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广州-论广州当代艺术的双重边缘、双重机遇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学者用“双重边缘”这个概念来形容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地域文化的特征,即认为相对于世界主流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是边缘的,相对于中国主流文化而言岭南文化也是边缘的,所以岭南文化是边缘的边缘,即“双重边缘”。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这种处于边缘化的例子,我们自以为被各种“优惠”的政策率先试点,其实这些只是在整体中的特殊性对待;或者,岭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语言特色,这些在中原语系中也显得鹤立鸡群。在艺术领域里,广州的当代艺术的边缘性,则体现在其碎片化的本土艺术。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从中有所改进呢?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主办的“下一站,广州”展,给了我们一个很受用的启发。
  广东地区处于一个双重边缘的历史语境里,但正是这种环境,让它能够包容万千。这些艺术家带给我们的,是关于视觉的追问和文化的反思。在他们的艺术中,有着他们的迷茫、痛苦,也有喜悦和狂喜。这种种的一切都透过画面、透过作品,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个源于内心生命的奇特感受。他们的艺术是在差异和个性的基础上对共识与共性的提炼。(因为篇幅所限,原文有删减)
  南京四方美术馆—岐异花园开幕展
  古都南京新添一座艺术地标。2013年11月2日,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开馆展“歧异花园”盛大开幕。位处青山绿水之间的南京浦口区佛手湖畔,比邻24座建筑大师的杰作,四方当代美术馆为公众呈现了亚洲乃至全球独一无二的艺术人文景观。
  开幕展由艺术史学家,知名策展人菲利普·皮洛特策划,是一次对当代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抗争。参展的中外艺术家以他们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背景呈现同一个主题的思考:我们的现代文明已经如此这般被工业污染,被消费主宰,这种情况下,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生活是否依旧可能?
  策展人邀请了一批国际上活跃的知名艺术家共同回答这个问题。有多位艺术家受委托专门为此次展览定制作品。
  展览还呈现了包括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曾根裕、露西·雷文、马琳·杜马斯、阚萱、卡特兰、村上隆、安塞姆·基弗、杨福东、周春芽、张培力等众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当代艺术家作品。
  观众的体验绝不止步于美术馆。比之更宏大的,是耗时十年之久,由20多位建筑大师专门订制设计的建筑生态园区,其中包括矶崎新、妹岛和世、王澍、戴维·艾德加耶、艾未未、张永和、欧蒂娜·戴克、路易斯·曼西拉等国际建筑大师作品。浦口生态资源优良,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这些山水怀抱中的建筑构成一场人类建筑文明和自然的对话,也给人们提供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冥想沉思的场所。在快速城市化,建筑审美价值让位于商业利润的当下,这样一种追求美与和谐的建筑实践显得尤为独特和珍贵。
  四方美术馆创始人陆寻表示:“与山水的对话,加上大师作品构成的建筑生态,四方美术馆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美术馆地图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坐标。”
  画澳门人文风貌抒中华民族亲情
  为加强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美术交流,中国美术家协会、澳门基金会、澳门《美术纵横》杂志社计划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每年定期举办“名家画澳门”采风活动,邀请内地著名美术家赴澳门采风创作,并于2014年国庆65周年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之际举办“名家画澳门”大型画展。
  首次“名家画澳门”采风活动作为由中国文联和澳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分项目之一,于2011年10月23日至26日在澳门展开。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为团长,阿鸽、郭震乾、郐振明、旷小津、梁时民等为团员的中国美术家代表团一行8人同期赴澳门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开幕式及“名家画澳门”采风活动。
  2013年1月21日至25日,以首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刘进安为团长、孙志钧、韩敬伟、李洋、许俊、黄华三、唐辉等为团员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一行10人作为第二批“名家画澳门”艺术家赴澳门进行采风交流活动。活动期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胡正跃、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文化教育部副部长张晓光、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亲切会面。澳门销量最大的中文日报《澳门日报》就此次“名家画澳门”采风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
