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黄永玉和他的表叔沈从文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常德的浪漫
  叙述黄永玉的文学行当,如果要勾勒他与不同文学家的交往,首先要写的当然是沈从文。不仅仅因为沈从文是他的表叔,还在于沈从文为他起了“黄永玉”这个笔名。
  1946年前后,黄永玉最初发表作品时是用本名“黄永裕”,沈从文说,“永裕”不过是小康富裕,适合于一个“布店老板”而已,“永玉”则永远光泽明透。接受表叔建议,黄永玉在发表作品时,不再用“黄永裕”而改为“黄永玉”。从此,“黄永玉”这个名字得以确定,沿用至今,本名反倒不大为人所知了。
  黄永玉与沈从文的亲戚关系相当近。沈从文的母亲,是黄永玉祖父的妹妹,故黄永玉称沈从文为表叔,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两家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其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沈从文亲历了黄永玉的父母相识、相爱的全过程,并在其中扮演着一个特殊角色。
  1922年的湖南常德,一个小客栈里寄宿着两个来自凤凰的年轻漂泊者,一个是沈从文,另一个是他的表兄黄玉书。沈喜爱文学,黄喜爱美术。在沈从文眼里,这位表兄天性乐观,即便到了身无分文拖欠房租,被客栈老板不断催着他们搬走的境地,他依然于自嘲中表现出诙谐与玩世不恭。根据沈从文的回忆,黄玉书结识了同样来自凤凰的姑娘——杨光蕙,凤凰苗乡得胜营人士,任常德女子学校美术教员,两人很快恋爱了。
  关于黄玉书的这一感情进展,沈从文说得颇为生动形象:“表兄既和她是学美术的同道,平时性情洒脱到能一事不做整天唱歌,这一来,当然不久就成了一团火,找到了他热情的寄托处。”他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描述:
  自从认识了这位杨姑娘后,一去她那里两人必然坐在大风琴边,一面弹琴一面谈情,我照例站在后门前去欣赏市景,并观风。到蒋老太太(即作家丁玲的母亲)来学校时,经我一作暗号,里面琴声必忽然弹奏起来,老太太笑笑地说:“你们弹琴弹得真热心!”表示对于客人的礼貌,客人却不免红脸。因为“弹琴”和“谈情”字音相同,老太太语意指什么即不大分明。
  更有意思的是,沈从文说他开始替表兄写情书。每天回到客栈,表兄就朝沈从文不停作揖,恳请他为自己向杨姑娘代笔写信。沈从文在湘西从军期间,曾是长官的文书,代为起草文件,偶尔还为人书写碑文。
  就这样,两个相爱的凤凰人,在另一个凤凰人的帮助下,进行着浪漫的爱情。1923年,沈从文离开常德,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开始了他的文学之旅。表兄说得不错,几年之后,他所欣赏的表弟真的成了文坛的新星。
  沈从文走后,黄玉书仍留在常德。同一年,黄玉书与杨光蕙在常德结婚。一年后,即1924年8月9日(农历七月初九),他们的长子在常德出生。几个月后,他们将他带回凤凰。
  不用说,这个孩子就是黄永玉。
  二、在漂泊中“翻阅大书”
  世上能让黄永玉心悦诚服的人并不多。但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中,沈从文无疑排在最前面。多年来与黄永玉聊天,我听到他提得最多、语气颇为恭敬的,总是少不了沈从文。在黄永玉与文学的漫长关联中,沈从文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我认识黄永玉其实与沈从文有关。1982年,在采访全国文联大会时我认识了沈从文,随后去他家看他,在他那里第一次读到黄永玉写他的那篇长文《太阳下的风景》。看得出来,沈从文很欣赏黄永玉。我的笔记本上有一段他的谈话记录,他这样说:“黄永玉这个人很聪明,画画写文章靠的是自学,他的风格很独特,变化也多。”当时,我主要研究现代文学,对沈从文、萧乾有很大兴趣。这样,我也就从沈从文那里要到了黄永玉的地址。由此相识,几近三十年。
