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能力国内外研究综述

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IT(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来研究IT与企业绩效关系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是IT能力而不是IT在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企业IT能力的研究成果纷繁,但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都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对IT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IT能力概念、IT能力构成及评价体系、IT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IT能力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针对目前IT能力研究缺陷,讨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能力 企业绩效 动态能力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09(01)-0057
  
  一、引言
  
  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出现被视为一次新的生产革命的开始,IS(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在很多行业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竞争的加剧和IT的迅猛发展,各个企业在IT上的投资也越来越多。战略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拥有竞争优势是比其他组织做得好的原因,持续的竞争优势导致长期的绩效差异。但是,人们发现大量的IT投资并未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出现了“IT黑洞”,IT投资产生竞争优势的结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以及企业能力理论的引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IS学者认为企业能力相比企业资源更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或模仿,因此提出了“IT能力”的概念。从IT能力的视角研究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解释IT在企业中的价值与作用。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资源最优配置和利用的能力(彭罗斯,2007),IT投资能获得IT资源,IT资源本身不能创造或维持竞争优势,必须与其他资源或能力结合形成IT能力才能产生战略收益(Clemons,1991;Wade,2004)。
  有关IT能力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但是学者们对于IT能力的理解至今仍没有达成共识,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上,都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IT能力研究缺乏严密的范畴、命题和定理,因此,对这一研究领域纷繁的成果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对于深化IT能力研究以及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首先对IT能力的相关研究作了梳理,包括IT能力概念、构成及评价体系、IT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IT能力研究等方面。然后,针对目前IT能力研究缺陷,讨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IT能力概念的提出
  
  IT能力(IT Capability)这一概念由Ross、Beath和Goodhue(1996)明确提出并定义:控制与IT相关的成本以及通过实施IT来影响组织目标方面的能力。Benzie(1997)将IT能力定义为:有效使用IT工具和信息资源来分析、处理和陈述信息,并能够模拟、测量和控制外部事件的能力。Bharadwaj(2000)基于资源观将IT能力定义为:组织通过运用和配置自身IT资源,来整合组织其它资源的能力。Tippins和sohi(2003)认为IT能力是指企业熟练、有效地使用IT管理企业信息的水平。为了研究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如何利用IT能力提高企业绩效,Rai、Patnayakuni和Seth(2006)提出了IT集成能力的概念,即核心企业利用IT基础设施跨过企业的边界进行高速率传输供应链信息的能力。
  


  国内学者张嵩和黄立平(2003)基于资源观对IT能力做出定义:IT能力是一种调用和部署IT资源从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社会复杂惯例。吴晓波、胡保亮和蔡荃(2006)从竞争优势获取的角度审视了IT能力这一概念,认为IT能力是指企业调动、配置和应用IT资源促进其组织自身业务重组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马艳峰和王雅林(2006)将IT能力的涵义归纳为:IT能力是对IT资源管理和控制,并与组织其它资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IT效果和组织目标,从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况志军(2006)认为IT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是一个组织建立和执行IT相关的惯例,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利用组织内部资源设计、获取、发布和维护IT有关的系统,从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归纳上述学者的观点,分别从成本、技术、资源配置、经营支持等角度对IT能力进行了定义,IT能力不仅仅指信息技术本身,还包括与组织其他资源和能力的交互。目前多数学者都认同Bharadwaj(2000)的定义,主要都强调IT资源的调用和部署,并与其他资源的协调和集成,从而建立IT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况志军(2006)在Bharadwaj(2000)定义基础上,引入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IT能力是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建立和执行IT相关的惯例。
  
  三、IT能力的构成及评价体系
  
  (一)IT能力的构成
  IT能力概念定义角度的差异,决定了对其包含的内容和分类的认识差异。聚焦于IT能力的分类构成,Is学者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Delphi Panels、Focus Groups和大规模问卷调查等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IT能力构成研究如表1所示。
  归纳上述学者的观点,对IT能力构成内容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一般都认为IT能力是个多维的构念,并进行了描述。大部分学者对IT能力的构成还是偏向于对资源的描述,很多学者将Bharadwaj(2000)对IT资源的分类作为IT能力的构成要素加以研究,进一步根据实际研究背景进行修改或完善,部分学者进一步引入层次和动态能力概念来对IT能力进行划分,比如张嵩等(2003)将IT能力的构成要素内容划分为静态IT能力、动态IT能力和创造性IT能力;还有的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划分,比如Wade和Hulland(2004)将IT能力划分为由内而外的能力、整合能力、由外而内的能力。
  
