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最后一辆驮满庄稼的马车,一如负重的蜗牛,颠簸着抛下两条平衡的曲线,消失于田野的尽头,慢慢驶进坨子村的村口,小村四周的田野,像个刚刚分娩的母亲。在经过终年辛勤而痛苦的孕育之后,突然问变得轻松、知足地睡熟了。
一年一度,这是大地的盛宴。
这是土地时隔一年奉献给人们的辉煌时刻,确切地说,是水稻时隔一年奉献给大地的辉煌时刻。
乡村在狂欢,村民在狂欢,我也在狂欢。
我享受劳动的过程,我体会劳动的快乐,我接受劳动的馈赠,我感怀劳动的恩赐。
要说村庄,就得说田野,说田野,就得首先提及农民。农民是每个村庄的灵魂,没有农民的村庄,只是一幅毫无内涵的苍白山水画;养不起农民的村庄,也只是一座美丽的海市蜃楼。从古至今,农民与村庄相依为命。农民是躺在地上写诗的诗人,是啃着玉米棒的英雄,农具都是农民在大地上写诗的笔、在广阔田野里作战的武器。农民是这个社会永恒的一个主题,他们像一条静静的河流,不被人注意。可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农民,不管你多大年龄、从事何种职业、在那座城市生活,谁都不能说一生没见过农民、没听说过农民。农民这个词、农民这些人,只是缓缓地向前流动着,然而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信念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抱怨,没有奢望,只有质朴,只有默默无闻。
我庆幸我生长在乡村,我是农民的儿子,具有最纯真的信念,有一颗朴实善良真挚的心。我出生在辽河岸边的村庄里,那里有我走不出的记忆,有我永远的根系。那里有鸟的乐园,有不设围墙和栅栏的风景,有江枫渔火的古拙,也有小桥流水的宁静。
田野就在村庄的周围,田野是村庄的标志。这跟哪里有鲜花,哪里就有蜜蜂差不多。无论一个村庄繁华或萧条,村庄的四周总会有田野。肥沃和贫瘠的田野四季轮回,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庄稼,它们像形态各异的外衣装点着村庄。如果一个村庄没有了庄稼,没有那七色的华彩的外衣,那还能叫村庄吗?小时候,跟着母亲去秋天的田野,总能享受到大自然带給我的快乐。不远处,一个弯着腰的苍老身影,踏着阳光碎片,一手挎着篮子,一手拾着残留在田野的稻穗——她们拾起的是遗失的劳动。所以,每当她们又发现远处有一根稻穗时,脸上就会有笑容,我以为,这才是人间真正的幸福。
田野是农民的命运坐标,是农民流着洁净血液的血管,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守望着田野,用我清风里的眼睛,用我阳光下的心灵。
村庄,就是农民在田野间劳作一天后能回到老屋陈述风尘旧事的天堂。我因此讴歌那蜜蜂般忙碌的芸芸百姓,甜蜜了别人,也甜蜜了自已,他们是人间最结实的喝彩与掌声。
在北方所有的农作物中,只有稻最具禅意了。漫漫风尘中,它所给予的始终是由绿变黄的希望,它低垂着倔强的头,用古典的强劲和坚忍,为眼前的大地履行着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诺言,演绎着亘古不变的“稻”德之心,提醒我也提醒你。
一粒稻子嵌在黄泥里,便能闻出生活的气息,便是一个生命无限的延伸。就像一个人平凡的活过了,千万个人平凡地活过了,人类的文明才能逐字逐句写下去一样。由此,可见在最平凡的存在里,常能照见伟大的足迹。
现在的人,可以天天吃上大米饭。现在的孩子,都是吃着大米饭长大的。至少,大米饭是辽河平原上家家户户的主食之一。不管乡村或者城市。不管老人或者孩童,不管餐厅还是食堂,大米饭都必不可少!现在的孩子,可能不认识诸如小米、黄米、绿豆、赤豆、扁豆、白扁豆、薏仁米等等,但是至少应该认识大米吧!