  不少人写过沈从文,但写得最好的是黄永玉。1979年岁末,黄永玉完成了长篇散文《太阳下的风景》,文章中的最后一段话,总是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感触良多:
  “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从历史角度看来,这既不协调且充满悲凉,以致表叔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的。”
  的确,他们两个人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对漂泊情有独钟。沈从文随着军营在湘西山水里浸染个透,然后独自一人告别家乡,前往北京。黄永玉也早早离开父母,到江西、福建一带流浪。漂泊中成长,在漂泊中执着地寻找到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
  两人又有很大不同。沈从文到达北京之后,就基本上确定了未来的生活道路,并且在几年之后,以自己的才华引起了徐志摩、胡适的青睐,从而,一个湘西“乡下人”,在以留学欧美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京派文人”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黄永玉则不同。由于时代、年龄、机遇和性格的差异,他还不像沈从文那样,一开始就有一种既定目标。他比沈从文的漂泊更为频繁,眼中的世界也更为广泛。在十多的年时间里,江西、福建、上海、香港、台湾……他差不多一直在漂泊中,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多少日子。漂泊中,不同的文学样式、艺术样式,都曾吸引过他,有的也就成了他谋生的手段。正是在一次次滚爬摔打之后,他变得更加成熟起来。在性情上,在适应能力上,他也许比沈从文更适合漂泊。
  难以想象,没有年青时代的漂泊,会有后来的黄永玉。漂泊让他把这个世界看个透,把世态炎凉看个透。漂泊也让他看到了处世的种种方式、技巧,把他磨炼得更加适应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纪,在错综复杂的人际面前,他显然要比沈从文更为沉着老练,更为应付自如,同时另有一种“野气”。
  “他不像我,我永远学不像他,我有时用很大的感情去咒骂、去痛恨一些混蛋。他是非分明,有泾渭,但更多的是容忍和原谅。所以他能写那么多的小说。我不行,忿怒起来,连稿纸也撕了,扔在地上践踏也不解气。”黄永玉曾这样将自己和沈从文进行比较。
  三、“生命正当成熟期”
  沈从文对黄永玉的影响,在我看来,并不在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而在直接的影响与传承上,因为两个人其实文学理念、风格,有着一定差异。我更看重的是,他们之间更为内在的一种文学情怀的关联,一种对故乡的那份深深的眷念。   黄永玉回忆过,他儿时曾在凤凰见过沈从文一面,即沈从文1934年回故乡探望重病中的母亲,以给张兆和写信的方式创作《湘行散记》之际。黄永玉当时只有10岁,匆匆一见,只问一声“你坐过火车吗”,听完回答转身跑开而已。
  大约五年过去,15岁的黄永玉第一次读到沈从文的作品。此时,在福建漂泊的他,离开集美学校后在德化县一座小瓷器作坊里做小工。一次,他用老板发的一块钱去理发,用剩下的7角钱在书店买了一本《昆明冬景》。然而,此时的他,却读不懂。
  抗战胜利之后,沈从文意外得知,表兄的儿子已经成为木刻家。1947年2月,在所写关于黄永玉父母故事的长文《一个传奇的本事》中,沈从文写到战后在北平初次看到黄永玉木刻的经过与印象:
  抗战到第八年,和平胜利骤然来临,暌违十年的亲友,都逐渐恢复了通信关系。我也和家中人由云南昆明一个乡村中,依旧归还到旧日的北平,收拾破烂,重理旧业。忽然有个十多年不通音问的朋友,寄了本新出的诗集。诗集中用黑绿二色套印了些木刻插图,充满了一种天真稚气与热情大胆的混合,给我崭新的印象。不仅见出作者头脑里的智慧和热情,还可发现这两者结合时如何形成一种诗的抒情。对于诗若缺少深致理解,是不易作出这种明确反应的。一经打听,才知道作者所受教育程度还不及初中,而年龄也不过二十来岁,完全是在八年战火中长大的。更有料想不到的巧事,即这个青年艺术家,原来便是那一死一生黯然无闻的两个美术教员的长子。十三四岁即离开了所有亲人,到陌生而广大的世界上流荡,无可避免的穷困、疾病、挫折、逃亡,在种种卑微工作上短时期的稳定,继以长时间的失业,如蓬如萍地转徙飘荡,到景德镇烧过瓷器,又在另一处当过做棺材的学徒。