其他文献
一  喜欢白明的瓷艺;  喜欢白明的油画;  喜欢白明的水墨;  喜欢白明的综合材料;  喜欢白明的具象与抽象;  喜欢他的文字,他的思考,他的微博,乃至他的生活方式。  世间才子多,才女也多。或因名不符实而遭人贬损;或因人云亦云而流于浅俗;或因自大狂妄而沦为孤岛;或因不思进取而落魄江湖。  白明,目光炯炯,天庭油亮,唇如激丹,齿若齐贝。在日行中天的年轮,却还像孩子那样好奇,像年轻人那样改变,像中
期刊
我曾经在1980年代初期,全面查阅过国内出版的所有的有关艺术教育、基础教育、美术史、工艺美术史方面的出版物,“包豪斯”这个名称竟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便留学苏联的人也都不知道,因为苏联不但封锁包豪斯的情况,并且连他们自己在1920年代建立的、在现代设计教育改革中具有和包豪斯同样重要地位的学校“佛库特玛斯”也完全屏蔽掉了,苏联连构成主义运动都闭口不提,留学苏联的人自然没有可能了解到战前德国这所规模不大的
期刊
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无不焦虑、彷徨乃至绝望,只要你是个头脑和灵魂尚且清醒的人。于是出世或入世是来丽江人们很迫切的思考和神殇,无数善男信女来此寻觅生命的本质意义和终极梦幻,心灵以得到修养。  遍布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客栈、酒店和人文景观为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群提供了思想和交流的驿站。在丽江长期生活着这样的一些文人、骚客,他们是这群人的另类和翘楚,和品正、吕印、赵一行、一鹤、和仕新、周正华。他们生活在丽江,
期刊
悠悠球(yo-yo),又称为“溜溜球”,是一种风靡全球的玩具。它虽然操作简单,却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也许你还不知道,悠悠球这种小巧的玩具却有着一段绵长而有趣的历史呢。  研究表明悠悠球最有可能起源于中国,然而悠悠球的最早史料记载则出现在公元前500年的希腊。这种古老的玩具起初以木头、金属或上了颜色的黏土制成,在当时被称作“圆盘”。按照当地习俗,当一个孩子成年时,就要把他童年时的玩具奉
期刊
1、艺术从传统走到现代、当代和现在,虚眼一看,看出“门道”。水墨:保持传统,以写生入画,南北风格相加叫“新派水墨”;水墨里以变形松懈的线条表现情趣的叫“文人水墨”;水墨里出现西画的空间关系叫“写实水墨”;出现西方抽象绘画形式的叫“当代水墨”;出现巨大的尺幅,从墙上到地上,从平面到立体叫“实验水墨”;用各种手法综合,加上行为艺术叫“后现代水墨”。陶瓷:凡能画上几笔的可叫“大师”;器形做超大的叫“环境
期刊
艾瑞克·费舍尔(Eric Fischl),美国新绘画创作中最大胆的情色描绘者,曾经瞧着罗丹晚岁的女体速写大发感叹:  “他怎能保持如此旺盛的性欲?! ”  论情色画面的惊世骇俗—群交、乱伦、性错位、性变态—费舍尔远远超过罗丹。不错,罗丹近百年前的雕刻在他的世纪同样惊世骇俗,但二者的差异并非情色(有如欧美电影的分级制),而是文化差异:在罗丹的时代,情色主题是热烈的、诗意的、美学的,大致不出浪漫主义范
期刊
worldart:戴先生好,您在设计圈留下的印象是独具思想、责任心强的一位设计师。您如何评价自己。  戴:自己很难评价自己,责任心当然有,从事设计的很多人都有强迫症,设计需要追求每一个小细节,没有这种精神几乎做不了这一行业,这是职业所在。思想方面,每个人都有思想,与别人不同的是我们会做这样类型的分享会,把自己在这个行业里得到的东西回馈给社会,用这一方式可以帮到年轻设计师,让他们学习一些经验,少走弯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末,处于嬗变中的中国文化界许多勇于打破常规和禁锢的艺术家带着一种人类理想主义的思维惯性,冲开那个万马齐喑的荒野展开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的的渴望。在那个狂飙突进、风起云涌的历史节点上,无名画会、星星画会、野草画会、池社等许多艺术家自发的艺术群体开始了对现代主义的自我启蒙和日益觉醒,加之学院内外“85”思潮的鼓噪诞生了一批今天看来划时代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如王克平的《沉默》、《万万
期刊
在我们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回顾郑可先生的业绩和成就,缅怀郑可先生的恩惠时,往往因为他生前最后的几十年就职的单位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性质及他曾任教的授课科目,而将他称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是的,这是先生当之无愧的。但郑可先生是他那一代乃至后几代的中国艺术家中罕见的跨领域专家,他的兴趣和涉及面甚广美术、教育、工业设计、音乐(他年轻时曾作为萨克斯管乐手)、陶艺和陶瓷设
期刊
“吞吐—李彦墨的诗歌与设计”于4月27日开幕。本次展览是星空间举办的第一个以诗歌与设计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展览呈现了艺术家李彦墨从留学到回国后创立【吹】品牌期间的诗歌与服装设计作品。  李彦墨曾经的身份是服装设计师,选择诗歌作为服装设计的组合来呈现并不是僵硬的连结,服装作为设计的现成物来表达,缺席者用文字最纯化的方式代言。她熟悉艺术、文学、服装,从来不是一个局外人,然而她也更像是一个行业内外的游离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