我对大米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童年时候,家里比较清贫。父亲一人上班,养活家里的八口人。吃穿住行,读书上学,头疼脑热,全靠每月三十几元的工资。
那时候,大米一斤三毛多钱,高梁米一斤一毛多钱。餐桌上,高梁米饭是主餐。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曾和父亲母亲起个大早,赶上自家的驴车,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到临县的沟帮子镇赶集。赶集的主要目的是卖掉车上带着的一袋子大米,换回双倍还多的高梁米。多年以后,我曾经路过几次沟帮子镇,那里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人流密集,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集市了。
因为高梁米饭的粗纤维,口感总是那样粗砾,不抗饿。尤其是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那时候口粮指标比较低,冬天昼短夜长,农闲,大人们也没有了地里的活计。为了节省,入冬便改成一日两餐,为了缓解夜里肚子空,母亲总是忙这忙那,故意拖延晚炊。小时候贪玩,总和小伙伴疯跑,刚过中午肚子就咕咕叫了,日头还没下山就已饿得发慌了,一遍接一遍央求母亲烧火。尽管母亲有时从柜子里摸出个熟地瓜之类的让我充饥,可是依旧无法减弱愈发强烈的食欲。此时,若是邻居的大人准会骂孩子是“饿死鬼”托生的,可是母亲却只说孩子这是肚子里有馋虫作怪了。
大米饭就别说了,晶莹,绵软,口感好,最主要的是禁饿。过年过节,来人来客,母亲才会做一顿大米饭。太阳落山了,母亲放下针线活慢条斯理地操筹晚炊。“今天煮大米饭!”我一下来了精神,这时,不用支使,我帮着扒灰、抱柴火。灶火一亮,精神立时为之一振,心里也踏实多了。灶下火苗乱窜,锅内沸沸腾腾。连蒸煮大米饭的气味都是香的。我盼望着吃大米饭。
我现在还对像母亲一样的村人在田里的劳动记忆犹新。
告别庄稼是痛苦的。但我知道,这种令人焦灼而窒息的沉寂,是短暂的。
那片欲言又止的田野,稻子就在上面,像一串串长长短短的牵挂,让自己在蔚蓝的天空下,沉浸在强烈的金光里,它是那样的使周围的一切暗淡无光!
唯有过程不可省略。
春分一过,村人的屁股就开始痒痒坐不住了,于是就每天背着铁锹去地里转悠。在每块地里挖上两锹,然后再拍平。这是看墒情,看地气上来了没有,看化透了没有。
上水,做床,筛土,筛粪,育苗;施肥,浇水,通风。每个环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每个过程都是虔诚的。
田野中的稻苗永远离不开乡村的空气,阳光和水。它们伸展腰肢,在风中向给予它们恩泽的田野和农人问好。现在,它们的根系紧紧地抓住了每一块土壤,所以它们在风中挺立着。 插秧可是一次大场面。
一大早,母亲就在灶间忙活起来。体力活,就费体力,下田的人就得吃得饱。焖煮大米饭,做下饭莱。一人吃上几碗大米饭。下地干活有使不完的力气。
是昭君出塞的汉,是李白捞月的唐,还是泪眼虞美人的宋,大都的元,还是明清的?我不晓得它传唱了多少代,多少人,多少回。反正,它悠扬的词曲,总是含着清灵灵的丰润,绿油油的颗粒,沉甸甸的余味。那一声歌儿呦!常常会掉落在我的耳轮,我的心上,我的梦里!