  (二)IT能力的评价体系
  IT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评价企业IT投资转化为IT能力水平的状况。通过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IT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掌握企业IT能力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更及时、准确地对企业的1T投资战略做出适当地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在IT能力的构成研究基础上,很多学者在IT能力实证研究过程中建立了IT能力的评价体系:
  Hans Van der Heijden(2001)开发和实验验证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三种IT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通过179份来自IT经理或CIO的样本,验证了三种IT核心能力结构的信度和效度,并显示IS/IT治理能够为IT业务战略思维和IT管理提供更好的适应措施。   国内学者马艳峰和王雅林(2007)根据信息化工程可持续的要求,提出了制造业IT能力评价模型,确定了以技术、组织管理、学习创新为核心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初始级、系统级、整合级、战略级、持续改进级五层次IT能力成熟度标准。通过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指标值和权重,以典型锅炉企业信息化工程为例进行了评价。
  殷国鹏和陈禹(2007)基于企业资源观(RBV)建立了企业IT能力概念的测量模型,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等实证研究。通过便利抽样,在中国人民大学在职MBA班得到有效问卷60份。其中IT互补性资源的识别以及测量较为困难,未加入实证研究。因此,最后IT能力测量模型包括四个一级维度:IT战略能力、业务与IT协调能力、IT管理技能、IT技术资源,并细分为八个二级维度。IT软性能力分别在IT战略能力、业务部门的IT理解能力、IT部门的业务理解能力、IT项目管理技能、IT运营管理技能五个因子上获得较高载荷;IT技术资源的十个测量问题在运营流程、支持流程、外部流程整合三个因子上获得较高载荷。
  陈建斌、刘静(2007)研究了基于资源理论的企业IT能力评价方法,讨论了lT能力模型的构成:IT基础设施、人机综合的资源和无形资源,并应用该模型的指标体系对我国49个企业进行了IT能力方面的测评。通过测评,反映出企业信息化的差异更多体现在人机综合的资源差异和无形资源的差异上。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不在于建设多少系统和项目,而应注重企业IT能力的培育,促进IT投资向企业绩效的转化。IT能力的测算,是一种企业信息化规划和评价的有效方法。
  焦豪、邬爱其、张样(2008)通过对IT能力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研访谈总结出其由IT体系惯例、IT基础设施、人力IT资源、IT关系资产四个要素构成,并构建了IT能力的测量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等实证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探索与验证,最后检验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结果表明,IT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作用,不同能力因子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性。
  信息技术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持续努力,才能够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IT能力。为了避免企业在IT投资方面出现偏差,并对企业目前的IT能力现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构建一套科学的IT能力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四、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纳信息系统,与此同时,对IT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也就成为了IT领域研究的热点。在Wade和Hulland(2004),以及吴增源(2007)研究汇总的基础上,本文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汇总、整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IT能力提高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Mata、Fuerst和Barney(1995)从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理论分析了IT的四个属性:IT基础设施投资、IT专有技术、IT技术技能和IT管理技能,并分别阐明了它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IT管理技能可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而且,不同企业的IT管理技能具有很大差异,即具有异质性,因此,它可以是企业差异化优势的来源。
  Ross、Beath和Goodhue(1996)认为IT能力来源于对三类关键的IT资产的管理,包括IT人力资产、IT技术资产和IT关系资产。通过两年时间对IT的管理实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他们发现,这些资产的质量反映了企业IT规划、交付和支持过程的质量,该过程质量会影响企业调用IT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能力。
  Teo和Ranganathan(2003)在Mata、Fuerst和Barney(1995)、Powell和Dent-Micallef(1997)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扩展的模型,他们认为IT技术资源以及互补的人力资源和互补的IT业务资源可一起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该模型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尽管企业可能有相似的IT技术资源,但是结合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机制能够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战略价值。提高企业绩效起关键作用的,除了企业的硬件和软件实物资产外,还包括无形的资产和能力,如IT管理技能和知识。
  Wade(2004)指出在研究IT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要充分考虑资源的互补性和可能的调节变量,包括组织因素、环境因素等。
  国内学者董超、黄丽华和项保华(2001)通过对IT的四个属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IT基础设施投资、专有技术都不能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IT技术技能虽然是企业通过IT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而IT的管理技能这一企业异质的资源,它不仅充分反映了企业独特的历史积累的过程,体现了企业的路径依赖性,而且也结合了资源因果含糊性的特点,资源的社会复杂性在此也得到了较好体现,因此这一资源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所以,IT的管理技能才是IT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吴晓波、胡保亮、蔡荃(2006)根据企业资源理论,从获取竞争优势的角度审视了信息技术能力这一概念。他们认为IT能力由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档资源及管理体系构成,可以划分为局部应用能力、内部集成能力、业务流程再造能力、业务网络重新设计能力、业务范围重新设计能力五个层次。相应地,企业可以从竞争优势驱动型、IT能力驱动型、战略驱动型三条路径中选择可行的路径,运用IT能力获取竞争优势。
  
