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计算题解题过程探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为例,对教学解题理论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一、组成计算题的四种条件
  1、量值条件。凡是在题中以数字形式或字母形式给出的物理量值都属于量值条件,量值条件给出物理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状态的定量描述。
  2、实物条件。任何一个物理计算题,总是就某一个特定的物理实物系统拟定的,不论系统多么简单,它总是由一个以上的物质实体(包括电场、磁场),按一定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的。题中所给出的构成系统的各个物体以及它们联结成的整个物体系统,属于实物条件。
  3、动变特征条件。问题表述中,用以说明某些物理系统内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特点的条件是动变特征条件。
  4、数量关系条件。指题中直接说明某些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的条件,这种条件常常直接给出几个量间以和、差、积、商形式出现的特殊等量关系,这种关系在综合性计算题中较为多见。
  二、计算题的含蓄性及潜在情景
  问题的陈述能提供两类情景要素(条件或信息)。一种是由题的陈述直接表达出的直接条件和信息。另一种是由题的直接陈述出发,通过运用知识进行推理才能发掘出来的间接条件和信息。这些间接的情景要素在题中藏而不露,隐蔽地包含在题的表述之中,这就使问题具有一种含蓄性。
  由问题的陈述直接提供的条件、信息(情景要素),通常不能直接满足确定解法的需要,为此我们往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去进一步揭示出一系列新的情景要素和间接条件。当这种要素和条件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为寻找题的解法提供充足的条件。我们把由题的陈述直接提供的问题情景称为初始情景,把那种经过分析、发掘后变得更加丰富充实,能为确定解法直接提供充足条件的问题情景称为定解情景(或末情景)。从定解情景中排除初始情景后,余下的部分称为问题的潜在情景(或情景缺陷)。潜在情景也就是通过分析发掘出来的那些新的情景要素(条件、信息)的总和。情景缺陷的大小对题的难度影响很大。如果说定解情景提供完备的解题条件,那么初始情景则是不完备的。初始情景只有同一定知识,推理相结合,才能扩大深化为定解情景。初始情景和定解情景在问题的状态演变过程中分别对应问题的初始状态和定解状态(或末状态)。
  三、问题的相关知识域和启发因子
  解题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而这种思维又是以问题同相应知识、技能的结合为条件的。离开一定的知识,解题就不可能进行。一定的计算题运用一定的物理知识(概念、公式),不同的问题一般要运用不同的知识。被运用的概念、公式中,有的隶属于课本上的这一篇(章)范围,有的隶属于另一篇(章)范围。可见,一定的问题总是同某几个或一个局部的知识区域相联系,而与此外的其他知识没有直接联系。我们把这种与某一个问题的求解有直接关联的知识范围叫做该问题的相关知识域。
  解题中,尤其在学生独立求解复杂的综合题时,判明问题的相关知识域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做能使解题者摆正思考和回忆的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变换考察问题的角度。有时人们说某个人的解题“方向”不对,这里的“方向”实际上就是指的相关知识。当我们把同一个问题与不同知识区域相联系时,就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向。正确选定相关知识域,可以使我们从庞大的知识储备中排除大量的无关部分,而把思维局限到狭小得多的相关知识域中去,这就大大简化了进一步分析现象、选用公式的思考过程。正确选定的相关知识域能把思考引向成功,反之则会引向失败。如果解题者在思想上对题的相关知识不明确、含糊不清,那么思考就会在大方向上摇摆不定,陷入盲目猜、试的状态。
  例如:一个U形导体框架,宽L=1米,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交角θ=30°,电阻可忽略不计。设匀强磁场与框架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0.2特斯拉。今有一条形导体ab,质量m=0.2千克,有效电阻R=0.1欧,跨放在U形框架上能无摩擦地滑动,求导体ab下滑的最大速度。
  本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题,如果解题者初次接触,将会难以入手。这时可以首先从题的陈述中挑出各个启发因子,组成启发单元,判明各个相关知识,以便明确思考的方向。本例的启发因子包括如下的实物概念和物理量:导体(U形的与条形的)、电阻R、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以及力学量质量、最大速度。此外对动变特征的描述“无摩擦”“滑动”也具有启发意义。上述启发因子中,导体和电阻R二者组成隶属于电流一章的启发单元,它在本题中的出现表明稳恒电流一章的知识是本题的一个相关知识域。它还表明求解本题时应当从电路、电流的角度去加以考察,要运用其中的某些概念、公式才能求解本题。启发因子匀强磁场和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电磁感应两章有直接联系,可视为隶属于这两章范围的启发因子,这个启发单元表明这两个章是本题的另一相关知识域。动力学量质量,运动学量速度以及特征描述“无摩擦”、“滑动”组成另一个启发单元。在不涉及功、能概念的情况下,可初步判定同这个启发单元相联系的是力学中的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两个章内的知识。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初步看出本例是涉及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及运动定律三个知识域的综合题,应当从几种不同的角度去考察题述的物理现象,从几个不同的知识区域去选取合适的计算公式。有了上述的准备步骤之后,解题的大方向就变得明确起来,这对于进一步求解是十分必要的开端。
  本文虽然只是针对中学物理习题进行讨论,但其中的某些东西不难移植到其它学科。
  
  
其他文献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乐意去接受新知识,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音乐课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如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
期刊
由于科技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靠的整体,每个国家和个人,为了适应这一整体的发展,需要打破语言界限,以便更快地沟通思想、相互交流、调整个体的活动。英语,成了一门世界通用的非常重要的交际语言,显然,那种以翻译为主,块块教学重在教师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法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用课文引路,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景,平等地、积极地开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的教学交流过程,实
期刊
2011年是河南省新课程改革高考的第一年,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考的大纲和考试范围也相应有所调整,因此进入高三物理复习的方法、策略、导向都应该有所革新。教学中能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能否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能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高考成败的关键。以下是我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探索。  一、研究考纲,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通过
期刊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够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如何才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内容摘要:怎样在短时间内将三年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综合,直至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将其转化成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所有学生关心的问题。本文重点谈一下高中语文的复习方法和策略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复习 策略    随着三年语文课讲解阶段的结束,高考前的复习冲刺阶段就会来临。高考复习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必然途径之一,是巩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庞
期刊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在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中早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许多物理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定律的教学发表了自己颇有见地的教学见解,并且得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时,我们发现,确实可以取得如同一些文献中所述的预期效果。然而,当我们设计一些新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决问题时,令我们十分吃惊的是: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程度却又非常之差。这使得我们困惑不解。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工作,落实在我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角色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讲解者,而是要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甘泉: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单一的
期刊
科学素质主要指自然科学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起关键的作用。与原教材相比,现行高中化学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更为丰富的科学方法体系,藉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正是由于化学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
期刊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凭借,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都与教材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本)虽然经过反复修订而成,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和缺陷:(1)作为全国统用教材,仅此一种,很难照顾到各地不同的教学实际。(2)就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看,这套教材内容尚显单薄,与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视野还有较大的差距。(3)教材编排采用单元文选式,从高一到高三,选文难度差别不大,听说读写训练没有
期刊