插秧的歌生长在北方,清亮而又脆绿,随着母亲翻飞的手指,布满秧田。远处的牧童,横吹着短笛。
秧苗在歌声中如一面绿绸,在村庄周围的土地上铺展。
在宁静悠远的白云下面,我们开始对土地进行一种哲学的深入,承受土地对我们的恩惠,我们快乐。并且感受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
接受风和插秧歌的温柔抚摸,眺望无垠的田野,守望如约的季节,想象时光一天天地丰腴起来,我的乡亲正挥汗如雨。
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那抑扬顿挫的插秧的歌,你无法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插秧的歌里流动的韵律,在泥土中生根,长遍家乡的田园。
六七月份,烈日当空。母亲戴着草帽,在水田里薅草。任何稗草都逃不过母亲犀利的眼神。稗草和稻子长得非常相似,但稗草更光滑,母亲用力把稗草连根拔起,甩到田埂上。
稻,已经准备分蘖,打苞和抽穗,之后便结满果实。这意味着它们即将告别这给农人带来希冀的绿色,意味着它们即将在农业史上完成其成长。
起初是风,它让稻穗从嫩绿的谷苞里探出头来,然而它的出场显得谦逊和腼腆,但是它已经带着果实走来。接下来的成长史将由稻穗来抒写。农人某一天走向田野,发现稻穗上的稻花占据了农人的视野,它们低着头,向农民、阳光和风倾诉着成熟。乡村从此进入金黄时期。
时光点燃了遍野的金黄,刹那间,秋天有了歌唱的主旋律。稻花,沿着秋风的走向,不断起伏,烘托著季节的辉煌,一种特有的气势,渲染着辽河岸边的豪迈。
一片和蓝天可以做对比、相映成趣的神奇的稻花,是无法言喻的、难以忘怀的。农人们早已等待这个时刻,从他们在春天播撒下一粒粒种子开始,从嫩嫩的稻秧开始,从田野辛勤的劳作开始。
是无法用目光丈量的大海。它像梦萦绕一生,贯彻我的一生,不论走多远。稻花波涛汹涌,稻穗像飞溅的浪花,像蔓延的火焰,激动着,跳跃着,向辽河大平原深处辐射。
一片金黄,把乡村的九月照亮。
有风来,那就来吧!辽河大平原上的旗帜是稻海。
而坨子村也高举起鲜活的旗帜!这时候,我日渐失聪的双耳,也被稻浪声震动耳膜。我日渐模糊迷离的双眼,也被稻浪黄色的旗帜漂清!小村周围,稻一根一根秩序井然地相挨,像一双一双牵着的手,在风中,互相体贴,搀扶,起舞,不会被击倒。有耐力和韧性,坚强的信念,使根深扎于大地。
稻抬起头,追逐太阳。稻将最纯真的笑脸献给太阳。金黄的语言,渲染一片天空。惬意地做一个圆满的梦。一长串具体的单词谱写成一种向往。行囊中,盛满沉甸甸的目光,凝成深层次的愿望。它用谦虚的礼仪向给予它恩惠的太阳倾诉着成长,向农人倾诉着成熟。
在母亲眼中,稻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我的世界,因黄色的稻而辽阔无边。
时间,把青黄相接。
此时在中国广袤无垠的田野上,稻子正等待收割,父老乡亲又要脸朝黄土背朝天投身于他们衷心敬仰的大地。
从一个村庄开始,从一个乡村的一片田野开始,在辽河平原乡村的十月,一株又一株稻穗在这个季节的阳光中低垂着头,谦恭地等待着收获。
我的父老乡亲早已在等待收割这个时刻。
头一天晚上,母亲在磨刀石上磨亮了一把把镰刀,我知道乡村的深处,家家户户都会有一种“霍霍”的磨镰声,此起彼伏地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乡村最生动的旋律。磨刀石用久了,像凹下去一轮弯月。母亲试一下刀锋,我想起一个词,刀光闪闪。
在某一个早晨,多吃上几碗大米饭,脸上有细密的汗珠。就等着今天在田里把这攒了许久的力气使出来。
母亲用一把雪亮的镰刀割去一个乡村的金黄色。庄稼充满了诱惑,田野充满了挑衅。面对即将到手的宝物,不得不把每一丝力气,毫不保留地泼洒在曳荡的稻海里。