  (二)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Powell和Dent-Micallef(1997)假设并验证了互补的人力资源、互补的业务资源和IT技术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对65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IT技术资源不能解释企业之间的显著绩效差异;IT互补的业务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只有IT互补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Bharadwaj(2000)以美国《信息周刊》1991~1994年期间的56家在各行业处于IT领先地位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将每一个IT领导企业与另一个规模相当的企业进行配对研究,检验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IT能力是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嵌入的人力资源及嵌入的、需以IT促成的无形资源等共同作用的才能,能产生“准租”,难以模仿或替代,拥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将获得并保持较高的绩效。
  Zhu(2004)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出发,建立了电子商务能力、IT能力及两者结合产生的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电子商务能力与IT能力的结合能产生“准租”,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绩效。   Santhanam和Hartono(2003)使用与Bharadwaj(2000)相同的数据和指标,识别并进一步讨论了对照基准企业相关情况,调整了财务绩效,并评估了绩效的持续效应,同样验证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并指出了开发多维度的IT能力测度的必要性。
  Ray、Muhanna和Barney(2001)发现IT管理知识可以显著提高顾客服务绩效,而IT基础设施、IT技术技能、IT应用技能则不能。之后,他们花费了多年时间对北美人身和健康保险产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收到了104份企业问卷和72份服务机构和IT管理者填写的问卷。分析结果表明:IT技术技能、IT和IT花费都不能解释企业间的绩效差异,只有共享知识的水平才能解释企业间的绩效差异。同时,共享知识的水平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显著调节作用:在共享知识水平很高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共享知识水平在lT技术技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共享知识水平在IT花费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Ray,Muhanna和Barney,2005)。
  李润钿(2006)界定了IT能力的三个组成要素,即IT基础设施能力、嵌入的IT人力资源的技能及综合组织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分析框架,对广东省139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任迎伟等(2007)以国内137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组织结构与IT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IT能力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发现企业的IT能力和组织效益呈正相关关系。
  张鹤达、毕新华、马克强(2008)研究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将企业绩效解构为运营绩效、成长性绩效和财务绩效,分别探讨了IT能力对上述三类绩效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IT能力对企业运营绩效和成长性绩效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运营绩效对财务绩效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成长性与财务绩效并不存在这种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认识IT能力及其价值实现的逻辑过程。
  归纳上述学者的观点,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充分证明了IT能力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对于IT能力究竟是怎样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这一问题却始终缺乏合理的解释。
  
