技术支撑的服务平台时数字化体系的核心,将政府、学校、商业机构等吸引到多元主体中。通过对整合的资源采集上传、储存到运存储中心,从而形成互通互联、共享共建的海量数据库。
  (一)数字技术支撑平台
  此数字技术支撑平台,是以私有云服务、公共云服务、混合云服务为基础的数字技术支撑体系。其包含数字展示平台和数字技术支撑平台。
  (二)共享共建保障机制
  此保障机制,主要是为实现商业机构、公众、媒体、学校、科研机构等社会组织责、利、权的统一而设立的。可以积极推动社会化的进程。
  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共享模式
  以“互联网+”为背景,公共文化服务及共享模式较传统的共享服务模式相比,会出现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或主动推动的服务模式,并涉及到一些问题:一是公民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文化权利的相关法律保障。二是要将粗放式、统一式的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为分类化、精细化。并要尝试更加精确化、明细化的管理模式。三是建立社会监督、市场参与的公信力体系,使多元主体的社会权利得到公正的保障。四是创新投入分配机制,保障绩效评估体系。五是设立资源采集的过滤技术标准。
  五、“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策略
  (一)互联网平台建设
  当今“互联网+”观念的普及,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一定要积极努力的赶上“互联网+”这班时代快车。首先,各政府机构要针对各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搭建互联网平台,然后公众便可以通过移动APP或桌面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观看,而提供服务的机构可以通过客户端推送时事新闻或文化活动等,就像淘宝APP,公众只需在智能终端APP中点击下单,演出团体或文化单位就会将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送到家门;若想去附近的实体书店、文化场馆等观看展览、文体演出等,只需通过公众号即可了解相应服务的具体详情。借此,整体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创新管理模式
  有效的宣传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关键方式。要想做到宣传方式的创新,应该对公众群体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于老年人群体,他们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但没有较多的接触互联网,那么,可以对他们使用传单、公告等方法。对于中、青、少三类群体,可以采用短信、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移动APP等宣传方式。然而,为了使公共文化服务顺利的开展和运行,需要做好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要在借力“互联网+”模式的基礎上,选择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为以后的服务工作奠定基础,从而确保公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引用“互联网+”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性,有着必然的存在性,公共文化服务应紧跟时代潮流,将“互联网+”的力量引用进来,将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放到网络上。比如,可以推出“互联网+文化馆”、“互联网+图书馆”、“互联网+少年宫”、“互联网+博物馆”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比如,开设文化馆的网上演播厅,组织群众定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文化服务活动或观看文化教育视频,“网上学琴”、“网上培训”、线上购票等项目可以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互联网+”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切实满足公众对数字文化服务的多种需求,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举措。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对群众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融入,也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性能、广覆盖的目标,使文化服务做到了文化惠民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波,丁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分析[J].江汉论坛,2017(10):P28-33;
  [2]陈娴颖.“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J].人文天下,2016(21):P7-11。
  作者简介:余钿钿(1984--),女,本科,馆员,现任职广州市从化区文化馆。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广东省广府人保护的文化遗产与传承了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深圳(大宝安县)保护了独特的广府式古建筑文化遗产可充分说明以广府人文化为根基、广客文化相交融、以及近代中西文化合壁的建筑风格,其独特的古建筑文化风格与文化内涵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延伸。广府建筑文化与民间习俗作为双遗产保护,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去发掘保护、传承、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结合本人在地方基层从事多年的
期刊
[摘 要]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高州木偶戏》已近五百年历史,木偶戏及其锣鼓音乐是高州市民间相当流传盛行的民间音乐。以锣鼓为主,民乐为辅,作为木偶戏伴奏音乐,有很强的民间音乐艺术兼容性,其独特艺术风格能使所有民间音乐融为一体,组成小班木偶、中班木偶,大班木偶,娱乐于民.高州木偶戏及其锣鼓音乐是广东粤西高州“民间戏剧音乐的历史活化石”。  [关键词]锣鼓;民乐;历史;民间音乐  木
期刊
[摘 要]芭蕾舞专业教学法是完成芭蕾课教学任务的传授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本文研究的芭蕾课教学法是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芭蕾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技术与技巧。芭蕾教学法研究是舞蹈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中最具实践意义和相对独立性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芭蕾;教学法;实践应用  高校芭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芭蕾教学法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
期刊
[摘 要]儒家乐教论十分强调艺术与道德的结合,重视艺术的实用价值,并要求艺术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图通过审美解决社会的道德问题;传统诗教在元明以后以别样的形式再次活跃起来,只不过所采之诗换成了戏曲。这两种思想指向在后世被戏曲理论家有意无意地继承下来,成为戏曲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观念。  [关键词]戏曲;儒教;乐教;诗教  古代戏曲与儒教的联姻,源流于皆属于古代文化重要范畴的两大传统和途径,一为乐教
期刊
[摘 要]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的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释、道诸派思想,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同时又具有“天人合一”文化特征。茶可雅心、茶可礼仁、茶可行道、茶可修身,传承中华茶文化之精华,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文人雅士;天人合一  一、“国饮”——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我们每一个人,经常都会说“粗茶淡饭”、“茶余饭后”
期刊
[摘 要]充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现均等化效果,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和控制,全面提升总体的服务水平。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区域、城乡以及群体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服务手段,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本文主要是从均等化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入手,针对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着的问
期刊
[摘 要]熟练地掌握乐器音阶、音程和琶音的演奏技巧,是器乐演奏的基本技能。盖·斯拉基克的左手练习曲中包含了大量的音阶、音程及琶音练习。通过音阶、音程、琶音的基本功练习,可以获得左手手指肌肉的平衡发展,提高手指的控制力,并获得灵活的手指技能与肌能。我们训练手指的灵敏和力度,最终是为了克服乐曲中的难点而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对于每个演奏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音阶、音程、琶音练习的基本技巧,通过
期刊
[摘 要]在現代国际大都市中打造群众文化平台,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配合必要的政策支持,充分认识和紧扣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采取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打造群众文化平台时应该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特征;既要坚持创新,也要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化;群众文化;大都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不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阐述群众文化的相关概述基础上,说明发展与建设群众文化的意义,并基于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探讨建设与时俱进的群众文化的新路径或具体举措。  [关键词]群众文化;与时俱进;互联网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习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发展群众文化是我国人民精
期刊
[摘 要]为了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各地大力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有的地方效果并不理想,参与群众不多,服务效能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坚持三个常态,创新五大举措”的观点,即坚持定时开放、坚持开展活动、坚持保障服务;创新参与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增强场地氛围、突出活动魅力、引入传媒互动。为解决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