弯月似的镰,放射光亮一派如火如荼。沿着风尘与劳苦,漫漫银素依旧。想着多年以前,祖先就是如此挥舞镰刀,消退的生机又会隐隐地繁衍。
挥动镰,同时母亲佝偻身体,重复这个姿势,对土地感恩。
那一片片庄稼,惹人神醉之后朝我们款款逼近。晴朗朗的天空,一种力量使我们放下思想,拥抱此起彼伏的声浪。
握紧镰刀,就握住岁月的风雨,握紧乡音的呼唤。
镰收割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嘹亮,总是那么动听。响彻整个农耕时代,响彻每个村庄,响彻在屋顶炊烟的上空,响彻在农家餐桌的碗里。
手指颤动,挥镰的喜悦激动无比。倒下去的庄稼,以另一种方式接近土地感受恩泽,抒发一尘不染的心情。
回旋岁月不休且舞且歌。握住这把镰,我们就要面对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了。
乡村的田野沸腾起来了,稻终于收回来了。稻垛高高地堆起,人们虔诚而神圣地守护着它,就像守护着儿女、爱情和结晶。
作为庆祝,我们这帮孩子就在田野上疯跑。收季后黑黑黄黄的稻茬,沁凉的地气自脚心涌入全身,乡村的质朴气息,荒野的久违情愫,田埂上野花这一季最后的灿烂。
蓝天白云下,田野里的稻穗就这样,突然地被我们惊喜而又郑重的手轻轻拾起。
没有一个细节可以省略。
拾稻穗,是农事中不可短缺的尾声,如同故事总要有结局。母亲告诉我,孩子,拾稻穗是劳动生活的一种。多年以后,我明白,拾稻穗是生命中人格的启蒙,不拾稻穗,十月就不完整,没有拾过稻穗,你就不会懂得馈赠,不会懂得大地丰厚的埋藏。 这就是稻,阳光、土地、水分和汗水的生成物。汗珠一样饱满的颗粒,朴素而诱人的香味,欲罢不能的造型。这一切就是兑现的诺言、力气和心血。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和庄稼不曾失信与我们。稻沉默的颗粒所隐藏的生死,今生今世,谁能说得清楚?
之后打稻机也走进视野,它在农人的汗水中开始了欢快的鸣唱,一粒粒稻被装进了粮仓。
从一架磨米机的欢快鸣唱开始,乡村的大米开始了飞翔和游动。只有稻们被剥去外壳,才能称其为米。而那些留在乡村的外壳一部分则成了糠,这实际上是一个乡村的味道,大米们被装进一只只白色的袋子,它们带着标签,开始了晶莹剔透的长途旅行,可能从北方到南方,也可能从东方到西方。
村庄,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生活。我的成长,都来源于这片田野里生长的每一株稻穗,每一粒大米。那时,端着一只青白相间的花瓷碗,咀嚼着散发着热气、散发着我们熟悉味道的喷香米饭,它使我成长的同时,也让我认识了古老乡村的每一寸土地,认识了田野里的每一株似曾相识的稻。
其实最了解土地、稻子的是农民,最热爱土地和稻子的也是农民,因为只有农民才真正与稻子唇齿相依,福祸与共啊!
汗水向下,因为汗水的浇灌,水稻向上。
四季轮转。一粒粒稻谷,成为一粒粒大米饭,送到我们嘴里,我们感觉到了温饱,餐桌成为家里吸引人的地方。在大家的咀嚼声中,大米饭的香味弥漫了乡村的整个田野,弥漫到乡村的农田和院落,弥漫到了我们的胃、肠,一直弥漫到新年的餐桌上,弥漫到大家快乐兴奋的心情里,抵达我们香甜的睡眠和美妙的梦境。
母亲知道土地得一犁一犁地耕耘,知道不播種就不会有收获,知道付出才有回报,知道汗水是浇灌脚下土地的最好肥料。
水稻在这个时刻又一次再续辉煌,这是一株稻给予世界、大地、母亲、四季的最高供给。
看着汗水流过的地方,带着我们熟知的饥饿,想到大米饭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让我们一起去守望村庄、守望田野、守望稻花、守望阳光、守望时光、守望生活、守望生命、守望自己!
