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计算方法在操作中顿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总有一些教学内容让我念念不忘——虽教学多次,但一直没能找寻到一条满意的教学路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样一节令我纠结的内容.
  片段一:口答直角三角形面积,初步积累活动经验
  师:这里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出示底是2厘米,高是1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 ),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下.
  生:1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把上面的部分移到下面,变成一格. (课件演示)
  师:不错的想法,还有和他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再补上一个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思路很清晰. 看来,通过“移”和“补”都能算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出示: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大一点的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你知道吗?
  生:12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的?
  生:我给它补上一个三角形,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所以那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课件演示)
  师:和他想法一样的举举手.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也可以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
  师:面对两种方法,大家自然会在心中琢磨,哪种方法更方便呢?
  生:补上一个同样的三角形.
  师:其实那么多同学选择“补”的方法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接着请大家来看一个更大的直角三角形. (出示:底是12厘米,高是10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生:面积是60平方厘米,我也是先补上一个三角形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再除以2.
  师:你的表达简洁明了. 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想要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补上一个直角三角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实物演示)
  师:既然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如果给我们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不是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生:不能!
  师:这只是大家的直觉,我们手上正好有这样的材料,不妨试试看.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研究新的数学问题,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否则,所谓的探究也只是毫无目的的盲动. 这一片段的教学,我在方格图中依次呈现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形,学生凭借方格图通过“移”或“补”,轻松求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在不经意间已经生成了“拼一个同样的三角形”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方法,初步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最后由直角三角形推广到任意三角形,自然切入新课,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便水到渠成.
  片段二:自主探索,逐步顿悟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拿出1号三角形纸片,谁来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三角形纸片?
  生: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同学之间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生: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可我们每人只有一个三角形啊,怎么办?
  生:同桌两人合作.
  师:那就请和同桌一起拼一下.
  (学生活动)
  师:看着你桌面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你会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生:9平方厘米.
  师:怎么算的?
  生:先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是9平方厘米. (课件出示)
  师:借助已有的经验,我们轻松算出了1号三角形纸片的面积. 我们桌面上还有一张长方形纸片,在这张纸片上有一个2号三角形,你还能像刚才的1号三角形纸片那样拼吗?
  生:不好拼!
  师:这下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生:可以在三角形边上画出一个一样的三角形.
  师:大家一起试一试.
  (学生画,展示)
  师:现在,看着画成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算出2号三角形的面积吗?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师:我们用拼的方法算出了1号三角形的面积,用画的方法算出了2号三角形的面积. 那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三角形又该怎么办呢?(大屏幕出示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在作业本上写出来.
  师:你算的面积是多少?
  生:2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可以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发现三角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再除以2.
  师:想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指一指吗?
  (指名学生指)
  师: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
  (课件出示)
  师: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
  师:现在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生:底 × 高 ÷ 2. (板书)
  师:这里底乘高求出的是什么?
  生: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从“三角形纸片”到“作业纸上的三角形”再到“屏幕上的三角形”,三种不同情境中的三角形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一次次自觉修正自己的方法,最终顿悟出根本“不用拼”,可以直接想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 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的灵性和智慧,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更是一个自悟自得的过程.   一、操作:为学生积累大量的表象
  布鲁纳认为,动作——表象——符号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序列. 由动作而积累表象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 如何不断积累图形表象,特别是积累大量图形变式的表象,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经历与图形有关的各种操作活动.
  回首有限的教学时空,采用的仍是司空见惯的教学形式——拼、算,但其根本立场和视角已然发生改变:从学生看方格图中的直角三角形说面积到算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其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境、光彩夺目的课件、丝丝入扣的推理,只是朴素地组织学生在操作中逐步摸索未知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细细琢磨学生的三次操作,那是层次不同的三次“拼、算”,从我提供的材料上便可见端倪,学生每“拼”一次并成功算出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促其思维不断拔节. 在此,学生的收获不只是有形的公式,更多的是积累了无形的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鲜活经验.