  (三)IT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分析
  Tippins和Sohi(2003)通过对27家制造企业的调查,假设并验证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组织学习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Sambamurthy、Bharadwaj和Gover(2003)综合了战略、创业、IT管理三方面的观点,认为IT投资和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三种组织能力(柔性、数字期权、创业警觉性)和战略过程(能力构建、创业行为、共同进化)来实现的。
  Ravichandran和Lertwongsatien(2005)使用资源观来解释IT资源、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是:IT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是通过有效支持和加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产生的。该研究开发了IT资源、IT能力、IT支持核心能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并通过对美国129家企业的调查验证了该模型。研究发现IT人力资源、IT基础设施以及IT关系资源有助于形成1T能力(包括:IT规划能力、IT开发能力、IT运作和IT支持能力),IT能力有助于支持企业的核心能力(包括市场访问能力、集成能力以及功能实现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运作绩效与市场绩效。
  Rai、Pamayakuni和Seth(2006)调查了110家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物流主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核心企业通过集成供应链企业间的IT基础设施,可以建立供应链集成能力(信息流集成、物流集成、资金流集成),进而产生持续的绩效,特别是运作效能和收入增长。
  任迎伟等(2004)设定IT能力是组织学习和经营业绩之间的中间变量,然后以四川省61家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论证,以分析组织学习及IT技术能力对中小规模企业业绩的影响。一是指出了组织学习和IT能力在提升组织竞争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告诉管理者,在有关IT的投入方面,组织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本身,而更重要的是组织的IT能力,三是要培养组织的IT能力,组织学习是关键。
  郑大庆、黄丽华、张嵩等(2006)认为IT能力、资产位势、演化路径通过管理过程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程金林和石金涛(2006)通过理论分析认为:IT与其他组织资源相互融合产生的企业的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竞争行动是这种关系的中介变量。组织学习作为一种动态能力缓冲了企业IT能力与竞争行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吴晓波、胡保亮、蔡荃(2006)认为IT能力由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档资源及管理体系构成,可以划分为局部应用能力、内部集成能力、业务流程再造能力、业务网络重新设计能力、业务范围重新设计能力五个层次。相应地,企业可以从竞争优势驱动型、IT能力驱动型、战略驱动型三条路径中选择可行的路径,运用IT能力获取竞争优势。从战略的角度对信息化赢得竞争优势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性研究,并通过案例进一步描述分析企业如何采用不同路径获取了不同特征的竞争优势。
  马艳峰、王雅林(2006)认为IT能力是对IT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与组织其他资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IT效果和组织目标,从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IT能力的培育是信息技术投资于企业的技术因素(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和非技术因素(高层领导支持、组织变革能力、文化资源等)的结果。
  齐险峰、蓝伯雄(2006)分别就IT有形资源、IT无形资源、IT人力资技术技能和IT管理技能及其互补作用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贡献做了详细研究,得出企业的IT基础设施、人员的IT技能及其对其他无形资产的杠杆作用为形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特殊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机结合还会产生更强的竞争力。
  况志军等(2007)认为持续竞争优势的取得往往依赖于公司部署IT能力以及IT资源结合其他互补性企业资源或能力的能力。IT必须要与企业组织、人员和管理相结合,并嵌入到组织的流程中,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周剑(2007)根据管理基本职能和管理过程,将组织对IT的管理能力和IT应用效果分解为29个观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组织对IT的领导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及人事能力对IT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领导能力、人事能力、控制能力对IT应用效果存在直接的影响,其中领导能力的影响强度最大;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对IT应用效果不产生直接影响;领导能力-应用效果、领导能力 -人事能力-应用效果、领导能力-控制能力-应用效果、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应用效果形成了影响IT应用效果的关键管理路径。
  李随成、杨功庆(2008)研究了IT能力及信息共享对研发合作的影响,给出了IT能力和信息共享与研发合作的直接产出、研发合作效果、研发合作的长期效用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并以SPSS和AMOS管理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IT能力对研发合作的直接产出、研发合作效果、研发合作的长期效用三个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增,而信息共享对研发合作三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减,同时,IT能力对信息共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彭义兵、马辉民、张子刚(2008)根据“资源一能力一绩效”研究思路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认为业务流程绩效取决于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取决于IT能力的支持,IT能力取决于IT技术架构、互补性人力资源和关系资源的影响。通过对152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实证得出三条结论:某类具体IT投资与企业绩效没有直接关系;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是IT投资有效与否的关键因素;某种IT能力只有与知识管理能力形成支持力,才能形成业务流程绩效。
  总的说来,对于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分析指出IT能力能够提高企业绩效(Mata,Fuerst和Barney,199S Ross,Beath和Goodhue,1996);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Bharadwaj2000;Powell和Dent—Mieallef,1997;Santhanam和Hartono,2003)。但是,这两类研究并未揭示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2003年以后,部分学者试图打开这个“黑箱”。学者们普遍认为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企业的竞争性活动形成了一条复杂的资产和能力的链条(Wade和Hulland,2004),最终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部分学者试图从核心能力(Rai,Patnayakuni和Seth,2006;Raviehandran和Lertwongsatien,2005)、组织学习(Tippins和Sohi,2003)、管理过程(Sambamurthy,Bharadwaj和Gover,2003)和竞争行动(程金林和石金涛,2006)等视角,揭示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但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
  