最后,我们都会融入土地的。
母亲给我做香喷喷的大米饭,我吃得很饱,我吃得很香。我向和母亲一样性格的脚下的土地致敬,我向和母亲一样躬身于土地的农民致敬,我向和母亲一样情怀的一株株稻致敬。
我渴望自己也变成一株稻!
一年一度,这是大地的盛宴。
这是土地时隔一年奉献给人们的辉煌时刻,确切地说,是水稻时隔一年奉献给大地的辉煌时刻。
乡村在狂欢,村民在狂欢,我也在狂欢。
我享受劳动的过程,我体会劳动的快乐,我接受劳动的馈赠,我感怀劳动的恩赐。
要说村庄,就得说田野,说田野,就得首先提及农民。农民是每个村庄的灵魂,没有农民的村庄,只是一幅毫无内涵的苍白山水画;养不起农民的村庄,也只是一座美丽的海市蜃楼。从古至今,农民与村庄相依为命。农民是躺在地上写诗的诗人,是啃着玉米棒的英雄,农具都是农民在大地上写诗的笔、在广阔田野里作战的武器。农民是这个社会永恒的一个主题,他们像一条静静的河流,不被人注意。可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农民,不管你多大年龄、从事何种职业、在那座城市生活,谁都不能说一生没见过农民、没听说过农民。农民这个词、农民这些人,只是缓缓地向前流动着,然而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信念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抱怨,没有奢望,只有质朴,只有默默无闻。
我庆幸我生长在乡村,我是农民的儿子,具有最纯真的信念,有一颗朴实善良真挚的心。我出生在辽河岸边的村庄里,那里有我走不出的记忆,有我永远的根系。那里有鸟的乐园,有不设围墙和栅栏的风景,有江枫渔火的古拙,也有小桥流水的宁静。
田野就在村庄的周围,田野是村庄的标志。这跟哪里有鲜花,哪里就有蜜蜂差不多。无论一个村庄繁华或萧条,村庄的四周总会有田野。肥沃和贫瘠的田野四季轮回,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庄稼,它们像形态各异的外衣装点着村庄。如果一个村庄没有了庄稼,没有那七色的华彩的外衣,那还能叫村庄吗?小时候,跟着母亲去秋天的田野,总能享受到大自然带給我的快乐。不远处,一个弯着腰的苍老身影,踏着阳光碎片,一手挎着篮子,一手拾着残留在田野的稻穗——她们拾起的是遗失的劳动。所以,每当她们又发现远处有一根稻穗时,脸上就会有笑容,我以为,这才是人间真正的幸福。
田野是农民的命运坐标,是农民流着洁净血液的血管,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守望着田野,用我清风里的眼睛,用我阳光下的心灵。
村庄,就是农民在田野间劳作一天后能回到老屋陈述风尘旧事的天堂。我因此讴歌那蜜蜂般忙碌的芸芸百姓,甜蜜了别人,也甜蜜了自已,他们是人间最结实的喝彩与掌声。
在北方所有的农作物中,只有稻最具禅意了。漫漫风尘中,它所给予的始终是由绿变黄的希望,它低垂着倔强的头,用古典的强劲和坚忍,为眼前的大地履行着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诺言,演绎着亘古不变的“稻”德之心,提醒我也提醒你。
一粒稻子嵌在黄泥里,便能闻出生活的气息,便是一个生命无限的延伸。就像一个人平凡的活过了,千万个人平凡地活过了,人类的文明才能逐字逐句写下去一样。由此,可见在最平凡的存在里,常能照见伟大的足迹。
现在的人,可以天天吃上大米饭。现在的孩子,都是吃着大米饭长大的。至少,大米饭是辽河平原上家家户户的主食之一。不管乡村或者城市。不管老人或者孩童,不管餐厅还是食堂,大米饭都必不可少!现在的孩子,可能不认识诸如小米、黄米、绿豆、赤豆、扁豆、白扁豆、薏仁米等等,但是至少应该认识大米吧!