  从此,漂泊在外的表侄二人,开始有了联系与交往。
  1947年初,黄永玉将四十余幅木刻作品寄至北平,希望得到表叔的指点。《一个传奇的本事》即在这一背景下写作的,这是目前所见沈从文对黄永玉其人其画的最早涉及。
  沈从文当年不仅本人欣赏与喜爱黄永玉的木刻,还将他推荐给他的朋友和学生,如萧乾、汪曾祺等人,希望他们予以帮助和支持。此时,黄永玉刚刚走进上海,其木刻艺术崭露头角,沈从文的这一举荐,无疑丰富了黄永玉的文化人脉,对其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1947年在上海,汪曾祺与他开始成为好朋友;1948年在香港,萧乾促成黄永玉在香港大学举办了一生中的第一次画展。于是,年轻的黄永玉,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脱颖而出,赫然亮相。
  时隔三十几年,1979年沈从文在编选文集时,为旧文《一个传奇的本事》特意补写下面一段关于黄永玉的文字,其中写道:
  至于三十多年前对永玉的预言,从近三十年工作和生活发展看来,一切当然近于过虑。永玉为人既聪敏能干,性情又开廓明朗,对事事物物反应十分敏捷,在社会剧烈变动中,虽照例难免挫折重重,但在重重挫折中,却对于自己的工作,始终充满信心,顽强坚持,克服来自内外各种不易设想的困难,从工作上取得不断的突破和进展。生命正当成熟期,生命力之旺盛,明确反映到每一幅作品中,给人以十分鲜明印象。吸收力既强,消化力又好,若善用其所长而又能对于精力加以适当制约,不消耗于无多意义的世俗酬酢中,必将更进一步,为国家作出更多方面贡献,实在意料中。进而对世界艺术丰富以新内容,也将是迟早间事。
  厚爱、真挚、坦率。晚年沈从文以这种方式,写出他对黄永玉艺术成就与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
  (摘自《南方都市报》)
其他文献
在很多传统戏曲和小说中,常见某位功臣或其后代在违法犯禁大祸临头的时候,拿出一块皇帝特赐的“免死金牌”,于是当场转危为安。那么,古代真有这种法宝吗?有,就是历史上的“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又名“誓书铁券”、 “金书铁契”等,是帝王赐给功臣们世代保存,可以享受免罪特权的凭证,一般用铁板制成,以丹朱书写其上,故得此名。据史料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书写丹书以赋特权的做法。《周礼·秋官·司约》有载“书于丹
期刊
今年开年以来,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一款手机游戏就是《像素鸟》。由于这款游戏太容易让人上瘾,其开发者,越南人阮哈东已经将其从苹果App Store和谷歌Google Play商店中进行了下架处理。  《像素鸟》爆红之时,被火速下架,人们并不知道,这款游戏的主人为何就这样灭掉他的“印钞机”?据估算,《像素鸟》每天的下载收入可达5万美元,就连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扎克伯格致富的速度也没有这么快
期刊
孙晓蕊在整理丈夫许东宇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买房收据。她找到卖房房主,却惊悉丈夫还有一个叫孟姗姗的怀孕“妻子”,并且200万元定金已退还给孟姗姗。孙晓蕊通过法律手段要回了属于自己的财产,可孟姗姗却以肚子里孩子的身份要求继承许东宇500万元的遗产。孟姗姗的目的能达到吗?孙晓蕊又发起了怎样的还击?  丈夫遗物曝隐情,  买房收据让惊喜变惊吓  2012年8月11日,孙晓蕊觉得天都要塌了:她的丈夫许东宇开
期刊