  五、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IT能力研究
  
  国内外学者以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证明了IT能力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IT能力直接过渡到竞争优势,对于IT能力究竟通过怎样的机制来形成动态环境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始终没有给出完整的、合理的解释,而且资源基础理论只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无法解释当前超竞争的环境下,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问题。而动态能力理论在解释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问题方面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同,可以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来分析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但是根据已有的文献,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还很少有学者从这一角度来展开研究。
  Garrido和Navarro(2003)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的构建模型,并研究了IT能力在这一模型中的作用。认为IT能力对动态能力形成过程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辨别企业储备的能力,维护企业现有的能力,促进现有能力的转变和组织内新的综合能力的内部转移。
  Pavlou和Sawy(2004)在综合了动态能力和信息系统战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并通过动态能力建立竞争优势的模型,他认为IT能力作用于动态能力,使企业具备了战略与环境的一致性,从而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高丽、王德禄(2005)引入动态能力理论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IT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进行了补充,认为即使IT资源不能直接导致企业占据很高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IT资源如果能帮助企业开发、增强、整合和传播其他关键资源,IT资源就是企业在动荡环境中获得更为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
  况志军(2006)认为IT能力也是一种动态能力,IT能力既是特有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有价值的组织能力,同时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整合、建立和重构组织资源,从而帮助企业维持竞争优势。他根据动态能力框架,指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动态IT能力的培育而获得,而动态IT能力的获得取决于组织持续有效地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和执行组织惯例以确保高效地集成和协调IT系统的交付和利用;积累和配置有价值的组织IT资源;IT投资决策时预先考虑组织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郑大庆等(2006)在Teece(1997)对动态能力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IT能力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IT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IS-DCV)模型,认为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可以将IT能力分为协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和再配置的能力,这三种能力促进了管理过程中三种管理过程所蕴含的三种动态能力的塑造,这三种动态能力与资产位势和演化路径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通过案例的方式论述了模型的合理性。
  张鹤达(2008)在IT能力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IT能力的层次进行了划分,认为IT能力包括IT运营能力和IT动态能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IT运营能力包括IT人力资源能力、IT管理能力和IT文化能力、IT动态能力包括IT规划能力、IT辨识能力和IT实施能力,企业需要通过组织内、外部的共同学习来构建IT能力。
  目前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企业IT能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机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IT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的分析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不够深入,并没有触及企业能力的本质——知识。要充分理解和分析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就必须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紧紧围绕企业知识来展开研究。
  