我对大米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童年时候,家里比较清贫。父亲一人上班,养活家里的八口人。吃穿住行,读书上学,头疼脑热,全靠每月三十几元的工资。
那时候,大米一斤三毛多钱,高梁米一斤一毛多钱。餐桌上,高梁米饭是主餐。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曾和父亲母亲起个大早,赶上自家的驴车,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到临县的沟帮子镇赶集。赶集的主要目的是卖掉车上带着的一袋子大米,换回双倍还多的高梁米。多年以后,我曾经路过几次沟帮子镇,那里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人流密集,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集市了。
因为高梁米饭的粗纤维,口感总是那样粗砾,不抗饿。尤其是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那时候口粮指标比较低,冬天昼短夜长,农闲,大人们也没有了地里的活计。为了节省,入冬便改成一日两餐,为了缓解夜里肚子空,母亲总是忙这忙那,故意拖延晚炊。小时候贪玩,总和小伙伴疯跑,刚过中午肚子就咕咕叫了,日头还没下山就已饿得发慌了,一遍接一遍央求母亲烧火。尽管母亲有时从柜子里摸出个熟地瓜之类的让我充饥,可是依旧无法减弱愈发强烈的食欲。此时,若是邻居的大人准会骂孩子是“饿死鬼”托生的,可是母亲却只说孩子这是肚子里有馋虫作怪了。
大米饭就别说了,晶莹,绵软,口感好,最主要的是禁饿。过年过节,来人来客,母亲才会做一顿大米饭。太阳落山了,母亲放下针线活慢条斯理地操筹晚炊。“今天煮大米饭!”我一下来了精神,这时,不用支使,我帮着扒灰、抱柴火。灶火一亮,精神立时为之一振,心里也踏实多了。灶下火苗乱窜,锅内沸沸腾腾。连蒸煮大米饭的气味都是香的。我盼望着吃大米饭。
我现在还对像母亲一样的村人在田里的劳动记忆犹新。
告别庄稼是痛苦的。但我知道,这种令人焦灼而窒息的沉寂,是短暂的。
那片欲言又止的田野,稻子就在上面,像一串串长长短短的牵挂,让自己在蔚蓝的天空下,沉浸在强烈的金光里,它是那样的使周围的一切暗淡无光!
唯有过程不可省略。
春分一过,村人的屁股就开始痒痒坐不住了,于是就每天背着铁锹去地里转悠。在每块地里挖上两锹,然后再拍平。这是看墒情,看地气上来了没有,看化透了没有。
上水,做床,筛土,筛粪,育苗;施肥,浇水,通风。每个环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每个过程都是虔诚的。
田野中的稻苗永远离不开乡村的空气,阳光和水。它们伸展腰肢,在风中向给予它们恩泽的田野和农人问好。现在,它们的根系紧紧地抓住了每一块土壤,所以它们在风中挺立着。 插秧可是一次大场面。
一大早,母亲就在灶间忙活起来。体力活,就费体力,下田的人就得吃得饱。焖煮大米饭,做下饭莱。一人吃上几碗大米饭。下地干活有使不完的力气。
是昭君出塞的汉,是李白捞月的唐,还是泪眼虞美人的宋,大都的元,还是明清的?我不晓得它传唱了多少代,多少人,多少回。反正,它悠扬的词曲,总是含着清灵灵的丰润,绿油油的颗粒,沉甸甸的余味。那一声歌儿呦!常常会掉落在我的耳轮,我的心上,我的梦里!