  有关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能被激活,学习效果将大为增强.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融入动手操作,有助于同时激活大脑的左右半球,从而使学生对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认知体验更为深刻. 上述教学过程不仅通过操作活动让抽象的结论在具体感知中自然得出,而且引导学生经历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拓展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由此获得的体验无疑是深刻的.
  二、顿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美妙
  本课教学中,在学生自主探索,深入探究时,我一次次的追问不经意间创设了一种情境,给了学生自悟的空间,使一部分学生在和同伴的竞争与合作中顿悟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进而带动大部分学生. 这样学生得来的知识不会突兀,因为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其间有个渐悟的心路历程,而这段路是学生自己走过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他们自己摸索出来的,远比教师空洞地说教来得扎实,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这种自悟素质也会令其享用一生. 其实备课初我曾保守地设想,倘若学生此时仍不能顿悟出一般方法,那么我将给予更多的三角形纸片,继续组织学生比赛算面积. 我坚信,当学生经历足够多的操作后,顿悟一定会自然形成,好在实践已不争地支持了我的预设.
  完全有理由相信,学生有了这样成功的体验,享受到学习的美妙后,他们会期待下一次成功,从而积极地投身到后续的学习中去,而当我们拥有了学生思维真正参与的课堂,这样的学习又是何等深刻!
其他文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新的教材中增设了“解决问题策略”这一大板块,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调控与反思,从而形成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感觉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就题论题”, 过分注重解题的结果,忽视了策略的形成. 教师马不停蹄地罗列各类题型,学生埋头苦干于题海之中,学生只会解决做过的类似问题,一旦碰到更
2010年3月19日,舟山、嘉兴、绍兴、湖州、衡州五地市数学高考复习研讨会在衢州高级中学举行,五地市的数学教研员及高三数学教师近36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紧紧围绕“高考数学创新题的命题特点与导向”这一主题,由教学观摩和专家讲座两个部分组成19日上午,该校贾林义老师为研讨会奉上了一堂颇受好评的教学观摩课,随后,五地市教师代表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就高考数学命题特点与导向、备考信息等做了畅所欲言的交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然而,对如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促进学生发展,大部分教师关注的并不多. 教师往往使用现成
【摘要】 设计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个别教师将教学情境仅仅设置在有趣的层面,而忽略了对教学情境本身的思考,反而对教学的开展起了阻碍作用. 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将数学知识的内涵与数学的探索性结合起来.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    一、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
课堂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提升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在当前实施新的课程理念的大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圆满顺畅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践行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精心预设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前提  课前的精心准备,可让课堂活动有章可循,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
【摘要】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学科,但由于数学课堂往往较为枯燥乏味,这使得好动、好奇心重的小学生难以投入. 新课导入成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习氛围的关键. 如何在新课导入中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思维成为了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本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课程,对四种课程导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摘要】 所谓空灵的美丽就是让教师教得灵巧,学生学得灵动. 在数学课中要想有效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牵引,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细心挖掘、相机引导,从而正确指导学生的情感倾向、兴趣、观念,让数学教学也能充满人性,充满感情.  【关键词】 空灵的美丽;尊重;探索;思想;人文  空灵,从美学的角度讲,是一种意境,一种空旷辽远的灵动空间,如同庄子说的“無极之境”. 数学的空灵之境,应该是一种教学价值.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精彩绽放.  一、在新授知识尝试时组织小组合作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由于学生是思想、性格、身心发展特征等差别都很大的一个群体,而“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只有读懂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读懂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交往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本文就读懂学生方面谈一些浅见,与同行们商榷.  一、课前读懂学生——未雨绸缪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内容在难度上相对较小,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除非智力存在明显的缺陷. 但进入初中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学生之间数学成绩的差异一下子被拉开来,几十分的差距是正常的事情. 于是学生懵了,家长急了,连老师也恼了. 放学后被数学老师留下来的学生多了,双休日寒暑假请老师补课的学生多了. 但是频繁的加班加点,高强度的补课,并没有多大成效. 往往是补一阵,稍微好一点,一段时间后又跌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