  六、下一步研究
  
  企业的IT投资必须能够内化自身的IT能力,亦即能够有效地整合、集成各项IT资源以及互补性资源,否则不可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国内外IT能力的研究众多,但还是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改善和进一步研究:
  第一,一项实证研究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西方的实证研究,对于不同变量的数据,常来源于不同的渠道,以减少数据的共变;对于同一变量的数据,会考虑多种来源,以提高数据的信度。而国内的实证研究往往数据来源单一、数据量少、时间跨度不够,数据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二,IT能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机制研究还很不成熟,动态能力理论在解释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企业I]r能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
  第三,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证明了IT能力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对于IT能力的形成、提升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国内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及外部环境建立、培育IT能力提供实践指导,以提高信息化的收益。
  第四,目前培育和提升IT能力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而基于战略理论、演化理论、组织理论等动态能力观可能对IT能力的形成机制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IT能力的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更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刊讯】3月18日,由深圳知名网络公司深圳市互联时代网络有限公司自主开发、运营的大型商务平台——中国商业圈(okvip.cn)、行业导航——中国商业网址(www.okvip.cn)正式上线。  中国商业圈(okvip.cn)是一个全新的大型商务平台,它在吸收了其他商务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融入了更适宜商家的因素,使得中国商业圈成了涵盖面广、专业性强、定位精确的综合性商务平台。而中国商业网址
期刊
黄远伸,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证号:190203112208)。法学、经济学双学士。专业精熟,知识结构新,拥有系统全面的法律、财税金融、计算机、企业管理等复合知识结构。执业经验丰富,接待过大量社会咨询,办理各类诉讼案件百余宗,为众多企业和大型商务活动提供了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办案水平高,业务扎实,深受好评,多次受赠锦旗和感谢信。社会活动活跃,是“法律进社区”律师,在互联网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是《
期刊
制造商抱怨经销商不能有效执行销售计划,经销商则质疑制造商根本不懂市场,两者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弭平?    1000万辆的差距,是制造与销售之间的差距!2005年全球汽车生产量为6500万台,但实际销售量仅5500万台,以这样的数字来观察,目前汽车制造商和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歧见,从目标、营业模式,到他们想卖些什么,都不尽相同。  制造商总是抱怨经销商没能有效执营销售计划,而经销商则时常得
期刊
如何统驭领导市值1.67兆、员工人数超过2万人的台积电王朝?台积电首席执行官蔡力行自谦自己不是策略大师,却用最平易浅显的话语,分享他从基层的管理执行,到策略制定的心路历程。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从执行到策略”。通常一般管理学界谈这个主题,都是从策略到执行。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从基层往上发展,顺序反而应该是“执行→策略→执行”。  一般人刚进入职场的前10年,都是以学习为主,如果有
期刊
在企业中要如何发挥所学,让自己有机会成为企业“接班人计划”的候选人,必须强化下列8项修炼。    不论你在学校念什么科系,最终将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就业时不知从何开始?好像有专长但又好像没有。好像什么部门的工作都可以做,但又怕不会被录取,学什么在企业中有用吗?  这样的问题或是疑虑是多数人都有的问题,而问题的本质是你有没有准备好,有没有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以过来人的经验而言,念什么不是重点,重要
期刊
在现代管理中,“当责”相对于负责是一种更精准的责任定位,当责与负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追求的是更强、更高的自主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挹注承诺、激发心力、授权授责,以经营自己、领导团队达成目标,并让聚焦成果成为责任的灵魂。    “当责”(Accountability)出现在华人管理世界比较晚,出现时通常又直译为“负责”(Responsibility),意义通常交叠不明,Accountability是A
期刊
任何一家公司要想成功,其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必须相互匹配。也就是说,竞争战略设计用来满足顾客的优先目标与供应链战略旨在建立的供应链能力目标之间相互协同一致。    谈到战略匹配的问题,首先就必须了解什么是竞争战略。简言之,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满足顾客需求的类型决定了一家公司的竞争战略。可以说,竞争战略都建立在顾客对产品成本、产品送达与反馈时间、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偏好的基础上。因此,公司竞争战略的
期刊
“聪明的”规划人员拟定计划,而“较不聪明的”一般员工只要执行就好?    策略执行大师小档案    赫比尼克(Lawrence G.Hrebiniak)  任职于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目前在华顿MBA与EMBA教授竞争策略与策略执行,其研究重心是策略执行与组织设计。  他同时为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包括:策略执行、策略拟定与组织设计。服务过的企业有:强生(Johnson & Johnson)、杜邦(Du
期刊
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产品种类增加得十分迅猛,产品生命周期正在短缩,  顾客的要求不断增加,资源日见紧缺,全球化的影响……  所有这一切,无疑均对当前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外部环境的影响,  导致企业不得不更进一步地追求产品市场需求与企业内部管理的“无缝”衔接。  企业的反应速度与赢利水平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于是,供应链管理被诸多企业所重视并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期刊
文/Pierre Loewe&Jennifer Dominiquini  译/李田树    “我想要持续追求成长,永续经营的企业,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创新。不论是开辟新市场,还是推出新服务,企业里,却总是有层层障碍,阻挠创新开花结果。企业应该如何有系统地揪出创新杀手?如何在四个重要的层面上下工夫,让创新成为内建在企业里的能力?    们一再强调创新是第一要务,却未能有效分配时间、资源与努力在创新上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