插秧的歌生长在北方,清亮而又脆绿,随着母亲翻飞的手指,布满秧田。远处的牧童,横吹着短笛。
秧苗在歌声中如一面绿绸,在村庄周围的土地上铺展。
在宁静悠远的白云下面,我们开始对土地进行一种哲学的深入,承受土地对我们的恩惠,我们快乐。并且感受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
接受风和插秧歌的温柔抚摸,眺望无垠的田野,守望如约的季节,想象时光一天天地丰腴起来,我的乡亲正挥汗如雨。
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那抑扬顿挫的插秧的歌,你无法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插秧的歌里流动的韵律,在泥土中生根,长遍家乡的田园。
六七月份,烈日当空。母亲戴着草帽,在水田里薅草。任何稗草都逃不过母亲犀利的眼神。稗草和稻子长得非常相似,但稗草更光滑,母亲用力把稗草连根拔起,甩到田埂上。
稻,已经准备分蘖,打苞和抽穗,之后便结满果实。这意味着它们即将告别这给农人带来希冀的绿色,意味着它们即将在农业史上完成其成长。
起初是风,它让稻穗从嫩绿的谷苞里探出头来,然而它的出场显得谦逊和腼腆,但是它已经带着果实走来。接下来的成长史将由稻穗来抒写。农人某一天走向田野,发现稻穗上的稻花占据了农人的视野,它们低着头,向农民、阳光和风倾诉着成熟。乡村从此进入金黄时期。
时光点燃了遍野的金黄,刹那间,秋天有了歌唱的主旋律。稻花,沿着秋风的走向,不断起伏,烘托著季节的辉煌,一种特有的气势,渲染着辽河岸边的豪迈。
一片和蓝天可以做对比、相映成趣的神奇的稻花,是无法言喻的、难以忘怀的。农人们早已等待这个时刻,从他们在春天播撒下一粒粒种子开始,从嫩嫩的稻秧开始,从田野辛勤的劳作开始。
是无法用目光丈量的大海。它像梦萦绕一生,贯彻我的一生,不论走多远。稻花波涛汹涌,稻穗像飞溅的浪花,像蔓延的火焰,激动着,跳跃着,向辽河大平原深处辐射。
一片金黄,把乡村的九月照亮。
有风来,那就来吧!辽河大平原上的旗帜是稻海。
而坨子村也高举起鲜活的旗帜!这时候,我日渐失聪的双耳,也被稻浪声震动耳膜。我日渐模糊迷离的双眼,也被稻浪黄色的旗帜漂清!小村周围,稻一根一根秩序井然地相挨,像一双一双牵着的手,在风中,互相体贴,搀扶,起舞,不会被击倒。有耐力和韧性,坚强的信念,使根深扎于大地。
稻抬起头,追逐太阳。稻将最纯真的笑脸献给太阳。金黄的语言,渲染一片天空。惬意地做一个圆满的梦。一长串具体的单词谱写成一种向往。行囊中,盛满沉甸甸的目光,凝成深层次的愿望。它用谦虚的礼仪向给予它恩惠的太阳倾诉着成长,向农人倾诉着成熟。
在母亲眼中,稻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我的世界,因黄色的稻而辽阔无边。
时间,把青黄相接。
此时在中国广袤无垠的田野上,稻子正等待收割,父老乡亲又要脸朝黄土背朝天投身于他们衷心敬仰的大地。
从一个村庄开始,从一个乡村的一片田野开始,在辽河平原乡村的十月,一株又一株稻穗在这个季节的阳光中低垂着头,谦恭地等待着收获。
我的父老乡亲早已在等待收割这个时刻。
头一天晚上,母亲在磨刀石上磨亮了一把把镰刀,我知道乡村的深处,家家户户都会有一种“霍霍”的磨镰声,此起彼伏地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乡村最生动的旋律。磨刀石用久了,像凹下去一轮弯月。母亲试一下刀锋,我想起一个词,刀光闪闪。
在某一个早晨,多吃上几碗大米饭,脸上有细密的汗珠。就等着今天在田里把这攒了许久的力气使出来。
母亲用一把雪亮的镰刀割去一个乡村的金黄色。庄稼充满了诱惑,田野充满了挑衅。面对即将到手的宝物,不得不把每一丝力气,毫不保留地泼洒在曳荡的稻海里。
弯月似的镰,放射光亮一派如火如荼。沿着风尘与劳苦,漫漫银素依旧。想着多年以前,祖先就是如此挥舞镰刀,消退的生机又会隐隐地繁衍。