噩梦,有时就从一个电话开始。家住深圳福田区的赵女士的代价是543万元人民币,这几乎是她所有的积蓄,在一个多月里化为乌有。  恐惧“通缉”陷入圈套  时间追溯到今年3月15日。电话铃响,打断了正在家中看电视的赵女士。接起电话,电话那头是个自称“厦门市思明公安分局刑事警察大队民警陈宏”的男子,对方用威严的声音“警告”她:“因你涉嫌洗黑钱犯罪,需对个人详细信息进行核对。如不配合将追究刑事责任。”赵女士的
期刊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倡导舍生取义,杀生成仁。但助人真的没有私心吗?助人真的应该无私吗?  行善也是有私心的  好友最近遇到了一件在新闻报道中常见的烦心事。下公交时,他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结果被老人指责是他撞倒的,要他赔偿。好友有口难辩,便叫来了公安,调出当时的监控录像,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好友的善良值得肯定,但如果说他的行为完全源自善良,又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助人为乐当中便
期刊
不经意之间,老百姓手中揉来揉去的核桃、核雕、葫芦等玩意儿悄然走上拍场,各大知名拍卖行也纷纷加大把玩艺术品的上拍量,小小数珠、手串,精品价格往往在数万甚至十数万元。作为文玩收藏中一个重要门类,葫芦、手串逐渐带热了收藏界的又一个话题。  小物件大价钱  葫芦有“福禄”之意,象征着富贵吉祥,尤其是手捻葫芦,寓意幸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一直以来,葫芦都备受收藏家和玩家的推崇。  北京故宫的国家级文物中
期刊
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涉嫌受贿一案不久前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令其在美国购买的房产也随之曝光。中国贪官到底在美国过着怎样的奢靡生活,成为美国华人社区的热门话题。位于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地区一直是一些中国贪官逃到美国后最喜欢居住的地方,一些官员在此购置豪宅,或者将妻子儿女送到这里。日前,记者探访了张曙光在美国所购豪宅,并走访了豪宅所在的当地社区。与前些年曾被媒体曝光的洛杉矶华人
期刊
2003年6月15日,128名退休老干部实名举报山西省霍州市(县级市)原市委书记王月喜涉腐。这是10年前霍州老干部的艰难一役。  在持续举报5年后,王月喜被“两规”。 2008年1月8日,王月喜因受贿、贪污,一审被判12年。  联名举报王月喜的128名老干部,参与举报时的年龄在70岁上下居多。退休前,分别曾任霍州县(1990年霍州撤县建市)副县长、计委主任、党校校长、公安局长、交通局长、民政局长、
期刊
一根萝卜太大,要分成几餐吃,你是从根部吃起还是从头部吃起?还是切哪段算哪段?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正确的吃法应该从头部吃起。因为萝卜的头部上的叶心会继续生长,消耗萝卜的营养。  有人把冬瓜和南瓜切开后,为图方便一次性把瓜瓤去掉再保鲜。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把瓜瓤取出后,就会增大瓜菜的受损面积,进而影响保存。  有些人喜欢把干木耳、干香菇之类的干货放在冰箱里储存。其实没有必要,既然是干货,只要充分晒干
期刊
中秋、国庆两节是打折促销的旺季,我打算借着这股优惠风,购置一台新的电脑。在上网搜索了相关信息后,我和男朋友一起去了市中心比较有名的电脑商城,但是挑选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很多商家并没有对商品明码标价,只能口头询问;遇上态度好的,能够耐心解答,遇上态度不好的,让人觉得很堵心。另外,还有一些商家漫天要价,觉得你是外行,一模一样的东西,别家要4000,他家开口就是5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