挥动镰,同时母亲佝偻身体,重复这个姿势,对土地感恩。
那一片片庄稼,惹人神醉之后朝我们款款逼近。晴朗朗的天空,一种力量使我们放下思想,拥抱此起彼伏的声浪。
握紧镰刀,就握住岁月的风雨,握紧乡音的呼唤。
镰收割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嘹亮,总是那么动听。响彻整个农耕时代,响彻每个村庄,响彻在屋顶炊烟的上空,响彻在农家餐桌的碗里。
手指颤动,挥镰的喜悦激动无比。倒下去的庄稼,以另一种方式接近土地感受恩泽,抒发一尘不染的心情。
回旋岁月不休且舞且歌。握住这把镰,我们就要面对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了。
乡村的田野沸腾起来了,稻终于收回来了。稻垛高高地堆起,人们虔诚而神圣地守护着它,就像守护着儿女、爱情和结晶。
作为庆祝,我们这帮孩子就在田野上疯跑。收季后黑黑黄黄的稻茬,沁凉的地气自脚心涌入全身,乡村的质朴气息,荒野的久违情愫,田埂上野花这一季最后的灿烂。
蓝天白云下,田野里的稻穗就这样,突然地被我们惊喜而又郑重的手轻轻拾起。
没有一个细节可以省略。
拾稻穗,是农事中不可短缺的尾声,如同故事总要有结局。母亲告诉我,孩子,拾稻穗是劳动生活的一种。多年以后,我明白,拾稻穗是生命中人格的启蒙,不拾稻穗,十月就不完整,没有拾过稻穗,你就不会懂得馈赠,不会懂得大地丰厚的埋藏。 这就是稻,阳光、土地、水分和汗水的生成物。汗珠一样饱满的颗粒,朴素而诱人的香味,欲罢不能的造型。这一切就是兑现的诺言、力气和心血。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和庄稼不曾失信与我们。稻沉默的颗粒所隐藏的生死,今生今世,谁能说得清楚?
之后打稻机也走进视野,它在农人的汗水中开始了欢快的鸣唱,一粒粒稻被装进了粮仓。
从一架磨米机的欢快鸣唱开始,乡村的大米开始了飞翔和游动。只有稻们被剥去外壳,才能称其为米。而那些留在乡村的外壳一部分则成了糠,这实际上是一个乡村的味道,大米们被装进一只只白色的袋子,它们带着标签,开始了晶莹剔透的长途旅行,可能从北方到南方,也可能从东方到西方。
村庄,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生活。我的成长,都来源于这片田野里生长的每一株稻穗,每一粒大米。那时,端着一只青白相间的花瓷碗,咀嚼着散发着热气、散发着我们熟悉味道的喷香米饭,它使我成长的同时,也让我认识了古老乡村的每一寸土地,认识了田野里的每一株似曾相识的稻。
其实最了解土地、稻子的是农民,最热爱土地和稻子的也是农民,因为只有农民才真正与稻子唇齿相依,福祸与共啊!
汗水向下,因为汗水的浇灌,水稻向上。
四季轮转。一粒粒稻谷,成为一粒粒大米饭,送到我们嘴里,我们感觉到了温饱,餐桌成为家里吸引人的地方。在大家的咀嚼声中,大米饭的香味弥漫了乡村的整个田野,弥漫到乡村的农田和院落,弥漫到了我们的胃、肠,一直弥漫到新年的餐桌上,弥漫到大家快乐兴奋的心情里,抵达我们香甜的睡眠和美妙的梦境。
母亲知道土地得一犁一犁地耕耘,知道不播種就不会有收获,知道付出才有回报,知道汗水是浇灌脚下土地的最好肥料。
水稻在这个时刻又一次再续辉煌,这是一株稻给予世界、大地、母亲、四季的最高供给。
看着汗水流过的地方,带着我们熟知的饥饿,想到大米饭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让我们一起去守望村庄、守望田野、守望稻花、守望阳光、守望时光、守望生活、守望生命、守望自己!
最后,我们都会融入土地的。
母亲给我做香喷喷的大米饭,我吃得很饱,我吃得很香。我向和母亲一样性格的脚下的土地致敬,我向和母亲一样躬身于土地的农民致敬,我向和母亲一样情怀的一株株稻致敬。
我渴望自己也变成一株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